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44)
- 2023(14170)
- 2022(12029)
- 2021(11320)
- 2020(9705)
- 2019(22753)
- 2018(22396)
- 2017(42838)
- 2016(22683)
- 2015(26124)
- 2014(25934)
- 2013(25966)
- 2012(23797)
- 2011(21341)
- 2010(21070)
- 2009(20022)
- 2008(19732)
- 2007(17250)
- 2006(14642)
- 2005(13121)
- 学科
- 济(103175)
- 经济(103073)
- 管理(66895)
- 业(65765)
- 企(54370)
- 企业(54370)
- 方法(51967)
- 数学(45609)
- 数学方法(45071)
- 贸(26897)
- 贸易(26882)
- 中国(26791)
- 易(26168)
- 财(26049)
- 农(25387)
- 业经(20182)
- 学(19710)
- 地方(17322)
- 制(17185)
- 务(16714)
- 财务(16664)
- 财务管理(16621)
- 农业(16550)
- 企业财务(15613)
- 和(15172)
- 银(14770)
- 银行(14741)
- 理论(14718)
- 融(14472)
- 金融(14469)
- 机构
- 大学(333447)
- 学院(331519)
- 济(148177)
- 经济(145607)
- 管理(130631)
- 理学(113374)
- 理学院(112184)
- 研究(111736)
- 管理学(110341)
- 管理学院(109711)
- 中国(85855)
- 京(69709)
- 科学(65562)
- 财(64958)
- 所(55351)
- 财经(52762)
- 农(51649)
- 中心(51335)
- 研究所(50431)
- 经(48095)
- 业大(47193)
- 江(46798)
- 经济学(46750)
- 北京(43898)
- 经济学院(42350)
- 范(40815)
- 农业(40713)
- 师范(40444)
- 院(40388)
- 财经大学(39259)
- 基金
- 项目(222445)
- 科学(176473)
- 基金(165754)
- 研究(160437)
- 家(144397)
- 国家(143322)
- 科学基金(123578)
- 社会(104702)
- 社会科(99526)
- 社会科学(99502)
- 基金项目(86331)
- 省(83553)
- 自然(79999)
- 自然科(78225)
- 自然科学(78202)
- 自然科学基金(76865)
- 教育(73850)
- 划(71307)
- 资助(69552)
- 编号(63109)
- 部(50916)
- 成果(50324)
- 重点(49991)
- 发(47194)
- 创(45895)
- 国家社会(44687)
- 教育部(44115)
- 科研(43379)
- 创新(43051)
- 课题(42809)
- 期刊
- 济(152657)
- 经济(152657)
- 研究(95180)
- 中国(57790)
- 财(51719)
- 学报(49338)
- 管理(47122)
- 科学(46620)
- 农(44957)
- 大学(37936)
- 学学(35927)
- 农业(30986)
- 技术(29914)
- 教育(27891)
- 融(27258)
- 金融(27258)
- 经济研究(26877)
- 财经(26100)
- 业经(23500)
- 贸(22845)
- 经(22519)
- 问题(21247)
- 国际(20015)
- 统计(19355)
- 业(18189)
- 技术经济(17892)
- 世界(16887)
- 策(16712)
- 商业(15461)
- 决策(15383)
共检索到4811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雯 赵萍 房晶晶 郑莹
本文基于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利用19952011年WIOD数据库,测算了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所处地位和增值能力,并分析了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贸易收益和竞争力。结果表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处于下游,"入世"的前几年由于加工贸易比重的提升,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下降了,而且增值能力也减弱了。随着企业竞争力的逐步增强,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中国后几年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和增值能力有所上升。随着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的深化,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贸易收益持续提高。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力强于服务业,而且所获得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雯 赵萍 房晶晶 郑莹
本文基于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利用1995~2011年WIOD数据库,测算了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所处地位和增值能力,并分析了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贸易收益和竞争力。结果表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处于下游,"入世"的前几年由于加工贸易比重的提升,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下降了,而且增值能力也减弱了。随着企业竞争力的逐步增强,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中国后几年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和增值能力有所上升。随着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的深化,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贸易收益持续提高。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力强于服务业,而且所获得的贸易收益也高于服务业。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立敏 周材荣 倪艳霞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视角,根据融入增加值贸易的显示性比较优势及显示性竞争优势两个指标,对各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算,并检验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制度质量对其的影响,用门槛回归模型考察制度质量在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和国际竞争力关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存在显著正影响,参与全球价值链越深的国家,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越高;制度质量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也存在显著正影响,较高的制度质量有利于一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门槛回归结果显示制度质量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制度质量越过门槛值之后,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作用下降,这说明参与全球价值链对制度质量较低国家的制造业国际竞...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闫云凤
全球价值链下,传统的贸易统计方法难以准确反映各国在参与国际分工过程中的获益程度。文章借鉴KPWW的测算框架,从增加值贸易角度将总出口进行分解,测度和比较APEC九个主要经济体的增加值贸易竞争力,结果表明:按照增加值贸易统计,各成员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和贸易失衡情况基本没有改变,但出口对各成员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却下降了。各成员国增加值出口普遍小于传统贸易统计方法下的全值出口,其中韩国、墨西哥、中国、加拿大增加值出口比重相对较低,说明传统贸易统计夸大了这些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贸易利益。"重复计算"部分分解的结果表明:俄罗斯处于全球价值链上游原材料供应环节;美国处于全球价值链上游和下游等环节;澳大利亚...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余道先 王露
文章以金砖国家为研究对象,基于贸易增加值和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利用贸易增加值数据库,采用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和参与度指数,测算金砖国家服务贸易相对竞争力和在全球生产价值链中的位置,对比分析金砖国家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研究结果表明:金砖国家服务业总体处于较为明显的竞争劣势,但在服务业细分行业中具有一定比较优势;金砖国家服务贸易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下游,呈低附加值出口的特点;金砖国家服务业的开放程度在加大。因此,金砖国家应发挥互补优势,大力发展服务业高附加值环节,提高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玉峰 张志明
利用总值贸易数据所计算的服务贸易余额与服务贸易真实金额之间的偏差,具有明显的时期和行业差异性。我国整体服务业的真实贸易顺差被低估,而真实贸易逆差则被高估。2000年以来,我国整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呈现出先降后升态势,各服务行业国际竞争力排名在全球56个国家中均居中下游水平。其中,批发零售与住宿餐饮业国际竞争力排名最靠前,而金融业和运输、仓储与邮政通信业国际竞争力排名最靠后。
关键词:
增加值贸易 服务贸易 国际竞争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雯 李强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以关境为统计基础的传统贸易统计方法无法回答"谁为谁生产"的问题,而且夸大了我国的贸易情况。为此,本文基于OECD和WTO组织开发的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利用1995—2011年国际投入产出表,分别对我国货物与服务贸易的增加值进出口规模和各行业的增加值出口规模进行了测算,并与传统贸易统计方法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传统的关境统计方法不仅在总量上高估了我国的出口规模,还严重扭曲了我国各行业的出口规模。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刘丽萍
贸易增加值以新增价值代替传统方法的总价值来衡量贸易流量,新增价值由生产出口产品的国家创造,包含生产过程中的雇员报酬、税和利润。核算贸易增加值的主要依据是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通过核算贸易增加值可得出新的结论:全球贸易额大大减少;双边贸易平衡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服务贸易的比重大大增加;出口和进口的依存度相当高。中国应积极参与到世界投入产出表的有关工作中,研究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分析其中的贸易利益。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贸易增加值 投入产出表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马涛 刘仕国
本文阐释了增加值贸易核算的理念、产生机制和测度目的,并基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世界贸易组织(WTO)创建的增加值贸易数据库,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对新型国际分工、贸易格局以及就业跨境转移的影响。增加值贸易核算对世界贸易的国别结构、依存度和全球贸易失衡程度有了全新反映。本文还评估了增加值贸易核算架构下中国外贸的利得和失衡程度,廓清了中国在全球贸易失衡中的责任。抓住全球价值链重构的战略机遇期对提升中国经济至关重要,对深化贸易结构转型也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文东伟
研究目标:测算中国1995~2009年的国内增加值出口比率,并从增加值贸易和总值贸易的角度对比分析中国的贸易失衡问题。研究方法:本文利用OECDWTO开发的增加值贸易数据库,基于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进行核算和估计。研究发现:中国的国内增加值出口比率显现先迅速下降后缓慢上升的"V"形反转趋势。与增加值贸易统计相比,传统的总值贸易统计显著夸大了中国的贸易失衡程度。分行业来看,中国制造业整体的贸易顺差规模被夸大了40%左右,其中劳动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贸易顺差规模分别被夸大了50%和60%以上。分市场来看,中国对欧美主要发达国家的贸易顺差规模被夸大了30%左右,对亚洲新兴经济体的贸易逆差规模被夸大了近80%。研究创新:从增加值贸易的角度测算了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及其演变趋势。研究价值:揭示了中国在全球增加值创造中的地位。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艳玲
在全球价值链这一新的国际经济特征下,一国生产过程实现的产品价值增值日益受到重视,这使得基于贸易增加值的服务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更具客观性与准确性。本文以我国服务贸易现状为基础,分析了目前我国服务贸易存在"大而不强"的特征,并基于此,从增加值视角着重考察了我国服务贸易当前的国际地位,尤其是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发现增加值核算方式下我国服务业贸易比较劣势被进一步放大,指出未来应优先发展国内附加值较高的服务细分行业,积极占据全球价值链中的高端位置;借助"一带一路"战略,拓展国际市场范围;遵循
关键词:
中国服务贸易 国际竞争力 贸易增加值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艳玲
在全球价值链这一新的国际经济特征下,一国生产过程实现的产品价值增值日益受到重视,这使得基于贸易增加值的服务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更具客观性与准确性。本文以我国服务贸易现状为基础,分析了目前我国服务贸易存在"大而不强"的特征,并基于此,从增加值视角着重考察了我国服务贸易当前的国际地位,尤其是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发现增加值核算方式下我国服务业贸易比较劣势被进一步放大,指出未来应优先发展国内附加值较高的服务细分行业,积极占据全球价值链中的高端位置;借助"一带一路"战略,拓展国际市场范围;遵循以产业转型升级为需求导向的服务业发展方向,探寻新的服务业贸易增长点。
关键词:
中国服务贸易 国际竞争力 贸易增加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廉晓梅 吴金华
文章在梳理国内价值链内涵界定和基本模型构建的基础上,从增加值分解与地位测度视角系统比较了国内价值链贸易核算框架演进过程,并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首先,明晰了国内价值链属权和属地概念的内涵边界,并基于属地概念运用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建立了一个基础理论模型框架;其次,通过对封闭经济条件下内需驱动的增加值分解范式和开放经济条件下涵盖国内和国外成分的总流出分解、省域部门层面出口增加值分解、“双循环”战略背景下国内价值链嵌入全球价值链模型框架的分析,揭示了不同模型的适用范围、关联性与拓展方向,研究发现,国内价值链贸易核算模型的构建为测度国内价值链分工位置与地位奠定了基础,两者有效衔接,深化了对国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认识,拓展了分工贸易研究领域;最后,从经济理论、价值链条和模型数据角度给出未来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蒋业恒 陈绍志
基于最新发布的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运用前沿全球价值链分解方法计算出贸易中的本国增加值,在此基础上,采用世界出口份额、份额变化,分解巴拉萨指数、拉斐指数、标准化贸易收支等指标,比较和分析中国林产品制造业的贸易竞争力。研究发现,中国林产品制造业出口中的本国增加值占比从84%下降到81%;中国木材及木制品的世界出口份额由5.1%上升到11.2%,纸浆及纸制品的世界出口份额由1.3%升高到3.1%;中国林产品制造业出口份额的提高主要源于竞争效应的增强,但是中国面对世界市场动态变化及时调整的能力还有待加强;巴拉萨指数和拉斐指数反映出中国在木材及木制品上具有国际竞争优势,而在纸浆及纸制品上劣势较为明显;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郑乐凯 王思语
研究目标:准确度量中国在全球生产网络下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方法:利用贸易增加值前向分解法,并基于区分贸易类型的Tiva投入产出数据,重新估算19952011年中国16个制造行业和15个服务行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RCA)及其动态变化情况。研究发现:传统统计方法以及贸易增加值后向分解法都高估了中国纺织服装、皮革鞋类与机电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出口竞争优势,却低估了部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和服务出口的国际竞争力。研究创新:从生产要素投入价值的角度考查中国各产业的贸易出口额。研究价值:客观评估中国产业出口的国际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