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49)
- 2023(9614)
- 2022(8308)
- 2021(7992)
- 2020(6743)
- 2019(15966)
- 2018(15723)
- 2017(30095)
- 2016(16466)
- 2015(19107)
- 2014(19168)
- 2013(19382)
- 2012(18573)
- 2011(16914)
- 2010(17042)
- 2009(16452)
- 2008(16708)
- 2007(15223)
- 2006(13154)
- 2005(12133)
- 学科
- 济(77595)
- 经济(77527)
- 管理(45189)
- 业(44180)
- 方法(37177)
- 企(35312)
- 企业(35312)
- 数学(33163)
- 数学方法(32860)
- 中国(21708)
- 财(19764)
- 农(19030)
- 贸(17430)
- 贸易(17419)
- 易(17025)
- 学(15556)
- 制(14168)
- 业经(13678)
- 地方(12574)
- 农业(12296)
- 务(12213)
- 财务(12190)
- 财务管理(12157)
- 融(12058)
- 金融(12056)
- 银(11983)
- 银行(11955)
- 企业财务(11557)
- 行(11460)
- 和(11095)
- 机构
- 大学(254769)
- 学院(249200)
- 济(112315)
- 经济(110244)
- 管理(91896)
- 研究(91882)
- 理学(78712)
- 理学院(77746)
- 管理学(76424)
- 管理学院(75957)
- 中国(71045)
- 京(55092)
- 科学(54619)
- 财(50545)
- 所(47812)
- 研究所(43424)
- 农(42757)
- 中心(40920)
- 财经(40451)
- 经(36864)
- 经济学(36415)
- 江(36396)
- 业大(35728)
- 北京(35666)
- 农业(33929)
- 经济学院(32944)
- 范(32673)
- 院(32374)
- 师范(32373)
- 财经大学(30032)
- 基金
- 项目(159130)
- 科学(124889)
- 基金(117964)
- 研究(114140)
- 家(103580)
- 国家(102773)
- 科学基金(86448)
- 社会(73829)
- 社会科(70075)
- 社会科学(70049)
- 基金项目(61437)
- 省(57895)
- 自然(55084)
- 自然科(53844)
- 自然科学(53824)
- 自然科学基金(52917)
- 教育(52523)
- 划(50579)
- 资助(49974)
- 编号(44506)
- 成果(37437)
- 部(37352)
- 重点(36364)
- 发(33957)
- 教育部(32003)
- 创(31881)
- 中国(31706)
- 国家社会(31683)
- 课题(30839)
- 科研(30835)
共检索到3787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吴雪明
论文分析了全球直接投资流量变化、危机后全球直接投资格局调整以及全球引资竞争态势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对金砖国家引资规模与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中国的引资地位在动态调整过程中总体上得到了提升与巩固。从长期看,中国在吸收外资方面仍具有一定的优势与潜力。
关键词:
国际直接投资 中国引资地位 吸收外资潜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世泽
越南是外商直接投资的热点地区。中国对越直接投资发展较快,但数量偏少,规模偏小,质量较低,效益一般,与中国拥有对越的投资优势很不相称,也与中国对越贸易的强势地位极不相称。为挖掘中国对越直接投资的潜力,需选择正确路径。
关键词:
中国对越直接投资 潜力 路径 跨国经营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詹晓宁 欧阳永福
一、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趋势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UNCTAD)初步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FDI流量下降了8%,约为1.26万亿美元(图1)。这创下了近五年来全球FDI流动的最低水平,同时也是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的第二个最低点。这一趋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刘天鸣
二次大战后,西欧曾以其坚实雄厚的工业基础、训练有素的劳动力技能以及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而一度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热点。特别在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后,外国企业蜂拥而至,纷纷到西欧投资设厂。以美国为例,1950年底,在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金额中西欧仅占14.7%,为17.33亿美元,远远落后于拉丁美洲(占37.7%,44.45亿美元)和加拿大(占30.4%,35.79亿美元)。但到1962年底,美国在西欧的直接投资累计额已超过拉丁美洲,1969年底超过了加拿大。到七十年代中期,美国在西欧的直接投资累计额高达606亿美元,是美国在加拿大直接投资额的1.71倍,在拉美直接投资额的2.19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林海华 林海英 张丽艳 鑫颖 包家辰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代全球化的共同构想,东盟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连续12年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合作伙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如何,是持续推进中国-东盟经贸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2009-2018年中国对东盟及各国的直接投资和贸易往来数据,借助引力模型,构建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进口和出口贸易效应回归模型,研究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和贸易潜力。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对贸易具有显著的创造性互补效应,双方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年末人口数对贸易也具有显著影响。中国对东盟各成员国间的直接投资以及各成员国进出口贸易间的直接投资均存在不均衡现象,文莱、缅甸、老挝等小成员国贸易潜力值较小,越南是所有成员国中贸易潜力类型跨度最大的国家。为此本文提出了推进中国对东盟贸易发展"提质升级"的政策启示,以期为中国与东盟的经贸融合式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未来投资方向提供经验借鉴。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罗瑾 刘文翠
"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了中国企业海外布局,中亚五国凭借丰富的资源和市场潜力,成为中国企业投资的重点之一。通过从存量和流量两角度论述中国对中亚五国OFDI状况和特点,使用随机前沿模型分析了2003—2014年中国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和测算了投资效率。研究表明中国对中亚五国的投资效率在不断提高。其中经济规模、双边贸易和各国的经济环境对直接投资有促进作用。出于寻求资源、开拓市场和国家整体战略的考虑,中国企业对中亚国家整体欠佳的制度环境有较强的容忍度。为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率,应加强推进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领域的合作交流,构建完善投资环境,实现双方企业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
中亚五国 对外直接投资 影响因素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罗瑾 刘文翠
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了中国企业海外布局,中亚五国凭借丰富的资源和市场潜力,成为中国企业投资的重点之一。通过从存量和流量两角度论述中国对中亚五国OFDI状况和特点,使用随机前沿模型分析了2003—2014年中国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和测算了投资效率。研究表明中国对中亚五国的投资效率在不断提高。其中经济规模、双边贸易和各国的经济环境对直接投资有促进作用。出于寻求资源、开拓市场和国家整体战略的考虑,中国企业对中亚国家整体欠佳的制度环境有较强的容忍度。为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率,应加强推进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
关键词:
中亚五国 对外直接投资 影响因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许继琴 杨琳琳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推进,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开放性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增大。本文首先以外商直接投资业绩指数为依据,对宁波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进行纵向的时序分析,然后根据长三角16个城市2003年的外商直接投资业绩指数与潜力指数排序,通过横向的比较,分析当前宁波市在利用外资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对宁波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业绩与未来吸引外资的潜力进行了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勇超 郭丹杨
文章运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测算了2003—2015年中国对前50位贸易伙伴的出口潜力,并将贸易伙伴划分为"出口不足"和"出口过度"两种类型。使用两步GMM分别对全样本、"出口不足"和"出口过度"的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从总体上看,国内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避开贸易壁垒进入东道国市场,使出口潜力有所降低;(2)对出口不足的国家或地区而言,对外直接投资产生贸易创造效应,使出口潜力有所下降,OFDI导致出口更为均衡;(3)对出口过度的国家或地区而言,对外直接投资使出口潜力被进一步压缩,不利于国际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均衡发展。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贸易伙伴,企业应当采取差异化的国际投资方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翠萍
了解和研究中国在东盟国家的投资潜力和投资拓展空间,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现实意义。文章选取2009—2020年中国与东盟十国的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分析中国在东盟的投资地位、投资效率及投资潜力。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东道国的政治稳定性、营商环境便利度、货币自由度、财务自由度、劳动力结构等因素均对投资效率产生显著的正效应;而东道国税收负担、通货膨胀率水平等都会对投资效率产生显著的负效应,即抑制中国OFDI效率。
关键词:
东盟 投资潜力 随机前沿模型 拓展空间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静萍 高敏雪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杏
国际直接投资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吸引外资方面发展迅速,但对外投资水平较低,在国际直接投资流入与流出上严重失衡。为此我国应进一步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必要性 对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程中海 南楠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效率及国别潜力,纵向分析直接投资潜力的动态趋势,并横向比较对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直接投资潜力的差异。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效率损失主要来自"非效率"因素的影响,投资效率普遍较低,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和个体差异性;直接投资潜力较大,呈现"收敛型"特征。投资自由度、法律规范和民主程度是构成投资"非效率"的主要原因,阻碍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世贸组织、经合组织、上合组织、自由贸易协定、双边投资协定、贸易依存度、对腐败的控制程度、政府效率、监管质量等是促进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主要因素。"一带一路"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之间直接投资潜力差异大,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投资效率递减、投资潜力递增。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史巧玲 周升起
借鉴联合国贸发会议"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通过构建中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的直接投资业绩与潜力指数,定量分析了中国对其中15个国家的投资业绩与潜力,结果显示:对比2003~2006年、2009~2012年中国对"海上丝路"国家的投资业绩呈上升趋势且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投资潜力虽有上升但总体幅度不大,存在个别国家的综合潜力排名与构成要素排名不一致的情况;交叉比较来看,除对个别领先和落后国家,中国对大部分国家的投资业绩与潜力不相匹配。鉴于此,中国企业要选择合适的"海上丝路"国家和投资方式以实现投资目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程中海 南楠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效率及国别潜力,纵向分析直接投资潜力的动态趋势,并横向比较对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直接投资潜力的差异。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效率损失主要来自"非效率"因素的影响,投资效率普遍较低,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和个体差异性;直接投资潜力较大,呈现"收敛型"特征。投资自由度、法律规范和民主程度是构成投资"非效率"的主要原因,阻碍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世贸组织、经合组织、上合组织、自由贸易协定、双边投资协定、贸易依存度、对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