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62)
- 2023(19801)
- 2022(17177)
- 2021(16272)
- 2020(13868)
- 2019(32584)
- 2018(32020)
- 2017(61399)
- 2016(33224)
- 2015(37791)
- 2014(37712)
- 2013(37503)
- 2012(34546)
- 2011(31156)
- 2010(31141)
- 2009(28880)
- 2008(28657)
- 2007(25231)
- 2006(21941)
- 2005(19774)
- 学科
- 济(135769)
- 经济(135590)
- 管理(93794)
- 业(89527)
- 企(74233)
- 企业(74233)
- 方法(62893)
- 数学(55009)
- 数学方法(54265)
- 中国(37913)
- 农(36285)
- 财(36102)
- 学(30253)
- 业经(28339)
- 贸(28017)
- 贸易(27999)
- 制(27933)
- 易(27239)
- 地方(26070)
- 农业(23526)
- 银(21946)
- 银行(21882)
- 务(21728)
- 财务(21641)
- 财务管理(21586)
- 理论(21475)
- 行(20867)
- 和(20812)
- 融(20680)
- 金融(20676)
- 机构
- 大学(476876)
- 学院(470972)
- 济(193077)
- 经济(189049)
- 管理(182909)
- 研究(163266)
- 理学(158081)
- 理学院(156254)
- 管理学(153244)
- 管理学院(152408)
- 中国(123886)
- 京(102473)
- 科学(100953)
- 财(89031)
- 所(82931)
- 农(78396)
- 研究所(75603)
- 中心(74103)
- 财经(70890)
- 业大(70737)
- 江(68907)
- 北京(65392)
- 经(64535)
- 范(62563)
- 师范(61920)
- 农业(61498)
- 院(59345)
- 经济学(59101)
- 州(55148)
- 经济学院(53258)
- 基金
- 项目(319340)
- 科学(250427)
- 基金(232902)
- 研究(230456)
- 家(204455)
- 国家(202641)
- 科学基金(172755)
- 社会(145223)
- 社会科(137499)
- 社会科学(137459)
- 基金项目(122583)
- 省(122310)
- 自然(113119)
- 自然科(110492)
- 自然科学(110458)
- 自然科学基金(108482)
- 教育(106168)
- 划(104033)
- 资助(97400)
- 编号(92588)
- 成果(76201)
- 重点(72017)
- 部(71177)
- 发(67404)
- 创(65425)
- 课题(64147)
- 科研(61645)
- 创新(61150)
- 教育部(60792)
- 国家社会(60075)
- 期刊
- 济(208587)
- 经济(208587)
- 研究(139615)
- 中国(92262)
- 学报(78186)
- 科学(71048)
- 农(70568)
- 财(68999)
- 管理(66841)
- 大学(59263)
- 学学(55451)
- 教育(51273)
- 农业(48252)
- 融(41142)
- 金融(41142)
- 技术(40766)
- 财经(34787)
- 经济研究(34238)
- 业经(32448)
- 经(29791)
- 问题(27315)
- 业(26395)
- 图书(24699)
- 贸(24133)
- 版(22909)
- 技术经济(22876)
- 统计(22730)
- 理论(22240)
- 科技(21849)
- 世界(20923)
共检索到700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蔡中华 王一帆 董广巍
本文分区域研究了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专利申请与出口贸易分布情况,并构建了专利结构与出口结构相似度指数,探索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专利布局与出口的相似程度。结果显示: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区域的专利布局密集程度普遍低于贸易密集程度;从国家差异来看,中国在印度、越南等国的专利布局与中国出口贸易结构相似度很高,但在半数以上的沿线国家专利布局还非常欠缺;从行业差异来看,中国在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的专利布局可以为相关产业的出口贸易提供保障,但在其他行业的专利布局仍较为薄弱。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高珺 余翔
专利是技术发展的主要载体,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专利合作能够促进各方技术创新,探索专利合作的演化以及技术态势,对于辅助识别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技术合作机会有重要作用。本文以PATENTSCOPE数据库中"一带一路"申请人国籍合作专利为数据源,基于共现网络分析方法,从宏观上构建"一带一路"国家之间技术合作演化框架;中观上运用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专利,识别主要合作国家、技术领域以及申请人;微观上通过对专利标题关键信息提取,对专利合作技术点进行微观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宏观层面上2013—2018年"一带一路"国家之间专利合作增长平缓,但合作主要集中在少数国家之间;中观层面上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专利合作IPC技术领域主要集中在H04、A61等,主要合作对象是韩国、新加坡等,合作申请人结果显示除了华为公司以外中国本土企业参与较少;微观层面上合作技术主要集中在无线通信网络、编码以及化合物构造等,不同技术发展态势呈现分化或融合趋势。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叶 张天硕 曲如晓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建设的走深走实,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专利申请实现了较快增长,逐步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专利保护网络,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中国专利布局区域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俄罗斯、印度等区域性大国,需加强在东盟国家专利布局。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数字通信、有机化学、物理等技术领域,专利维持期限较短,有效专利存量少。中国企业需综合考虑“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特点,系统性、针对性地规划专利布局,进一步拓宽专利布局区域和技术领域,提高专利布局效率。推动专利布局成为带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关系深化升级的新动力,助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海外专利 “一带一路”倡议 技术领域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玉晨 孙铁山
本文根据2001-2012年中国对外出口的国别面板数据,基于OLS模型研究了法律完善程度、政治稳定程度和廉洁程度这三类制度质量对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与其进口国的法律完善程度呈倒U型关系;进口国的政治稳定程度对中国与其贸易出口没有直接影响;进口国廉洁程度的提升有助于促进中国向其出口,但这种促进作用是非线性的;制度质量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出口的作用受到进口国市场规模和发展程度的影响,同时这种影响关系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也有较大不同。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出口 制度质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玲 刘尧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关系是当前国际贸易研究的热门话题。首先,本文基于Aeberhardt(2014)和Araujo L&Mion G(2016)的研究建立了一个包含行业契约特征的不完全契约模型,从行业特征的视角,提出了贸易伙伴国制度质量影响本国出口贸易额的理论假说:行业契约密集度越高,制度质量的提高对该行业出口贸易额的正向影响越大。其次,利用2002-2016年中国对52个"一带一路"国家的分行业出口贸易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理论分析结论显著成立,即中国更倾向于向制度质量较好的"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契约密集度较高的产品。此外,实证结果还表明政治制度质量对分行业出口贸易额的影响力要大于经济制度质量。最后,在解决制度质量和行业契约密集度的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依旧稳健,这对于"一带一路"背景下,如何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外贸合作关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大海 祝志川
在借鉴传统的贸易引力模型基础上,建立基于时间序列的贸易引力扩展模型,并通过回归分析对模型进行优化,随后构建嵌入文化输出的出口贸易模型。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与中国贸易往来最为密切的4个国家(即韩国、越南、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为例,分别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而中国的净出口因素影响较小,对越南而言影响甚至为零。建立孔子学院对中国出口贸易具有促进作用,但总体影响系数较小,其中对越南的影响系数最大,其次为韩国和俄罗斯,而对哈萨克斯坦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琳
港口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港口效率的提升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本文基于中国沿海11省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数据,运用引力模型实证检验港口效率对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沿海各省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港口效率存在较大差异;港口效率的提高显著促进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的二元边际;港口效率对工业品出口二元边际的促进效应大于农产品;港口效率对“一带一路”不同区域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异质性;进一步控制内生性后发现:沿线各国港口效率的提高对中国出口的扩展边际作用大于集约边际。
关键词:
港口效率 “一带一路” 出口二元边际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杨立卓
本文选取金融危机前后两个时间段的进出口数据,运用修正的CMS模型,从需求、结构和竞争力的三维视角,就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的波动进行了计算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规模不断扩大;需求规模效应对促进我国出口起了主要作用;结构效应在危机前后波动较大,且大多数地区对我国出口产生了抑制作用;竞争效应贡献度有正有负,但危机后,大多数地区的竞争效应对我国出口抑制作用在增强。基于以上结论,本文从对我国出口的抑制效应方面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发展多元化出口结构,优化我国市场结构;推动我国商品以质取胜、加强产品出口竞争力。
关键词:
“一带一路” CMS模型 出口波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海伟 孙国娟
为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质量与基础设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基于扩展引力模型,利用2005—2019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0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产品出口额组成的面板数据,以静态效应探究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度质量、基础设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并将样本分为高城市化率组和低城市化率组、高制度质量组和低制度质量组,结果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质量的制度与完善的基础设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有显著积极的影响,且制度质量的提升能够通过基础设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产生间接促进作用,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质量的制度能更好的发挥基础设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积极作用;制度质量与基础设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在高城市化率组与高制度质量组更加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丽丽
贸易畅通和贸易潜力的发掘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点和基础。文章就中国对"一带一路"主要沿线国家的出口潜力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在中国对外出口贸易扩张的过程中,贸易非效率显著存在,未来中国的出口贸易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和潜力,这一点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如此。同时,影响中国出口贸易效率的因素包括出口市场的基础设施条件、通关手续的复杂度、进口关税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和出口市场政府效率等。基于以上结论,文章认为在促进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贸易效率提高的政策选择中,贸易自由化与基础设施条件的完善是最为重要的政策方向。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贸易效率 出口潜力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丽丽
贸易畅通和贸易潜力的发掘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点和基础。文章就中国对"一带一路"主要沿线国家的出口潜力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在中国对外出口贸易扩张的过程中,贸易非效率显著存在,未来中国的出口贸易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和潜力,这一点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如此。同时,影响中国出口贸易效率的因素包括出口市场的基础设施条件、通关手续的复杂度、进口关税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和出口市场政府效率等。基于以上结论,文章认为在促进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贸易效率提高的政策选择中,贸易自由化与基础设施条件的完善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贸易效率 出口潜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立泰 刘雪梅
文章以OFDI动机异质性为视角,通过基于不同权重矩阵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得出:总体而言,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有效促进了出口贸易的增长;具体而言,资源型OFDI和创新型OFDI对出口贸易具有符合理论预期的促进效应,而市场型OFDI对出口贸易具有违背理论预期的促进效应;从促进程度来看,资源型OFDI的促进效应最强,创新型OFDI的促进效应则最弱;此外,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星晨 刘宏曼
基于CEPII-BACI数据库2002—2017年的HS6分位数据,以"一带一路"国家为样本,从贸易关系生存的视角,通过将美国、德国、印度和巴西作为参照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进行了二元边际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主要出口国相比,在扩展边际方面,中国向"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出口的关系数量迅速增长,出口关系利用率增速较高,但同时也伴随着大量已有关系的中断和新关系的进入;在集约边际方面,德国出口关系的生存情况优于中国,而印度的深化情况好于中国。二元边际分解结果显示,集约边际对出口增长贡献更大,而出口关系中断带来的损失不可忽视。在二元边际分解的基础上进行反事实分析,发现出口关系生存率的提高不仅可以促进出口额的增长,还可以提高出口增长的稳定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舒杏 王佳 胡锡琴
出口频率研究为保障出口贸易的平稳发展提供了新视角。本文基于2000-2006年海关数据库企业—产品—目的国层面的月度数据,刻画了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频率的分布特征,发现大多数企业出口频率较低,且随着出口频率的增加其所占比重迅速递减。进一步采用Nbreg计数模型考察出口频率的决定因素,结果表明,目的国需求、不确定性和汇率波动会积极地影响出口频率,而双边距离和经济自由度衡量的运输成本会消极地影响出口频率。同时,出口频率存在所有制、贸易方式、区域和收入水平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应深挖贸易互补潜力,提高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提升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中的地位,通过制定合理的贸易...
关键词:
出口频率 一带一路 计数模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平 邬鹏
积极发展对外文化贸易既有利于增强中国对外贸易的整体竞争力,又有利于促进对外文化交流互鉴。本文运用改进的Anderson和Wincoop一般均衡模型对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文化产品的贸易成本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进口国政府治理有效性、文化距离、地理位置等因素显著影响文化产品出口成本,并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建应从缩短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距离”、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策协调和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开放合作这三方面出发,努力降低文化产品出口贸易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货币互换对进出口贸易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基于“一带一路”国家(地区)数据分析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环境对中国出口效率的影响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贸易潜力研究——基于扩展引力模型对浙江省数据的分析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经济互动关系——基于GDP溢出效应视角的实证分析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切入点探索——基于制成品出口技术结构的比较分析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出口贸易效应研究
中国ICT产品出口效率及潜力的动态演进研究——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例
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农产品出口效率
孔子学院与中国出口规模关系的统计考察——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据
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态势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