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28)
2023(19584)
2022(16789)
2021(15925)
2020(13219)
2019(30666)
2018(30259)
2017(57735)
2016(31360)
2015(35866)
2014(35797)
2013(35362)
2012(32587)
2011(29431)
2010(29214)
2009(27274)
2008(26987)
2007(23789)
2006(20378)
2005(17922)
作者
(91085)
(76434)
(75715)
(72344)
(48455)
(36681)
(34591)
(29953)
(28863)
(27131)
(25801)
(25704)
(24093)
(23943)
(23621)
(23543)
(23238)
(22663)
(21751)
(21739)
(18876)
(18676)
(18531)
(17252)
(17085)
(17014)
(16836)
(16714)
(15407)
(15215)
学科
(129270)
经济(129134)
管理(90532)
(86670)
(71401)
企业(71401)
方法(61429)
数学(53646)
数学方法(52913)
(35382)
中国(34711)
(32155)
业经(28240)
(28087)
(25474)
贸易(25464)
(24783)
地方(23829)
农业(23422)
(22890)
理论(21113)
(20668)
财务(20580)
财务管理(20531)
(20115)
环境(19492)
企业财务(19402)
(19227)
银行(19170)
技术(18888)
机构
大学(454343)
学院(452817)
(182129)
经济(178266)
管理(176202)
理学(153030)
研究(152220)
理学院(151313)
管理学(148475)
管理学院(147678)
中国(113647)
(96665)
科学(95615)
(81035)
(76868)
(75068)
研究所(70452)
中心(69106)
业大(68700)
财经(65900)
(64671)
北京(61110)
(60269)
(59867)
师范(59690)
农业(59195)
经济学(55277)
(55186)
(52513)
经济学院(49884)
基金
项目(309341)
科学(242279)
研究(224484)
基金(224130)
(195959)
国家(194358)
科学基金(166075)
社会(140894)
社会科(133418)
社会科学(133383)
(119780)
基金项目(117987)
自然(108258)
自然科(105749)
自然科学(105719)
教育(103894)
自然科学基金(103793)
(101325)
资助(93300)
编号(91666)
成果(74367)
重点(69278)
(68285)
(65658)
(63561)
课题(62998)
创新(59316)
科研(59235)
教育部(58384)
国家社会(58069)
期刊
(194745)
经济(194745)
研究(129258)
中国(82067)
学报(74313)
(68285)
科学(67248)
管理(62658)
(62220)
大学(56266)
学学(52913)
教育(50128)
农业(47550)
技术(40321)
(35595)
金融(35595)
经济研究(32073)
业经(31785)
财经(31775)
(27237)
问题(25361)
(25331)
图书(23202)
(22406)
技术经济(22305)
(21288)
统计(21111)
科技(20878)
理论(20606)
商业(19840)
共检索到6513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闫云凤  赵忠秀  
文章借鉴Wang等(2017)对生产链长度的定义,构建全球投入产出模型,将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生产链长度分为纯国内、传统贸易和GVC生产链长度,利用2000~2014年的全球投入产出表对中国整体产业、三大产业及各细分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嵌入机制与演进路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是沿路径1演进的,即生产链长度增加,国内和GVC生产链长度都变长,说明中国的国际与国内生产分割呈现互补效应,生产结构复杂程度显著提升,产业关联更紧密。同时,中国的GVC生产链长度远远高于传统贸易和纯国内生产链长度,说明中国的生产关联存在"二元结构"。(2)中国的三大产业也是沿着路径1演进的,制造业的生产链长度大于农业和服务业,但农业的生产链增长最快。(3)中国大多数细分行业沿着路径1演进,但有些细分行业出现了国内生产和国际生产的替代效应,沿路径2或3演进,还有些细分行业的国内和GVC生产链同时变短,沿着路径4演进。中国要积极嵌入全球价值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同时还要防范大规模产业外迁的风险,避免国际生产与国内生产的替代效应。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闫云凤  
本文构建世界投入产出模型将全球生产链长度分为国内和国际生产链长度,比较中美两国整体、三大产业及各细分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嵌入机制与演进路径,结果表明:(1)中国的全球、国内和国际生产链长度均大于美国,两国的国际生产链长度均大于其国内生产链长度。(2)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是沿路径1演进的,即全球生产链、国内和国际生产链都变长。中国有31个细分行业沿路径1演进,7个细分行业沿路径2演进,11个细分行业沿路径3演进,1个行业沿路径4演进。(3)美国整体、三大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沿着路径3演进,但美国农业的全球生产链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袁媛  綦建红  
针对近年来我国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的热点问题,从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GVC)的视角出发,在构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采用2004—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进出口贸易数据库、WIOD数据库和UIBE GVC Index数据库,实证检验了企业嵌入GVC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其作用渠道。实证结果表明:企业嵌入GVC能够显著降低劳动收入份额,其中资本深化渠道会缓解这种负向影响,技术偏向与垄断加成渠道则发挥了相反的作用;劳动密集型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在嵌入GVC时对劳动收入份额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是影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劳动密集型企业最高,技术密集型企业最低;企业参与中间品贸易的生产分工对劳动收入份额的负向影响程度超过纯国内和传统贸易部分;复杂GVC嵌入的负向影响程度要高于简单GVC嵌入。研究结论再次强调了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必要性,而鼓励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参与GVC生产网络是必由之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娜  齐欣  
基于数量化理论Ⅱ类模型,对我国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路径选择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如下:企业成熟度、市场成熟度以及政策完善程度是企业决定采用何种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关键因素。对于自然禀赋丰富、市场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高的区域,企业倾向于选择一体化生产方式对价值链实现股权控制,以追求价值链收益的最大化;而对于技术依赖度、生产规模和管理风险较高的区域,企业则可以通过外包等非股权方式进入全球价值链并实现风险的最小化。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盛斌  苏丹妮  邵朝对  
本文借鉴Wang et al.(2013)方法,构建了一个基于上游嵌入和下游嵌入的能够反映中国GVC空间路径选择的综合分析框架,并利用1995—2011年WIOD数据刻画了中国GVC嵌入空间路径选择的演变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嵌入GVC的空间路径总体上表现出区域性特征,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逐步向全球延伸。具体而言,下游嵌入是中国GVC的主要嵌入方式,也是中国GVC空间路径演变的主导因素。同时,由于要素结构、技术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不同产业部门GVC嵌入路径表现出异质性空间形态。进一步影响因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吕越  黄艳希  陈勇兵  
本文采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的微观企业数据以及2001-2011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合并数据,考察了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生产率改善效应。我们发现,参与全球价值链可以有效提高中国企业的生产效率,且全球价值链嵌入与企业的生产效率改进存在"倒U型"关系。同时,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会通过中间品效应、大市场效应以及竞争效应改善其生产率。经验研究结论支持了上述3个全球价值链的生产率改善机制,但随着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的技术距离缩短,上述3个机制的改善效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吕越  黄艳希  陈勇兵  
本文采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的微观企业数据以及2001-2011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合并数据,考察了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生产率改善效应。我们发现,参与全球价值链可以有效提高中国企业的生产效率,且全球价值链嵌入与企业的生产效率改进存在"倒U型"关系。同时,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会通过中间品效应、大市场效应以及竞争效应改善其生产率。经验研究结论支持了上述3个全球价值链的生产率改善机制,但随着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的技术距离缩短,上述3个机制的改善效应会逐渐消失或减弱,从而可能面临价值链"低端锁定"风险。此外,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生产率效应在国有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中不显著。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岚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应该如何提升贸易利益,摆脱"大而不强"的不利局面,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文章首先从专业化效应和干中学效应两个层面刻画了全球价值链分工融入路径影响一国贸易利益的理论机制,然后利用2000-2014年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考察了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中国出口贸易利益的问题。研究表明:(1)对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前向参与和后向参与能够分别通过专业化效应和干中学效应促进贸易利益的提升;(2)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显著提升了中国的贸易利益,且后向参与是中国融入GVC分工并获得贸易利益的主要途径;(3)外商投资企业以促进中国制造业后向参与GVC的方式,促进了中国贸易规模的增加,同时也抑制了中国的贸易获利能力,即外商投资对中国贸易利益发挥着"双刃剑"作用;(4)与低收入国家前向关联引致的专业化效应以及与中等收入国家后向关联引致的干中学效应显著提升了中国的贸易利益,但与高收入国家后向关联引致的干中学效应对中国贸易利益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中国在巩固与高收入国家之间的产业关联的同时,应该提升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内的中低收入国家在中国价值链分工网络中的重要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强  
嵌入全球价值链是我国企业参与全球分工的主要方式,文章通过图形分析得出我国企业以"贸易型"和"产业型"两种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对就业数量、工资水平、技能劳动力需求和女性劳动力就业影响的理论假设,并利用我国的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认为:企业以两种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能够显著提高企业雇用劳动力的数量、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工资水平和女性劳动力的雇用数量,但是对雇用高技能劳动力具有不同的影响,"贸易型"嵌入全球价值链对雇用高技能劳动力影响不显著,"产业型"嵌入全球价值链对雇用高技能劳动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先民  韩朝亮  
本文以全球价值链攀升动力机制为基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耦合发展为视角,通过测度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耦合发展的阶段及特征,分析中国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实现路径。研究表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处于松散耦合阶段。中国在嵌入全球价值链过程中,应实现从低级要素向中级、高级要素升级,并不断进行产业组织创新;通过国内市场优势,实现国内分工体系重构,形成国家价值链(NVC);基于全球范围内关键要素的再整合,最终嵌入全球价值链(GVC),实现全球价值链攀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岚  李宏艳  
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布局模型,构建了一个综合反映增值能力和嵌入位置的全球价值链融入路径的分析框架。在剖析全球价值链融入路径的不同演进模式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和测算价值链地位指数、增值能力指数和价值链获利能力指数,刻画了1995—2011年中国不同技术水平制造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路径及其演进特征。结果表明,嵌入位置是决定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关键因素,中国中技术、高技术和低技术制造业分别位于全球价值链的上、中、下游;中国制造业的行业技术水平与增值能力负相关,嵌入在低增值环节是导致中高技术行业增值能力弱的关键因素:中国低技术制造业开始呈现嵌入位置攀升带动增值能力优势增强的积极态势:而中高技术行业则面临...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盛斌  赵文涛  
本文不仅考察了城市全球价值链(GVC)嵌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关系及影响机制,还探究了经济增长率由"结构性加速"转向"结构性减速"的外在原因及内在"结构路径之谜"。研究发现:GVC嵌入可显著促使经济增长,经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结果依然显著。影响机制检验表明,GVC嵌入通过促使产业结构趋于高级化、偏离合理化,分别对经济增长起到正向促进和负向抑制作用,具有完全传导的中介效应。拓展性分析显示,GVC嵌入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滞后效应和动态效应;此外,金融危机对GVC嵌入的经济增长效应具有显著的负向冲击影响,是导致经济增长率由"结构性加速"转向"结构性减速"的外在原因;该负向冲击是通过产业结构高级化路径实现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毛加强  
该文在分析产业集群和全球价值链之间联系的基础上,探讨了通过杠杆利用和学习机会、外商直接投资、跨国商品流通和技术许可等方式使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提出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升级路径,即功能升级—产品升级—工艺流程升级—链条转换。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史青  赵跃叶  
传统关境统计法由于高估贸易利益进而导致企业出口引致的真实就业效应产生偏误。本文测算出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程度——出口国内增加值率(DVAR),从增加值贸易视角重新探讨中国企业出口的就业效应,并选取实际有效汇率做工具变量,解决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与传统关境统计方法下的贸易总量相比,企业DVAR提升对就业规模的促进作用更大,对就业结构的负面影响更小,提高出口国内附加值比单纯扩张出口规模更为重要;出口到高收入国家的企业其DVAR对就业规模的提升最明显,对技术工人的需求相对更大,对就业结构的负面影响更小;出口最终品的企业其DVAR带来就业规模的提升最大,而出口中间品的企业其DVAR对就业结构的负面影响更小;随着产品差异化程度的增加,出口该类产品的企业DVAR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变大,同时对就业结构的负面影响变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谢会强  
本书重点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碳排放及其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及效果。通过数理模型构建和逻辑梳理,剖析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碳排放及其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采用投入产出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全面测度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整体及行业碳排放的影响效果。最后,从地区和行业两个层面实证检验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碳生产率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