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26)
2023(14082)
2022(11823)
2021(11117)
2020(9494)
2019(21623)
2018(20746)
2017(39390)
2016(21655)
2015(24326)
2014(24159)
2013(24264)
2012(22764)
2011(20339)
2010(20230)
2009(18864)
2008(19123)
2007(16915)
2006(14350)
2005(13019)
作者
(65030)
(54591)
(54379)
(51995)
(34632)
(26367)
(24731)
(21362)
(20482)
(19287)
(18813)
(17997)
(17463)
(17410)
(17398)
(16817)
(16800)
(16216)
(15632)
(15573)
(13744)
(13327)
(13284)
(12497)
(12248)
(12115)
(12001)
(11930)
(11025)
(11020)
学科
(88832)
经济(88737)
管理(63738)
(60660)
(48662)
企业(48662)
方法(42514)
数学(38118)
数学方法(37827)
(36669)
中国(26855)
(24150)
(19716)
财务(19696)
(19681)
贸易(19676)
财务管理(19637)
(19593)
(19247)
(19084)
企业财务(18770)
业经(17381)
地方(16628)
农业(15822)
(15303)
银行(15248)
(14390)
财政(14257)
(14194)
金融(14192)
机构
大学(315648)
学院(312136)
(134913)
经济(132475)
管理(115180)
研究(113376)
理学(99910)
理学院(98724)
管理学(97144)
管理学院(96576)
中国(86907)
科学(70776)
(69326)
(66476)
(61576)
(59732)
研究所(54418)
财经(52118)
中心(50676)
业大(50326)
农业(49195)
(47594)
(45061)
经济学(43474)
北京(41963)
(39810)
经济学院(39539)
财经大学(38757)
(38281)
师范(37757)
基金
项目(210761)
科学(164611)
基金(156201)
研究(145588)
(140097)
国家(138994)
科学基金(116606)
社会(94964)
社会科(90210)
社会科学(90181)
基金项目(82425)
(79461)
自然(76781)
自然科(75068)
自然科学(75039)
自然科学基金(73787)
(68558)
教育(66206)
资助(64325)
编号(55055)
重点(48450)
(47909)
成果(45084)
(44899)
(43563)
科研(41746)
创新(40989)
国家社会(40938)
教育部(40489)
计划(40142)
期刊
(140336)
经济(140336)
研究(92998)
中国(61184)
学报(58828)
(58415)
(54232)
科学(50592)
大学(42823)
学学(40968)
管理(38967)
农业(36471)
(29135)
金融(29135)
财经(26800)
经济研究(25561)
教育(24664)
(22969)
技术(22103)
(20838)
业经(20353)
问题(19233)
(18085)
(17014)
国际(15628)
技术经济(15242)
世界(15234)
业大(14371)
统计(14294)
财会(13983)
共检索到4614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宝东  邓晓兰  
中国地方债务扩张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效果是制定合理的债务管理政策的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建立地方财政反应函数,引入"财政疲劳"的概念,扩展基础盈余率在中国地方政府层面下的计算范围,基于中国23个省份2008—2016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地方债务扩张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效果。实证结果验证了"财政疲劳"现象的存在,现阶段中国各省份保持财政可持续性的负债率上限约为(53.11%,68.23%),大部分地方政府的财政具有可持续性,但个别省份的财政面临或接近不可持续的状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展祥   谢绍棋   王秋石  
经济发展历史和一般规律表明,实体经济与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政府财政的基石和保障。以工业产值或就业份额度量的去工业化将会使得财政收支发生变化,进而深刻影响地方政府的财政可持续性。基于263个地级市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去工业化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去工业化显著降低了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其内在机理包括抑制劳动生产率提高、扩大税收流失规模和强化社会保障支出刚性。进一步研究发现,直接税比重超过门槛值时,去工业化对财政可持续性的不利影响将得到抑制;此外,地方政府适度参与税收竞争,有利于去工业化背景下财政可持续性的提升,而竞争强度超过门槛值时,则强化了去工业化对财政可持续性的负面影响。因此,地方政府应切实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到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与工业的发展上来,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做好“增效”“堵漏”“节流”文章、统筹错位竞争与协同发展,不断巩固和提升地方财政可持续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洪源   万里   秦玉奇   单昱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不断积累已成为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最大阻碍。以新《预算法》实施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开前门”和“关后门”两个阶段改革为准自然实验,分析了政府债务预算硬约束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两阶段改革都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具有显著的正向提升影响;从作用机制来看,“开前门”和“关后门”阶段改革分别通过财政收支巩固和债务规模控制来发挥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有效作用;异质性分析来看,地方政府举债行为激励较弱和财政监管力度较高的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硬约束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正向效应会更加显著。研究结果为推进债务预算硬约束来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提升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侯世英  宋良荣  
利用2010—2018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从财政-金融关联与政府竞争行为结合的综合视角探讨了财政分权、金融分权与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空间关联。研究结果显示:财政分权不仅推动了本区域地方政府债务扩张,还刺激了邻近区域的债务扩张;而金融分权则抑制了地方政府债务扩张。进一步考虑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下分权规制对债务扩张的影响发现,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行为的交互作用推动了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张和空间溢出。研究结论对于科学管理地方政府债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推动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邓达  潘光曦  林晓乐  
数字经济发展与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领域面临的两个重要议题,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2011—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首先测度我国地方财政可持续能力指数,然后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国范围来看,数字经济发展与财政可持续性具有显著且稳定的正向相关性。中介效应检验显示,数字经济发展能够通过财政收入来影响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市场机制和政策支撑体系,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以促进数字经济业态的发展。促进财税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数字前沿技术在财税管理中的运用,实施数字化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制度。要在"开源节流"上做好文章,同时强化财政支出资金的绩效监督管理。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匡小平  
考察可持续的税率水平与实际税率水平之间的差异 ,是衡量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基本方法。影响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政府债务利息率与GDP增长率的相对大小 ,预期的经济增长率越高 ,政府就可以维持更高的、可持续的赤字水平。可持续的财政政策无需政府实行平衡预算 ,而实际税率高于或低于可持续税率为地方政府调整财政政策指明了方向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建民  凌惠馨  吴金光  
持久性减税可能对地方财政造成动态冲击,合理施策有利于保障地方财政可持续性。为此,选取我国2010—2019年251个地级市数据,使用熵值法从财源结构、支出效益、治理目标和区域协调四个方面构建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指标,系统考察持久性减税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短期与长期动态效应。研究发现:持久性减税短期内不利于地方财政可持续性,但从长期来看,将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短期内减税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负向影响在经济发展水平更高、财政自给率更高以及产业结构高级化更强的地级市更明显,因此要更加注意施策力度。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刘建国  苏文杰  
文章首先构建了一个集成统一分析框架,理论分析金融错配、金融发展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主要影响机制与典型特征;然后基于中国242个地级市2015~2020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金融发展对金融错配影响财政可持续性的调节效应与门槛效应。研究发现:金融错配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有显著负向抑制作用,且金融发展对金融错配和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具有U型调节效应。金融错配对财政可持续性存在显著双门槛影响效应:金融发展水平跨越第一个门槛值前,金融错配有利于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但当金融发展水平跨越第一个门槛值后,金融错配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存在显著抑制作用,且在金融发展水平跨越第二个门槛值后,其抑制作用更强。中央政府应关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有效的官员督察考核机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降低金融错配负向激励效应;地方政府应通过调整金融市场上的资源错配等手段,调整自身财政收支水平以改善其财政可持续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丹  庞晓波  方红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丹  庞晓波  方红生  
本文在考虑政府财政调整能力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基本财政-政府负债特征构建适用非线性财政反应函数,通过分析不同经济状态对应的财政空间情况展开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研究,并进一步将财政后备作为财政调整的储备渠道纳入分析,探讨后危机时期我国财政缓冲建设。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初现"财政疲劳"迹象,采用政府债务负担率的二次项函数能更好拟合我国财政反应现实,而危机后我国财政空间呈不断缩减趋势,且经济低迷时经济增长滞缓会进一步缩减财政空间,政府应关注财政空间使用效率。同时,随财政后备上升改善财政反应的"垂直效应"加速抵消增大财政调整成本的"水平效应",且现阶段提高财政后备改善财政反应的边际递减效应不显著,政府应增加财政后备,这一举措将使得经济低迷时的财政空间提升8.85%,经济处于常态时提升8.59%。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睢党臣  李盼  
伴随着欧债危机、美国"财政悬崖"的升级与蔓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激增、潜在风险较大等问题已成为中国经济稳步增长进程中不可忽略的因素。基于财政风险视角,研究在道德风险驱使下地方与中央政府间的博弈关系以及地方债务风险沿着由低到高的行政链条层层转化的传导路径。从债务期限结构出发,将当期财政收支与长期的成本、收益效应等纳入动态可持续性分析框架,以此评估当期地方债的最大可持续规模。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作为首个偿债高峰的2011年,其当期举债规模已超出其可持续范围,而且"新债偿还旧债"现象严重,潜在违约风险不容忽视。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楠楠  侯臣  
本文通过融资估计方法重新核算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评估地方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结果发现,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实际规模明显高于公开统计的数据,但未超过国际警戒线,风险暂时可控;当面临经济减速、利率提高两类冲击时,地方政府债务仍具备一定的可持续性,我国有财政缓冲区间来应对;然而,当面临土地财政减收的冲击时,可持续性较弱,极易引发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一辰  陈富良  
近年来,地方政府性债务成为中国经济运行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敏感因素。基于国家审计署2011年~2013年地方政府债务审计公告,详细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基本发展趋势及风险诱因,并从宏观角度探讨了地方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进而提出了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向钰  赵静梅  
发展数字经济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地方政府债务累积、地方财政不断承压的背景下,从财政视角探究数字经济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通过对2015—2020年中国22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地方财政的可持续性越强。机制分析表明,这种影响源于数字经济可增加财政收入和提高财政支出效率。特别地,对于土地财政依赖度较高、受减税降费影响较大的地区,数字经济提高财政可持续性的效果更强;而地方更高的财政透明度和更丰富的金融资源是增强数字经济积极作用的支撑条件。研究验证了数字经济“稳增长,防风险”的关键作用,对推动数字中国建设、有效防范化解地方财政金融风险、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刁伟涛  徐匡迪  
新《预算法》允许地方政府开列赤字和举借债务,而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地方政府的财政运行可能也进入到了收支矛盾加大、赤字持续存在的"新常态",由于赤字只能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来融资,因此地方政府债券的可持续性规模成为一个重要问题。通过构建相应模型可以得出,地方政府的负债率主要取决于基本赤字率、债券利率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三个指标,经过估算,在相对乐观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负债率到2020年可降低至21.76%,在相对悲观的情况下,可升高至25.19%,而这一区间基本是可持续和可控的。但是,地方债务的短期流动性风险却基本不可避免,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和化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