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53)
- 2023(16180)
- 2022(14026)
- 2021(13368)
- 2020(11010)
- 2019(25678)
- 2018(25203)
- 2017(48274)
- 2016(25926)
- 2015(29504)
- 2014(29063)
- 2013(28534)
- 2012(26155)
- 2011(23551)
- 2010(23017)
- 2009(21226)
- 2008(20492)
- 2007(17561)
- 2006(15065)
- 2005(13006)
- 学科
- 济(106491)
- 经济(106378)
- 管理(73934)
- 业(69804)
- 企(57638)
- 企业(57638)
- 方法(51519)
- 数学(45175)
- 数学方法(44538)
- 中国(28652)
- 农(27630)
- 财(25163)
- 业经(23027)
- 学(22109)
- 贸(21447)
- 贸易(21438)
- 易(20930)
- 地方(18701)
- 农业(18331)
- 制(17833)
- 理论(17186)
- 和(16584)
- 环境(16314)
- 技术(16189)
- 务(15977)
- 财务(15899)
- 财务管理(15863)
- 银(15137)
- 银行(15100)
- 企业财务(15013)
- 机构
- 大学(369926)
- 学院(365667)
- 济(150353)
- 经济(147405)
- 管理(146587)
- 理学(128164)
- 理学院(126778)
- 管理学(124398)
- 管理学院(123762)
- 研究(122739)
- 中国(91716)
- 京(78589)
- 科学(75634)
- 财(65210)
- 所(60014)
- 农(56959)
- 中心(55757)
- 研究所(55245)
- 业大(54322)
- 财经(53809)
- 江(49757)
- 北京(49505)
- 经(49321)
- 范(48289)
- 师范(47841)
- 经济学(46076)
- 院(44858)
- 农业(44713)
- 经济学院(41628)
- 州(40674)
- 基金
- 项目(257291)
- 科学(203465)
- 基金(189584)
- 研究(186964)
- 家(165641)
- 国家(164352)
- 科学基金(141812)
- 社会(119482)
- 社会科(113317)
- 社会科学(113289)
- 基金项目(99956)
- 省(97038)
- 自然(92405)
- 自然科(90350)
- 自然科学(90328)
- 自然科学基金(88690)
- 教育(85914)
- 划(82615)
- 资助(78561)
- 编号(74893)
- 成果(59798)
- 部(57598)
- 重点(57071)
- 发(53940)
- 创(53268)
- 课题(50607)
- 国家社会(50215)
- 创新(49780)
- 教育部(49767)
- 科研(49203)
- 期刊
- 济(155569)
- 经济(155569)
- 研究(105137)
- 中国(64989)
- 学报(58403)
- 科学(54205)
- 管理(53104)
- 农(51244)
- 财(48243)
- 大学(45243)
- 学学(42396)
- 教育(39482)
- 农业(36457)
- 技术(32412)
- 融(27364)
- 金融(27364)
- 经济研究(25900)
- 财经(25829)
- 业经(24141)
- 经(22192)
- 图书(20177)
- 问题(20148)
- 业(19383)
- 技术经济(17980)
- 科技(17381)
- 版(17329)
- 理论(17296)
- 贸(17120)
- 统计(16320)
- 世界(16137)
共检索到5200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钟惠芸 黄建忠
聚焦于解耦争论,通过使用WTO、UN Comtrade和WITS数据库最新的贸易数据,从商品构成和地理分布两个角度,对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生产网络与全球经济是否存在解耦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表明,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生产网络与全球经济不存在解耦关系,而与生产网络外的美国、欧盟等国家双向依赖关系加强,驱动中国和东亚生产网络分工的动力仍然在生产网络外部。
关键词:
生产网络 零部件 贸易密集度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卢进勇 杨杰 郭凌威
本文首先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通过度数中心度、中介中心度和特征向量中心度三种标准化的中心度测算方法来分析中国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角色变迁。其次,借助中国35个行业上游度和价值链长度测度及其与美国对比分析来明确我国35个行业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位置。最后,综合上文分析得出构建中国跨国公司主导全球生产网络的必要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岑丽君
本文基于附加值贸易(TiVA)数据,借鉴全球价值链(GVC)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RCA)指数,比较并探讨了中国出口贸易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分工贸易地位及真实贸易利益。结论表明:中国已较大程度地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但在全球价值链所处地位较低,其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呈"V"型趋势发展,这与出口中的国内间接附加值比重下降而外国附加值比重上升有关;制造业各行业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地位明显,劳动密集型行业所处地位较高,逐渐向上游化发展,在国际市场上已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但竞争能力下降明显;资本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行业参与全球生产网络程度提高,但呈下游化发展,且对国内价值增值贡献较小,所获贸易利益也较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谢伟
本文系统化地考察了中国两类轿车制造企业的学习行为和创新策略。本研究将有助于我们理解本土企业获得“渔鱼”能力的过程,发现本土企业目前尚存的弱点,以防止对本土企业的“捧杀”。该研究也有助于我们了解通过合资方式培育技术能力的局限性,将有助于未来轿车工业发展政策的制定。本文的学术贡献是识别了本土和合资企业在学习行为和创新策略方面的五项关键差异:(1)合资企业创新是“当地适应”型的,合资企业所建立的创新能力是“针对本土市场的设计变动”能力;本土企业创新是“无中生有”型,其在创新能力建立方面,首先建立的是整车和关键子系统的集成及匹配能力,处于轿车产品开发过程的前端;(2)在结盟对象方向,合资企业结盟的是国...
关键词:
全球生产网络 轿车工业 竞争战略 创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颉梦宁 李风雷
中国体育用品产业的飞速发展,主要集中在外资企业和部分省份,但在生产环节上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如何实现中国体育用品产业升级成为非常迫切的课题。文章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的有关理论,研究了中国体育用品产业升级的策略和方向。
关键词:
体育用品 全球生产网络 产业升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德学 苏桂富 卜国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工贸易一直保持了快速的发展势头,但目前总体上仍处于劳动密集型或非差异化加工为主阶段,面临着进一步升级的严峻挑战。文章从全球生产网络视角,基于加工贸易的升级机制和相关问卷调查结果,对影响我国加工贸易升级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推动加工贸易进一步升级的对策。
关键词:
全球生产网络 加工贸易 升级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卜国琴 刘德学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赵胜民 谢晓闻 方意
本文利用Diks和Panchenko(2006)改进的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研究了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期间全球主要股市间的联动性,并基于此探讨了两次危机期间中国股市在全球股市风险传染网络中的角色定位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次贷危机期间,中国股市作为风险接收者,起着风险承担的作用。欧债危机期间,中国股市风险承担作用明显减弱,并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溢出。在两次危机的全球股市风险传染网络中,美国股市始终居于主导地位。(2)对比两次金融危机,次贷危机期间全球主要股市间风险传染程度更高。滚动窗口法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结论的稳健性。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黄庆波 郭璐 赵昌平
我国服装出口贸易在过去三十多年里发展迅速,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服装出口国。本文从全球生产网络类型和升级层次入手,分析全球服装生产网络背景下我国服装出口贸易的现状,探讨影响我国服装出口产业升级的因素,根据不同的服装产品类别和领导厂商规模,提出了四种升级路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放 林汉川 刘扬
中国发展世界级先进制造企业面临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是具有世界先进制造技术;二是构建全球先进制造模式。本文运用实地调研的研究方法,对华为公司构建面向全球价值网络的先进制造模式及其动态演进的路径进行了实地调查。本文的研究表明,华为公司的制造模式,经过"产品开发为龙头"、"集成产品开发流程体系"、"价值链的模块化"、"全球价值网络的构建",即"点"、"线"、"面"、"网"四个阶段最后形成全球价值网络,并由此带来华为竞争优势的不断增强。最后,在总结华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发展世界级先进制造企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全球价值网络 先进制造模式 模块化 路径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胡勇
在网络教学中,教师的职责主要通过发布帖子体现。本研究中,笔者首先利用Berge(1995)的教学性、管理性、社会性、技术性四维角色模型,通过对教师发布的帖子进行内容分析,对三位高校教师、两位中学教师的在线教学角色进行了研究,其中,各有一位高校教师和中学教师是第一次开展网络教学。研究发现,教学性角色和管理性角色是教师最重要的两个角色。同时,笔者还利用社会网络分析(SNA)方法,对包括教师和排除教师两种情况的交互网络进行了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当把教师从交互网络中排除出去后,密度差异和入度网络中心势的差异在统计学上达到显著,这说明教师在交互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对于出度网络中心势分析,排除中学...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黎峰
全球生产网络下,出口并不能代表一国的贸易收益。本文通过构建多国投入产出模型,核算出中国出口实现的属地贸易收益、属权贸易收益、外国属地贸易收益,以及中国进口实现的增值折返及外国属地贸易收益。得出结论是:中国第一出口大国的背后,更大部分实现的是外国的收益;中国出口实现的外国(地区)增加值、进口实现的增值折返,大部分来自东亚的我国台湾地区、日本及韩国;中美贸易实现的美国贸易收益中,很大部分是通过间接贸易方式实现的。
关键词:
全球生产网络 属地贸易收益 属权贸易收益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吴锋
全球生产网络框架被看作以跨国公司为主体并足以取代跨国公司的最有效的产业组织创新形式。本文试图描述GPN在同类学科与经济社会学的交融中的发展,探索其理论渊源,并评述以GPN为导向的生产体系的价值和地位,进而展望其研究前景。
关键词:
全球生产网络 国际分工 嵌入理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郑栋 朱春奎 陈玉龙
以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40个主要国家2011—2015年的专利国际合作数据为分析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中国在国际创新合作网络中的地位和角色。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在国际创新合作网络中的地位稳步提升并已居于网络的结构洞与核心位置,但在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创新合作的开展方面仍然会受到来自美国、德国等国家的限制;在全球范围内,中国与欧美日创新合作的联系程度要明显高于其他国家或地区,说明"欧美日"三角框架已成为中国全球创新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创新合作网络 专利合作 国际 角色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文娟 朱春奎
为了分析中国在国际科技合作网络中的角色和地位变化,以世界40个国家2001—2015年的国际专利合作数据为分析对象,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过去15年间,中国在国际科技合作网络中的地位和角色发生了显著变化,合作对象从欧美向亚洲扩展,合作格局由"中-欧美日"向"中-欧美亚"转变。国际科技合作网络中,美、英、日、法、德等始终处于中心位置,土耳其、冰岛、韩国等始终位于边缘位置;个体网络规模持续扩大,网络连接数继续增加,核心"朋友圈"遍布网络;中国的核心度排名逐渐上升,且处于结构洞的关键位置,掌握资源和连接资源的能力逐步增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