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80)
2023(10074)
2022(7895)
2021(7474)
2020(5695)
2019(12984)
2018(12576)
2017(23726)
2016(12810)
2015(14645)
2014(14587)
2013(14235)
2012(13131)
2011(12130)
2010(11929)
2009(11169)
2008(11096)
2007(9805)
2006(8826)
2005(8305)
作者
(37295)
(31543)
(31320)
(29922)
(20133)
(14769)
(13953)
(12263)
(11998)
(11040)
(11025)
(10712)
(10185)
(10155)
(10071)
(9760)
(9231)
(9143)
(9121)
(8573)
(7918)
(7621)
(7567)
(7228)
(7158)
(7071)
(6962)
(6574)
(6331)
(6218)
学科
(61501)
经济(61440)
管理(31297)
(29736)
方法(22835)
(21539)
企业(21539)
中国(21095)
数学(20332)
数学方法(20161)
(18200)
(13403)
(13363)
贸易(13352)
业经(13260)
(13060)
农业(11626)
(11564)
(11029)
(10333)
金融(10331)
(10104)
银行(10087)
(10068)
(9822)
地方(9522)
土地(9061)
环境(8787)
(8647)
发展(7894)
机构
大学(193255)
学院(190595)
(87848)
经济(86458)
研究(74951)
管理(67735)
中国(59543)
理学(57522)
理学院(56783)
管理学(55829)
管理学院(55482)
科学(43042)
(42782)
(38805)
(38019)
研究所(34608)
(32876)
中心(32548)
财经(31414)
经济学(29788)
(28944)
(27778)
北京(27493)
(27204)
经济学院(26825)
业大(26165)
(26074)
师范(25846)
农业(25779)
财经大学(23536)
基金
项目(125176)
科学(100027)
基金(94254)
研究(92186)
(83547)
国家(82939)
科学基金(69733)
社会(61898)
社会科(58680)
社会科学(58662)
基金项目(48414)
(44367)
自然(42765)
自然科(41823)
自然科学(41809)
教育(41437)
自然科学基金(41096)
(39385)
资助(38151)
编号(35416)
成果(29739)
(29487)
重点(29058)
(28221)
国家社会(27579)
中国(27126)
(25575)
课题(25442)
教育部(25204)
创新(24197)
期刊
(99157)
经济(99157)
研究(62021)
中国(42491)
(31876)
科学(30734)
学报(30419)
(27677)
管理(25869)
大学(23362)
学学(21994)
农业(21844)
(21154)
金融(21154)
教育(19271)
经济研究(17287)
财经(16745)
业经(14678)
(14639)
技术(14091)
问题(13715)
(13634)
世界(12711)
国际(12681)
(11976)
资源(9528)
(9166)
技术经济(8971)
现代(8559)
经济问题(8178)
共检索到2970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湖平  谢炳庚  
通过系统梳理中国土地隐形市场的生发途径并从制度视角探寻其形成机理,分析认为土地隐形市场根源于土地征购市场和一级市场的政府双层垄断性、国家最终所有的模糊性产权结构以及城乡建设用地制度二元分异下的政府管制失灵。研究发现,存有三条有效率的土地隐形市场显形化路径,即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效率追求中的三阶优化路径、土地隐形市场双重效应下的疏堵结合路径、土地行政分层分类实施下的刚柔相济路径。积极推进中国土地隐形市场显形化,应注重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结合,加快征地制度改革,推进土地产权制度和土地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湖平  谢炳庚  
通过系统梳理中国土地隐形市场的生发途径并从制度视角探寻其形成机理,分析认为土地隐形市场根源于土地征购市场和一级市场的政府双层垄断性、国家最终所有的模糊性产权结构以及城乡建设用地制度二元分异下的政府管制失灵。研究发现,存有三条有效率的土地隐形市场显形化路径,即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效率追求中的三阶优化路径、土地隐形市场双重效应下的疏堵结合路径、土地行政分层分类实施下的刚柔相济路径。积极推进中国土地隐形市场显形化,应注重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结合,加快征地制度改革,推进土地产权制度和土地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步入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的优化路径;注重土地隐形市场的双重效应,通过诱致性的制度改进和强制性的制度规制及其动态转换协同,步入正负向激励组合效用最大化的制度诱导路径;注重情理与法理的路径依赖,通过柔性执法和刚性执法的细分,步入土地行政刚柔相济的分层分类实施路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湖平  
从中国土地隐形市场的概念、表现形态、形成原因和防范治理等方面对已有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认为:土地隐形市场是在我国特殊的土地产权制度下,各利益主体在土地产权权能流动过程中绕开现行土地法律法规擅自行动而形成的一切土地交换关系之和,通常是指当事人因利益驱使擅自改变原有土地用途或使用类型而形成的土地交易市场;国有土地隐形交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农用地隐形市场随着国家农地流转法律的修正完善而逐渐显形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以及农地非农化隐形市场普遍存在,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城乡结合部尤其活跃;夯实土地隐形市场研究基础,统筹谋划、积极实践,分层分类分阶段推进土地隐形市场显形化,最终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治宇  孙文远  樊士德  
产品价值链的不同生产环节创造的价值增加值有所不同,其原因是各阶段形成的经济租金存在差异,特定环节进入壁垒的提高可以带来经济租金的增加,从而实现该环节经营企业收入的增长。基于此,本文认为中小企业选择"显形"的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的发展方式,在受制于购买者约束和资源约束而必然要经历一个资本和能力长期累积过程的现实状况下,应当首先关注其内部资源要素的系统构建,强化内生竞争优势的整体提升,以专业领域"隐形冠军"为发展目标,获取细分市场的垄断地位,提高所从事分工环节的经济租金,以此推动收入的稳定增长,从而以"隐形"发展的积累为"显形"发展的突破提供有力支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然林  
规范有序的地产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地产市场正处于建立和发展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种形式的隐形地产市场。隐形地产市场扰乱了正常的城市地产市场秩序,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在确立疏堵并举原则的前提下,通过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规范方式,合理分配交易收益,同时加强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建设,严格市场执法,将其纳入合法的地产市场是整顿城市隐形地产市场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洪博  
一、城镇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城镇土地使用制度并存着以下几种情况:(1) 国内用地单位取得土地使用权大部分仍然采取行政划拨方式,通过有偿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为数尚少。(2) 行政划拨土地使用权,由征收土地使用费改为征收土地使用税、个别城市对个人使用国有土地收取地租。(3)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根据国务院55号令应补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但各地作法不一。(4) 对土地增值进行征税,全国尚无统一规定,一些城市已开始征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雷和平  刘永发  
所谓土地隐形市场,是指一些单位和个人自由转让、出租、抵押划拨土地使用权,或者以转让、出租、抵押地上物、建筑物和附着物的形式而转让、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权,从中获取大量土地级差收益的行为。从湖北省远安县的实际情况看,目前土地隐形市场交易有五大特点:一是土地交易数量大。尤其是在城镇区的繁华地段和城乡结合部以及交通要道更为突出。据初步调查,仅鸣凤镇城区进行土地隐形交易的达400多家,交易的总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二是交易主体范围广。从土地隐形交易行为的主体范围来看,有国营、集体企业、其它经济组织和个人,也有各级党、政、军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远远超出了国家有关文件规定的范围;三是交易的地价、地租...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印峰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展,城镇土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土地已成为一种“紧销商品”,其结果导致“隐形”土地市场交易日益活跃,从调查的情况看,不仅范围广,数量多,而且逐年呈上升趋势。其表现形式主要有: 1.以买卖房屋为名,变相买卖土地。城乡普遍存在着这种情况。双方在订立买卖协议时,只字不提土地买卖,而实际上把地价打入房价中,以合法的房屋买卖掩盖非法买卖国有土地所有权的交易。仅西峰市1987年至1992年以来,变相买卖土地面积为21749平方米,金额达6532万多元(含附属物作价)。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白佳飞  杨继瑞  
以分析土地管理制度所处的耕地保护红线、快速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三个时代背景为逻辑起点,研究了在既有制度框架下市场化配置的三种策略:城乡土地流动、耕地资源异地占补平衡和"飞地工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新一轮土地改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路径:城市土地一级开发的PPP模式,发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制度引擎作用,宅基地有限市场化配置和市场化思路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最后,提出政府在土地改革制度环境建设中的四个功能:科学规划、搭建市场交易平台、统筹协调利益关系和风险评估管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云芬  
当前,民营经济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在民营经济的发展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家族企业,如何保证家族企业的顺利传承和平稳发展是学术界和实务界都非常关注的话题。基于此,从中国家族企业现实问题与德国“隐形冠军”特征出发,指出中国家族企业发展成为“隐形冠军”企业的现实困境,结合当前实际,探索中国家族企业发展成为“隐形冠军”企业的路径选择,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云芬  
当前,民营经济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在民营经济的发展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家族企业,如何保证家族企业的顺利传承和平稳发展是学术界和实务界都非常关注的话题。基于此,从中国家族企业现实问题与德国“隐形冠军”特征出发,指出中国家族企业发展成为“隐形冠军”企业的现实困境,结合当前实际,探索中国家族企业发展成为“隐形冠军”企业的路径选择,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吴勇毅  陈渊源  
由于感到自己被轻视、不被赏识或不能作为,不少员工躲在公司的犄角旯旮中,发泄着抱怨和不满,得过且过、消极怠工甚至无所作为,慢慢地变成了"边缘人"、"隐形人"……最近,《管好你的"隐形员工"》一书风靡企业界,被捧为管理的"圭臬"。这本书为美国泰纳公司(O.C.Tanner)的管理专家阿德里安.高斯蒂克和切斯特.埃尔顿合著,书中提出的解决方案并不独特,仍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浩军  
话说隐形广告刘浩军隐形广告,又称间接广告。隐形广告是以非广告形式出现而具有广告渗透作用的信息传播方式,它不是直接宣传和推销产品,或向消费者介绍自己的企业,而是通过有目的的举办和参与各种有影响力的具体的社会活动,达到与消费者联络感情,扩大企业知名度,加...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卢为民  
土地二级市场是土地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二级市场的健康运行,对于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具有重要意义。土地二级市场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有效干预和引导。政府应该结合土地二级市场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扮演好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市场秩序的监管者及所有权人的代表等三重角色,适度有限地介入,纠正市场失灵,促进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防止土地收益的流失。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学文  
贯彻落实《房地产管理法》必须继续清理整顿土地隐形市场刘学文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管理法》,是继《土地管理法违》颁布实施之后?又一部土地管理的大法。贯彻落实《房地产管理法》,必须继续清理整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