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01)
2023(16891)
2022(14151)
2021(13141)
2020(11102)
2019(25701)
2018(25441)
2017(48142)
2016(26180)
2015(29921)
2014(30070)
2013(29607)
2012(27352)
2011(24553)
2010(24458)
2009(22654)
2008(22476)
2007(20033)
2006(17369)
2005(15582)
作者
(76350)
(64032)
(63820)
(61046)
(40693)
(30769)
(29270)
(25124)
(24375)
(22789)
(21816)
(21688)
(20170)
(20053)
(20045)
(19948)
(19476)
(19161)
(18466)
(18369)
(15765)
(15644)
(15628)
(14563)
(14468)
(14327)
(14077)
(14023)
(13028)
(12818)
学科
(114434)
经济(114317)
管理(71980)
(68717)
(54182)
企业(54182)
方法(52400)
数学(46465)
数学方法(45820)
中国(33407)
(31215)
(28979)
业经(23726)
地方(22739)
(22667)
(21777)
贸易(21768)
(21180)
农业(20998)
(20141)
理论(16923)
(16852)
银行(16801)
(16767)
财务(16699)
财务管理(16656)
(16307)
金融(16303)
环境(16177)
(16040)
机构
大学(382128)
学院(378447)
(159244)
经济(156033)
管理(143446)
研究(131365)
理学(124152)
理学院(122681)
管理学(120245)
管理学院(119551)
中国(99487)
(81709)
科学(81087)
(71084)
(66257)
(64997)
中心(60768)
研究所(60502)
财经(57295)
业大(56881)
(55254)
(52249)
农业(51288)
北京(51262)
(50375)
经济学(50315)
师范(49849)
(46935)
经济学院(45531)
(44019)
基金
项目(256022)
科学(201834)
基金(188477)
研究(182998)
(165608)
国家(164313)
科学基金(140651)
社会(117883)
社会科(111781)
社会科学(111745)
基金项目(99109)
(97034)
自然(91281)
自然科(89255)
自然科学(89231)
自然科学基金(87640)
教育(84390)
(83185)
资助(77775)
编号(72687)
成果(59444)
重点(57955)
(57098)
(54816)
(52142)
国家社会(50357)
课题(49738)
科研(49494)
创新(48956)
教育部(48910)
期刊
(169361)
经济(169361)
研究(109968)
中国(71661)
学报(61991)
(58519)
科学(56759)
(55018)
管理(51368)
大学(47133)
学学(44236)
农业(39898)
教育(37974)
技术(33263)
(32045)
金融(32045)
经济研究(28188)
财经(28181)
业经(25773)
(24389)
问题(24027)
(22219)
统计(20473)
(20093)
图书(19361)
技术经济(18867)
(18801)
(17942)
世界(17566)
国际(17327)
共检索到556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曾剑云  刘海云  张鸿武  
本文采用中国地级市层面的数据,运用非均衡综列数据分析方法,对中国1990-2003年间城市化因素对中国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可以显著的降低收入不平等程度,而国际贸易等因素却加大了收入不平等。在此基础上,作者建议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城市化进程,以促进中国更为公平的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闫瑞增  王雄  邹玲  岳意定  
基于中国1991-2015年数据,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考量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城乡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差异以及城乡财政支持差异、非农产业结构水平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城乡金融规模差异是直接引起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异的格兰杰原因;城乡之间在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方面存在差异,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都有拉大的作用;短期内城乡金融结构差异作用明显,长期内金融效率差异作用较大,而金融规模差异、财政支持差异在长期和短期内都起作用,非农产业结构水平在长期内对城乡居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胡宗义  刘亦文  
中国金融系统在资源分配上表现出明显的城市化倾向,农村金融发展滞后,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农村储蓄流向城市是造成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内在机制。本文采用2007年中国县级截面数据,运用非参数检验方法研究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根据全国县域金融发展水平的高低,在金融发展的初期阶段,金融深度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正相关关系,即金融深度较高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反而更大;在金融发展的中期阶段,金融深度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即金融深度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程度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在金融发展的高级阶段,两者表现出负相关关系,即随着金融深度的提高,城乡收入差距逐渐缩小,在空间上,城乡收入不平等逐步收敛。其中拐点的出现在金融深度的20%至60%分位数水平区间。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里  谌莹  
基于新经济增长模型构建了产业集聚影响地区收入差距机制模型,并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动态考察了产业集聚、制度以及技术和劳动力等因素的变化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经济从最初的不均衡状态向鞍点稳定均衡点的运动轨迹以及集聚因素对地区经济收敛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方面,产业集聚存在一个最优规模,集聚水平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该地区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在适度的范围内,提高产业集聚规模不仅能缩短地区收入差距收敛的时间,而且能缩小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子叶  韩先锋  冯根福  
本文利用我国2003—2013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对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发现:(1)入世后,中国城市化进程显著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但这种影响效应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倒U型趋势;(2)经济新常态下,城市化进程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负面效应虽已开始弱化,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矛盾依然存在;(3)若能充分注重城市化与研发创新、外商直接投资、政府财政支出等因素综合效应的发挥,则能有效破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难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夕红  李长青  张国荣  孙振  
本文依据1985-2008年中国27省648个观测点的面板数据,考虑数据的非平稳性,运用DOLS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区收入差距扩大速度对全社会能源效率的增长率影响很小,而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会使全社会能源效率降低,但通过城市化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进而改善全社会能源效率。因此,应推动城市化进程,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在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提升全社会能源效率。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肖卫  
基于分工演进和交易效率构建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城乡收入差距模型,并运用中国改革30年的经验检验理论分析的结论,本文认为:交易效率与专业化水平提高推进了工业化、城市化,城市化和工业化倾向的发展战略导致二元经济结构形成,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优先发展工业、劳动力流动限制等工业化、城市化倾向的政治因素在推动工业化、城市化的同时,导致城乡差距不断扩大。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朱凤果  叶阿忠  
运用1987-2005年的面板数据引入制度变量——市场化指数,对全国以及东中西三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考虑教育变量内生性的基础上,发现固定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有明显正向作用,人力资本是影响地区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其中健康对经济增长作用较显著,高等教育比初等教育作用大。市场化对经济增长影响为正,且比较显著,另外,国有经济职工比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正,地方财政支出和其他经济职工比例的影响不确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乔舰  范淑芬  
基于自变量之间的非正交性或相关性,非均衡数据两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区别于经典的均衡数据方差分析。文章给出了非均衡数据两因素方差分析的模型退化理论与线性推断理论的等价性证明。给出了非均衡数据两因素方差分析的多种原假设表现形式及它们在三种不同处理方法中的不同应用方便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乔舰  范淑芬  
基于自变量之间的非正交性或相关性,非均衡数据两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区别于经典的均衡数据方差分析。文章给出了非均衡数据两因素方差分析的模型退化理论与线性推断理论的等价性证明。给出了非均衡数据两因素方差分析的多种原假设表现形式及它们在三种不同处理方法中的不同应用方便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峥  张亮亮  陈志  
本文将技术创新、城市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纳入一个统一分析框架,基于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城市化、技术创新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城市化进程将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第二,技术创新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同时,城市化将通过技术创新这一中介变量缓解城乡收入差距。第三,对外开放、非农就业比重、城市所处区域等控制变量系数的估计结果显示,经济越发达、市场化和工业化程度越高的城市将越有能力缓解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丽丽  彭代彦  
本文基于2002~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城市偏向、滞后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从全国看,滞后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影响显著,财政支农比例增加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科教文卫事业财政支出比例、固定资产投资率、政府行为和金融发展程度与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分地区看,东中西部滞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仍显著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且扩大作用依次递增,财政支农等变量在东中西部有不同表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文利  
改革开放后我国实施的不均衡战略是造成东西部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目前东西部收入差距的水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要积极落实地区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努力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和地区居民收入差距。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曾鹏  吴功亮  张晓君  
文章通过构建一个多元分析框架,运用数学理论模型推导了技术进步、城市化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三者之间关系,得出了三者之间内在作用机理。随后采用计量软件对中国23大城市群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在实证部分中将中国城市群划分东、中、西三个部分分别进行检验,来比较三者之间差异。实证检验的结果与理论模型推导结果基本一致,因此得出结论:就中国城市群而言,技术进步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而城市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同时技术进步将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博文  王勇军  
在城市空气污染治理过程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存在着利益博弈,导致中央政府颁布的环保政策没有得到有效执行。文章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城市空气污染治理中利益博弈的非均衡性的形成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非均衡博弈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