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77)
- 2023(12830)
- 2022(10713)
- 2021(10292)
- 2020(8583)
- 2019(19630)
- 2018(19119)
- 2017(36360)
- 2016(18756)
- 2015(21363)
- 2014(20767)
- 2013(20192)
- 2012(18207)
- 2011(16241)
- 2010(15705)
- 2009(14532)
- 2008(13923)
- 2007(11639)
- 2006(9705)
- 2005(8393)
- 学科
- 济(79371)
- 经济(79292)
- 管理(58412)
- 业(55114)
- 企(45570)
- 企业(45570)
- 方法(39580)
- 数学(35254)
- 数学方法(34777)
- 农(22395)
- 中国(22232)
- 贸(19600)
- 贸易(19592)
- 财(19489)
- 易(19232)
- 业经(16839)
- 制(13979)
- 学(13733)
- 农业(13093)
- 务(12539)
- 财务(12497)
- 财务管理(12469)
- 银(11957)
- 银行(11946)
- 和(11912)
- 技术(11772)
- 企业财务(11736)
- 环境(11634)
- 融(11463)
- 金融(11462)
- 机构
- 大学(263721)
- 学院(262576)
- 济(116276)
- 经济(114468)
- 管理(106994)
- 理学(94153)
- 理学院(93218)
- 管理学(91662)
- 管理学院(91178)
- 研究(84293)
- 中国(66089)
- 京(54206)
- 财(49960)
- 科学(48502)
- 财经(41379)
- 中心(39693)
- 所(39212)
- 经(38098)
- 农(37396)
- 经济学(36838)
- 业大(36033)
- 研究所(35935)
- 江(34289)
- 北京(33686)
- 经济学院(33219)
- 范(32740)
- 师范(32436)
- 财经大学(31202)
- 院(30769)
- 农业(29457)
- 基金
- 项目(184248)
- 科学(148637)
- 基金(139904)
- 研究(134764)
- 家(121301)
- 国家(120364)
- 科学基金(105685)
- 社会(90284)
- 社会科(85791)
- 社会科学(85771)
- 基金项目(73202)
- 自然(67944)
- 省(67672)
- 自然科(66547)
- 自然科学(66532)
- 自然科学基金(65365)
- 教育(62455)
- 划(57870)
- 资助(57094)
- 编号(52412)
- 部(42788)
- 重点(40865)
- 成果(40782)
- 国家社会(39099)
- 创(38964)
- 发(38595)
- 教育部(37757)
- 人文(36514)
- 创新(36465)
- 科研(35633)
共检索到369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邓世专
基于零部件产品视角,阐述了全球价值链的演进,得出中国主要全球价值链产品,分析了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情况,并采用依存度计量方法和加入依存度变量的扩展模型,对中国在全球价值链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亚洲区域价值链对中国的依存度最高,从北美、欧盟区域价值链对亚洲区域价值链内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依存度看,主要依赖的是中国,实证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中国成为全球价值链的一个核心平台,对于中国来说,维护全球价值链的稳定,成为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康江江 张凡 宁越敏
产品内分工已成为支配当代企业分工与产品生产的重要模式。研究智能手机生产网络价值分配格局,对辨析中国大陆企业在移动通讯产业价值链中所处地位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利用2012—2017年苹果公司供应商数据,以其零部件价值含量与技术要求为测度标准,分析了苹果手机零部件全球价值链的分配特征以及中国大陆企业在其中的地位变化。发现:高价值环节的供应商主要以美国、日本、韩国为主,而中低价值环节则以中国台湾、日本和中国大陆供应商为主,且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在中间环节占据重要地位。处于价值链高端的供应商分支数量在中国大陆和美国缩减明显,日本、韩国较为稳定,中国台湾增加明显。在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供应商分支趋向中国大陆集中。印度、巴西以及越南等地成为新的中低端价值环节转移承接地。近年来,中国大陆在苹果手机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得到了提升,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中原地区等地逐渐形成了苹果供应商分支的集聚区域,呈现出零部件生产的区域分工特征。长三角(上海-苏州为核心)与珠三角(深圳-东莞为核心),承接了价值链多个生产环节,是中国大陆嵌入苹果手机生产网络的主要阵地。成渝地区既承接了芯片类企业布局,也承接了价值链低端的组装代工和包装服务环节,呈现出在价值链两端双向承接的特征。环渤海、福建及湖南等地主要承接苹果手机价值链的中间环节,而中原地区主要以苹果手机组装与包装服务为主,承接价值链的低端环节。最后,论文从创新驱动、政府作用与外资等方面探讨了影响中国大陆地位提升的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树辉
全球价值链网络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织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是欠发达地区产业升级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在分析韶关汽车零部件产业链特征和嵌入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基础上,认为韶关汽车零部件产业可借助政府、品牌整车及其骨干零部件企业、科研院所和中介组织四种力量,构建零部件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快速嵌入珠三角价值链,并推进价值链的国际化延伸,以全球价值链嵌入跟随式和自主创新式并举的模式实现产业升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蒲华林 张捷
中国巨大的贸易顺差引致贸易伙伴的诘难,国内外学者的实证分析却表明中国从产品内国际分工与贸易中获取的国内价值增值非常有限。产品内国际分工与贸易主要表现为零部件等中间产品的进出口,这一特征在机械运输设备和自动数据处理产业表现得尤其明显。通过计算1994—2007年零部件进出口的单位价值比率,发现中国出口零部件的单位价值远远低于相同编码进口零部件的单位价值。这意味着中国在进口大量高价值零部件从事终端产品低附加值出口加工的同时,也在制造并大量出口低价值零部件。中国激增的贸易顺差是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副产品,掩盖了产品价值真实的国际分配。中国要成为真正的制造业强国并获得更大的国际分工利益,必须从提高国产零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郑昭阳 周昕
本文从零部件贸易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在东亚贸易结构中的地位。文中计算了中国和其他东亚经济体1992~2005年的零部件贸易额,在大量事实数据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中国在东亚地区以零部件进口为主,而与区域外市场之间以最终产品出口为主。同时,随着中国经济逐渐融入到东亚地区的生产网络中,东亚地区的"三角贸易"模式发生了转变:中国成为东亚地区的出口平台,进口来自于区域内较发达经济体的中间产品零部件,进行装配加工后将最终产品销往区域外市场。
关键词:
中国 东亚 零部件贸易 三角贸易模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昕 牛蕊
本文从产品内分工理论出发,在"华盛顿苹果效应"的贸易成本假设下,研究地理距离对中间产品贸易的影响。文章选用2000~2009年中国对41个国家(地区)的零部件进口数据,通过面板引力模型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来自高收入国家的零部件进口受距离影响较小,而来自低收入国家的零部件进口受距离影响较大。在生产网络中,距离因素对于其中各个环节存在不对称的影响。本文也由此说明低端生产环节之间的临近是东亚生产网络区位优势的主要来源。
关键词:
产品内分工 距离 零部件贸易 引力模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康江江 林柄全 宁越敏
选取2012—2018年苹果公司供应商数据,运用赫芬达尔指数和GIS空间分析描述苹果零部件供应链空间分布特征,利用负二项回归方法检验地方粘性与全球链接两大要素的作用。结果表明:(1)苹果供应链呈现出少数城市和省域集聚性、大城市群的高度集聚性、城市等级规模的衰减性三大特征。(2)长三角和珠三角核心城市表现为同、异功能供应商区位共聚特征,一般城市和中西部的城市以单一产品专业化生产为主且表现为同功能供应商区位共聚特征。(3)苹果零部件供应链倾向于在产业开发区较多、交通便利且与全球贸易联系紧密的城市分布。供应链上游企业倾向于向经济发达且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分布,而生产成本上涨则会显著妨碍上游企业进入;外资增长会对供应链中游的企业区位选择产生负向作用;供应链下游倾向于向制造业人口较多、港口运输能力较强且参与全球贸易较多的城市区位布局。
[期刊] 预测
[作者]
翟婧宇 王东
RFID技术以其在信息收集和处理方面的全面性、可靠性和可追溯性,可用来进行全面的信息追溯管理,达到控制产品质量、提高追溯效率的管理目标,被认为是最适合汽车零部件供应链的现代技术之一。本文通过构建由主机厂和一个零部件供应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基于制造过程中收集的过程信息和质量信息,考虑零部件产品的质量控制水平和检测水平,研究采纳RFID技术后对供应链的收益影响和质量水平变化,并在保证各成员收益的前提下确定标签成本的约束条件;结论分析认为标签成本对供应商的质量控制水平和收益的影响更大,主机厂对RFID技术的采纳度更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尚文芳
原材料具有多种用途且更新换代较快,若将其提前加工为零部件或者持有大量库存,必然会产生较为昂贵的机会成本,因此,上游供货商往往要求下游生产商与其共担原材料备货风险:下游生产商确定零部件常规订货量的同时,购买一部分具有双向属性的期权;下游生产商组织加工产成品前夕获得更为准确的需求数据后,确定期权的执行性质及数量;若需要执行看涨期权补货,供应商启动准时制供应模式对其供货。模型求解及算例分析表明:双向属性的期权价格机制能够实现零部件供应链整体利润的最大化,也能够使上下游成员均获得利润改进;随着原材料备货机会成本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蒲华林 张捷
中国零部件贸易的快速增长是产品内国际分工和全球生产网络扩展的必然结果。统计数据分析显示,不同的贸易区域、国家和地区与中国的零部件贸易具有不同的特点。零部件贸易失衡和较低的零部件进出口单位价值比表明中国还处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低端和全球生产网络的外围。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必须从零部件开始。
关键词:
产品内国际分工 零部件贸易 全球生产网络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倪红福 夏杰长
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不但在国家之间深入发展,而且延伸至一国之内,形成了国内价值链,尤其是对于地大物博、区域差异较大的中国更为明显。本文在构建嵌入次区域的全球投入产出表基础上,拓展了增加值出口和总出口增加值分解方法,对1997、2002和2007年中国各区域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作用及其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各区域的增加值贸易存在较大差异,传统总值贸易统计高估了中国各区域的贸易顺差,甚至一些区域出现传统总值国际贸易顺差,而增加值国际贸易逆差的情形。(2)中国内陆区域通过向沿海区域提供中间产品而间接实现增加值出口。传统总值贸易统计数据一般高估了沿海区域和低估了内陆区域的对外贸易贡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慧岭 凌丹
本文剖析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重构对发展中国家价值链分布的影响机理,并基于2000—2014年世界制造业投入产出数据,度量附加值口径下GVC重构的发生状况,实证检验GVC重构对中国制造业价值链分布的具体影响。研究表明,不同制造行业的GVC重构特征与整体表现出的扩张—收缩—再扩张趋势不尽相同,部分行业呈现持续收缩或持续扩张的特征。根据在发达国家、本国内部、发展中国家三类经济体中的价值链条分布特征差异,可将中国18个制造行业分为"双向挤压型""强劲生长型""GVC主导型""国际产能合作型"四类。依据在GVC重构中的不同表现,本文提出中国各类制造行业的转型升级路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钱晓东 王中钰
为了探究供应链网络中幂律分布演化趋势的规律,针对演化博弈理论在幂律分布的突变现象和平稳分布方面研究的不足,在选择-漂移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对突变效用矩阵和节点策略选择概率的变化进行改进分析;通过得到的效用矩阵优化值和行为策略转变概率,结合中国知网提供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数据进行实验仿真,以2018年至2021年数据集为主要研究目标,分析在改进选择-漂移动力学模型的作用下供应链网络的幂律分布特征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的行为策略占比会影响网络幂律分布的演化趋势;存在一个最佳调节参数使得网络在演化过程中避免幂律分布的相变现象发生,并使网络的分布更加平稳。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金升 廖燕
由于零部件在汽车生产过程中种类繁多,在零部件供应物流中,依据零部件所占空间的大小,对零部件进行合理的搭配,可以充分利用物流运输车辆的有效空间,降低其运输成本。通过对零部件消耗体积的模拟,基于Matlab软件,采用模糊聚类法对汽车零部件搭配进行研究,分析了零部件装载运输过程中依据消耗体积进行聚类搭配模式,最终实现零部件物流配送的优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金升 廖燕
由于零部件在汽车生产过程中种类繁多,在零部件供应物流中,依据零部件所占空间的大小,对零部件进行合理的搭配,可以充分利用物流运输车辆的有效空间,降低其运输成本。通过对零部件消耗体积的模拟,基于Matlab软件,采用模糊聚类法对汽车零部件搭配进行研究,分析了零部件装载运输过程中依据消耗体积进行聚类搭配模式,最终实现零部件物流配送的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