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76)
- 2023(13763)
- 2022(11130)
- 2021(10415)
- 2020(8619)
- 2019(19320)
- 2018(19212)
- 2017(36982)
- 2016(20002)
- 2015(22628)
- 2014(22594)
- 2013(22312)
- 2012(20674)
- 2011(18452)
- 2010(18790)
- 2009(18035)
- 2008(18269)
- 2007(16719)
- 2006(15076)
- 2005(14063)
- 学科
- 济(92039)
- 经济(91910)
- 业(88675)
- 企(70931)
- 企业(70931)
- 管理(66729)
- 农(46715)
- 方法(36597)
- 业经(31298)
- 农业(30926)
- 数学(28267)
- 数学方法(28023)
- 财(27691)
- 中国(27310)
- 制(20974)
- 务(19112)
- 财务(19085)
- 财务管理(19060)
- 贸(18714)
- 贸易(18701)
- 易(18318)
- 企业财务(18024)
- 技术(17570)
- 策(17231)
- 体(16517)
- 划(15360)
- 和(15007)
- 地方(14491)
- 银(14438)
- 银行(14424)
- 机构
- 学院(294193)
- 大学(290180)
- 济(135815)
- 经济(133573)
- 管理(115605)
- 研究(100702)
- 理学(98573)
- 理学院(97634)
- 管理学(96413)
- 管理学院(95870)
- 中国(83385)
- 财(61484)
- 京(61437)
- 农(58775)
- 科学(55669)
- 所(50370)
- 财经(48380)
- 中心(46312)
- 江(45564)
- 研究所(44885)
- 农业(44746)
- 经(44145)
- 业大(42964)
- 经济学(42047)
- 北京(38952)
- 经济学院(38020)
- 范(35903)
- 师范(35625)
- 财经大学(35331)
- 州(35278)
- 基金
- 项目(184750)
- 科学(148224)
- 研究(140620)
- 基金(137495)
- 家(117972)
- 国家(116801)
- 科学基金(101538)
- 社会(94661)
- 社会科(89437)
- 社会科学(89414)
- 基金项目(71810)
- 省(70159)
- 教育(62325)
- 自然(61451)
- 自然科(60133)
- 自然科学(60121)
- 自然科学基金(59143)
- 划(57625)
- 编号(56550)
- 资助(55490)
- 成果(45885)
- 部(43126)
- 发(41220)
- 创(40636)
- 重点(40625)
- 国家社会(40460)
- 业(40297)
- 课题(37735)
- 教育部(37465)
- 创新(37283)
共检索到4627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苏毅清 周永刚 王志刚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农业部门的收入逐步降低,非农部门的收入则日趋走高,致使农业部门利益受损。因此,如何在工业化进程中有效地保护和支持农业,即进行有效的农业调整,便成为各国开展农业改革的核心议题。本文在构建农业调整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以韩国为例,探究了发达国家在农业调整过程中的异同点,解释了"人口转移陷阱"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各国在农业调整过程中的有效做法,最后就中国如何开展农业调整工作提出了经验启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苏毅清 王志刚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的新国家战略,意味着中国的农业结构调整将进入新时代的深化期。如何又好又快地促进要素在城乡之间互动从而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格局是该时期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在此方面,韩国在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所进行的农业结构调整过程能够为我国的乡村振兴提供重要的启示。韩国工业化的成功得益于其农业的发展,而其农业发展又归功于卓有成效的农业结构调整。文章根据所搜集到的数据与素材,以生产要素的流动为线索,对韩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具体过程进行了剖析,指出在农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生产要素的流动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而生产要素是否能发生城乡互动,则取决于政府的政策支持,政策支持的效果越好,生产要素就能互动得越快越有效,城乡融合发展的程度也就越高。最后,在总结韩国农业结构调整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开展农业结构调整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满德 刘超
对农业部门实行补贴支持是当今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中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不断加大对农业的补贴支持力度是今后的基本趋向。本文选取与中国农业经营具有诸多共同特征的日本和韩国,通过对其工业化进程中农业补贴政策调整的具体路径及其结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为中国农业补贴政策调整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徐佳宾 徐佳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松兰
本文比照发达国家的经验 ,分析了韩国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差别及其脱工业化的特点 ,进一步分析了韩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国内经济影响力以及产业调整的做法 ,从而得出韩国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应在于知识集约型服务业的结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忠根 方志伟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怡 罗勇
韩国用30多年的时间实现了工业化,其发展速度为世人瞩目。其工业化历经了轻工业—重工业—资本密集型—技术知识密集型几个发展阶段,在进行短暂的进口替代之后立即转向出口导向模式。在工业化过程中,韩国政府发挥了主导作用,并非常重视“自立化”问题。中国正步入重工业化时期在引进外资和技术的同时,要学会摆脱依附,逐步自立。
关键词:
韩国 工业化 重化工业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艳
本文对韩国发展农业信息化的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加快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应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采集和开发利用水平,推进信息化村示范工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金光春 单忠纪 翟绪军 韩光鹤 季颖
通过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创造就业机会,这成为国际上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途径。近些年,韩国政府通过颁布政策法令、财政支援、认证程序及事后管理,积极地发展了"农业第六产业化"。中国可以学习韩国"农业第六产业化"事业发展经验,从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合理规划和布局,构建"农工商+政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商业生态系统,在发展垂直系列化和经营多元化等方面发展中国的"农业第六产业化"。
关键词:
韩国 农业第六产业化 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潘伟光 徐晖 郑靖吉
韩国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经历着变迁发展,家庭农场数量减少,经营规模在不断扩大,农场主老龄化加深;农业企业数量在增加,农协(合作社)在农业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的重要启示是:提高经营主体的规模化经营是重要方向,土地制度创新、政策保障是重要基础,农业后继力量的培养是培育农业新型主体的着力点,农业主体间相互协调是构建新型经营体系的关键。
关键词:
韩国 经营主体 家庭农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奕好 刘辉
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是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也是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重要内容。基于现实困境,本文构建政府、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涉农机构衔接小农户与现代农业逻辑框架,重点分析日本、韩国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发展历程及经验。日本、韩国从政策保障、社会化服务、小农户自身发展等方面全方位推进,在小农户经营的基础上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借鉴日本、韩国的经验做法,中国可以从健全农业政策保障制度、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提升农村三产融合层次等方面持续推进。
关键词:
小农户 现代农业 有机衔接 日韩经验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立新
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公司,在世界技术及非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劳务市场上正在成为发达国家公司颇具竞争力的对手.它们的成功在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时引起了密切关注.传统的国际贸易比较利益理论认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贾晓峰
本文通过对韩国农业管理体制、生产、流通、进出口、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科技和教育、农民收入和农业存在的问题等多方面进行探讨 ,以及中韩两国农业审计的比较 ,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韩国 农业 审计 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晓
韩国在战后60—70年代工业化进程中,形成了由政府完全垄断和控制金融机构及其运作的“强人金融”体制。其中韩国政府的政策金融措施,对经济起飞和工业化发挥了突出重要的作用。韩国政策金融的有效实施表明,在后发展国家存在着市场不发育或残缺的情况下,政府不应当盲目采取顺应市场的调节模式,必须切合实际通过对一部分不发育或残缺的市场的替代,来发育和扩张市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胡滨 星焱
确保资金来源和高效使用,是韩国城镇化取得成功的首要经验。本文首先分析了韩国政府部门融资、私人部门融资和资本市场创新的演变历程,及其在城镇化不同阶段的作用;其次,对比分析了中韩金融支持城镇化的主要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即将进入金融支持城镇化的过渡阶段,需要在完善立法、投资主体多元化、创新金融工具、加强财政与金融政策协调等方面借鉴韩国的经验;对于韩国出现的部分项目投资过度、PPP利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中国要未雨绸缪,早做准备。
关键词:
金融支持 城镇化 基础设施 韩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