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37)
- 2023(8620)
- 2022(7440)
- 2021(7112)
- 2020(6140)
- 2019(14618)
- 2018(14314)
- 2017(27426)
- 2016(14899)
- 2015(17408)
- 2014(17337)
- 2013(17525)
- 2012(16712)
- 2011(15357)
- 2010(15298)
- 2009(14315)
- 2008(14507)
- 2007(13169)
- 2006(11350)
- 2005(10370)
- 学科
- 济(68614)
- 经济(68558)
- 管理(41005)
- 业(40733)
- 方法(32403)
- 企(31872)
- 企业(31872)
- 数学(29066)
- 数学方法(28859)
- 中国(20561)
- 农(18867)
- 贸(16378)
- 贸易(16371)
- 易(16026)
- 财(15315)
- 业经(12803)
- 学(12747)
- 制(12599)
- 地方(12157)
- 农业(12090)
- 银(10825)
- 银行(10804)
- 行(10394)
- 和(10176)
- 融(9923)
- 金融(9921)
- 环境(9472)
- 划(9295)
- 策(9244)
- 务(8922)
- 机构
- 大学(225457)
- 学院(222783)
- 济(101804)
- 经济(99985)
- 管理(84329)
- 研究(81909)
- 理学(72228)
- 理学院(71379)
- 管理学(70362)
- 管理学院(69916)
- 中国(63002)
- 京(48367)
- 科学(47764)
- 财(43529)
- 所(41870)
- 研究所(38228)
- 农(38084)
- 中心(36606)
- 财经(35277)
- 经济学(32568)
- 江(32212)
- 经(32176)
- 业大(31341)
- 北京(31185)
- 农业(30215)
- 经济学院(29470)
- 范(29004)
- 院(28801)
- 师范(28755)
- 财经大学(26169)
- 基金
- 项目(143834)
- 科学(113132)
- 基金(106203)
- 研究(105102)
- 家(92750)
- 国家(92051)
- 科学基金(77527)
- 社会(67981)
- 社会科(64573)
- 社会科学(64554)
- 基金项目(55340)
- 省(52953)
- 自然(48651)
- 教育(48208)
- 自然科(47525)
- 自然科学(47507)
- 自然科学基金(46709)
- 划(46013)
- 资助(44704)
- 编号(41897)
- 成果(34714)
- 部(33923)
- 重点(32935)
- 发(31767)
- 创(29297)
- 课题(29064)
- 教育部(29056)
- 国家社会(28985)
- 中国(28857)
- 科研(27739)
- 期刊
- 济(109777)
- 经济(109777)
- 研究(67361)
- 中国(42324)
- 农(34584)
- 学报(34020)
- 财(33116)
- 科学(32500)
- 管理(30405)
- 大学(25449)
- 学学(23871)
- 农业(23682)
- 教育(20657)
- 融(20141)
- 金融(20141)
- 经济研究(18770)
- 技术(18681)
- 财经(18037)
- 业经(16513)
- 经(15610)
- 问题(15230)
- 贸(15130)
- 业(14153)
- 国际(13266)
- 世界(13184)
- 技术经济(12020)
- 统计(10843)
- 版(10305)
- 理论(10247)
- 图书(10016)
共检索到3331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雪莲 霍雪辉
朝鲜半岛地处东北亚核心地带,是我国重要的战略侧翼。作为与中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的邻邦,朝鲜半岛在中国的地缘安全战略中一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冷战结束以来,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由美苏主导的两极格局趋向多极化,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大国相互竞争的局面,处于较弱地位的朝韩两国也不由自主地被纳入了周边大国的战略轨道,半岛形势空前复杂化。而两次朝核危机的爆发更使朝鲜半岛局势的发展跌宕起伏,波折不断。面对错综复杂的半岛形势,中国从"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这一战略目标出发,确立了以"对话和合作"为基本特征的安全战略,并积极推动朝核问题的和平解决,为缓和半岛紧张局势,维护东北亚地区和平与稳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中国 朝鲜半岛 地缘安全战略 朝核危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赛力
自朝鲜核试验到最近的"天安"号事件,朝鲜半岛及东北亚安全形势发生重大变化。问题的解决涉及多方甚至整个国际社会。中国应妥善处理中美关系,加强中、日、韩三国间的互信、共识与合作,加强与俄罗斯及国际社会的沟通与合作。在坚决促朝弃核,推进半岛无核化的同时以经济外交为杠杆促朝融入国际社会,在寻求外交谈判解决半岛危机的同时,做好应对半岛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的准备。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金香海
2010年发生的"天安号"和"延平岛"事件是使崛起的中国面临维持还是改变东北亚安全现状的重要的战略选择。由于朝鲜半岛关系到中国的核心利益,我们应把它界定为地缘战略重点。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中国应起到建设性作用,为其解决提供规则,与有关各方更多地共享利益,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在具体战略运作上,既要坚持韬光养晦,又要积极有所作为;既要顾全大局,又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既要坚持多边机制,又要加强双边关系。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巴殿君
2 0世纪的世界史出现过 3次重大转变 ,日本与朝鲜半岛国家关系始终贯穿于 3大历史事件中。冷战后 ,国际局势得到缓和。日本与朝鲜半岛国家的战略出现变化。 3方既有各自的打算 ,也有结合点。在“朝鲜威胁”方面 ,韩日目标一致 ;在打破外交孤立、换取利益方面 ,日朝想法相同 ;在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复归方面 ,朝韩不谋而合。日本与朝鲜半岛国家的战略选择 ,既受限于今后国际格局的演变 ,也反作用于国际格局的形成。
关键词:
朝鲜半岛国家 战略选择 朝日平壤宣言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凌胜利
美国对朝鲜半岛的政策是其亚太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中美亚太主导权竞争的需要,美国极力谋求削弱中国在朝鲜半岛的影响,为此采用了楔子战略,意在对中朝、中韩关系进行双重分化。美国分化中朝关系主要采取"以压促变"的方式,对中朝进行"拉打结合"的区别对待,不断加剧中朝两国内部的矛盾,使得朝鲜成为中国的战略负担而非战略资产。对于分化中韩关系而言,美国在经济方面采取签署美韩FTA、拉拢韩国加入TPP和阻止韩国加入亚投行等方式的效果有限,而在安全方面的楔子战略相对更加有效,"萨德"入韩便是明显的例证。美国在朝鲜半岛谋求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凌胜利
美国对朝鲜半岛的政策是其亚太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中美亚太主导权竞争的需要,美国极力谋求削弱中国在朝鲜半岛的影响,为此采用了楔子战略,意在对中朝、中韩关系进行双重分化。美国分化中朝关系主要采取"以压促变"的方式,对中朝进行"拉打结合"的区别对待,不断加剧中朝两国内部的矛盾,使得朝鲜成为中国的战略负担而非战略资产。对于分化中韩关系而言,美国在经济方面采取签署美韩FTA、拉拢韩国加入TPP和阻止韩国加入亚投行等方式的效果有限,而在安全方面的楔子战略相对更加有效,"萨德"入韩便是明显的例证。美国在朝鲜半岛谋求双重分化的楔子战略加剧了朝鲜半岛局势的复杂性,也使得中美战略竞争加剧,导致东北亚分化更加严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雪莲 邢树君
近些年来,在东北亚地区,朝鲜半岛始终是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地带。它之所以令人瞩目,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朝鲜半岛作为"边缘地带"的独特的地缘政治位置和环境,二是朝鲜半岛国家的对外战略选择,常引起半岛乃至地区的震动性效应。实际上,从历史到现实,朝鲜半岛国家因为处于"边缘地带"使其在对外战略选择方面始终存在着海陆分裂的性格,或依靠陆上强国而生存,或依靠海洋大国而存在,特别是在海陆冲突的环境中,这种状况尤其明显。冷战后,朝鲜半岛国家对外战略选择的自主性增强,但仍然没有改变其海陆分裂的性格,仍然要在海陆大国关系的调整中寻求生存之道。
关键词:
边缘地带 朝鲜半岛 地缘政治 朝鲜 韩国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安永万
京义线铁路(汉城—新义州)是朝鲜半岛最主要的铁路干线,其与TCR、TSR的复合将会对建设东北亚联合铁道运输网起到很大的作用。京义线铁路的连接将会加强东北亚资源开发及能源保障,降低资源的运输费用和运输时间,促进经济效应的增加。但要实现京义线铁路连接以后的效益最大化,目前还存在着诸如调节朝鲜社会间接资本投资费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长远看,京义线铁路的复合不仅有利于朝鲜半岛的政治、经济发展与交流,也会使周边国家受益,从而对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稳定和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京义线铁路 连接 作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董向荣
安全困境是现实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常被用来分析围绕朝鲜半岛问题的安全困局。但是,安全困境的定义非常严格,适应的场景有限。"无政府状态""双方均无恶性意图""包括进攻能力在内的权力累积"等是安全困境必不可少的三个方面。在实际应用中,"双方均无恶性意图"这一点经常被模糊或忽视,导致安全困境概念被滥用。朝鲜半岛主要力量之间的博弈,包括朝韩、朝美等,很难用安全困境来解释。韩中、韩俄之间围绕萨德的博弈属于安全困境,但在萨德问题上韩国只是配角,作为主角的美国有蓄意破坏地区战略平衡、置中俄于不安全境地的主观意图,因此美俄、美中之间围绕萨德问题的博弈不属于安全困境。如果不从军备竞赛和敌意螺旋的角度,而是从"安全困境"的角度来解释当前朝鲜半岛安全困局的话,不能把握问题的实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安振利
自 2 0 0 0年 6月朝韩首脑会晤以来 ,朝鲜半岛形势发生了令世人瞩目的变化。尽管还存在着种种变数和外部制约因素 ,但朝韩之间通过政治对话和经济交流 ,逐步由对立走向合作的趋势已不可逆转。丹东是连接朝鲜半岛与欧亚大陆的主要通商口岸 ,是中朝经贸合作的前沿窗口。面对变化 ,应积极调整思路 ,抓住机遇 ,准确定位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 ,推动地区产业升级和城市功能完善 ,向东北亚国际性城市迈进。
关键词:
朝鲜半岛形势 丹东 战略抉择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成亚
冷战结束后,朝鲜半岛经历了几次乍寒乍暖、大起大落,至今仍未脱离冷战格局。从影响半岛安全形势的诸多因素来看,美国对朝鲜半岛的安全政策是主导半岛安全形势的关键性因素。冷战后,受若干因素影响美对半岛的安全政策进行了几次调整,目的都是为了把握对半岛事务的主导权。目前布什政府对朝鲜采取的是“鹰派接触”政策,同时加强美韩日三方的协调,为完成亚大战略部署,在相当长时期内,仍将以维持半岛现状为主要目标。
关键词:
美国 朝鲜 韩国 安全政策 亚太安全战略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巴殿君
冷战时期 ,朝鲜半岛形成了美苏之间军事和意识形态上两极体制上的对立。但随着冷战的结束 ,韩俄、韩中、美俄、美中等国家间实现了政治上的和解。东北亚地区的安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出现了多样的国际行为体 ,形成了多元化的结构 ,致使这一地区内国家间各种合作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加强。在变化了的安全状况下 ,会产生建立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的要求。面向 2 1世纪 ,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对于保障国家安全、地区稳定以及东北亚和平与繁荣有着重大的影响 ,也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
多边安全合作机制 朝鲜半岛 朝鲜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闫卫民
1999年朝鲜半岛形势在曲折发展中总体上趋于缓和。在决定朝鲜半岛形势发展的两大基本力量中 ,美朝关系在先后经历了可疑地下核设施和朝鲜发射导弹所引起的危机后 ,从 9月起逐步趋于缓和。南北民间交往获得了很大发展 ,阳光政策获得一定成功 ,但南北官方接触进展不大。日本和俄国在半岛的影响有所加强 ,尤其是日本的军事扩张更使朝鲜半岛乃至东北亚的安全前景趋于复杂。四方会谈未获进展 ,朝鲜半岛和平机制的确立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于海洋
体系结构主要包括权力分配和"交往力度"两个变量。在东北亚区域权力结构失衡的条件下,实现整个地区由消极的权力结构向积极的权力结构的转换,是由两个相互叠加的进程共同构建的。一个是东北亚地区各国交往力度加深并逐渐建立积极的体系结构的过程;另一个就是在区域各国自制的条件下朝韩两国的合作过程。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江永
2016年伊始,朝鲜进行了第四次核试验,美韩联合军演规模扩大,朝鲜半岛局势再度出现"痉挛性紧张",东北亚安全蒙上一层阴影。联合国安理会通过2270号决议能否促使朝鲜重返"六方会谈"难以预料,而美国欲在韩国部署"萨德"导弹系统则遭到中俄坚决反对,东北亚安全与地缘政治格局增加了新的复杂性与变数。朝核问题的关键是美朝双方都坚信只有拥有足以毁灭对方的军事威慑力量才能获取本国的安全。然而,这种相同思维逻辑事实上已导致朝鲜半岛无核化与和平稳定的努力屡受挫折,一旦发生战争将是整个朝鲜民族的一场浩劫。在历史的重要关头,有关各国应该树立可持续安全观,寻求新的努力方向。在东北亚构筑共同安全、综合安全、合作安全与可持续安全的安全共同体,或许才是朝鲜半岛无核化与和平稳定的未来出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