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11)
2023(16105)
2022(13873)
2021(13042)
2020(10771)
2019(25069)
2018(24623)
2017(47530)
2016(25620)
2015(28576)
2014(28638)
2013(28730)
2012(26780)
2011(24500)
2010(24316)
2009(22490)
2008(21734)
2007(19066)
2006(16892)
2005(15306)
作者
(76831)
(63941)
(63496)
(60638)
(40914)
(30750)
(28732)
(25035)
(24328)
(22820)
(22152)
(21602)
(20526)
(20450)
(20187)
(19816)
(19040)
(18628)
(18312)
(18309)
(15922)
(15921)
(15447)
(14650)
(14379)
(14233)
(14181)
(13791)
(13038)
(12655)
学科
(120818)
经济(120696)
管理(69645)
(65665)
(52536)
企业(52536)
方法(49171)
数学(43031)
数学方法(42606)
中国(31058)
(28429)
(26805)
地方(26160)
(25460)
业经(23731)
(21018)
贸易(21006)
(20372)
(19765)
农业(19538)
(17126)
环境(17115)
(16939)
金融(16937)
(16760)
银行(16699)
理论(16203)
(16039)
地方经济(15782)
技术(15083)
机构
大学(376354)
学院(371133)
(160265)
经济(157167)
管理(141262)
研究(138235)
理学(122011)
理学院(120543)
管理学(118477)
管理学院(117823)
中国(102262)
科学(85258)
(81713)
(71439)
(70292)
研究所(65411)
(64411)
中心(59862)
财经(56589)
业大(56229)
(52909)
北京(52280)
(51636)
农业(50786)
经济学(50003)
(49784)
(48575)
师范(48030)
经济学院(44806)
(42560)
基金
项目(253142)
科学(198259)
基金(185781)
研究(180393)
(164760)
国家(163508)
科学基金(138099)
社会(115336)
社会科(109330)
社会科学(109298)
基金项目(97725)
(95258)
自然(90233)
自然科(88122)
自然科学(88095)
自然科学基金(86561)
(81923)
教育(81125)
资助(77523)
编号(70479)
成果(57955)
重点(57358)
(56586)
(55005)
(51723)
课题(49099)
科研(48767)
国家社会(48622)
创新(48493)
教育部(48056)
期刊
(177912)
经济(177912)
研究(115724)
中国(70437)
学报(64262)
科学(58736)
(58445)
管理(53128)
(51665)
大学(47811)
学学(45202)
农业(40655)
教育(36260)
(32320)
金融(32320)
经济研究(30147)
技术(29952)
财经(28780)
业经(25187)
(24831)
问题(23069)
(21732)
(19406)
技术经济(18969)
世界(18640)
图书(17788)
国际(17573)
科技(17350)
理论(17053)
(16975)
共检索到5557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宋涛  
本文将汉密尔顿(Hamilton)的时序区制转移模型推广到面板数据下的区制转移模型,并给出面板模型的极大似然估计方法,从而使得可以捕捉多个体经济周期波动的阶段性变化。采用该模型,我们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面板区制转移模型对于刻画我国地区经济增长率的面板数据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基本捕捉了我国区域层面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在时间维度上地区经济增长与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区域角度上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光强  曾伟  
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工业经济增长对其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影响很大,主要表现为协同性和非对称性特征。其协同性加速了国民经济周期性波动的长期趋势,其非对称性增强了国民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上升趋势。为此,中国的经济发展必须继续实行积极而有效的工业化发展战略,特别是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以进一步增强其协同性和非对称性,促进国民经济继续又好又快增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五六  
采用门槛Feder-Ram模型研究我国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发现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国防负担"门槛结构下的非对称关系,形成了"国防负担"较重(1954-1981年)与较轻(1982-2010年)两个区域。劳动力、投资要素是两区域中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国防支出显著性的正外部性、负规模性及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国防负担"较轻区域逐渐变得不显著。现阶段适当提高"国防负担"、构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会有助于国防与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殷克东  郑义  
文章基于1978~2013年我国各省市实际人均GDP数据,运用Ender&Lee(2012)提出的傅里叶单位根检验,考察了我国各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俱乐部趋同问题。结果表明:我国三大区域组存在不同程度的俱乐部趋同现象,其中,区域组Ⅰ和区域组Ⅲ表现出较高程度的俱乐部趋同,而区域组Ⅱ趋同程度最低;傅里叶单位根检验相对于传统的单位根检验方法而言,在俱乐部趋同实证研究方面表现出更高的效力。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满向昱  宋彦蓉  郑志聪  
我国经济"新常态"下财政政策作用的有效发挥取决于其对产出等宏观经济变量影响效果的精准测度。为此,本文利用经济增长及财政收支1992年至2013年的月频数据,运用STVAR模型及广义脉冲响应分析法从多个视角实证分析了我国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我国财政政策不论是在财政政策类型角度下还是不同经济增长状态角度下均对产出存在非对称影响,据此提出重视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非对称效应、根据经济运行状态相机选择合适的财政政策、注意宏观调控的稳步推进及市场的基础性作用等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林  
经济持续增长和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运行的理想状态,也是世界各国政府制订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这两个指标的相互关系问题一直都备受经济学界关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不断完善,关于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成为我国宏观经济领域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就经济增长与就业在中国的非一致性关系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解决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非对称性的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蔡昉  都阳  
西部开发战略要想取得成效 ,需要选择恰当的投资领域 ,使得西部地区获得经济增长速度趋同的机会。本文从经验上考察中国地区经济增长中存在着俱乐部趋同以及条件趋同的现象 ,意味着在中西部地区存在着一系列不利于向东部发达地区趋同的因素 ,如人力资本禀赋稀缺、市场扭曲和开放程度不足。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含义在于创造条件使地区经济增长形成趋同的趋势 ,而投资的重点应该选择那些能够改进西部地区增长条件的领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伟丽  覃成林  邓冬林  
文章将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的研究对象细化到全国345个地区,并以俱乐部趋同的随机定义为基础,采用对较短时间序列单位根检验较为有效的Im-Pesaran-Shin方法,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进行检验。结果发现,我国的东部、中部和东北区域内的各地区经济增长存在俱乐部趋同,而西部以及全国的各地区经济增长不存在俱乐部趋同;区域间的经济差距不平稳,并没有缩小的趋势。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田艳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部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不断下降,与东部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差距增大,呈现出“边缘化”特征。其内部的经济联系主要表现出的是竞争而不是合作态势,使得其经济发展出现趋同现象。中部地区要摆脱“中部塌陷”的困境,在适度竞争的同时更要加强分工与协作,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注重市场机制的培育与完善,充分发挥其综合优势,共同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朱选功  
文章研究了河南省各地区的经济趋同现象 ,并运用经济趋同和产业集聚理论对形成经济趋同的因素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结论是 :河南省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趋同俱乐部 :郑州和洛阳 ;商丘、信阳、周口和驻马店以及其他地区 ;河南省的投资要发挥最大的经济效应必须根据各地区的推动产业来投资 ;各地区要想加快经济发展 ,形成本地区的推动产业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和扩大市场开放程度是必由之路。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鸿武  
本文在对趋同的不同定义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采用我国各省1952~2004年人均实际GDP序列,运用综列数据单位根检验,从随机性趋同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地区内和地区间经济增长的趋同性。结果表明,从时间序列分析的角度来看,1952~2004年,我国各地区间不存在随机性趋同,但是,1952~2004年尤其是1978~2004年,我国部分区域存在俱乐部趋同的现象。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焕明  
本文在引入实际人均资本存量变量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趋同性的解释框架。认为在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本的初始值较不发达地区高且地区间的人力资本在未来趋于一致的条件下,人均产出的地区间的差距呈先扩大后减小的过程,即经济增长的趋同性曲线呈倒U形。而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各省区的经济增长过程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是在短期内我国各省区的人均产出的差距扩大,但这种差距的扩大速度逐渐减小,在长期内存在经济增长的地区趋同性;并给出了我国经济增长的趋同性曲线的模型形式及预测结果。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金成晓  马丽娟  
本文从银行贷款的角度出发,运用马尔可夫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对1992-2008年间的信贷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以及通货膨胀率的关系分别进行总量研究。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路径和通货膨胀路径均有明显的三区制特征;各区制的持续期、转移概率均存在非对称的特点;信贷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以及通货膨胀率在各区制的同期相关系数明显不同,并且表现出结构性变化。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大永  曹红  
本文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了国际油价冲击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短期,国际油价的变化会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但这种因果关系是单向的;在长期关系探讨中,我们引入了非对称协整模型,发现传统的分析方法存在误差,通过进一步分析,文章确认了在国际油价与我国宏观经济的长期关系上存在非对称性,正向冲击与负向冲击在长期均衡中的作用相异,油价上涨对经济的影响程度远远高于油价下跌时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