- 年份
- 2024(5002)
- 2023(7811)
- 2022(6424)
- 2021(6174)
- 2020(5182)
- 2019(11531)
- 2018(10973)
- 2017(19951)
- 2016(10762)
- 2015(12295)
- 2014(11843)
- 2013(11900)
- 2012(11105)
- 2011(9955)
- 2010(9788)
- 2009(9207)
- 2008(9530)
- 2007(8244)
- 2006(7046)
- 2005(6718)
- 学科
- 济(44477)
- 经济(44428)
- 业(30935)
- 管理(30919)
- 企(23599)
- 企业(23599)
- 方法(20593)
- 数学(18963)
- 财(18890)
- 数学方法(18871)
- 中国(18158)
- 务(12788)
- 财务(12782)
- 财务管理(12743)
- 企业财务(12250)
- 农(11951)
- 银(11190)
- 银行(11185)
- 贸(11173)
- 贸易(11165)
- 易(11031)
- 制(11027)
- 险(10894)
- 保险(10803)
- 行(10492)
- 融(9451)
- 金融(9451)
- 业经(8856)
- 学(8104)
- 农业(7881)
- 机构
- 大学(152813)
- 学院(149518)
- 济(71105)
- 经济(69977)
- 研究(56732)
- 管理(54541)
- 中国(51438)
- 理学(45709)
- 理学院(45185)
- 管理学(44571)
- 管理学院(44292)
- 财(38746)
- 京(32899)
- 科学(30962)
- 财经(29447)
- 所(28383)
- 经(27131)
- 中心(26060)
- 研究所(25498)
- 经济学(24277)
- 财经大学(22258)
- 经济学院(21972)
- 北京(21851)
- 农(21550)
- 江(21103)
- 院(20592)
- 范(18174)
- 师范(18016)
- 业大(17649)
- 融(17340)
- 基金
- 项目(96741)
- 科学(77099)
- 基金(74547)
- 研究(70669)
- 家(65493)
- 国家(65076)
- 科学基金(55248)
- 社会(48194)
- 社会科(45810)
- 社会科学(45800)
- 基金项目(38226)
- 自然(34172)
- 自然科(33401)
- 自然科学(33391)
- 自然科学基金(32846)
- 省(32273)
- 资助(31626)
- 教育(31201)
- 划(28883)
- 编号(25912)
- 部(23646)
- 中国(22523)
- 重点(22460)
- 成果(21998)
- 国家社会(21872)
- 教育部(20598)
- 发(19978)
- 性(19559)
- 创(19373)
- 人文(19110)
共检索到239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宋寒凝 谭小芬 殷高峰
中国地方债务面临违约风险攀升、财政可持续性脆弱、市场预期不稳定性加剧等多重隐忧,成为社会各界的重点关切。中国地方债务风险虽然整体可控,但其与经济社会多个领域牵涉甚广,通过信贷风险、债券市场风险、土地财政依赖、市场预期效应等渠道分别与银行体系、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和实体经济等领域产生风险的交叉共振,存在通过这些领域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作为主权信用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国地方债务风险与跨境资本流动的交互作用也会随着金融开放程度的提高而增强,并可能引起风险的跨境传递。为防范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短期内要理顺财政与金融的界限和关系,预防风险共振,弱化传导链条,有效利用金融机构化解风险的能力;中长期须持续推进深层次财税体制改革,减弱地方超额负债的客观需求和主观驱动,即通过实行短期措施、调整中期政策和改革长期制度三者的联动,建立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刘研杰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为高校发展带来了机遇,但各高校普遍存在事业发展与资金不足的矛盾。由于国家财力及学校自筹经费有限,许多高校选择了银行贷款的融资方式获取发展资金。银行贷款是高校的一项债务,如果举债规模过大,因债务而产生的支出就会极大地增加教育成本,引发财务结构失衡和财务风险,影响高校的建设和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于海峰 崔迪
一、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危害所谓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指地方政府债务在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对包括其自身在内的社会经济各方面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不仅包括地方政府难以履行其偿债责任的可能性,还包括由其引起的使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受到损害的一种可能性。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地方政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吴俊培 李淼焱
本文对中西部地区地方债务的调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地方债务潜在风险很大,应给予高度关注。本文从制度安排角度分析了地方债务风险的原因,阐述了财政风险形成和转化的机制,提出了防范地方债务风险的改革路径。本文认为要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应完善地方税体系,建立一般转移支付制度和地方债务约束机制。
关键词:
地方债务 债务风险 风险防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治纲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重心,不是一个短期的、临时性的工作,也不是一个轻松的、简单的工作。各级地方政府党政负责人应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政治自觉性,高度认识到有效防范和精准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工作的战略性、长期性、紧迫性和复杂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杜国良 余玲珑 谢思维 周磊
本文以湖北省国有企业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掌握湖北省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的初貌,发现湖北省国有企业债务杠杆偏高,偿债能力较弱、综合债务风险持续走高;进一步调研湖北省国资委出资的平台型国企龙头,发现导致地方国企债务风险攀升的主要原因包括主业与业务组合盈利能力偏弱、预算软约束引发危机意识不足、企业运营的体制机制不顺、国企与负责人考评机制短视化推高委托代理成本;最后,针对上述原因提出相应的债务风险防范与化解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禄丹 秦志远 李翠翠
随着地方政府债券规模越来越大,中国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压力也随之增大。依据国际经验和中国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和完善的地方政府信用评级体系,是中国债券市场健康发展及有效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关键。本文在总结美国、日本和印度等国家地方政府信用评级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2022年度中国存量地方政府债券和各省份经济主体债券发行的违约率、违约损失率、发行票面利率和发行利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目前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区分度明显不够,在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方面基本处于失效状态,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地方政府债券本身违约率检验、地方政府及其债券信息披露不充分和评级理念未与时俱进等。本文最后就中国地方政府信用评级提出若干改进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尉纲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举债规模过大,一些地方政府存在举债的随意性与过度举债,财政入不敷出与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差是形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重要因素。对此,应从建立健全政府担保、借款、投资机制,建立科学高效的举债偿还机制,加强财政收支管理等三个方面防范与化解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债务风险 举债 防范与化解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晓霞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编制全国和地方资产负债表,建立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将政府性债务管控上升到战略高度。准确把握政府性债务的新特征、新趋势,科学判断政府性债务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积极探索防范和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的新模式、新路径,具有重大意义。一、政府性债务的特征2013年,国家审计部门对从中央到乡镇的五级政府债务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计。结果表明,截至2012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诚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不仅是我国财政领域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威胁我国金融稳定乃至经济安全的重要隐患。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在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方面积累了比较成熟的经验,因此,有必要在结合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产生特殊背景的基础上,学习和借鉴国外防范及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功经验,积极慎重地解决好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债券市场 平衡预算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路易
近年来,中国的信贷增长速度极快,而自2012年初以来,影子银行的"非银行"信贷增长尤其迅速。中国政府近期采取了一些措施控制信贷增长,以降低相关的金融风险。中国政府控制信贷增长自然有充分的依据,因为过去18个月信贷增速已经到了无以为继的地步。中国长期以来信贷和贷款数据都相对较高,自2012年初以来信贷增长尤其迅速。某些观察家认为,实际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辛灵 王大树
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去产能必然要涉及企业的债务处置,由于去产能的具体操作方式不同,去产能后企业的资产结构、组织结构和债务结构也必然要发生变化,债务风险隐患随之出现。做好去产能企业的债务风险防范要注意区分企业的金融性负债与非金融性负债,从企业的微观层面和政府的宏观层面协同采取措施,实现去产能企业债务风险的有效化解。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曹炜 李坤
一、努力拓宽筹资渠道首先,努力扩大财政拨款在地方高校收入中的比重。地方高校的主体力量是政府投资兴办的公立高校,财政拨款应该是这些高校最重要的资金来源。财政部、教育部2010年发文,要求逐步提高生均拨款水平,地方高校生均拨款水平不低于12000元。这一措施使地方高校拨款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也使地方高校防范债务风险能力得到提升。但从绝对数量上看,经常性的教育经费拨款绝大部分用于保障高校的人员经费支出和日常运行经费,远远不能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周亮 刘宜鸿
地方政府债务能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但是由于财政分权机制、官员政治激励、预算约束软化、隐性债务不透明、调控方式不精准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张,积累的风险越来越大。学者们对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路径进行了大量分析,具体包括深化改革财权与事权分配机制、完善政府官员考核机制、规范地方政府融资渠道和方式、推进地方财政透明度建设以及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体系等。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同时将研究视角更聚焦于短期可以开展的具体政策措施上,从而为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供更切实可行的路径。
关键词:
地方债 债务风险 政府债务 隐性债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顾建光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呈现上升、积累和扩大的趋势,庞大的地方政府债务成为影响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因素,引起了各方的关注。本文就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构成特征以及形成的渠道进行了深刻全面地分析,指出了地方政府债务产生的制度性根源。在此基础上,比较全面地提出了消除地方政府债务、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建议:(1)在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要素透明化的基础上分别予以处理;(2)采取前瞻性地方政府债务控制;(3)具体明确地方政府债务责任;(4)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5)加快地方政府职能转换和机构精简;(6)试行地方政府“举债权”制度。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债务风险 风险防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