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60)
2023(8684)
2022(7406)
2021(7312)
2020(5995)
2019(13922)
2018(13767)
2017(26681)
2016(14448)
2015(16807)
2014(16509)
2013(16433)
2012(15988)
2011(14648)
2010(15139)
2009(14084)
2008(14195)
2007(12841)
2006(11689)
2005(10853)
作者
(40718)
(33948)
(33899)
(32437)
(22073)
(16341)
(15463)
(13273)
(13052)
(12462)
(11690)
(11321)
(11231)
(11051)
(10880)
(10428)
(10408)
(9839)
(9768)
(9723)
(8872)
(8275)
(8212)
(7736)
(7700)
(7669)
(7568)
(7525)
(6981)
(6865)
学科
(63846)
经济(63777)
管理(41380)
(39978)
(32168)
企业(32168)
方法(25035)
数学(21608)
数学方法(21311)
中国(21123)
(17945)
(16951)
贸易(16941)
(16638)
(15144)
(14250)
(13289)
业经(12186)
(11950)
银行(11941)
(11727)
金融(11727)
(11608)
农业(11217)
地方(11071)
(10619)
(10297)
关系(9803)
(9194)
技术(9167)
机构
大学(213367)
学院(211295)
(100200)
经济(98376)
研究(81085)
管理(79239)
理学(66721)
理学院(65988)
管理学(65128)
管理学院(64700)
中国(64564)
(46391)
(46035)
科学(43642)
(40689)
研究所(36446)
中心(35644)
财经(35624)
(32571)
(31681)
(31630)
经济学(31502)
北京(30525)
(28855)
经济学院(28199)
(27822)
师范(27634)
财经大学(26368)
业大(25800)
(25034)
基金
项目(129008)
科学(102926)
研究(98593)
基金(96054)
(83057)
国家(82398)
科学基金(69885)
社会(64400)
社会科(61180)
社会科学(61168)
基金项目(48343)
(45640)
教育(45531)
自然(42454)
资助(41540)
自然科(41508)
自然科学(41500)
自然科学基金(40816)
(40159)
编号(39247)
成果(34471)
(31328)
重点(29182)
(28755)
课题(28063)
国家社会(27652)
中国(27605)
教育部(27418)
(26370)
(26205)
期刊
(115522)
经济(115522)
研究(72058)
中国(45747)
(33556)
管理(32103)
(30187)
科学(28789)
学报(27862)
(25923)
金融(25923)
教育(24992)
大学(22259)
学学(20601)
农业(20521)
经济研究(19029)
财经(18428)
国际(18096)
技术(18083)
(17778)
(16070)
业经(15966)
问题(15545)
世界(14400)
(11480)
技术经济(10962)
(10586)
论坛(10586)
统计(9920)
现代(9773)
共检索到3429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樊瑛  张炜  
国际能源合作是保障全球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维护中国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中国应从战略高度把国际能源合作纳入国际经济合作的大框架中,取得包括能源合作在内的国际经济合作的更大飞跃。中国在国际能源合作中的战略定位应紧紧围绕维护中国国家利益这个核心,在确立中国能源利益的前提下,在进行利益博弈和利益平衡的过程中,尊重各国国家能源主权,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中国在国际能源合作中的策略选择应包括多层次的合作对象、多元化的合作方式、多渠道的合作形式、多领域的合作内容等。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建奇  张原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体量逆市上升,跃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进出口总量跃居全球首位,我国与外部深度融合,外部经济体波动或者国际经济规则的调整都可能对我国造成巨大影响,我国必须加快对外谈判以构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国际经济秩序。同时,危机以来倡导贸易自由化的美欧发达大国率先挑起贸易保护,"中国威胁论"等持续升温,我国国际经济环境不容乐观。在此背景下,我国更加重视金砖峰会、上合组织峰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余晓钟  罗霞  
能源高质量合作有其深刻的历史、理论与现实逻辑,体现在合作的起点、过程与结果各个环节上。检视东盟“10+5”区域双多边能源合作现状、困境与基础,发现区域能源合作虽取得长足进步,但面临合作碎片化、机制重叠、环境欠佳、关系不稳、内容集中、结构失衡等困境。中国应立足于解决现实问题,探索区域能源合作理念、关系、目标、模式、环境、内容、范围、主体、效益的系列改善与创新策略,以增强能源合作的稳定性、合理性、有效性、可持续性与韧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海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中小超市作为一种新的商品零售模式也在快速兴起。在顾客消费内容多元化、需求层次复杂化和购买行为理性化的今天,必须审慎地对中小超市进行战略定位和竞争策略选择。本文阐述了战略定位及竞争策略的内涵,对中小超市的优劣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当前中小超市的战略定位与竞争策略选择。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余振  沈铭辉  吴莹  
当前,环境合作已经成为FTA协定的重要内容。中国现正面临着严峻的贸易与环境压力,应该在FTA战略实施中强化环境合作。进一步推动中国FTA战略中的环境合作,需要从细化FTA的战略规划、加强FTA的环境评估、推动贸易与环境法律协调、完善环境合作机制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为中国FTA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奠定基础。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翁东玲  张若谷  
国际金融危机过后,应该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各国的共识。中国作为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只有进一步加快推动东亚金融合作的步伐,进一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进一步加强新兴经济体之间的经济金融合作,才能使中国以及广大的发展中各国在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才有助于国际货币体系克服自身的缺陷,减少金融危机的发生,有助于世界经济金融的稳定发展,从而为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蕾  张帅  
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中亚丰富的能源资源及其与中国毗邻的地理优势决定了中国—中亚能源合作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本文从中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和中亚作为能源生产大国的视角分析了双方开展能源合作的基础,从国际、区域、中国、中亚国家四个层面明晰了中国—中亚区域能源合作的战略定位,剖析了双方合作中存在的困难和挑战,并从合作机制、合作主体、合作制度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新新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改变能源结构、实现能源结构优质化和多元化是中国能源发展的出路。本文对我国能源安全的现状进行了认真的解读,提出了实施能源战略选择时应对解决的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汝根  
伴随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能源短缺问题日益成为我国能源安全的核心。我国能源安全问题不能不通过国际市场来解决。为此,必须广泛参与国际能源领域的竞争与合作,实施维护能源安全的对外战略,以确保我国海外能源供应安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志芳  张海滨  
东北亚地区大气跨界污染,随着中国雾霾的广受关注,而逐渐成为该地区环境合作的核心议题。东北亚是中国核心的外交战略区,它的稳定对中国的和平发展至关重要。随着中国的崛起,周边国家由政治安全的担心产生的紧张情绪进一步强化。大气(雾霾)污染事件的出现,为各国释放政治紧张情绪找到了一个出口。而东北亚大气环境合作,能否真正促进区域大气环境的改善,并起到政治关系减震器的作用,还在于中国如何做出相应的策略选择。鉴于中国发展进入新阶段,外交领域提出了"积极进取、更有作为"的"新常态"观,环保工作也进入了理念、道路创新的新常态阶段,对外环境合作的思路也需要随着国际国内的形势变化而及时调整。结合自身大气污染治理的需求和决心,建议中国在如下方面强化东北亚环境合作:强化中日韩三国环境部长会议(TEMM)、东北亚次区域环境合作项目(NEASPEC)等核心机制的作用,加强中日韩等主导国间的合作关系,倡导合作机制的集体领导理念,推动专家互动以补充官方交流不足,谨慎看待多元治理在区域合作中的作用,积极推动大气污染治理的产业合作。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华晓红  庄芮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步伐自20世纪末以来迅速加快,本文认为,中国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与策略是:以CEPA起步,推进与东盟乃至整个东亚的合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欧阳琛  朱国华  
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经历了较快的发展,对外开放有所深入,但是总体步伐明显落后于其他资本市场。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现状迫切要求对外开放的进程能够有序加快。加快对外开放需要合理的规划,文章将在总结新兴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战略目标和规划,并围绕总体规划明确具体的应对策略。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锦华  吴方卫  
在中国这样一个能源供需矛盾突出、能源自给压力以及环保压力巨大的国家,发展包括生物质能源在内的能源结构多元化战略是一个基本的方向。从国际经验上看,主要生物质能源生产国的发展路径基本上是依据自身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要寻求能源安全、环境安全与粮食安全协调发展,一方面需要通过挖掘内部潜力消除粮食安全约束,另一方面要在资源禀赋优势下寻找新的替代原料来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超  
2017年5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为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开展的四大准则项目均告完成,新财务报告概念框架最终草案也于2018年3月29日正式发布,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作为全球统一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趋势日益深化。在IFRS各项目制定发布的进程中,世界各国竞相争夺话语权,寻求最大利益,加之近期美国调整全球经济政策、美日IFRS趋同进程迟滞不前、英国脱欧、后脱欧时代各国态度不明,势必引发国际会计格局的变化以及各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策略的调整。从合作与冲突的博弈视角出发,运用讨价还价合作博弈模型,分析具有联合理性的国家地区趋同策略选择的实质、表现及影响因素,量化求解趋同策略最优选择,绘制合作博弈视角下趋同策略选择路线图及趋同策略选择关系图,为我国的趋同策略选择及国际话语权利益维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一、中国在APEC中的经济安全与战略利益参加APEC合作,是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需要,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中国参加APEC合作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长期的战略选择。这个选择是建立在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过去和未来深刻反思的理论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