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76)
2023(9619)
2022(7797)
2021(7456)
2020(6093)
2019(13652)
2018(13024)
2017(24694)
2016(12916)
2015(14876)
2014(14562)
2013(14420)
2012(13848)
2011(12637)
2010(12745)
2009(12201)
2008(11326)
2007(10174)
2006(9114)
2005(8547)
作者
(36843)
(31038)
(30663)
(29378)
(19595)
(14942)
(13899)
(12031)
(11926)
(10852)
(10621)
(10461)
(10041)
(9778)
(9746)
(9654)
(9264)
(8981)
(8895)
(8655)
(7884)
(7426)
(7353)
(6965)
(6921)
(6886)
(6697)
(6616)
(6239)
(6219)
学科
(62052)
经济(61996)
管理(34333)
(32578)
(26291)
金融(26289)
中国(25855)
(25740)
企业(25740)
(23651)
银行(23641)
方法(23048)
(23040)
数学(20814)
数学方法(20609)
地方(15691)
(14761)
(14756)
(14069)
(13880)
贸易(13864)
(13564)
业经(11850)
中国金融(11278)
(10931)
(10672)
农业(10168)
关系(8740)
环境(8677)
(8657)
机构
大学(188882)
学院(186647)
(87937)
经济(86336)
研究(72100)
管理(66317)
中国(63070)
理学(56453)
理学院(55732)
管理学(54812)
管理学院(54493)
科学(40932)
(40855)
(38849)
(36346)
中心(33980)
研究所(33052)
财经(31038)
经济学(29659)
(29429)
(28485)
经济学院(26781)
北京(26507)
(26328)
(25809)
(24638)
师范(24420)
业大(23645)
财经大学(23327)
农业(22929)
基金
项目(122167)
科学(97702)
基金(91696)
研究(90141)
(80329)
国家(79734)
科学基金(67680)
社会(60727)
社会科(57766)
社会科学(57756)
基金项目(47230)
(44046)
自然(41181)
教育(40587)
自然科(40306)
自然科学(40295)
自然科学基金(39594)
(38307)
资助(38191)
编号(34466)
成果(28888)
(28636)
重点(28387)
(27918)
国家社会(26869)
中国(26040)
(25573)
教育部(24822)
课题(24469)
创新(24158)
期刊
(96200)
经济(96200)
研究(60948)
中国(40435)
(34016)
金融(34016)
(28158)
学报(28015)
(27879)
科学(27458)
管理(25181)
大学(21815)
学学(20550)
教育(18910)
农业(18559)
经济研究(16511)
财经(16270)
技术(14709)
(14186)
国际(13630)
(13457)
业经(12663)
问题(12480)
世界(12445)
(10275)
技术经济(9119)
统计(8688)
(8500)
论坛(8500)
理论(8326)
共检索到2974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高海红  
导言由2007年8月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已经转变为全球金融危机,并向实体经济扩散,使得发达经济体陷入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全面的经济衰退,其严重程度远远超出了大多数人的预期。中国也毫无例外地深陷其中。尽管中国相对不发达的金融市场和中国对资本项目交易在相当程度上的管制,使得中国的金融机构在某种程度上免疫于由金融衍生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树生  刘厚俊  
在多边合作受挫,区域化再度兴起的背景下,本文从当今世界经济格局考察亚洲区域合作,客观分析中国在亚洲区域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对中国推进区域合作路径提出构想。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虹  
亚洲金融体系脆弱的原因之一,就是亚洲资本市场尚不成熟。虽然亚洲的储蓄率很高,但亚洲的储蓄一般都存入当地金融机构,再通过欧美国际金融中心转化为投资回流亚洲。因此,亚洲企业和金融机构往往依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高海红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至今的20年间,亚洲区域贸易、产业链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金融一体化也在发展。然而,亚洲国家的储蓄仍主要在区外循环,美元仍是亚洲国家的重要货币锚和融资货币,这使得亚洲区域易受外部金融冲击。维护区域金融稳定,是清迈倡议多边机制的重要使命。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主要国家之间货币政策持续分化的环境下,亚洲国家需要加强区域金融合作,共建全球金融安全网,提高清迈倡议多边机制救助贷款的适应性、灵活性以及与其他救助资源的协同性,提升东盟和中日韩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经济监控职能,建立区域货币基金,确保清迈倡议多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曲凤杰  
当前,亚洲区域金融合作除在区域危机救助方面有所进展外,在亚洲债券市场、汇率机制和货币合作等方面步履维艰。由于亚洲对外贸易的最终需求主要靠欧美市场,投资也不具备明显的"本地偏好"特点,加之亚洲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结构,使亚洲储蓄剩余不是在区内循环并转化成投资。既然区域金融合作的主要目的是抵消参与国的政策外溢,在亚洲国家间经济相互依存关系相对较弱,而且区域金融资源在区外循环的情况下,区域金融合作的必要性也大打折扣。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高海红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至今的20年间,亚洲区域贸易、产业链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金融一体化也在发展。然而,亚洲国家的储蓄仍主要在区外循环,美元仍是亚洲国家的重要货币锚和融资货币,这使得亚洲区域易受外部金融冲击。维护区域金融稳定,是清迈倡议多边机制的重要使命。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主要国家之间货币政策持续分化的环境下,亚洲国家需要加强区域金融合作,共建全球金融安全网,提高清迈倡议多边机制救助贷款的适应性、灵活性以及与其他救助资源的协同性,提升东盟和中日韩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经济监控职能,建立区域货币基金,确保清迈倡议多边机制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互补关系,以及建设区域本币债券市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胜刚  黄文青  
区域性货币组织的出现是国际货币制度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对亚洲区域现状进行了分析 ,认为亚洲地区货币合作虽然存在充分的可行性 ,但无论从经济或是政治角度来说 ,目前仍不具备组成货币区的条件 ,亚洲货币合作只能在较浅的层次上进行 ,要达到货币一体化 ,组成最优货币区还任重道远。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静萍  
亚洲区域货币合作是目前国际经济理论界和各国政府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亚洲区域货币合作的五种主要模式——BBC方案、亚洲货币联盟方案、日元区方案、东亚美元本位以及以人民币为核心的货币联盟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BBC方案和亚洲货币联盟方案要优于其余三种方案,而BBC方案在目前最具可行性,它一方面尽量减少了汇率制度合作在政治、制度层面的要求,另一方面又可以比较充分地享受区域汇率制度合作带给区域经济的诸多好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曲凤杰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八字方针,进而又提出推进周边外交的两个方向,一是加强睦邻友好,二是加强区域合作。区域合作首次出现在党的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首次与双边关系并列,成为中国周边外交的另一主要方向。亚洲周边国家是我国开展区域合作的重点对象,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占我国外贸总额的60%以上,从周边国家和地区获得的投资多年来占我国吸引外资总额的70%以上。本文研究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区域合作,包括区域经济一体化安排和非机制化合作形式,内容涉及经济、安全、人文合作,重点集中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为我们把握我国的亚洲区域合作战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顾小存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发展的新热点。低碳经济与全球化、信息技术一样,将成为重塑世界经济版图的强大力量,也对加强亚洲区域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论文致力于揭示在低碳经济发展的新挑战下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有利及不利因素,并针对东北亚地区各国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提出亚洲低碳经济合作的战略构想与目标的理论模型,力图比较准确地把握低碳经济发展的最新动向,进一步对其进行预测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虹  
2001年10月22日,第9次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落下帷幕。APEC(Asia Pacific Eec-nomic Cooperation)上海会议主要讨论的问题是,分享全球化和新经济的利益、促进贸易和投资、促进地区持续的经济增长。有关促进贸易和投资的内容,将在修改《上海宪章》的基础上完成《上海共识》,成为本次领导人会议声明的重要附件。相信《上海共识》有可能成为指导APEC进程,促进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发展的重要文件,同时也必将为亚洲地区经济与金融领域的合作注入新的活力。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郑鸿业  
值此《国际贸易》杂志创刊十周年之际,我谨代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表示热烈的祝贺,愿借此机会,就亚洲区域经济合作问题谈一谈自己的意见,与《国际贸易》杂志的广大读者们共同探讨.大家知道,目前世界经济有两个明显的趋势:一个是向一体化发展;另一个是向区域化和集团化发展.这将不可避免地改变商品、劳务、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刘光溪  余盛兴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亚洲区域经济合作所面临的艰难和曲折的原因,并在简要介绍和分析亚洲区域经济合作出现的新动向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参与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的因应对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芹  
对亚洲金融合作问题的关注和研究,是随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亚洲各经济体汇率制度的变革、区内经济合作与政策协调的强化以及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尤其是近年来美元汇率的剧烈波动而展开和深入的。本文从亚洲金融合作的背景、理论基础、面临的困难和机遇四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