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46)
2023(9662)
2022(8350)
2021(7756)
2020(6689)
2019(15933)
2018(15385)
2017(29960)
2016(16197)
2015(18855)
2014(18668)
2013(19099)
2012(18180)
2011(16651)
2010(16524)
2009(15669)
2008(15657)
2007(13881)
2006(11918)
2005(10821)
作者
(47990)
(40548)
(40228)
(38711)
(25939)
(19584)
(18486)
(15664)
(15325)
(14209)
(13885)
(13519)
(12976)
(12887)
(12726)
(12678)
(12139)
(11965)
(11721)
(11615)
(10108)
(9947)
(9939)
(9226)
(9183)
(9108)
(8931)
(8746)
(8149)
(8117)
学科
(81616)
经济(81545)
(43809)
管理(43603)
方法(41201)
数学(37995)
数学方法(37772)
(32655)
企业(32655)
中国(21992)
(21156)
(18541)
(17341)
贸易(17336)
(16890)
地方(15201)
业经(14262)
农业(14165)
(13868)
(13284)
(11633)
金融(11630)
(11357)
银行(11333)
环境(11297)
(11013)
财务(10997)
财务管理(10967)
(10833)
(10470)
机构
大学(249451)
学院(245150)
(115915)
经济(114052)
管理(93512)
研究(88928)
理学(80992)
理学院(80068)
管理学(79002)
管理学院(78538)
中国(68291)
(52595)
科学(51477)
(50061)
(45365)
(42017)
研究所(41325)
财经(41072)
中心(40121)
经济学(38476)
(37586)
业大(35268)
经济学院(35061)
(34420)
北京(33622)
农业(33331)
(31269)
(30915)
财经大学(30757)
师范(30635)
基金
项目(162868)
科学(128988)
基金(122142)
研究(117755)
(106965)
国家(106173)
科学基金(90076)
社会(78311)
社会科(74469)
社会科学(74450)
基金项目(63675)
(59176)
自然(56432)
自然科(55162)
自然科学(55143)
自然科学基金(54241)
教育(53647)
资助(51625)
(51533)
编号(45322)
(38788)
重点(37032)
成果(37019)
(35798)
国家社会(34305)
教育部(33452)
(33163)
中国(32459)
人文(31638)
科研(31515)
期刊
(119802)
经济(119802)
研究(74260)
中国(43749)
学报(37978)
(37605)
(37289)
科学(35825)
管理(31796)
大学(28670)
学学(27090)
农业(25450)
(22924)
金融(22924)
财经(21167)
经济研究(20908)
技术(20034)
教育(19675)
(18276)
问题(16918)
业经(16898)
(16195)
(15082)
世界(14096)
技术经济(13901)
国际(13708)
统计(13665)
(11691)
(11145)
理论(11078)
共检索到3594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武义青   顾培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健  卫平  付军明  
本文在传统的两投入非参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基础上,把人力资本纳入到研究框架中,形成三投入非参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进而分析了中国各地区1998—2011年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变迁和各地区工业TFP增长的收敛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整体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震荡式的上升,年均增长率为5.2%,且推动TFP增长的主要动力是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恶化对TFP增长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东部和西部的工业TFP增长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部地区的工业TFP增长率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西部地区的工业TFP增长率位居三大地区之首;东部地区工业TFP增长的动力源泉是技术进步,而中西部地区工业T...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柴志贤  黄祖辉  
本文利用Malmquist指数测算了中国19个二位数行业的30个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指数。收敛性检验表明各行业的生产率增长都呈现不同程度的收敛特征。回归结果显示,不论传统行业还是高新技术行业,专业化与多样化对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的影响都不尽相同。主要发现有:(1)专业化更有利于促进行业技术效率提高,而不太有利于促进行业技术进步;(2)多样化对一些行业的生产率有促进作用,但与行业特征并无特别关联;(3)竞争效应总体影响较弱,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部分行业的生产率提高,对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的作用有明显差异,技术效率普遍有负面影响,但对技术进步有积极作用;(4)FDI对各行...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武义青  聂辰席  
一、方法及数据 生产率的测定采用了常用的柯布-道格拉斯(C-D)函数Y=AL~αK~β为基本工具,式中,Y为工业增加值(亿元),L为从业人员年平均数(万人),K为资金总额(亿元),α、β分别为L、K的产出弹性,A为结构参数,α、β、A由观测年度各省市区工业有关指标的混合数据经回归计算确定。通过引入适当条件,对柯布-道格拉斯(C-D)函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蔡金续  
生产率是反映一个国家、地区、行业或企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衡量经济运行状况的主要指标之一。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是反映工业生产活动成果的主要指标,但二者特点、作用不同,以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作为产出量指标测算生产率,测定结果及分析结论也有很大不同。本文分别采用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作为产出量指标,对我国31个省市区工业生产率水平进行比较分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彦云  
一、我国工业生产率分析模式 第一,我们关于我国工业生产率分析模式选择的指导思想是:(1) 从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出发去研究;(2) 从系统因素的决定过程去寻求方法;(3) 从市场经济过程和依据商品经济基本原则去进行分析。因此,国外有关经济增长因素核算和分析的思想、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参考和借鉴。然而,在我国工业生产率分析研究中,我们又不能不面对所存在的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胡昭玲  
产品内国际分工使国际分工由产品层面深入到工序层面,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率。对中国工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研究验证了这种积极效应。并且,产品内国际分工对生产率的影响程度与行业特性密切相关。在我国工业各行业中,资本密集型行业与出口密集度高的行业表现出更快地参与到产品内国际分工中去的趋势,在这些行业产品内国际分工促进生产率提高的影响也更显著。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陈茹  王兵  卢金勇  
本文运用曼奎斯特—卢恩伯格生产率指数,测度了2000-2007年东部工业在考虑SO2和不考虑SO2排放情况下的效率、生产率增长及其成份的增长率,并且估计出了环境管制给企业带来的成本。结果发现:上海和广东处于生产前沿;考虑SO2排放后,生产率增长率下降;天津的生产率增长、技术效率增长率和技术进步率都最高,北京环境污染管制的成本最高;FD I投入、国有企业比重、资本劳动比、废气治理投资和环境管制成本对生产率增长都有显著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艳玲  原鹏飞  
以制造业为例,本文从产业层面详细研究了我国工业1996—2003年期间生产效率的水平及其变迁情况。研究结果显示,所考察期间前几年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而后期技术效率的提高与技术进步共同成为促使生产效率提高的因素,说明我国工业增长的质量不断得到改善,但在提高产业经济运行的效率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邓晓兰  鄢哲明  
由于制度性障碍或要素价格的扭曲,使得市场不完善的国家面临较严重的资源错配问题,因此,清除要素自由配置的制度障碍,纠正要素价格扭曲,解决行业间的资源错配问题成为颇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我们利用企业微观数据和工业全口径行业数据,测算了2001—2011年中国工业行业间的资源错配系数,根据错配系数的数值特征将所有行业划分为资源错配组和劳动错配组,运用计量回归模型分组检验了资源错配程度变化对工业低碳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资源错配程度的减轻显著地促进了低碳生产率进步;资源错配程度的加剧显著地阻碍了低碳生产率进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生产率课题组  
1981年至1990年,是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跨越“六五”、“七五”两个五年计划的历程中,有色金属工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了各种矛盾与问题,集中表现在生产率诸因素相互制约与联系的过程中。认识、分析并正视和解决这些矛盾与问题,是本项研究的最初设想,也是寄于的最终目标。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何平  盖柏青  
1997年以来,我国工业领域制度变迁呈现两个特征,一是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按照国际通行规范建立现代公司的阶段,二是民营经济总量迅速扩张。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科技的进步,工业生产率显著提高。本文采用扩展的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利用大量企业数据,对制度变迁、科技进步与工业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改制、私营企业成长和技术进步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作用是显著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凌先勇  彭珏  
本文基于非参数DEA方法测度省际工业生产率的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考察农产品价格上涨与工业企业生产率的作用关系及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农产品价格对工业生产率的影响呈现门槛效应:在一定的涨幅范围内,农产品价格上涨有利于工业生产率的增长;而当涨幅越过某一门槛值后,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工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变得不明显。在全国、东部和中西部区域,分别大约有72%、71%和69%的观察值位于门槛值范围以内。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延兵  
本文运用1996—2003年中国地区工业面板数据研究了自主研发、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引进对生产率的影响。在生产函数理论基础上,通过核算自主研发存量和国内外技术引进存量,运用一阶差分法和固定效应法,本文发现自主研发和国外技术引进对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国内技术引进对生产率并没有显著影响。研究还发现,我国自主研发的吸收能力较低,阻碍了对引进技术的学习和消化,进而影响了生产率增长。自主研发、国外技术引进对生产率的影响也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自主研发只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生产率有显著正效应,而国外技术引进只对西部地区的生产率有显著正效应。各个地区不同的技术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基础可能是造成该现象的主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谢千里  罗斯基  郑玉歆  
一、引言 如何评价具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和中国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这不但为中国经济学家所关注,而且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经济学家的兴趣。可以看到,始终有一部分人对中国改革的成就持怀疑态度,这表现在对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由计划经济的外延增长模式向依靠生产率提高的内涵增长模式转变的争论上。近来新的研究表明,和人们曾设想的相反,东亚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的增长,更多的是依靠储蓄、投资,而不是依靠生产率的提高(Lau and kim 1992;Young 1994;Krugman 1994)。这些研究似乎加重了对改革以来中国工业生产率有了明显提高的怀疑。特别是中国国有工业生产率与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