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14)
2023(17719)
2022(15302)
2021(14398)
2020(12001)
2019(28123)
2018(27271)
2017(52609)
2016(27862)
2015(31414)
2014(30780)
2013(30419)
2012(27801)
2011(24931)
2010(24684)
2009(22578)
2008(21896)
2007(18562)
2006(16235)
2005(14173)
作者
(77688)
(65084)
(63974)
(61248)
(41442)
(31048)
(29293)
(25416)
(24671)
(22816)
(22069)
(21951)
(20449)
(20431)
(20079)
(19902)
(19251)
(18845)
(18500)
(18460)
(15798)
(15705)
(15534)
(14819)
(14489)
(14403)
(14151)
(13801)
(12876)
(12605)
学科
(116352)
经济(116226)
管理(78926)
(76015)
(62807)
企业(62807)
方法(54742)
数学(48421)
数学方法(47797)
中国(32267)
(30284)
(29866)
(24689)
贸易(24678)
(24057)
业经(23980)
(22938)
地方(22011)
农业(19905)
(19454)
(18531)
财务(18452)
财务管理(18414)
企业财务(17511)
理论(17455)
环境(17393)
技术(17351)
(17221)
(16540)
金融(16537)
机构
大学(395471)
学院(389686)
(165334)
经济(162241)
管理(156791)
理学(136993)
理学院(135502)
研究(133178)
管理学(133059)
管理学院(132363)
中国(99244)
(83679)
科学(79637)
(74174)
(64793)
财经(60433)
中心(59580)
研究所(59305)
(58246)
业大(56001)
(55386)
(53654)
北京(52889)
经济学(51138)
(50920)
师范(50474)
(48965)
经济学院(46246)
财经大学(45536)
农业(45447)
基金
项目(273718)
科学(217725)
基金(203175)
研究(199216)
(177693)
国家(176107)
科学基金(152249)
社会(128805)
社会科(122337)
社会科学(122302)
基金项目(107296)
(102746)
自然(98996)
自然科(96793)
自然科学(96770)
自然科学基金(95026)
教育(91516)
(87547)
资助(83939)
编号(79043)
成果(63430)
(61839)
重点(61039)
(57456)
(56673)
国家社会(54403)
课题(53747)
教育部(53703)
创新(52900)
科研(52332)
期刊
(170798)
经济(170798)
研究(116609)
中国(69898)
学报(60169)
管理(57413)
科学(56776)
(55879)
(52042)
大学(46760)
学学(43799)
教育(40188)
农业(36616)
技术(33653)
(30831)
金融(30831)
财经(29371)
经济研究(28932)
业经(25769)
(25197)
问题(22785)
(21070)
(20054)
图书(19723)
技术经济(18960)
国际(18298)
科技(18145)
世界(17925)
统计(17882)
理论(17686)
共检索到5639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先明  黄华  
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已经越过快速增长的初期阶段,如何转向高质量发展是亟待解决的命题。本文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滞后模型检验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存在的不平衡、循环因果和毗邻效应等特征,筛选出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关键区位;并结合"一带一路"对外直接投资的空间布局现状和大数据研究中心公布的投资环境指数,对最具投资效率的区位进行修正。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当前分布与关键区位存在差异,应当调整投资向关键区位集聚,提高中国跨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空间效率并克服"外来者劣势",从而论证了关键区位研究的创新意义和应用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关键区位的建设重点,如发展共生机制、调整投资计划和重视投资环境等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金叶  许朝凯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中国开放新时期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区域,实现并扩大中国对外投资的正向技术溢出,对促进沿线各国转型发展、提高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益均有重要影响。利用38个沿线国家2003—2015年的面板数据,借助GMM估计法分析我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存在显著的正向技术溢出,但与出口贸易相比溢出水平较低;东道国科技研发实力、对外开放程度、金融发展水平等因素可显著扩大中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志东  高洪玮  
本文利用2007—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55个国家的金融生态数据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数据,采用邻接矩阵、地理距离矩阵和贸易矩阵三种空间权重矩阵设定的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东道国金融发展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以及东道国周边国家金融发展对我国对东道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空间溢出效应,并分析了不同维度的金融发展在国家和地区间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对东道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不仅受到东道国金融生态状况的影响,还与周边国家金融生态的空间溢出效应有关。此外,东道国及其周边国家金融发展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会因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开放程度的差异而呈现异质性,具体表现在金融生态内部的不同维度、不同国家,以及不同地区。本文首次从金融生态视角出发,分析了东道国金融发展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并在充分考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缘关系和贸易联系的基础上,引入东道国周边国家金融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更加全面地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发展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现实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建军  胡宗义  邓羽佳  
区位选择是企业OFDI战略决策的首要考虑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某项投资的风险与成败。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考察东道国制度质量因素等对一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并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研究样本,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东道国制度质量、制度质量各分项指标以及母国与东道国制度质量距离等因素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东道国制度质量本身相比,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度质量距离对中国OFDI的区位选择影响更大;不同维度制度质量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程度虽然有别,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同时具有低政治制度质量偏好和低法律制度质量偏好,而对高经济制度质量的偏好不显著;相比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质量本身,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质量距离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偏好的影响力更大。因此,我国应充分利用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更为广阔的产业合作,并进一步推动"南-南"投资的发展,积极构建"南-南"合作组织、推动"南-南"合作机制形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荣珍  魏倩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交流得到进一步深化,双向投资与贸易规模不断提升,经贸合作领域日益拓宽。与此同时,中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发展势头迅猛,成为即亚洲地区外又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集聚区域,但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在迎来对外投资良好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东道国的投资风险。基于此,本文在分析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特点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考察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优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而为我国企业更有效的"走出去",开展并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瀚然  胡庆江  
基于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理论,在对投资效率、投资潜力和投资区位选择的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别构建随机前沿投资引力模型和投资潜力主成分综合评价体系,对"一带一路"沿线55个国家的投资效率和投资潜力进行了测算与评价,通过两者的组合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划分为"效率高潜力高、效率高潜力低、潜力高效率低、潜力低效率低"四种类型,在组合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应优先投资"效率高潜力高"国家、"效率低潜力高"国家的结论。需要从准确定位投资区位与投资类型、系统加强投资风险控制两方面对优化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布结构、引导我国资本更好地"走出去"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詹琳  杨东群  秦路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农业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系统研究中国农业企业境外投资区位选择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一种投资决策行为,企业的区位选择首先取决于企业的投资动机。文中归纳了中国农业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三种主要动机,即:寻求互补资源、进入目标市场与获得战略资产;分析了不同的投资动机下,中国农业企业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与影响因素;以此为基础,构建起了适用于中国农业企业OFDI区位选择的"投资动机—区位决定因素—区位影响因素—投资区位"决策框架,并进一步给出了三种动机下中国农业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策略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晓钟  徐慧娟  
本文利用2007-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9个国家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的面板数据,分整体、区域和产品结构分别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影响总体上不显著,但是对不同收入国家的不同贸易结构影响效应不同,存在着创造和替代双重效应;同时互联网普及率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存在交互影响。文章进一步探讨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提供有益的思路。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薇  李冉  
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分为资源寻求型、市场寻求型、效率寻求型和战略配置型四种类型,并利用面板数据构建模型,对不同类型投资的出口贸易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均能促进出口,其中,资源寻求型和效率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具有较强的出口创造效应,市场寻求型和战略配置型出口创造效应相对较小。建议进一步加强对资源丰富、具有生产要素比较优势国家和地区的直接投资,同时积极开展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对外直接投资,从而加强同"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合作,促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熊彬  王梦娇  
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是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一环。鉴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异质性特征和空间关联,本文运用2005—2015年中国对沿线48个国家直接投资的数据,构建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中国在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第三国效应和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证实了第三国效应的三种来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集聚效应、第三国市场潜力和第三国不可测因素的显著影响。此外,东道国市场规模、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劳动力成本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显著,但这些因素对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影响有所差异,劳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金靖宸  
基于中国制造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问题,考虑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与比较优势动机的关系,使用2015年中国制造业内25个细分行业对5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截面数据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同时受到比较优势动机和市场准入动机的影响,并具有明显的劳动力寻求型动机;中国制造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区位选择总体上符合比较优势动机,未出现偏好逆转的情况。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振林  
"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同志在2013年出访中亚和东盟国家时首倡,得到70多个国家积极响应后展开的一个重大开放举措。其目标是通过加强各方合作,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扩大对外合作,从而促进国内改革,服务国内发展。一、"一带一路"倡议对推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意义2017年举办的首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已形成5大类,共76大项270多项具体成果,涵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振林  
"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同志在2013年出访中亚和东盟国家时首倡,得到70多个国家积极响应后展开的一个重大开放举措。其目标是通过加强各方合作,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扩大对外合作,从而促进国内改革,服务国内发展。一、"一带一路"倡议对推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意义2017年举办的首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已形成5大类,共76大项270多项具体成果,涵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优树  李蕾  罗运兰  
油气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的重点内容和重要抓手。运用熵值法、SE-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通过对2013-2017年中国对沿线重要能源国家油气投资环境和投资绩效的分析研究,提出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油气投资的区位选择建议。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油气投资多处于高有效增长区;对西亚国家的油气投资多处于低有效增长区;对中亚和非洲的油气投资多属于低无效增长区。结合投资环境分析提出:处于高有效增长区的国家适宜投资,建议加强制度、技术、管理优势的输出;处于低有效增长区的国家建议重点选择沙特阿拉伯、印度和哈萨克斯坦三国进行油气投资;处于低无效增长区的国家建议先发展油气贸易而非油气投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军  王晓辰  
本文为探究中国OFDI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纳入金融发展的不同维度,通过门槛模型探究其在中国OFDI影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碳排放过程中的门槛效应。本文在理论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3~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34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整体上,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碳排放。从影响效应来看,结构效应促进了碳排放规模的增加,而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均不显著;(2)异质性分析表明发达国家和OECD国家FDI对碳排放的促进作用更小;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后FDI对碳排放的促进作用更大;(3)门槛效应表明: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发展结构对FDI的碳排放效应分别存在单一门槛和双重门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