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69)
- 2023(18294)
- 2022(15370)
- 2021(14386)
- 2020(11926)
- 2019(27261)
- 2018(27069)
- 2017(51094)
- 2016(27928)
- 2015(31721)
- 2014(31958)
- 2013(31423)
- 2012(29300)
- 2011(26750)
- 2010(26817)
- 2009(24985)
- 2008(24351)
- 2007(21695)
- 2006(19471)
- 2005(17661)
- 学科
- 济(129299)
- 经济(129164)
- 管理(77840)
- 业(69474)
- 企(56713)
- 企业(56713)
- 方法(50161)
- 数学(43091)
- 数学方法(42565)
- 中国(35582)
- 农(31411)
- 学(29150)
- 地方(28527)
- 业经(26909)
- 财(26769)
- 制(23029)
- 贸(21824)
- 贸易(21809)
- 易(21128)
- 农业(20779)
- 理论(19790)
- 银(18837)
- 和(18830)
- 银行(18785)
- 融(18689)
- 金融(18680)
- 环境(18640)
- 行(18068)
- 体(17514)
- 地方经济(16490)
- 机构
- 大学(409625)
- 学院(404434)
- 济(168773)
- 经济(165194)
- 管理(152179)
- 研究(147643)
- 理学(130267)
- 理学院(128685)
- 管理学(126270)
- 管理学院(125550)
- 中国(111216)
- 科学(91055)
- 京(90028)
- 所(75931)
- 财(75618)
- 研究所(69061)
- 农(67738)
- 中心(64939)
- 江(60275)
- 财经(60005)
- 业大(59580)
- 北京(57775)
- 范(55602)
- 师范(55033)
- 经(54515)
- 院(53444)
- 农业(53143)
- 经济学(52087)
- 州(48421)
- 经济学院(46576)
- 基金
- 项目(269660)
- 科学(211215)
- 研究(196260)
- 基金(195619)
- 家(171916)
- 国家(170544)
- 科学基金(144394)
- 社会(124164)
- 社会科(117529)
- 社会科学(117496)
- 省(102837)
- 基金项目(102277)
- 自然(92582)
- 自然科(90430)
- 自然科学(90406)
- 教育(89533)
- 自然科学基金(88744)
- 划(87718)
- 资助(81105)
- 编号(78857)
- 成果(65723)
- 重点(61001)
- 部(59715)
- 发(58391)
- 课题(55556)
- 创(54668)
- 国家社会(51902)
- 创新(51202)
- 科研(51129)
- 教育部(50744)
- 期刊
- 济(193364)
- 经济(193364)
- 研究(125900)
- 中国(84377)
- 学报(68147)
- 农(62392)
- 科学(62120)
- 管理(58553)
- 财(56489)
- 大学(51118)
- 教育(47831)
- 学学(47637)
- 农业(43030)
- 融(36070)
- 金融(36070)
- 技术(35322)
- 经济研究(31598)
- 财经(30445)
- 业经(28422)
- 经(26301)
- 问题(25157)
- 业(22988)
- 图书(22726)
- 贸(21093)
- 技术经济(20416)
- 世界(19359)
- 版(19160)
- 国际(19014)
- 科技(18704)
- 理论(18669)
共检索到6207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华晓红 汪霞 郑学党
研究显示,CAFTA、CEPA和ECFA利用率与国际上一些重要的FTA利用率相比尚存一定差距,这不仅受企业认知水平、原产地证书申领成本和税率差额等一般因素的影响,而且与东亚生产模式和原产地规则等特殊因素密切相关。为提高中国周边FTA利用率,应该重点在加强宣传,提高企业认知水平;简便手续,降低原产地证书申领成本;加强区域合作,打造区域内生产网络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梅
中国一直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者和支持者,如何确定和调整东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切实发挥大国作用,实现区域间各国的合作共赢,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双边自由贸易区FTA战略面临着诸多挑战,我国要借助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东风",通过不断加强与区域内发达国家间的合作,加快确立世界FTA网络格局中的轴心国地位等措施加强中国FTA战略的实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梅
中国一直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者和支持者,如何确定和调整东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切实发挥大国作用,实现区域间各国的合作共赢,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双边自由贸易区FTA战略面临着诸多挑战,我国要借助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东风",通过不断加强与区域内发达国家间的合作,加快确立世界FTA网络格局中的轴心国地位等措施加强中国FTA战略的实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梅
中国一直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者和支持者,如何确定和调整东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切实发挥大国作用,实现区域间各国的合作共赢,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双边自由贸易区FTA战略面临着诸多挑战,我国要借助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东风",通过不断加强与区域内发达国家间的合作,加快确立世界FTA网络格局中的轴心国地位等措施加强中国FTA战略的实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云中 刘泽云
中国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于调整经济结构、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有效度量则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政策,推进一体化的进程。本文通过观察各个区域间经济波动一致性程度的变化来度量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构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指数,并由此刻画了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变化轨迹。
关键词:
一体化程度 一体化指数 经济波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盾,董云
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顺应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属于自由贸易区的形式,但有其独自的特点。香港、澳门CEPA的出台,标志着在制度协调下三地经济合作的开始。随着CEPA的实施,加快了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关键词:
CEPA 区域经济一体化 自由贸易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宫占奎 于晓燕
21世纪以来,由于多边贸易谈判屡次受挫,世界各国开始热衷于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积极开展区域贸易协定谈判。目前,全球及各主要地区的区域贸易协定在合作模式、运行机制以及运作领域等方面呈现出许多新特征。中国已于2001年起努力寻求与贸易伙伴缔结区域贸易协定。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及其特点,将有利于深化我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应对新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进程。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郭万达 冯月秋
CEPA迈出了中国自由贸易区的第一步,构筑了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层”,是开启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一把“钥匙”。本文的研究着眼于 在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中的作用。 的签订将会带动香港经济振兴,对台湾经济未来的发展也将产生持续的影响。 为解决两岸四地的经济一体化寻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制度安排。同时,为中国跨境区域经济合作、次区域经济合作、沪港之间的合作,以及“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的合作,进而为可能打通 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CEPA 区域经济 一体化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德泉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经济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本文拟就其国际投资效应作初步的探研,以其对我国利用外资工作有所启示。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规模效应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投资规模的扩大起着刺激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成员国之间的投资规模扩大 区域经济一体化消除或减少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障碍,使各成员国之间实现了产品的自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匡增杰
进入21世纪以来,以自由贸易协定(FTA)为主要形式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在全球风起云涌并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中国应当进一步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潮流,采取多维灵活的FTA战略,积极稳妥渐进地开展自由贸易区工作,逐步形成全球自由贸易区合作网络,在地区双边和多边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发挥更积极作用。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 新趋势 自由贸易区 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范祚军 徐啸
随着TPP谈判、RCEP谈判的推进和南中国海冲突日益增多,中国与东盟的交流与合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当前日益复杂的中国—东盟关系形势下,文章试图寻找中国—东盟金融合作新的路径。文章认为,中国与东盟的金融合作已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掺杂了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文章分析了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的经济障碍和非经济障碍,并基于此状况,沿着增强中国与东盟的金融互信、考虑中国与东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建立统一稳定的区域金融市场以及抵制区域外势力的干预的思路提出了在当前形势下中国与东盟金融合作的推动策略。
关键词:
中国—东盟 金融一体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利霞
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东亚以东南亚的东盟和东北亚的中日韩三国为主体,开始广泛地参与到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由于这四大格局体系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规模和历史问题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再加上美国的影响,使得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未来显得扑朔迷离。文章分析了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构想产生的背景、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国需要担负起推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任、充分利用现有的合作基础、关注世界格局的变化、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强同东盟及美日韩的沟通以促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关键词: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 问题 FTA战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文通 翁林宇 孙铁山
本文基于京津冀地区的区县经济数据,从空间溢出视角探讨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主要结果表明:(1)从空间溢出视角看,五年来各区县本地投资、劳动力、公共支出对区域经济存在负面空间影响,从而抑制区域经济一体化;本地创新活动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存在正面影响。(2)根据空间影响范围测算结果,京津冀六个主要城市的经济影响范围,都超出城市的行政边界,但不足以覆盖整个京津冀地区。京津冀实际上由若干次级经济区域组成。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金载映
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形成的背景和前景 区域经济集团化是指以区域经济合作为核心内容,同一地区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条约实行经济联合,在成员国之间实行经济优惠,对非成员国则实行贸易保护政策的联合体,这种排他性优惠的宗旨是实现成员国共同的经济利益和经济目标。进入到80年代以后,在关贸总协定主持下的全球性自由贸易主义,由于成员国之间的利益冲突越来越加剧,开始动摇。从欧洲起源的区域主义,以局部地区内实现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史自力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区域经济一体体化出现了一些重要发展趋势。松散性经济一体化组织只能获得静态利益 ,而紧密性经济一体化组织既能得到静态利益 ,又能获得较大的动态利益。我国应从维护和增强自身利益出发 ,争取在比较有利的条件下加快与经济一体化的融合 ,以求经济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动态利益 静态利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