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71)
- 2023(10840)
- 2022(9377)
- 2021(9042)
- 2020(7638)
- 2019(17956)
- 2018(17613)
- 2017(34221)
- 2016(18619)
- 2015(21382)
- 2014(21448)
- 2013(21562)
- 2012(20528)
- 2011(18843)
- 2010(18907)
- 2009(17948)
- 2008(17899)
- 2007(16214)
- 2006(14276)
- 2005(13007)
- 学科
- 济(83364)
- 经济(83296)
- 管理(51222)
- 业(50022)
- 企(38185)
- 企业(38185)
- 方法(37676)
- 数学(34012)
- 数学方法(33670)
- 中国(24997)
- 农(24542)
- 财(21542)
- 贸(18877)
- 贸易(18869)
- 易(18432)
- 地方(17075)
- 制(16167)
- 农业(16037)
- 学(15982)
- 业经(15576)
- 银(13997)
- 银行(13973)
- 行(13458)
- 融(12977)
- 金融(12974)
- 策(12893)
- 环境(12229)
- 和(11746)
- 务(11596)
- 财务(11562)
- 机构
- 大学(277667)
- 学院(276014)
- 济(125146)
- 经济(122809)
- 管理(104312)
- 研究(100959)
- 理学(89093)
- 理学院(88057)
- 管理学(86676)
- 管理学院(86146)
- 中国(78561)
- 京(59641)
- 科学(59335)
- 财(56626)
- 所(51820)
- 研究所(47013)
- 农(46778)
- 中心(46076)
- 财经(44735)
- 江(41038)
- 经(40673)
- 经济学(39914)
- 业大(39026)
- 北京(38481)
- 农业(36904)
- 范(36107)
- 经济学院(36081)
- 师范(35787)
- 院(35765)
- 财经大学(33058)
- 基金
- 项目(178164)
- 科学(140479)
- 基金(131175)
- 研究(130909)
- 家(114452)
- 国家(113558)
- 科学基金(96077)
- 社会(84186)
- 社会科(79916)
- 社会科学(79894)
- 基金项目(68044)
- 省(66141)
- 自然(60669)
- 教育(59990)
- 自然科(59233)
- 自然科学(59214)
- 自然科学基金(58208)
- 划(57324)
- 资助(55645)
- 编号(52356)
- 成果(43946)
- 部(41483)
- 重点(40648)
- 发(39421)
- 课题(36507)
- 创(36139)
- 国家社会(35688)
- 教育部(35545)
- 中国(34308)
- 科研(34096)
共检索到4187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兴志
"网运分离"政策是网络型产业规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网络型产业中有效竞争格局的形成。为此,本文对"网运分离"的基本概念、所涉及的理论模型、改革路径选择以及与之相连的接入定价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探讨,为推进我国网络型产业的结构改革提供了系统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关键词:
网运分离 自然垄断 效用优加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司金銮 徐侠 杨秀兰
高技术产业化是一个系统 ,有关其体制与政策只有与HTI发展实际存在系统对称性并不断创新才能产生动力效用。本文利用系统动力学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 ,构造出一个HTI系统的基础模型 ,通过对该模型的分析探讨了HTI发展的内在机制与基本规律 ;寻找到中国HTI发展目前存在的薄弱环节及其导因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调整建议 :(1)健全市场机制 ;(2 )加快投融资体制创新 ;(3 )推动产学研进一步合作 ;(4 )推进中介机构建设。
关键词:
HTI 政策着力点 政策调整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马岩 陈利顶
采用机制法对作物生产潜力模型进行了光、温、水、土逐级订正,对海伦地区的主要粮食生产潜力进行估算;并选取产量衰减量、资源满足率和资源增产潜力三个指标评价了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光合生产潜力为16801.4kg/hm2,光温生产潜力为12483.9kg/hm2,气候生产潜力为9799.1kg/hm2,农业自然生产潜力为8248.4kg/hm2。如果以光温生产潜力作为目标产量,海伦地区尚有74.01%的上升潜力,且玉米的资源增产潜力高于大豆。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生产潜力实现的重要因素,自然资源中温度对产量的限制作用最大,其次是水分和土壤。在此基础上结合实地考查,对当地的粮食生产资源进行了系统分析,寻找影响粮食产量持续增长的限制性因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汉伟
一、问题的提出华东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土地总面积仅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8.19%,而1983年的工农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占全国36.7%(人口占29.2%);国民收入占32.2%;吨标煤工农业产值为1975元,比全国平均值高79.9%;吨标煤国民收入为951元,比全国平均值高57.8%;经济效益优于全国其它地区。进入“六五”时期之后,随着我国实行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华东经济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蓬勃发展的新形势。到1984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从1980年的182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道亮 卢凤君 何发
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已有研究粮食地区间贸易调控方法的不足,把管理思想、控制原理和自组织理论与软科学的多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研究出了粮食地区间贸易调控的系统分析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类变量的选择及作用关系分析、反馈效应回路的构建及耦合和系统的演化与控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伟民
一、全国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变动人们的感觉是,“六五”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转轨以及改革开放的全面开展和不断深入,国家对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并实施了对东部或沿海的布局优先、政策倾斜的发展战略,从而导致了总体上的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这是以两个地区或两个地带间的绝对距离作为衡量收入差距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如1978年和1989年东部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建文 张学英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季铸 徐蕾
2003年美中贸易逆差继续扩大,美国一方面要求人民币升值,另一方面要求中国扩大进口,否则将对中国产品普遍征收27.5%的进口关税。显然,目前基于竞争性秩序的自由贸易政策造成了美国的贸易逆差和270万人的失业,是行不通的。如果美国选择贸易保护主义或是扩张性的战略贸易政策,无疑又会对中国造成损害。基于结构性增长理论的结构贸易政策提供了一个基于中美合作的非零和博弈的贸易政策,是共赢的、最完美的政策方案。
关键词:
中美贸易 非零和博弈 结构贸易政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芳 周兴
1978年以来我国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过程可以分为形如倒N型的三个时期,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基本上与我国经济发展与制度改革的进程相一致。在1978-1983年、1983-1988年与2003-2008年这三个时期内我国地区间的长期收入差距得到缓解;然而在1988-2003年间,地区间的长期收入差距问题变得更为严重。对1978-2008年各时期地区间收入差距变动的分解显示各时期内地区收入序位的排列相对稳定,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各时期地区间收入增长的累进性却有着很大的不同,这是造成地区收入差距变动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地区间收入差距 收入流动 长期收入差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立军 王明成 何萍
文章对人均收入方程进行估计,利用方差分解模型将影响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在控制了劳均物质资本、交易成本、人力资本、对外贸易和城市化水平等变量之后,得出市场化水平在本文考察期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平均贡献度为10.2%,市场化水平贡献的增长率为8.3%,占收入差距增长率的比值为35.3%,位居所有影响因素贡献增长率之首。
关键词:
市场化水平 地区收入差距 方差分解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好文 钟永红
本文利用我国1988-200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国内现有研究未能解决的地区间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及因果关系问题进行分析。通过运用多变量VAR系统的研究表明:金融中介的规模指标和效率指标与经济增长在各地区间的因果关系不一致,这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有直接关系,中西部地区的金融中介机构为更好地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应该扩大对非国有企业的贷款。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力小 宋豫秦
本文运用可持续发展的“三种生产”理论 ,对我国北方荒漠化地区的人地系统进行了解析 ,指出人口生产的膨胀、物质生产的低效率和环境生产的萎缩 ,以及由此造成的三种生产系统之间支撑与制约机制的破坏 ,是导致我国北方荒漠化不断扩展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三种生产理论 荒漠化 人地关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陶卓民 高春亮
本文从江苏环太湖地区旅游产品的现状出发 ,对江苏环太湖地区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构成进行了系统分析 ,并根据江苏环太湖地区旅游产品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从资源、客源和旅游业未来发展等方面探讨了江苏环太湖地区旅游产品结构优化的主要途径及该地区未来旅游产品的构成和发展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