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67)
2023(8232)
2022(7141)
2021(6684)
2020(5758)
2019(13968)
2018(13592)
2017(26166)
2016(14255)
2015(16537)
2014(16603)
2013(17022)
2012(16212)
2011(14793)
2010(14657)
2009(13889)
2008(13947)
2007(12508)
2006(10741)
2005(9831)
作者
(42453)
(35822)
(35534)
(34233)
(22747)
(17179)
(16385)
(14051)
(13492)
(12601)
(12332)
(11921)
(11495)
(11351)
(11231)
(11169)
(10851)
(10647)
(10380)
(10254)
(8929)
(8822)
(8731)
(8157)
(8116)
(8065)
(7863)
(7803)
(7280)
(7201)
学科
(68936)
经济(68883)
管理(36361)
(35078)
方法(32506)
数学(29789)
数学方法(29580)
(25732)
企业(25732)
中国(19761)
(18364)
(15488)
(15456)
贸易(15451)
(15081)
地方(13533)
(13103)
农业(12094)
业经(11821)
(11627)
环境(11294)
(9948)
银行(9926)
(9758)
金融(9755)
(9542)
(9535)
(8624)
(8614)
财务(8607)
机构
大学(217558)
学院(213699)
(100333)
经济(98652)
研究(80291)
管理(79268)
理学(68136)
理学院(67291)
管理学(66274)
管理学院(65863)
中国(61643)
科学(47402)
(46841)
(42944)
(41532)
研究所(37926)
(37643)
中心(36043)
财经(34830)
经济学(33068)
(31778)
业大(31203)
(30356)
北京(30297)
经济学院(30056)
农业(29943)
(28170)
(27865)
师范(27629)
财经大学(25871)
基金
项目(140558)
科学(110205)
基金(104181)
研究(101753)
(91562)
国家(90894)
科学基金(76133)
社会(66439)
社会科(63066)
社会科学(63048)
基金项目(54689)
(51128)
自然(47625)
自然科(46492)
自然科学(46475)
教育(45967)
自然科学基金(45674)
(44644)
资助(43669)
编号(39605)
(33274)
成果(32780)
重点(32234)
(31463)
国家社会(28940)
中国(28798)
(28381)
教育部(28353)
课题(27259)
科研(27243)
期刊
(106307)
经济(106307)
研究(65502)
中国(39625)
学报(34201)
(33987)
(32643)
科学(31890)
管理(26722)
大学(25378)
学学(23924)
农业(23123)
(19043)
金融(19043)
经济研究(18259)
教育(17874)
财经(17710)
技术(17177)
(15382)
问题(15024)
业经(14793)
(14494)
(13673)
世界(12688)
国际(12676)
技术经济(11768)
统计(11316)
资源(10417)
(10110)
理论(9633)
共检索到318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陆宇嘉  
以工业废气为研究对象,拓展IPAT模型,构建30个省份的工业废气排放影响方程。运用基于回归方程的Shapley值方法分解各影响因素对地区工业废气差异形成的贡献程度。分析表明,经济发展程度是造成我国地区工业废气排放不平等的最主要因素,平均贡献率高达50.52%。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和外商直接投资是导致地区工业废气排放差异形成的第二层次因素,分别导致了17.60%、21.93%和8.40%的排放不平等。而经济发展的对外依存程度的作用并不明显。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德智  蔡海标  
笔者设计工业废气排放的静态和动态计量模型,对河北省工业行业废气排放结构、工业废气治理效率以及工业废气治理投资进行了分析,试图探求一条高效益、低污染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河北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向书坚  吴淑丽  
本文基于中国除西藏和青海的29个省市区1998~2009年的面板数据,首先利用DEA方法对工业废气治理技术效率及其分解进行测算,然后利用Tobit面板数据模型对工业废气治理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废气治理技术效率及其增长率均是西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东部,东部工业废气治理技术效率主要受工业废气治理规模效率的影响。人均GDP等因素对工业废气治理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晓叶  米彦香  许东海  
利用2005—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工业废气排放量与工业废气治理投资的双向模型,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的分析方法,实证研究工业废气治理投资与工业废气排放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及地区性差异,以深入研究环境污染和环境治理的耦合性。研究发现:工业废气治理投资与工业废气排放量之间存在双向非线性关系,即双向的倒"U"型关系,且存在显著的地区性差异。工业废气治理投资与工业废气排放量之间存在一个优化区间,即工业废气治理投资的对数大于10.583和工业废气排放量的对数大于12.992。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双向性倒"U"型关系显著且稳定,而中部地区却为"U"型和倒"U"型互存的情况,既不显著也不稳定。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豪  毛中根  
基于泰尔指数,从五个维度分解和测度了居民消费不平等。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4年中国居民消费差异整体上趋于收敛;居民消费的群体不平等程度较高,城乡不平等次之,而区域不平等和省际不平等程度相对较低;城镇居民消费不平等的程度在群体、城乡、区域、省际等方面均高于农村。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对居民消费不平等成因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市场化程度、增加民生性财政支出等,有利于减少居民消费不平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豪  毛中根  
基于泰尔指数,从五个维度分解和测度了居民消费不平等。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4年中国居民消费差异整体上趋于收敛;居民消费的群体不平等程度较高,城乡不平等次之,而区域不平等和省际不平等程度相对较低;城镇居民消费不平等的程度在群体、城乡、区域、省际等方面均高于农村。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对居民消费不平等成因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市场化程度、增加民生性财政支出等,有利于减少居民消费不平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天宇  
中国的转移性收入不平等,已成为居民总体收入不平等的重要原因,但学术界对转移性收入不平等本身的形成原因还缺乏足够的分析。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1年的微观数据,考察了收入来源和家庭特征对转移性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收入来源来看,养老金和离退休金、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以及企业年金都成为扩大转移性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家庭间转移性收入、政府补贴和失业保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转移性收入差距;从家庭特征来看,城乡、地区和教育水平差异都是扩大转移性收入差距的因素。上述问题导致某些弱势群体的转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浩  陈思焜  张敏新  刘璨  
【目的】研究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以检验退耕还林工程目标的实现情况,为政府相关部门调整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及实施其他生态恢复项目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四川、河北、陕西等6省(区)15个案例县1 158个样本农户1995—2012年的平衡面板数据,考虑参与退耕还林工程的总体影响和边际影响,建立样本农户总收入决定方程;以基尼系数、泰尔-L指数和泰尔-T指数作为衡量收入不平等的指标,采用Shapley值分解法对样本农户的总收入决定方程进行分解,全面系统评估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铁鹰  李京梅  
本文以环境污染中的重要指标工业废气排放量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基于1998—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检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在中国的存在性及相应的拐点研究,并以实证检验为基础对工业废气排放和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废气排放量在工业化发展的整个阶段始终处于上升趋势,而EKC拐点一般出现在工业化结束之后的一段时间;截至2050年,将有30个省份越过拐点;就各个区域而言,相比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总体上能够较早地到达拐点;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拐点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点,拐点的变化取决于环境污染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间的关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彭熠  周涛  徐业傲  
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1~2010年相关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模型,采用差分广义矩估计(GMM)方法考察环境规制作用下我国环保投资对工业废气减排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环保投资对工业废气减排具有促进作用;环境规制可以有效促进工业废气治理投资的增加,进而可实现工业废气减排作用;滞后一期的环保投资和环境规制具有强的减排效果。最后,本文就如何提高我国环境规制下环保投资的减排效果提出具体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朱启荣  王玉平  刘璇  
文章利用2002年与2012年的投入产出表与行业数据,计算我国工业品进口贸易对国内工业废气与废水的减排量及其变化,并模拟分析扩大工业品进口贸易减少我国工业废气与废水排放的方法与环保效益。研究结果表明:(1)2002年我国工业品进口贸易的工业废气与废水减排量相当于该年国内上述两种污染物排放总量的20%与32%,2012年,工业品进口贸易的工业废气与废水减排量相当于同期我国上述两种污染物排放总量的22%和24%。(2)适度扩大纺织原料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和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产品的进口规模,可使我国获得更多的工业废气与废水减排效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宝忠  孙一平  马露萍  
现有关于FDI与经济增长的研究大都是从总量视角展开,无法反映FDI在各地区分布的异质性如何作用于经济增长。文章利用1978~2008年中国东、中和西部地区的数据样本,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试图证明FDI分布的空间差异是引起地区收入不平等中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除了西部地区,FDI对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有持续积极的促进作用;FDI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它在各地区间分布不均,尤其是在西部地区,流入的FDI仅占总量的很小份额。因此,引起地区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是FDI的空间非均衡分布。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沈鸿敏  
本文首先通过招生来源比例这一指标来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升学机会省间差异的现状,并运用多变量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升学机会省间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定量分析。其次,对造成我国高等教育升学机会省间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的新生来源计划制度的利弊进行了分析。最后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对我国现行的高考招生制度及其改革进行了探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楠  于维洋  
在分析2004~2010年我国工业各行业废气排放量变化趋势的基础上,运用LMDI分解模型定量分析了工业废气排放强度、工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等因素的变化对我国工业废气排放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快速发展是导致工业废气排放量增长的主要因素,人口对工业废气排放量的增加也产生正向驱动效应,但影响较小。工业废气排放强度是抑制工业废气排放量的主要因素,工业结构对工业废气排放量的抑制作用逐年显现,但影响有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佳  杨俊  
中国地区碳排放强度的较大差异,将增加CO2减排目标实现的难度。本文通过将化石能源细分为17种估算了1997-2010年中国各省的CO2排放强度,从省际、东中西部和八大经济区域3个视角,运用Shapley值分解方法实证研究了中国地区CO2排放强度差异的成因。分解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和能源结构可以解释70%左右的地区CO2排放强度差异。其中各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是形成地区CO2排放强度差异的主要原因,省际、东中西部和八大经济区域视角的平均贡献率依次为30.78%、28.54%和26.23%;城市化水平和能源结构是地区CO2排放强度差异的第二大贡献因素,其平均贡献率依次为21.4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