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38)
2023(12929)
2022(11367)
2021(11115)
2020(9159)
2019(21572)
2018(21123)
2017(40783)
2016(22217)
2015(25052)
2014(24889)
2013(25123)
2012(23232)
2011(20714)
2010(20444)
2009(18709)
2008(18442)
2007(15582)
2006(13630)
2005(12092)
作者
(61980)
(51311)
(51036)
(48896)
(32694)
(24434)
(23293)
(20173)
(19395)
(18434)
(17507)
(17396)
(16459)
(16066)
(16060)
(15711)
(15357)
(15067)
(14601)
(14305)
(12732)
(12620)
(12218)
(11637)
(11463)
(11441)
(11234)
(11132)
(10231)
(10119)
学科
(87579)
经济(87481)
管理(63891)
(58607)
(48351)
企业(48351)
方法(40638)
数学(35892)
(35591)
数学方法(35569)
中国(26367)
(22931)
(21837)
税收(20393)
(20222)
地方(19026)
(18579)
(17740)
业经(17715)
财务(17680)
财务管理(17629)
(17524)
贸易(17516)
(17073)
企业财务(16778)
(16765)
财政(15661)
农业(14932)
(14905)
环境(13671)
机构
大学(309661)
学院(305361)
(127225)
经济(124779)
管理(120490)
研究(106343)
理学(104789)
理学院(103607)
管理学(101973)
管理学院(101429)
中国(81021)
(68345)
(66640)
科学(65144)
(53767)
财经(50726)
研究所(48675)
中心(46555)
(46204)
(44978)
北京(43080)
业大(42636)
(42598)
(39371)
经济学(39305)
师范(39075)
(38374)
财经大学(37643)
经济学院(35625)
农业(35054)
基金
项目(209166)
科学(164088)
研究(154206)
基金(153641)
(134003)
国家(132980)
科学基金(113505)
社会(97538)
社会科(92507)
社会科学(92482)
基金项目(81688)
(77115)
自然(72983)
自然科(71283)
自然科学(71266)
自然科学基金(69980)
教育(68994)
(66334)
资助(63805)
编号(62372)
成果(51830)
(47337)
重点(46400)
(43970)
(42886)
课题(41829)
国家社会(40907)
教育部(40742)
科研(40140)
创新(40138)
期刊
(134449)
经济(134449)
研究(100188)
中国(55934)
(54192)
学报(48187)
科学(43447)
管理(41997)
(39894)
大学(35966)
学学(33430)
教育(29941)
农业(28419)
财经(24157)
(23702)
金融(23702)
技术(23429)
经济研究(23012)
(20512)
业经(18855)
问题(17684)
图书(17533)
(17257)
(15847)
(15271)
(15229)
理论(14649)
技术经济(14134)
税务(14076)
会计(13798)
共检索到4556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吴进进  张光  
在当前的分税制下,税负和对中央财政净贡献在我国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之间是如何分布的?通过分析1998-2015年分省和计划单列市数据,我们发现:(1)税负以北京、上海最重,其次为天津和五个计划单列市,再次依序为西部、东北、中部和东部,税负和经济发展水平呈U型分布。(2)经济发展与对中央财政净贡献呈正相关分布。(3)地区税负与对中央财政净贡献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我们借用财政联邦制理论,评估了上述分布的公平性,并就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些尝试性解释。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谢乔昕  
在中国式分权背景下,围绕财政分权、要素流动性与地区税负之间的关系,利用2006~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地区税负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要素流动性增强对财政分权对于地区税负的增进效应具有放大作用;财政分权、要素流动性与地区税负关系存在地区差异。应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遏制地区税负不合理扩张。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安体富  梁朋  黄然  
一、决定中央财政收入比率的理论依据和因素 中央财政收入比率高低的理论依据和主要影响因素,我们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公共产品的层次性是决定中央财政收入比率的重要依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财政收入掌握社会资源,然后通过财政支出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需要,弥补市场失灵是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能。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职能的划分,即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时如何进行有效、合理的分工,又是由公共产品具有的层次性的特点所决定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闫伟  宫善栋  
中国的宏观税负问题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在历年《福布斯》发布的税负痛苦指数排名中,中国大陆排名均十分靠前,国内学者对于中国宏观税负水平高低也有不少争论。但在以往对宏观税负的研究中,纳税人的主观税负痛感往往被忽视。本文基于财政幻觉的视角,通过对政府各类收入施加权重来调整并重新测算税负痛感指数,借此来考察中国纳税人的主观税负痛感,并通过与世界其他国家比较来衡量中国实际税负痛感水平高低。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税负痛感在全球58个国家中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并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俞益平  
新税制下中央财政收入为何大量流失俞益平中央财政收入增长缓慢,占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是国家预算执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1994年开始实施新财税体制,目的之一是为了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的比重。新税制实施一年多来,对增...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全社  
党的十九大之后,我国财政改革转向了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以及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其中的重点是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划分。财政收入和支出之间关系密切,二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回顾分税制历史可以发现,我国政府间财政收入分配关系远远没有理顺,也影响着政府间支出和事权责任划分。本文在政府间财政关系这一框架下,对中央企业为中央财政收入做出的贡献及其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中央财政收入严重依赖中央企业,这与其划入了较多的"中央专属"企业所得税的制度安排关系密切。这一安排违背了税收分配的"受益原则",对政府间财政关系以及资源配置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未来需要借鉴国际通行规则,按照"受益原则"对我国的财政收入分配格局做出新的变革,以适应深化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经济效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焦青霞  
笔者利用我国1981年~2010年的宏观经济数据,通过建立状态空间模型对中国教育财政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教育财政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时变的长期均衡关系,由于受经济体制、教育体制、经费支出结构以及国际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教育财政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现较大的变动趋势。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2009年,财政部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始终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组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和投资体制改革,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和保障作用不断增强。财政部注重提高财政管理的精细化程度,积极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实施新增资产配置预算专项审核。发展改革委注重加强中央投资的统一组织、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改进投资计划管理方式,促进发挥了政府投资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国政  
西藏的产业发展离不开国家的主导,中央对西藏的财政补贴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财政补贴对其三次产业的发展是明显的,同时,西藏产业结构演进路径具有"非典型"特征,并进一步依赖于中央财政补贴。基于此,以比较优势为基础,提高补贴效益,培养西藏产业的自生能力是优化产业演进路径的应有之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岳素芳  肖广岭  刘烨  赫运涛  卢凡  
省际公共科技服务平台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财政支持方式需要探索。本文从科技公共服务的视角,借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地方科技平台和欧盟技术平台经验,认为中央财政是支持省际平台运行发展的主导力量,而项目支持、运行经费后补贴以及"创新券"的财政支持方式对其具有可行性。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姣姣  徐尔玥  孙次宜  
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开局之年,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负面经济影响,国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创造了中央直达资金的特殊财政转移支付机制,使资金直达基层惠企利民,这是我国中央财政预算管理的一种制度创新,是我国在新冠疫情时期推进积极财政政策的着重点。2022年4月12日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中央财政将更多资金纳入直达范围,
关键词: 审计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史丹  吴仲斌  
生态文明建设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包括对地方一般转移支付、农林水事务专项转移支付、节能环保专项转移支付。近年来,中央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农林水专项转移支付和节能环保专项转移支付都逐年大幅度增长,但存在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投入总量少,没有充分体现"主体功能区"理念,专项转移支付多、一般性转移支付少,纵向转移支付多、横向转移支付少,项目过多过细,地方对中央专项转移支付高度依赖等问题。未来需要进一步合理划分中央地方生态环保事权和支出责任,科学测算生态环境财政支出需求,把"区域"和"块块"理念引入到转移支付制度设计中,分"区域"类型设计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高健  徐耀玲  
本文结合国家科技计划管理需求,研究了中央财政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单位信用的内涵,分析了该类对象信用的相关信息基础,尤其是失信问题负面清单,提出了该类对象信用评价的思路、指标体系和方式方法,最后研究讨论了信用评价活动的组织实施模式以及信用评价结果的应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翟司霞  
21世纪以来,财政预算透明度受到了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并由此展开了系列研究。本文界定了中央财政预算透明度的概念,从预算公开的法规性、及时性,预算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具体性、易懂性和获取预算信息的便利性等七方面,系统构造了70项衡量我国预算透明度的指标体系。最后,运用这一指标体系评价我国中央财政预算透明度的现状,并将其与国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得出2011年我国中央财政预算透明度总指数为51%。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曲夫  侯金彤  
中央转移支付对资源空间配置的作用日益重要。本文利用2007-2019年中国30个省份30个两位数制造行业工业土地出让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分位数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对工业土地资源空间配置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显著促进了资源空间配置的集聚,并且这种集聚效应在产业集聚程度较低的地区作用力更明显;消费和投资对转移支付的作用效果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转移支付的作用效果在不同地区具有显著差异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