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65)
2023(9911)
2022(8517)
2021(8000)
2020(6933)
2019(16518)
2018(15945)
2017(30882)
2016(16779)
2015(19425)
2014(19143)
2013(19574)
2012(18621)
2011(17012)
2010(16868)
2009(15963)
2008(15895)
2007(14076)
2006(12030)
2005(10907)
作者
(48732)
(41042)
(40733)
(39096)
(26319)
(19924)
(18779)
(15959)
(15491)
(14517)
(14078)
(13806)
(13068)
(13025)
(12851)
(12837)
(12316)
(12088)
(11862)
(11830)
(10170)
(10033)
(9980)
(9338)
(9266)
(9266)
(9043)
(8852)
(8263)
(8245)
学科
(82511)
经济(82438)
管理(44256)
(44132)
方法(41624)
数学(38322)
数学方法(38064)
(33451)
企业(33451)
中国(22933)
(21083)
(20614)
贸易(20609)
(20450)
(20149)
地方(15766)
(14184)
农业(14078)
业经(13900)
(13679)
(13429)
(11927)
金融(11924)
(11655)
银行(11634)
(11451)
财务(11435)
财务管理(11401)
(11140)
环境(10935)
机构
大学(254113)
学院(249172)
(117433)
经济(115552)
管理(95001)
研究(89286)
理学(82370)
理学院(81430)
管理学(80314)
管理学院(79844)
中国(68985)
(53308)
(51833)
科学(51451)
(45223)
财经(42253)
(41484)
研究所(41135)
中心(40650)
经济学(39250)
(38655)
经济学院(35847)
(35323)
业大(34922)
北京(33932)
农业(32929)
(31711)
财经大学(31618)
(31559)
师范(31425)
基金
项目(165633)
科学(131432)
基金(124694)
研究(120046)
(108731)
国家(107928)
科学基金(91829)
社会(79973)
社会科(76108)
社会科学(76087)
基金项目(65157)
(60079)
自然(57535)
自然科(56251)
自然科学(56233)
自然科学基金(55296)
教育(54976)
资助(52528)
(52183)
编号(46163)
(39699)
成果(37953)
重点(37620)
(36010)
国家社会(34983)
教育部(34389)
(33651)
中国(32905)
人文(32525)
科研(32284)
期刊
(120498)
经济(120498)
研究(75820)
中国(44646)
(39402)
学报(38345)
(36652)
科学(35842)
管理(31783)
大学(28985)
学学(27260)
农业(24863)
(23767)
金融(23767)
财经(21787)
经济研究(21326)
教育(20358)
技术(19483)
(18767)
(18008)
问题(17248)
业经(17011)
国际(15176)
(14605)
世界(14241)
统计(13820)
技术经济(13428)
(11888)
理论(11452)
(11185)
共检索到367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魏浩  
利用1996-2005年期间的统计数据,借鉴并融合不同科学的经典研究方法对中国31个省市之间的出口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1996-2005年期间,中国31个省市之间的出口绝对差异在不断地扩大,出口相对差异在不断地下降;出口差异扩大及其导致的风险问题日益突出,差异的扩大主要是由外部差异导致的,内部差异没有发生变化;东部地区内部的差异最大且差异越来越大;地区间出口的发展水平差距日趋加剧。因此,在地区间经济发展日益不平衡的宏观背景下,中国政府应该实施必要的政策措施缩小地区间出口差异,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勇  秦以旭  
区域创新能力是决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实力的关键,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背景下,各省市越来越注重区域创新能力的建设。区域创新能力作为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其差异在不断变化,差异可能扩大也可能缩小,区域创新能力的差异性及随时间的波动性对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决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发明专利申请量和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衡量区域创新能力,运用Theil系数模型测算了1990-2008年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和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的区域差异变动情况。结果发现:发明专利申请量区域差异变动呈现S型曲线;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区域差异变动呈现近似倒U型曲线;区间差异和东部地区内部差异在总差异中占...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孙玉涛  杨中楷  
文章在简述现有区域科技活动差异文献的基础上,运用Theil系数测算了1990-2005年我国科技投入、科技论文产出、专利产出的区域差异变动。结果表明我国科技投入区域差异变动呈现倒U型曲线,科技论文产出区域差异呈现平稳波动状态,专利产出区域差异变动呈现S型曲线。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朱永行  
本文通过构建我国出口和进口的动态计量方程,并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及地区差异。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与我国的出口和进口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出口与进口的汇率弹性系数分别为-1.207和-1.038;同时,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不同地区出口和进口的影响也存在着差异性,东、中、西部出口的汇率弹性系数分别为-0.818、-0.777和-0.781,进口的汇率弹性系数分别为-1.215、-1.408和-0.942。最后就缓解人民币升值对进出口的不利影响以及汇率政策制定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程南洋  杨红强  聂影  
世界服务贸易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服务贸易的内涵不断加深,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本文在分析中国和世界服务贸易结构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利用1999-2003年服务贸易出口数据对我国的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变动指数和结构收益指数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变动缓慢,劳动密集型和资源依赖型的服务贸易出口仍然占有绝对优势,尽管技术与资本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增长迅速,但比重不高;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在不断优化,但优化幅度很小。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程玉鸿  
本文主要研究2000年以来广东的区域差异变动趋势与特点,并对广东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差异方面所实施的区域政策进行初步评估。研究表明,广东省总体上仍呈现非均衡发展的特点,但省内区域均衡发展的力量正在逐步累积和壮大,尤其是2003年之后,这种力量已逐渐与区域非均衡发展的力量势均力敌。省内各区之间的差距仍主要表现为珠三角与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之间。欠发达各区的发展速度以及区域差异变动模式则不尽相同,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广东欠发达区、市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过程中,所取得的实际成效不同造成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伟民  
一、全国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变动人们的感觉是,“六五”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转轨以及改革开放的全面开展和不断深入,国家对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并实施了对东部或沿海的布局优先、政策倾斜的发展战略,从而导致了总体上的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这是以两个地区或两个地带间的绝对距离作为衡量收入差距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如1978年和1989年东部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白志礼  王青  来国超  
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经济迅速增长,1980-199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递增6.96%。但是分阶段考察,近年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明显趋缓,1980-1984年为15.1%,1985-1988年为4%,而1989-1991年仅为0.7%。有些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个别年份出现了负增长,并且地区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趋于扩大。这些都将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小康目标的实现。为此,本文对我国地区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变动态势、差距程度以及引起变动的因素、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以及加快中西部发展步伐的方略和对策进行探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金祥荣  茹玉骢  吴宏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分析框架中构建了一个两国三地区的垄断竞争开放模型,考察了地区出口差异形成的微观机制,重点研究了地方制度质量差异对企业生产效率和地区出口规模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1998~2004年期间的4年非连续数据所做的经验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地区技术水平、地理因素、劳动人口、FDI流入等变量差异后,法律制度和产权保护制度因素对地区出口差异具有显著影响,其敏感性呈上升趋势,并超过了地理和外资分布差异的敏感性。因此通过改善企业生存的制度环境有助于缓解地区出口差异,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吕淑芳  
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出口贸易有着重要影响。从我国2009年1月至2013年11月之间人民币有效汇率、出口总额等指标的分析看,人民币汇率变化带动出口贸易的变化。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人民币汇率变化和出口贸易呈正向关系,但是这种变化是适度的。如果人民币汇率持续快速上升,将对我国出口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严重冲击。为此,可以分别采取积极扩大内需、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开拓新兴市场和鼓励外商投资等应对措施。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许雄奇  张宗益  
运用不平衡指数I、集中度指数D、标准差S、变差系数V等指标来定量测试1992—2001年中国30个省市和东、中、西部出口发展的省际差异和三大地带差异,并对30个省市的出口发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992—2O01年30个省市之间出口发展尽管有差异,但差距在逐渐缩小;而出口发展在东、中、西三大地带间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中国出口发展的地区差距主要表现在东、中、西三类地区之间。需要采取措施加快中西部出口贸易的发展以缩小与东部的差距。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丹  许少强  
本文考察了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以来汇率变动对东亚四国(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出口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韩国和泰国的汇率变动对其各自的出口基本上没有影响;马来西亚的汇率变动对其出口有较明显的影响,汇率的贬值能够有效的刺激其出口的增长;印度尼西亚的回归结果拟和效果不佳,我们并未发现支持汇率变动对其出口有明显影响的证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杰  李勇  刘志彪  
本文通过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方法发现,在制度越是完善的省份,越是制度依赖型的行业越具有较高的出口份额。进一步,从东、中、西分地区的估算结果来看,无论是东部还是中西部地区,制度因素仍然是影响行业出口差异的重要因素。我们还发现,在东部地区,资本禀赋是影响行业出口的重要因素,而劳动力禀赋不是影响行业出口的重要因素;在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禀赋是影响行业出口的重要因素,而资本禀赋不是影响行业出口的重要因素;西部地区的劳动力禀赋对行业出口的影响效应似乎要高于中部地区,远高于东部地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淑婉  刘向东  张宇  
通过构建财政支出对区域经济差异影响机制的理论框架,采用较为前沿的动态空间面板计量方法对1998~2011年我国25个省,283个地级市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支出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动有明显的影响作用,一般预算支出规模越大越有利于缩小区域经济差异;财政支出的规模与结构会通过省区经济差异的动态变化及空间溢出机制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动产生时空效应,即上一期和相邻省份的财政支出均会对本地区内部的经济增长差距产生影响。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郝雁  
本文利用近代中国1870-1936年的年度统计数据,就银汇价和外国收入水平的变动对近代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三变量进行了Granger因果关系的检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银汇价和外国收入水平的变动与近代出口贸易变动之间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在间接标价法下,银汇价与近代中国的出口贸易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外国收入水平变动与近代中国出口贸易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并且出口贸易的收入弹性大于汇率弹性,表明外国收入水平对出口贸易的拉动大于银汇价贬值对出口贸易的拉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