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21)
2023(6922)
2022(5836)
2021(5693)
2020(4659)
2019(10979)
2018(10414)
2017(19312)
2016(10454)
2015(11842)
2014(11412)
2013(11642)
2012(11114)
2011(10454)
2010(10297)
2009(9627)
2008(9699)
2007(8287)
2006(7483)
2005(6796)
作者
(30813)
(26161)
(26078)
(24852)
(16997)
(12387)
(11694)
(10177)
(9961)
(9265)
(9146)
(8840)
(8524)
(8491)
(8451)
(8213)
(7656)
(7622)
(7516)
(7238)
(6710)
(6355)
(6281)
(5977)
(5938)
(5792)
(5754)
(5303)
(5255)
(5182)
学科
(52116)
经济(52071)
管理(25855)
(24539)
方法(22709)
数学(20701)
数学方法(20517)
(17780)
企业(17780)
中国(16838)
(12996)
(11245)
贸易(11239)
(10938)
(10597)
地方(10589)
(10359)
农业(9035)
业经(8860)
(8599)
金融(8597)
(8385)
(7848)
银行(7832)
环境(7668)
(7645)
关系(6848)
(6791)
(6628)
(6399)
机构
大学(163818)
学院(158095)
(76003)
经济(74901)
研究(64615)
管理(56291)
中国(49239)
理学(48937)
理学院(48197)
管理学(47286)
管理学院(46992)
科学(38305)
(36205)
(33141)
(31986)
研究所(30718)
中心(27073)
财经(26487)
经济学(26311)
(26203)
(24446)
经济学院(23847)
北京(23384)
(23156)
(22727)
师范(22546)
业大(21526)
(20966)
农业(20673)
科学院(20450)
基金
项目(109175)
科学(87956)
基金(84990)
(76451)
研究(76305)
国家(75983)
科学基金(63837)
社会(52927)
社会科(50298)
社会科学(50289)
基金项目(44554)
自然(40695)
自然科(39795)
自然科学(39782)
自然科学基金(39107)
(36494)
资助(35236)
教育(34270)
(33672)
编号(26697)
(26518)
重点(25419)
国家社会(24366)
中国(24316)
(23829)
教育部(22659)
成果(22453)
(22016)
科研(20925)
创新(20883)
期刊
(79308)
经济(79308)
研究(51245)
中国(29337)
科学(26852)
学报(26782)
(23459)
(22173)
管理(20377)
大学(20266)
学学(19155)
农业(16463)
(14566)
金融(14566)
经济研究(14236)
财经(14184)
(12359)
教育(11927)
问题(11341)
(11325)
世界(11071)
国际(10665)
技术(10267)
(9998)
资源(9723)
业经(9219)
统计(8051)
技术经济(7768)
(7416)
现代(6920)
共检索到235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树宏  
人力资本是经济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导致长期区域发展差异的根本原因,地区人力资本不平等及其演化将会影响到未来地区发展格局。本文运用泰尔指数及其分解、核密度分布、重心测度及其耦合模型等多种方法,从多个角度对1985—2016年期间中国地区人力资本不平等及其空间分布的动态演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地区人力资本不平等的演进呈现出每隔十年一个阶段的起伏波动特征,当前处在下降周期阶段,其空间分布的极化趋势明显,呈现出高者愈高、低者愈低的"马太效应",人力资本不平等的地区和城乡差异明显;(2)中国人力资本重心的空间变迁经历了1985—1992年的循环往复阶段、1992—2010年的东南迁移阶段和2010—2016年的向西迁移阶段,人力资本重心与经济重心的耦合程度越来越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巩崇一  柴时军  
笔者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人力资本不平等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然后对我国1996年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不平等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受平均人力资本影响,平均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也受人力资本不平等影响。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一般情况下人力资本不平等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负的影响,只有在平均人力资本很低的时候,人力资本不平等才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的影响,而这主要是因为高素质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
[期刊] 预测  [作者] 李晶莹  齐中英  
本文引入人力资本不平等作为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首先从理论方面分析人力资本不平等影响经济增长的途径和作用。然后在实证分析中,采用人力资本基尼系数衡量人力资本不平等,并将其加入经济增长方程,采用1995~2005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人力资本及其不平等在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实证结果证实了理论分析,即人力资本分布不平等程度阻碍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巩崇一  柴时军  
笔者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人力资本不平等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然后对我国1996年~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不平等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受平均人力资本影响,平均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也受人力资本不平等影响。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一般情况下人力资本不平等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负的影响,只有在平均人力资本很低的时候,人力资本不平等才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的影响,而这主要是因为高素质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忠强,黄治华,高宇宁  
文章计算了全国及30个地区1982、1990、1995和2000年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及人力资本基尼系数,并通过对30个地区以及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PanelData的回归,结果表明,人均受教育年限和人力资本基尼系数两者之间存在较明显的负相关性,人力资本不平等对地区经济增长有着比较明显的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建伟   顾天安   王骁   李嘉琪  
人力资本是劳动者为社会作出贡献并获取相应报酬的基础,在机会均等情况下居民劳动收入与人力资本的分布及其差异化程度应是一致的,但我国不同时期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均出现了偏离人力资本差异系数的现象。对我国10万名居民16种能力的测试结果显示,我国居民人力资本差异系数为0.2823。利用国家统计局入户调查数据计算的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显示,1978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在不同时期高低交错发展,但随着2000年以后城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对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走势的影响越来越大。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偏离人力资本差异系数的主要原因包括家庭人口结构与抚养比率不同、经济体制改革引致的经营性收入差距扩大、城乡二元经济融合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中行业工资差距扩大、财富积累的棘轮效应引致的财产性收入差距扩大以及扶贫政策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政策性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仍显著高于人力资本差异系数,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应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为重点,综合施策,推动居民收入差距向人力资本差距回归。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燕安  黄武俊  
运用人力资本基尼系数测算了我国1987~2008年30个省份的人力资本不平等状况,并将这一指标加入索洛模型中,采用收敛回归方法分析了人力资本不平等与地区经济增长差异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基尼系数与地区经济增长负相关,这一关系在内陆中西部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人力资本分布结构差异已成为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在制定缩小地区差距的政策时,不但要考虑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而且要注重改善各省区内部人力资本不平等的状况。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超  
本文以MRW为理论模型基础,引入Castello、Domenech(2002)的人力资本基尼系数,使用我国31个省区市2001-2010年的统计资料,采用固定效应的非参数面板数据模型探讨人力资本不平等是如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表明:10年来,人力资本不平等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有逐渐减弱的趋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魏下海  张建武  余玲铮  
本文基于1990-2007年间我国29个省份数据,运用较为前沿的面板协整技术,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不平等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研究表明:(1)近些年来,中国的教育扩张有效地促进了人力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不平等程度的改善;(2)人力资本不平等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在强调人力资本积累、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应关注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减少人力资本不平等,以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进一步增长。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高晓清  杨洋  
研究生人力资本集聚水平的变化能较好地反映我国高层次人才的流动规律。基于2004—2019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研究生人力资本集聚水平及时空演变特征进行探讨。分析发现:我国研究生人力资本分布呈现出“东高西低”的非均衡特征,且形成了“京津”、“江浙沪”两个核心聚集区;各省份之间研究生集聚现象明显,已经形成稳定的高–高集聚区和低–低集聚区,其中位于低–低集聚区的省份占比超70%;各省份研究生集聚指数的差异随时间而缩减,但我国区域研究生集聚的时空演进并不活跃,仅有不足17%的省份存在时空跃迁。基于此,应推动各省份落实“育人”与“留人”两手抓,并通过培育研究生引力增长极,以点带面构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研究生人力资本布局,以推进研究生人力资本的均衡化分布。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弟海  龚六堂  
本文在一个具有教育投资的有限生命周期模型中,研究了经济发展过程中教育投资、人力资本分布和工资收入分布以及不平等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当经济处于不发展时期,由于利率水平(资本投资收益率)很高,个人进行教育投资的成本也就相对较高,高教育职业的工资和低教育职业的工资收入会相差很大。同时,经济中高教育职业的人数也相对较少。因此,工资和收入不平等分布会出现金字塔形。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利率不断降低,教育的成本相对下降,高教育职业的工资会相对下降,高教育成本的降低也使得高教育的人数会增加。在这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下,收入和工资不平等逐渐由"金字塔形"向"橄榄球形"过渡,工资收入不平等状况也会不断得到改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国汉  
人力资本不平等对人力资本投资有着重要的影响。分析了人力资本不平等通过生育率影响人力资本投资的机制。通过构建面板数据联立方程模型对我国省际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人力资本不平等与人力资本投资之间存在很强的负相关。实证结果表明,当其他条件都相同时人力资本不平等程度越高的地区居民的生育率越高,而高生育率反过来阻碍人力资本投资,即生育率机制是显著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鑫  
从学校教育获得结果入手,通过引入中国教育基尼系数考察中国教育分布的不平等状况。以该指标为基础,用2006-2011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检验了人力资本积累和收入差距与教育分配的关系。结果表明,教育的扩展显著改善了地区教育获得的不平等状况,但二者的倒"U"形关系并未得到验证。同时还发现,收入差距的扩大由于增加了穷人教育获得的激励,从而同样有助于改善教育获得的不平等状况。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晶  黄云  
利用CFPS2016数据,基于家庭生命周期视角探究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消费不平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户消费不平等总体上较为严重,且不同家庭生命周期内消费呈现出异质性特征;提高农户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能有效降低消费不平等,且人力资本对消费不平等的影响随生命周期变化而减弱,而亲缘型社会资本农户消费不平等的影响呈"驼峰状",组织型社会资本则仅对抚养型家庭和空巢型家庭存在影响;考虑不同消费结构之后,同对照组相比,抚养型家庭的消费不平等偏低,而起步型家庭和空巢型家庭的消费不平等偏高,且家庭生命周期消费效应在农户发展型消费不平等中产生的作用最明显;中介检验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禀赋通过影响农户非农就业来降低消费不平等,组织型和亲缘型社会资本禀赋则通过缓解农户融资约束和提高家庭收入地位来缓解农户消费不平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