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35)
- 2023(13469)
- 2022(11768)
- 2021(11176)
- 2020(9328)
- 2019(21876)
- 2018(21487)
- 2017(41434)
- 2016(22414)
- 2015(25429)
- 2014(25112)
- 2013(25264)
- 2012(23471)
- 2011(21277)
- 2010(21137)
- 2009(19532)
- 2008(18908)
- 2007(16301)
- 2006(14315)
- 2005(12850)
- 学科
- 济(96165)
- 经济(96051)
- 管理(62416)
- 业(59057)
- 企(47322)
- 企业(47322)
- 方法(45616)
- 数学(40534)
- 数学方法(40172)
- 中国(27419)
- 农(25487)
- 财(23425)
- 地方(19917)
- 业经(19527)
- 贸(19197)
- 贸易(19184)
- 学(19005)
- 易(18629)
- 制(17269)
- 农业(17161)
- 银(14579)
- 银行(14544)
- 环境(14354)
- 和(14254)
- 融(14144)
- 金融(14142)
- 行(13915)
- 理论(13682)
- 技术(13516)
- 务(13459)
- 机构
- 大学(322853)
- 学院(317557)
- 济(134919)
- 经济(132300)
- 管理(127232)
- 理学(110469)
- 研究(109798)
- 理学院(109256)
- 管理学(107609)
- 管理学院(107040)
- 中国(83602)
- 京(69286)
- 科学(65473)
- 财(60584)
- 所(54239)
- 中心(49732)
- 研究所(49509)
- 财经(49264)
- 农(48194)
- 业大(45037)
- 经(44990)
- 江(44852)
- 北京(44507)
- 范(42466)
- 师范(42137)
- 经济学(41845)
- 院(39710)
- 经济学院(37917)
- 农业(37598)
- 财经大学(36846)
- 基金
- 项目(218493)
- 科学(172651)
- 研究(161696)
- 基金(161074)
- 家(139922)
- 国家(138813)
- 科学基金(119204)
- 社会(103767)
- 社会科(98415)
- 社会科学(98391)
- 基金项目(84961)
- 省(81094)
- 自然(76123)
- 自然科(74364)
- 自然科学(74347)
- 教育(73641)
- 自然科学基金(73046)
- 划(69562)
- 资助(67168)
- 编号(64853)
- 成果(53460)
- 部(49892)
- 重点(48525)
- 发(46285)
- 创(44683)
- 课题(44319)
- 国家社会(43524)
- 教育部(43301)
- 人文(41807)
- 创新(41749)
- 期刊
- 济(143188)
- 经济(143188)
- 研究(98712)
- 中国(58428)
- 学报(48490)
- 科学(45572)
- 管理(45479)
- 农(43548)
- 财(43379)
- 大学(37176)
- 教育(35167)
- 学学(34516)
- 农业(30333)
- 融(28895)
- 金融(28895)
- 技术(25947)
- 财经(24095)
- 经济研究(23572)
- 业经(21354)
- 经(20523)
- 问题(19180)
- 图书(18418)
- 贸(16366)
- 理论(15976)
- 业(15903)
- 技术经济(15512)
- 世界(14621)
- 实践(14390)
- 践(14390)
- 科技(14300)
共检索到4670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军 闾晓兵 姜彩楼
回顾1949~1978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历程,运用泰尔指数对1978~2007年区域差距进行测度并按地区分解,结果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地区差距经历了一个先缩小后扩大的过程。从地区构成上看,东部地区内部的省际差异对中国地区差距影响显著,但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内部省际差异对全国的地区差异贡献较小,西部地区内部省际差异存在扩大的趋势;地区间差距仍是中国地区差距最为突出的问题,且整体上呈现出明显的扩大趋势,但2004年以来,地区间差距出现了缩小的迹象。
关键词:
地区差距 历史考察 泰尔指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葛联迎 张培
数字普惠金融与消费扩容提质协同发展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2011-2021年的省域层面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省际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差距与不同省域之间城镇居民消费差距、农村居民消费差距的动态互溢效应。研究发现:我国省际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差距与不同省域之间城镇居民消费差距和农村居民消费差距之间存在相互溢出效应。具体而言,省际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差距对不同省域之间城镇居民消费差距、农村居民消费差距均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扩大消费差距),但相比较而言,省际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差距对不同省域之间农村居民消费差距扩大的影响更强。反过来,不同省域之间城镇居民消费差距、农村居民消费差距的扩大也会进一步拉大省际之间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差距。相比较而言,农村居民消费差距的扩大更容易导致省际之间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差距的扩大。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一些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状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方面,个人收入水平普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另一方面,个人收入差距明显扩大,部分社会成员贫富悬殊的问题相当突出。对于前者,社会全体成员举双手赞成,国外人士也刮目相看;而对于后者,国内人士则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本文侧重从实证的角度,对我国当前个人收入差距状况这一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安平
On the basis of Thirlwall's framework (1966),this paper develops a model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regional disparities and industry structure.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fferences of industry structure cannot fully account for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ies.
关键词:
地区差距 产业结构 反应灵敏度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邹红 刘本定 罗彦杰
本文分别构建了我国地区人身险和财产险影响因素的实证模型,使用1996年~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重点采用动态系统GMM估计方法,检验人身险和财产险需求地区差异的动态形成机制。研究发现:与人身保险需求相比,财产保险需求近年来的"习惯形成"特征更为显著,收入水平的增长更有利于加快当前财产保险市场的发展;东部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人身险保费收入具有显著的积极效应,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财产险保费收入具有抑制效应,与人身险相比抑制效应更大且更为显著。此外,保险公司数量、人均储蓄存款和城市化率也是解释差异的关键因素。因此,缩小保险市场环境差异和地区经济环境差距、加强保险市场和保险产品结构的协调性是缩...
关键词:
保险需求 地区差距 系统GMM估计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鲁晓东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地区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问题日益凸显。对外和开放和收入差距是否存在某种因果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作用机制是本文的主题。研究表明:对外开放与地区和行业收入差距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前者在提高各地区各行业平均收入的同时,由于其影响的强度差异而相对地拉大了我国地区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
关键词:
开放 收入差距 面板数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国华
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突破劳动力流动、城市化水平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传统思维,构建出劳动力流动、城市化水平、城乡非均衡增长、政府对农村的扶持政策共同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理论模型,并且根据长三角地区16个地级市1995年~2006年的面板数据,估计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城市化水平、城乡非均衡增长、政府对农村的扶持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估计结果显示,劳动力流动会明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城市化的短期效应是拉大城乡收入差距,中长期效应反而是使其缩小;城乡非均衡增长因素与城乡收入差距成正比,非均衡力量的增长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政府的扶农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成反比,在农民人均纯收入少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界...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影响因素 分析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邓飞 傅文晓
新中国70年的教育发展既表现为伴随时代发展不断提高的受教育年限与持续扩大的升学机会,也表现为城乡二元分隔衍生的结构性教育不平等,更交叠着省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均衡的附加影响,综合刻画着我国教育不平等的复杂演变轨迹。采用CGSS数据建立多层次模型进行实证验证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总体教育不平等程度随时代发展而递减,但城乡人口结构性不平等程度却在起伏后扩大;省域教育不平等则既有区域内的趋同效应,又有省区间的显著差异;不同层级受教育者的升学机会主要受到教育扩张和优势群体机会享有比例的影响,目前高中教育是决定教育不平等未来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关键词:
教育不平等 教育扩张 城乡结构 演变轨迹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王贤彬 黄亮雄 徐现祥 李郇
本文采用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公开的全球夜间灯光亮度数据,重新评估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动态趋势。基于增长理论的趋同分析框架,实证发现,在1992—2012年间,中国无论是在省层面还是在地级城市层面,初始夜间灯光亮度较低的地区,随后都呈现出更快的夜间灯光亮度增长。这一变化趋势与人均GDP的变化趋势不完全一致。本文进一步发现,夜间灯光亮度与电力消费密集型的经济活动密切相关,在行政空间维度上呈现出显著的互动追赶特征。
关键词:
夜间灯光亮度 省际经济差距 空间互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田晖 颜帅
笔者根据Hofstede等(2010)的文化维度理论对贸易引力模型进行拓展,利用中国对43个国家或地区在1998年~2012年间的文化产品出口数据,分别考察中国与样本国(地区)的总文化距离和6个维度上的文化距离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显示,总文化距离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总量产生负影响,而对出口总量的三元边际产生双重影响,即对出口广度与出口数量产生负影响、对出口价格却产生正影响;不同维度上的文化距离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产生不同影响。
关键词:
文化距离 三元边际 文化产品 出口贸易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蓝相洁
以中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为考察对象,从地区与城乡双维度,运用泰尔指数分解法对2005—2010年公共卫生服务的收敛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自2007年以来,公共卫生支出收敛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地区间的不均等,次要方面则是城乡间的非均等,而地区—城乡内部的非均等矛盾呈现上升之势。为此,应该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确定财政政策的着力点,并予以相应调整,对非均等性进行动态控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何艳
中国地区投资分布的不均衡程度大于地区经济的不均衡,而且我国地区经济差距与投资差距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后期具有极为相似的变动趋势,到90年代后期则出现背离。其主要原因在于,技术、人力资本等带来的投资效率提高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地区经济差距成为地区投资数量与效率差距综合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地区经济差距 地区投资差距 泰尔指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双菊
利用1988~200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条件收敛回归和弹性分析法,实证研究了市场化改革对我国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结果发现: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的扩大以及政府从经济中的退出,均能显著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提高人均收入;产业结构、城市化和人力资本也能在相当程度上解释我国的地区经济差距;物质资本投资的解释力较弱,而劳动参与率几乎没有解释力。
关键词:
地区差距 市场化 面板数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余乐 贾康
我国改革开放后,城乡居民的收入、消费显著提高,有关收入与消费的研究日趋丰富,但关于两者差距的实证考察分析及其与现实政策变迁相结合的研究尚不充分。通过对1992—2019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消费差距的动态联系的实证考察,紧密结合我国城乡制度、政策变迁背景,将实证结果合乎逻辑地推演归纳为四类组合。研究表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差距具有显著的动态关联性;建议注重组合Ⅳ的实证结果,以其作为政策切入点来构建包容性城乡发展制度安排。基于此,应切实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以及城市圈发展,通过打通城乡居民制度一体化的诸多梗阻,弥合收入差距,以有效提振消费。
关键词:
收入差距 消费差距 制度梗阻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金孟和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评价会计理论的研究方法中实证接近方法的妥当性,找出研究方法上的错误,并提出解决这种错误的方法。文章首先分析了研究模型中假设的非现实性问题、验证可能性问题以及与规范理论的差别性问题,并以韩国和美国的经营者补偿合同为例找出了具体的错误和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
会计理论 实证研究 研究方法 解决方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