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85)
- 2023(11896)
- 2022(9968)
- 2021(9136)
- 2020(7420)
- 2019(17092)
- 2018(16685)
- 2017(31979)
- 2016(16748)
- 2015(18791)
- 2014(18841)
- 2013(19125)
- 2012(18601)
- 2011(17388)
- 2010(17608)
- 2009(16386)
- 2008(15996)
- 2007(14110)
- 2006(13081)
- 2005(12303)
- 学科
- 济(104218)
- 经济(104135)
- 管理(43164)
- 业(43028)
- 方法(33975)
- 企(32147)
- 企业(32147)
- 中国(30005)
- 数学(29918)
- 数学方法(29784)
- 地方(28657)
- 农(24153)
- 业经(21086)
- 贸(17926)
- 贸易(17910)
- 地方经济(17763)
- 学(17562)
- 易(17261)
- 农业(16553)
- 财(16409)
- 制(16222)
- 融(14875)
- 金融(14874)
- 发(14576)
- 银(14361)
- 银行(14341)
- 行(14077)
- 产业(14062)
- 环境(13985)
- 体(12264)
- 机构
- 大学(257037)
- 学院(256191)
- 济(128027)
- 经济(125937)
- 研究(102403)
- 管理(92611)
- 中国(78485)
- 理学(78458)
- 理学院(77419)
- 管理学(76422)
- 管理学院(75938)
- 科学(57384)
- 京(56198)
- 财(54137)
- 所(52433)
- 研究所(47307)
- 中心(43346)
- 财经(42725)
- 经济学(42089)
- 农(40221)
- 经(38877)
- 江(38104)
- 经济学院(37694)
- 北京(37008)
- 院(36388)
- 范(34830)
- 师范(34533)
- 业大(32726)
- 科学院(31620)
- 财经大学(31577)
- 基金
- 项目(162529)
- 科学(129640)
- 研究(120596)
- 基金(119890)
- 家(104417)
- 国家(103606)
- 科学基金(87820)
- 社会(81942)
- 社会科(77985)
- 社会科学(77974)
- 基金项目(62316)
- 省(60668)
- 教育(53122)
- 自然(52279)
- 划(51459)
- 自然科(51071)
- 自然科学(51057)
- 自然科学基金(50229)
- 资助(49549)
- 编号(45555)
- 发(42533)
- 成果(37468)
- 部(37424)
- 重点(37368)
- 国家社会(35602)
- 发展(35473)
- 展(34935)
- 创(33472)
- 课题(33116)
- 中国(32850)
- 期刊
- 济(153418)
- 经济(153418)
- 研究(88525)
- 中国(56082)
- 财(38357)
- 农(38333)
- 管理(37533)
- 科学(37000)
- 学报(36042)
- 大学(27924)
- 融(27688)
- 金融(27688)
- 经济研究(26657)
- 农业(26439)
- 学学(26369)
- 教育(24063)
- 业经(22894)
- 财经(22821)
- 技术(21884)
- 问题(20392)
- 经(20132)
- 贸(17873)
- 世界(17016)
- 国际(16496)
- 技术经济(15207)
- 业(14606)
- 统计(13096)
- 经济问题(12803)
- 商业(12798)
- 现代(11947)
共检索到4124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宋雪清
中国地区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宋雪清本文根据地区产业结构截面数据对中国产业结构变化的一些内在规律进行初步的探讨。一、地区产业结构差异变化趋势研究产业结构的产业分类方法很多,比较著名的就是三次产业划分法,它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钱利英 吴映梅 徐燕苗
地处我国西南的滇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长期处于欠发达水平,而其产业结构却演进为"三、二、一"形式,欠发达的经济水平与表面高度化的产业结构形成鲜明对比。因此,从产业结构演进经典理论视角出发,采用产业结构多元化系数和区位商等指标为主的综合评价体系,深入分析滇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的协调状况,在此基础上,筛选并提出滇西北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模式及对策建议,以期为该地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立君 许振凌 石军伟
文章运用中国各省1990—2016年间的数据研究了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关系。结果发现我国大部分省份的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不协调问题,主要表现为越是总体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越容易产生"早熟"的产业结构高级化,但其工业结构升级的水平却整体而言比较低。文章将此现象称为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之谜",对此进行了定量评估并分析了相关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产业结构升级 经济发展水平 高级化之谜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虞义华 郑新业 张莉
利用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1995—2007年的面板数据,本文分析了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同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通过多项计量检验,比较了不同计量模型之后,笔者选取了能够修正面板异相关和自相关的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模型。研究表明,(1)碳强度同人均GDP之间存在"N"形关系。(2)第二产业比重同碳强度存在正相关关系,即第二产业比重越高,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就越高。(3)对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之间关系进行的情景分析表明,如果产业结构不改变,没有实施另外的政策,经济增长速度本身难以引致碳排放强度的大幅下降,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目标难以实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祥妹,李荣,谭传凤
系统地分析了湖北省恩施自治州的自然环境结构及资源特点,剖析了环境结构及资源特点与产业结构之间的不对称,指出恩施州应走以"绿色农业"为基础、以轻型加工业为主的发展道路。初步构建了该区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结构;最后以恩施州为例,对我国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山区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特色经济 产业结构 鄂西南地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潘宇
文章利用1978—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环境污染程度、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错配之间的因果关系,以构建的基准模型实证分析环境污染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对结构错配的影响。研究结论为:第一,环境污染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是结构错配的格兰杰成因,但结构错配并不是环境污染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格兰杰成因,即环境污染程度、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错配之间存在单项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第二,结构错配指标为负,第三产业增加值比第二产业增加值小,但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却比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大,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存在结构错配问题;第三,环境污染程度与结构错配短期内呈"U"型关系,但长期负相关,即降低环境污染程度有利于结构错配的改善;第四,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错配之间表现为"U"型关系,即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结构错配先恶化后改善。
关键词:
结构错配 环境污染程度 经济发展水平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袁军宝 金沙
本文从我国交通运输数据为交易效率的实证视角进行分析,发现交通运输条件是GDP的格兰杰原因显著,并且横截面数据显示地区GDP差距与交通运输条件差距显著相关,这也为地区内各省经济发展差距提供了一种解释。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苏建军
基于区域经济学理论,运用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山西省11个地市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综合发展水平,并分析了其在2000—2008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00—2008年期间山西省各地市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各地市的提高幅度存在较大差异;各地市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增长能力差异是导致各地区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综合发展水平差异加大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 产业结构转换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俏 汤檬
人才经济发展在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更好地发挥东北地区人才经济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作用,进而为社会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服务,东北地区应进一步加强对人才经济发展的重视,激发高校在东北地区人才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不断完善人才引进体系,建立产业与人才交流合作平台,推动人才管理信息咨询服务机构的建立,奖励创新创业,推进知识产权保护。
关键词:
东北地区 产业结构 人才经济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何雄浪 朱旭光
利用1991~2008年的统计数据对成渝经济区形成前后的产业结构对川渝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就成渝经济区对川渝经济的影响而言,第二产业的影响较大,第一产业的影响呈下降的趋势,第三产业的影响有上升的趋势,川渝经济正向工业型经济转型。成渝经济区成为中国经济的第四增长极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促进成渝经济区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实现大发展,大赶超。
关键词:
成渝经济区 产业结构 经济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志刚
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视角,利用引入总体均值截距项的固定效应变截距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研究了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从2005年至2011年之间,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省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同步扩大,各省均有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刚性需求,这从总体上说明了经济增长对高等职业教育有正向的推动作用;还发现"引致性"高等职业教育需求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有所不同,可能的原因在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东部地区更多是被动接受高等职业教育,中部地区有更多的人自主去选择接受高等职业教育,而西部地区因经济发展带来的"引致性"高等职业教育需求还是不足的,随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这种趋势应该会发...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许正松 孔凡斌
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造了反映环境污染程度的环境污染综合指数。指数表明,江西省整体环境污染状况在1990-1997年间保持稳定,1998年之后则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进一步分析了江西省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变化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江西省污染综合指数与人均GDP之间呈现"正N型"曲线关系,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与环境污染综合指数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第三产业比重的变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并不显著,贸易开放则加剧了江西省的环境污染,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并没有显著地改善江西省环境污染状况。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肖超 肖挺
现有文献探讨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时大都忽略了财政分权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联性。文章以二氧化硫排放量测度环境污染水平,在估算财政分权对污染排放的影响时加入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作为门限变量。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加剧了污染,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这种作用会减弱。此外,当服务业比重提高时,财政分权对于环境污染的不利影响也将减弱。这意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中央政府给予各省的财政自主权应有所差异。特别是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且第三产业比重较低的省份,中央政府应对其财政自主权有更严格的约束。
关键词:
污染排放 财权分配 产业结构 门限回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劬 赵莹 张荣光 王嘉驹
文章基于2005—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研究政府创新偏好对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同时引入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验证产业结构优化在政府创新偏好与绿色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结果表明:政府创新偏好对绿色经济发展水平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均在政府创新偏好与绿色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正向中介效应,并且还存在单门槛效应;中介效应在东、中、西部地区存在显著的地域异质性。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施建刚 王哲
文章利用1970~2009年跨国面板数据,结合三次函数型和对数函数型拟合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970年以来的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进程基本符合国际一般规律,即中国的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正常发展;但由于认识偏差导致制度障碍,使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滞后并未表现出像通常认为的那样在逐步缩小,而是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状态,滞后值为12.31%。在此基础上作者得出推论:中国这种整体下移的发展路径导致经济发展的低效率,并降低城市化水平的饱和值。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发展 跨国数据 国际比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