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77)
2023(7197)
2022(6069)
2021(5865)
2020(4836)
2019(11029)
2018(10671)
2017(20583)
2016(10453)
2015(12313)
2014(11963)
2013(12133)
2012(11539)
2011(10540)
2010(10380)
2009(9955)
2008(9818)
2007(8776)
2006(7745)
2005(7211)
作者
(30528)
(25620)
(25594)
(24264)
(16220)
(12258)
(11528)
(9920)
(9687)
(9072)
(8802)
(8473)
(8242)
(7986)
(7974)
(7970)
(7846)
(7344)
(7331)
(7149)
(6632)
(6174)
(6126)
(5774)
(5756)
(5593)
(5445)
(5439)
(5142)
(5104)
学科
(55034)
经济(54987)
管理(30966)
(30590)
(25089)
企业(25089)
方法(22560)
数学(19644)
数学方法(19451)
中国(16364)
(13502)
贸易(13496)
(13257)
(12880)
业经(11989)
产业(10592)
(9414)
地方(9250)
(9152)
(8667)
(8014)
银行(8008)
(7999)
金融(7998)
技术(7932)
(7814)
农业(7721)
关系(7514)
(7332)
(7287)
机构
大学(163971)
学院(161057)
(78556)
经济(77465)
管理(61939)
研究(59987)
理学(53212)
理学院(52616)
管理学(51879)
管理学院(51572)
中国(46496)
(35743)
科学(33647)
(31605)
(29523)
研究所(26897)
中心(26328)
财经(25832)
经济学(25811)
(23688)
经济学院(23252)
北京(23243)
(22092)
(21789)
(21180)
(20949)
师范(20790)
业大(19842)
财经大学(19268)
科学院(18313)
基金
项目(105512)
科学(85355)
基金(80632)
研究(77244)
(70197)
国家(69770)
科学基金(60250)
社会(53274)
社会科(50805)
社会科学(50798)
基金项目(41142)
(37215)
自然(37003)
自然科(36275)
自然科学(36267)
自然科学基金(35679)
教育(34073)
资助(33984)
(32072)
编号(28552)
(24836)
(23774)
国家社会(23763)
重点(23532)
成果(23354)
中国(22891)
(21919)
教育部(21818)
人文(20795)
创新(20674)
期刊
(85605)
经济(85605)
研究(50903)
中国(31846)
管理(24789)
科学(23126)
学报(22745)
(22220)
(20737)
大学(17931)
学学(16686)
经济研究(15603)
农业(14773)
教育(14091)
(13994)
金融(13994)
技术(13960)
财经(13504)
业经(12452)
(12380)
(12037)
问题(11564)
国际(11503)
世界(11212)
技术经济(9069)
(8810)
统计(8468)
图书(7684)
(7594)
商业(7348)
共检索到2451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陆舰   邓颖   张天硕  
文章从复杂网络视角出发,基于产业链的高阶网络传递效应,从产出供应链和投入需求链两个方向精准识别和深入分析了中国在全球产业链网络中的地位演变。研究发现,2000—2020年,中国地位的崛起彻底改变了全球产业链网络的权力分布,形成中、美、德三足鼎立的局面。中国地位的攀升来源于制造业的经久不衰和服务业的后起直追。2020年,中国制造业Page Rank需求链和Chei Rank供应链中心度均居世界首位,中高端制造业地位领先,电子与光学设备业成为全球枢纽。中国服务业Page Rank和Chei Rank中心度稳步增长,分别提升至全球第3位和第5位,知识型生产性服务业进入网络核心区。中国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网络,着力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有助于加快构建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和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体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莹莹  程宝栋  尤薇佳  郑文迪  
【目的】厘清全球原木贸易网络的动态演化特征,为各国(地区)原木贸易决策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全局、局部和个体3个层面,对2000—2018年全球原木贸易网络的结构特征和格局演变进行分析,并从网络地位和贸易模式两个方面探讨中国在全球原木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变迁。【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全球原木贸易网络规模不断拓展,网络内部贸易关系稀疏程度相对平稳,但平均贸易额上升明显。不同年份全球原木贸易网络的板块构成不同,板块内部联系趋于紧密,核心国家(地区)趋于"抱团",但板块间联系逐渐减少,板块间"俱乐部"效应显著下降。不同国家(地区)的核心度变化趋势不同,中国、印度等国家(地区)核心度上升明显,中国于2011年超越美国,居于核心度首位,而美国、俄罗斯、法国等国家(地区)核心度则呈下降趋势;中国个体网络规模不断提升,"桥"的作用明显,但结构洞效应有所弱化。原木产业内贸易规模不断提升,贸易伙伴以"边缘型"国家(地区)为主。贸易逆差不断减小,进口依存度有所提升。【结论】各国(地区)应根据自身和整体网络特征,采取各种措施优化原木贸易网络,推动国际物流互联互通,优化贸易路线,减少运费成本,提高运输效率,为高效、便利、低成本的原木贸易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作为原木需求最为旺盛的国家,要根据自身实际,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自身在全球原木贸易网络中的话语权,不断优化原木贸易网络,降低对单个国家(地区)的进口依赖,维护国内木材安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莹莹  程宝栋  尤薇佳  郑文迪  
【目的】厘清全球原木贸易网络的动态演化特征,为各国(地区)原木贸易决策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全局、局部和个体3个层面,对2000—2018年全球原木贸易网络的结构特征和格局演变进行分析,并从网络地位和贸易模式两个方面探讨中国在全球原木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变迁。【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全球原木贸易网络规模不断拓展,网络内部贸易关系稀疏程度相对平稳,但平均贸易额上升明显。不同年份全球原木贸易网络的板块构成不同,板块内部联系趋于紧密,核心国家(地区)趋于“抱团”,但板块间联系逐渐减少,板块间“俱乐部”效应显著下降。不同国家(地区)的核心度变化趋势不同,中国、印度等国家(地区)核心度上升明显,中国于2011年超越美国,居于核心度首位,而美国、俄罗斯、法国等国家(地区)核心度则呈下降趋势;中国个体网络规模不断提升,“桥”的作用明显,但结构洞效应有所弱化。原木产业内贸易规模不断提升,贸易伙伴以“边缘型”国家(地区)为主。贸易逆差不断减小,进口依存度有所提升。【结论】各国(地区)应根据自身和整体网络特征,采取各种措施优化原木贸易网络,推动国际物流互联互通,优化贸易路线,减少运费成本,提高运输效率,为高效、便利、低成本的原木贸易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作为原木需求最为旺盛的国家,要根据自身实际,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自身在全球原木贸易网络中的话语权,不断优化原木贸易网络,降低对单个国家(地区)的进口依赖,维护国内木材安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志明  代鹏  
文章借鉴Koopman et al(2014)和Wang et al(2014)构建总值贸易核算框架的思想,给出了一个从行业层面分解中国总出口的核算框架。在此基础上,运用1995~2011年世界投入产出表(WIots),将中国21个行业的总出口(gross exports)分解为7个增加值和重复核算部分,并构建了5个与增加值出口相关的测量指标,以此来判定各行业在全球价值链和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地位。结果表明,无论从静态还是从比较静态视角来看,各行业在全球价值链和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地位及其变动幅度均存在显著差异,但从动态视角来看,各行业的增加值出口率及全球价值链地位呈现出相似的变动趋势。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怀政  
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与发展标志着新世纪国际生产体系的重大变革。跨国公司正逐步把中国纳入其全球战略体系,实现全球一体化生产、销售和研发。随着中国逐步融入全球生产网络,我国制造业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当务之急是要以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战略调整为契机,通过配套生产、OEM、合同制造、战略联盟等方式进入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同时要适度进行产业链节点的横向扩张和纵向延伸,努力促进技术进步,提高产品附加值,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链提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芮明杰  刘明宇  
在网络状产业链中,资产关联服从于知识的关联,知识整合是网络状产业链整合的实质。企业组织间的SECI过程构成了网络状产业链的知识整合平台,“巴”在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网络状产业链由知识冲突引发SECI过程,从企业隐藏知识到产业链明晰知识的转换结果是标准的演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斌   刘杨倩宇   叶利莹   柯达  
作为中国发展新兴战略产业的重要矿产资源,锡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以锡矿产业链为切入点,基于5种锡矿典型产品的2012—2021年国际贸易数据,构建锡矿产品国际贸易复杂网络模型,分析全球锡矿产业链贸易整体及个体时空演变特征,进一步研究中国在全球锡矿产品贸易中的优势及不足。结果表明:(1)锡矿产业链上中下游典型产品在国际贸易中都存在一定集聚效应,但上游集聚效应低,中下游贸易效率较高。(2)锡矿产业链贸易呈现小团体化,社团内部以少数国家主导,德国及部分欧洲国家在中游及部分下游产品中占据重要地位。(3)中国在全球锡产业链贸易网络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特别在下游产品的控制力,但在原材料供应上高度依赖进口,在中游产品贸易中缺乏话语权。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徐奇渊  
本文分析全球产业链重塑,将中美冲突作为一条主线,疫情冲击、数字化、绿色化作为三条辅线,得出以下结论:(1)数字时代全球化背景下,中美冲突具有特殊复杂性。(2)全球产业链重塑将呈多元化、数字化、绿色化。(3)中国产业链的全球影响力和脆弱性并存。(4)美国应对产业链悖论的策略值得重视。(5)中美共同提高关税排除率具有一定可能性。(6)中美科技竞争将呈三大新趋势。(7)中国产业链面临三个调整方向:外移、内迁、区域重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孟东梅  姜延书  何思浩  
全球价值链(GVC)的迅猛发展客观上要求我们准确评判中国服务业在其中的地位。鉴于此,利用WWZ分解方法,从垂直专业化率及其构成、国外增加值来源国和占比变动、增加值出口比值的变化趋势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中国服务业出口在GVC中的参与程度不断加深,正在向GVC的上游部分移动。(2)欧盟(包括欧元区和欧盟其他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在中国服务业出口中的垂直专业化率占比较大,表明中国服务业已经较深地融入到GVC中。(3)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运输、仓储和邮政通信业,以及其他服务业三个行业的增加值出口比值较高,是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出口比值不断增大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孟东梅  姜延书  何思浩  
全球价值链(GVC)的迅猛发展客观上要求我们准确评判中国服务业在其中的地位。鉴于此,利用WWZ分解方法,从垂直专业化率及其构成、国外增加值来源国和占比变动、增加值出口比值的变化趋势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中国服务业出口在GVC中的参与程度不断加深,正在向GVC的上游部分移动。(2)欧盟(包括欧元区和欧盟其他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在中国服务业出口中的垂直专业化率占比较大,表明中国服务业已经较深地融入到GVC中。(3)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运输、仓储和邮政通信业,以及其他服务业三个行业的增加值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伯伟  胡学文  
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已经成为东亚经济增长的核心特征,但尚缺乏对该生产网络系统勾勒的研究。本文借助投入产出表对国际贸易分类标准中的零部件划分进行修正,以产业链为基础系统总结了SITC(Rev3)第7、8类四分位最终产品所对应的零部件,进一步探讨了东亚产品竞争力的来源、区域生产网络的变迁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1)东亚零部件贸易是其产品出口竞争力的重要来源;(2)诸多生产链交织形成了东亚区域生产分工网络,并呈现出不断强化、加深和技术升级的趋势;(3)中国经济的融合推动了东亚分工网络的发展和调整,成为区域内主要的零部件出口国,日本的主导地位逐渐削弱。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熊琦  
本文研究表明,东盟已较大程度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中,但在全球价值链中仍处于低端环节,主要表现为间接出口品的国内附加值比重不断减少、国外附加值比重不断增加;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所处地位较高,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行业参与全球生产网络程度提高,但呈下游化发展趋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宏伟   黄希宇   张杨   王心怡  
【目的】钨在新能源、智能制造以及国防军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全球突发事件频发导致各国(地区)对钨矿需求减少,厘清贸易需求短缺风险在钨产业链贸易中的动态传播机制可为规避风险和保障中国钨资源供应安全提供决策支持。【方法】本文基于复杂网络分析方法,结合传染病模型,构建了全球钨产业链贸易网络风险传播模型,模拟了与中国出口贸易依赖度排名前5的国家(地区)在发生贸易需求短缺风险时,风险在钨产业链贸易多层网络中的影响程度和传播路径。【结果】(1)在不同的需求风险冲击下,钨产业链贸易网络雪崩规模差别较大,但整体呈阶梯式下降趋势。且随着需求冲击的加剧,危机影响逐渐向上游转移,受影响国家(地区)数量逐渐增加。(2)钨产业链贸易网络风险传播属于一种“少数影响”现象,表现出“既稳健又脆弱”的特点。即当美国、英国(上游)、德国(中游)、泰国(下游)等关键贸易国家(地区)出现需求短缺时,网络是脆弱的,而非关键贸易国家(地区)出现需求短缺则对其他国家影响不大。(3)对中国而言,钨上游主要受到英国(层内传播)、美国和德国(层间传播)的直接影响以及日本、韩国和荷兰(层间传播)的间接影响,中游主要受到日本(层内传播)的直接影响,美国和德国(层内传播)的间接影响以及美国、印度尼西亚和泰国(层间传播)的间接影响,下游主要受到美国(层内传播)的间接影响。【结论】因此,努力推动中国钨资源出口贸易多元化,在关注重要贸易国家(地区)政策和供需异动情况的同时注重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完善钨资源供应链安全审查与风险评估并深化全球供应链合作,是促进中国钨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实施精准化风险管理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沈立  倪鹏飞  
全球产业链发展正呈现新趋势,产业链布局趋向本土化、区域化、松动化,产业链组织则呈现短链化、集群化、智能化趋势。产业链的深刻变革将会对中国城市发展格局产生一定影响。从区域视角看,产业链变革将给不同地区城市带来异质性影响,中部和西部城市发展将迎来新一轮机遇。从城市群视角看,产业链变革将加速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崛起。从城市视角看,产业链变革将深刻影响不同层级城市的发展。国家中心城市主要发挥科技创新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功能,成为头部城市;区域中心城市主要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构成颈部城市;城市群内中小城市主要发展本城市群主导产业链的中低端环节,构成腰部城市;非城市群内的中小城市将变成消费型城市,属于腿部城市。新形势下优化我国城市发展格局,应从三个层面出发: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分类施策推动东中部和西部城市错位联动发展;强化城市群一体化建设,多措并举打造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集聚地;布局多层嵌套城市体系,分级定策助推不同层级城市发挥优势功能。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汪雪莲  
本文尝试从数字出版发展历史、现阶段数字出版销售主渠道和图书馆与数字出版的互动关系等三个方面论述图书馆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的地位和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