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69)
2023(13443)
2022(11444)
2021(10568)
2020(9144)
2019(21515)
2018(21122)
2017(40614)
2016(21918)
2015(25553)
2014(25420)
2013(25604)
2012(24121)
2011(22218)
2010(22545)
2009(21293)
2008(20981)
2007(18697)
2006(16502)
2005(15074)
作者
(66848)
(56027)
(55816)
(53225)
(35859)
(27035)
(25379)
(21820)
(21362)
(19953)
(19308)
(18842)
(18068)
(17916)
(17762)
(17525)
(16622)
(16454)
(16246)
(16173)
(14107)
(13965)
(13834)
(12914)
(12759)
(12649)
(12390)
(12089)
(11419)
(11061)
学科
(117377)
经济(117273)
管理(60449)
(56628)
方法(52314)
数学(47454)
数学方法(46828)
(45316)
企业(45316)
中国(28588)
(25464)
(23611)
地方(22826)
(22417)
(20712)
贸易(20701)
业经(20516)
(20088)
(18452)
农业(16843)
(15684)
金融(15682)
(15315)
银行(15275)
(15030)
环境(14847)
(14617)
理论(14570)
地方经济(14490)
(13729)
机构
大学(335775)
学院(332226)
(151709)
经济(148903)
管理(125048)
研究(120232)
理学(107515)
理学院(106296)
管理学(104365)
管理学院(103762)
中国(91863)
科学(71803)
(71585)
(66283)
(62253)
(56931)
研究所(56512)
中心(53581)
财经(53166)
(49085)
经济学(48832)
业大(48541)
(48344)
北京(46026)
农业(45059)
经济学院(43896)
(42521)
(41592)
师范(41123)
财经大学(39418)
基金
项目(215859)
科学(169881)
基金(159393)
研究(153208)
(140200)
国家(139144)
科学基金(118150)
社会(99423)
社会科(94417)
社会科学(94392)
基金项目(82215)
(81548)
自然(76413)
自然科(74701)
自然科学(74674)
自然科学基金(73379)
教育(70982)
(69872)
资助(68799)
编号(59431)
(49356)
重点(49318)
成果(48776)
(46859)
(43852)
教育部(42341)
国家社会(42318)
课题(42062)
科研(41963)
创新(41265)
期刊
(166939)
经济(166939)
研究(101512)
中国(64332)
学报(53346)
(50715)
(50599)
科学(49448)
管理(46281)
大学(40154)
学学(37997)
农业(34211)
(30946)
金融(30946)
教育(30178)
技术(29517)
经济研究(29043)
财经(27884)
(24051)
业经(23436)
问题(21843)
统计(20693)
(19844)
(19531)
技术经济(18968)
世界(17976)
(17815)
国际(17397)
决策(16531)
(15004)
共检索到5016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滔  尹晓波  
地下经济作为未被官方GDP进行记录并施以赋税的经济活动的总和,其规模在全球大多数国家中呈不断扩大趋势。近年来中国地下经济也在经济市场化进程中悄无声息的发展。本文采用现金比率法对我国1980年到2002年地下经济规模进行了测算,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地下经济与GDP的关系。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罗磊  
地下经济作为未被官方GDP进行记录并施以赋税的经济活动的总和,其规模在全球大多数国家中呈不断扩大趋势。近年来中国地下经济也在经济市场化进程中悄无声息的发展。本文采用现金比率法对我国1980年到2002年地下经济规模进行了测算,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地下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体系诸多方面的影响:对GDP的影响,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以及对社会信息系统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斌  万义平  
地下经济是作为地上经济或公开经济的对立面存在的经济现象。这类经济活动游离于官方统计系统之外,不在登记之列,也不向政府申报和纳税。文章对地下经济规模测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对我国近十年来地下经济规模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文喆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中国金融体系发生的重大变化之一是影子银行的较快发展,其规模迅速膨胀,交易结构日趋复杂,各类市场主体都牵涉其中。这些变化吸引了政策制订者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给出了中国影子银行的功能性定义,即依赖于银行信用、从事银行业务、但又没接受严格的银行业监管的金融业务,具体指传统的银行表内贷款和债券投资以外的,具备完整的信用转换、期限转换和流动性转换功能的金融业务。本文逐项分析影子银行业务,详细总结各类型业务的交易结构、业务主体、业务实质、资金来源、法律基础、资产负债表表示,准确测算了2002年至今影子银行总量和资产负债表结构月度数据。只从资产负债表的负债端着手加总,既完整地涵盖了影子银行的全部业务,得到其宏观总量,又剔除了重复计算。本文测算数据为后续研究打下了基础。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永兴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实现了年均9.5%的高速增长,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存在被系统性高估的问题。然而本文通过对中国地下经济的规模进行测算发现:一方面,由于地下经济的存在,我国的真实GDP水平存在系统性的低估;另一方面,从趋势上看,我国的官方GDP核算基本可以反映真实的经济增长水平。研究同时还发现,我国的地下经济规模受到电力消费总量和自我雇佣比率的显著影响,并且地下经济规模与劳动参与率和货币供给总量之间也存在密切联系,这些发现具有明显的政策意义。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戴双兴  
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益 ,按规模经济原则组织专业化、大批量生产 ,是汽车工业发展的灵魂。但我国汽车工业生产规模过小 ,投资分散。原因在于我国汽车工业缺乏足够的行业壁垒、市场需求狭小及生产技术、管理技术落后等。针对存在的问题 ,提出形成我国汽车工业规模经济的几点意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魏婕  任保平  
中国经济要保持长期持续增长必须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由要素投入增加型转向效率提高型的经济学内涵在于报酬递增机制的形成。从这样一个视角出发,运用了35个工业行业2000-2008年数据对中国经济增长中的规模报酬情况进行了测算,并对中国报酬递增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现阶段分工与技术创新仍是最为核心的要素。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要转向报酬递增驱动的机制,最为根本的在于分工与技术创新良性互动机制的形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鄂慧芳  
文章基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和数字化效率提升业的界定,从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个方面,使用国民经济核算、增长核算框架及投入产出分析等工具,测算了2012—2020年我国宏观总体和19个分行业的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并进行了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整体呈持续较快增长趋势,发展速度快于GDP,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在数字产业化结构中,数字产品制造业和数字技术应用业的增加值规模显著大于数字要素驱动业和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要素驱动业的增长速度较快,发展动力较强。产业数字化增加值的平均增速及规模大于数字产业化,数字技术替代效应增加值规模大于协同效应,但协同效应的平均增速快于替代效应。数字技术渗透效应在行业间差异显著,2020年,金融业、建筑业、制造业(除ICT行业外)的产业数字化行业增加值占比较高,有13个行业的产业数字化行业增加值占比低于平均水平,加大数字技术对各行业的渗透效应是促进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志超,丁宏,但芳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海文  
面对21世纪前20年国际社会的重要发展机遇期,面对中国第一次现代化进展的时间约束,面对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中国城市经济规模化的中长期目标追求,客观分析我国城市经济规模化的现实格局、目标价值、历史趋势,以求区域中心城市发现机遇、创造机遇、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扩展规模,努力追求规模效应、集聚效应、辐射效应、联动效应的最大化,从而不断提升我国区域中心城市的国内外竞争能力,实现科学发展,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更为强劲动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海文  
面对21世纪前20年国际社会的重要发展机遇期,面对中国第一次现代化进展的时间约束,面对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中国城市经济规模化的中长期目标追求,客观分析我国城市经济规模化的现实格局、目标价值、历史趋势,以求区域中心城市发现机遇、创造机遇、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扩展规模,努力追求规模效应、集聚效应、辐射效应、联动效应的最大化,从而不断提升我国区域中心城市的国内外竞争能力,实现科学发展,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更为强劲动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建军  
地下金融是指货币金融当局以及统计核算部门未观测到的金融活动及其相关的金融组织、市场等金融要素与运行机制。地下金融的隐蔽性决定了测度它的规模必须从多个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综合比较。地下金融对宏观经济影响主要是对经济均衡、增长速度和经济效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解梁秋  孙皓  
地下经济最本质的特征是逃避税收和政府监管。基于可变参数模型和VAR模型,可以分析地下经济规模对税率变动的敏感度及税率变动对地下经济规模变动的冲击。研究结果表明:税率是影响地下经济的重要因素,并且税率对地下经济规模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时滞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曾铮  
本文在回顾了相关经济学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均质"大国理论范式研究的必要性。接着,文章借鉴物理学中对物体"质"、"质点"和"质心"的研究,构建了"不均质"经济体的基本经济学表达。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不均质"大国分析的基本经济学逻辑,并设计了经验测算方法。之后,本文按照以上的理论框架,对中国1997—2005年的经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在基本经济层面上离散程度较高,具有"不均质"大国的典型特征。最后,总结了本文的基本研究结论,并提出了"不均质"大国研究范式进一步扩展的方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林宏伟  闫帅  
本文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以经济增长(GDP)作为被解释变量,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LSZE)作为解释变量,采用误差修正模型对经济增长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并得出相关结果。最后针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