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54)
2023(10347)
2022(8877)
2021(8431)
2020(7354)
2019(17082)
2018(16607)
2017(31702)
2016(17457)
2015(20093)
2014(19834)
2013(20223)
2012(19284)
2011(17739)
2010(17916)
2009(16768)
2008(17097)
2007(15166)
2006(13011)
2005(11951)
作者
(53014)
(44792)
(44745)
(42799)
(28491)
(21601)
(20330)
(17359)
(16969)
(15806)
(15591)
(15211)
(14415)
(14340)
(14277)
(14052)
(13408)
(13050)
(13048)
(13021)
(11277)
(11167)
(10953)
(10239)
(10198)
(10159)
(9994)
(9540)
(9081)
(8974)
学科
(79844)
经济(79772)
管理(42422)
(40827)
方法(36177)
数学(32229)
数学方法(31917)
(30962)
企业(30962)
中国(22568)
(20789)
(20095)
(17608)
(17059)
贸易(17053)
(16589)
业经(14130)
(14009)
地方(13911)
农业(13528)
(12112)
银行(12074)
(11727)
金融(11724)
(11642)
(11573)
环境(11158)
土地(9997)
(9841)
财务(9820)
机构
大学(266204)
学院(260082)
(112978)
经济(110805)
研究(100116)
管理(93475)
理学(79932)
理学院(78793)
管理学(77276)
管理学院(76780)
中国(76385)
科学(62038)
(58746)
(52667)
(50117)
(48937)
研究所(48217)
中心(44761)
财经(40470)
业大(39817)
农业(38920)
(38850)
北京(37538)
(36890)
经济学(36644)
(36473)
师范(36141)
(36067)
经济学院(33213)
科学院(30746)
基金
项目(171837)
科学(135033)
基金(127839)
研究(121161)
(113925)
国家(113133)
科学基金(94232)
社会(77958)
社会科(73928)
社会科学(73907)
基金项目(67528)
(62740)
自然(61250)
自然科(59813)
自然科学(59788)
自然科学基金(58736)
(55678)
教育(55104)
资助(52781)
编号(46770)
(39990)
重点(39944)
成果(39439)
(37208)
(34451)
国家社会(33608)
科研(33552)
中国(33506)
教育部(33456)
课题(33019)
期刊
(122175)
经济(122175)
研究(79232)
中国(52276)
学报(45398)
(43662)
科学(42645)
(37420)
大学(33357)
管理(31647)
学学(31378)
农业(29712)
教育(23607)
(22746)
金融(22746)
经济研究(20499)
财经(20411)
技术(19285)
(17647)
问题(17205)
(17186)
业经(17111)
(16368)
国际(14915)
世界(14760)
资源(14164)
(13431)
技术经济(12942)
统计(12781)
图书(11735)
共检索到3915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志刚  王青  赵小风  黄贤金  
揭示土地违法现象的空间特征及其演变趋势对于提高土地执法与督察的工作效率,节约公共管理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近年来我国土地违法现象的空间特征及其演变趋势作了系统分析与提炼,并进一步借助计量经济模型估算了近年来我国土地违法现象的空间蔓延速度。结果表明:①近年来我国土地违法现象的空间布局总体较为分散,但在长三角和华北平原等局部地区表现出一定的集聚态势;②从时序变化来看,土地违法的总体规模不断扩大,空间蔓延趋势明显,并表现出阶段性的空间集聚特点。论文最后也为促进我国土地执法与督察工作的高效开展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完善建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赵丽红  陈文波  赵露萍  李芳颢  
对江西省2006-2010年间的土地违法现象进行了调查,采用数量统计和计量增长模型对违法用地数据进行分析模拟,提示了土地违法现象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江西省土地违法主体呈现以政府为主导的多样化、主体层级较低、违法手段复杂化等特点,政府主导的违法用地规模较大是监管的重点主体;土地违法现象主要集中在赣中、赣北、赣西北等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不同区域违法用地面积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呈正相关;违法用地行为呈现明显的收敛趋势,即随着时间的推移,违法用地的规模相对于初期违法用地的规模有明显的扩大趋势,存在空间蔓延态势,且速度较快。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良健  龚星文  朱石牛  
本文从全国和省际两个层面、案件宗数及违法程度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土地违法现象的现状及相关特征,采用锡尔指数和艾肯森指数等方法测算了我国2002-2011年间土地违法现象的区域差异并分析其动态演变特征,最后结合聚类分析的结果对当前的区域差异进行深入分解探讨。结论显示:①我国近10年的土地违法案件宗数呈现三阶段的波浪式下降态势,但涉案面积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土地违法程度在10年间不断加深;②非法占地行为成为我国当前土地违法现象的最主要构成因素;③我国土地违法现象的区域差异在近10年间存在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态势;④我国土地违法的高发区、次高发区、次低发区及低发区四大区域的总差异中,区域间差异占主导...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龙开胜  陈利根  
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中国土地违法现象的经济、财政和政策等影响因素,并判断严峻的土地违法形势得到缓解的时间表。首先通过理论分析提出理论预期,然后以1999年-2008年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城镇化、产业结构与土地违法的关系取决于经济发展阶段和方式,目前中国总体上仍处于土地违法随经济总量、非农产业比重同方向增长的阶段,但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不稳定;土地财政与土地违法现象显著正相关;土地违法治理政策对土地违法案件数量的减少有显著作用,但对违法案件涉及土地面积减少的作用并不显著;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土地违法现象影响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研究还表明,到十二五规划末期,中国严峻的土...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华香  李善同  
本文通过区位基尼系数、集中率、区位商等指标,分析了中国城市服务业空间分布的特征和演变趋势。得出的主要结论是:(1)中国城市服务业总体的集聚水平较高,明显高于第二产业集聚水平,一半以上的服务业增加值只集中在服务业发达的30个城市。(2)中国城市服务业有明确的集聚方向。行政等级高、经济规模大的城市以及沿海城市是服务业的主要集聚区。(3)服务业呈现出不断上升的集聚趋势,带动了整体经济的集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岚  
近年来我国区域差距演变呈现出新特点:以2003年为拐点,省际差距、东中西三大地带间的差距趋于缩小。但从中长期看,能否保持这种趋势充满不确定性,它取决于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国内、国际环境。总体来看,在考虑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优先次序时,应把缩小社会发展差距作为优先政策目标。逐步实现国家对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应当成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子龙  刘竹  陈兴鹏  鹿晨昱  薛冰  
基于分形理论,利用R/S分析方法,通过计算1990—2008年中国大陆30个省区的碳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演变趋势的Hurst指数和分维值D,分析了各地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演变趋势的规律性特征,并根据Hurst指数的分布情况,划分了不同的类型区,对不同类型区的总量和强度演变趋势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省区的排放总量增加的趋势具有较强的持续性,这些省区占到75.86%,但排放强度降低趋势具有较强持续性的地区也占到了64%,这对于我国实现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降低20%—40%的目标,是非常有利的。但是,排放总量增长趋势的持久性普遍大于排放强度降低趋势的持久性,再加上我国仍有部分省区的碳排放降低趋势的持续性较弱,甚至有些省区的强度降低趋势出现了反持续性,这说明碳减排压力较大,特别是实现碳排放与经济发展脱钩的目标,还需要较长一段时间,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所决定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陶坤玉  张敏  李力行  
市场化改革可以减少寻租空间,从而降低腐败等违法案件的发生。我国国有土地出让所经历的市场化改革,为验证上述结论提供了很好的例证。本文利用2003—200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不同的土地出让方式对土地违法案件的影响。我们发现,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协议出让和挂牌出让方式会对违法案件的数量和涉案面积构成正向的影响,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招标和拍卖出让方式则有助于遏制土地违法案件的发生。分地区的比较显示,东部地区的土地违法案件受市场化影响程度最大,中部和西部地区则不然,这可能源于各地区市场化改革的深入程度的不同。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黄燕  孟繁  
以公共选择理论为基础,地方政府是理性的经济人,其行为有机会主义倾向。随着改革的推进地方政府完成了经营企业、经营城市和园区的行为转变,下一阶段地方政府有可能经营管制。为此要建立综合性的地方政府行为绩效评价体系和评价主体,并发挥行业协会和商会的作用,制约政府权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雷磊  高秋香  杨晨  
了解与掌握海域使用规模、结构变化特征及其未来变化趋势,对于海洋资源的合理使用,海域空间的有效配置及探索相应的优化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洛伦兹曲线的集中化指数、信息熵模型和R/S分析等方法分析了2002—2015年全国海域使用规模和结构时空差异特征,并进行了动态趋势预测。结果表明:(1)全国海域使用规模持续上升、空间集聚度高、新增用海规模波动增长且区域差异加大;(2)渔业、工业和交通等传统用海比重高、相对增长速度随时间加快、海域使用结构优势度增强并趋于有序;(3)未来14年(2016—2029年)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唐齐鸣  黄昆  
零杠杆现象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零杠杆公司占比逐年增长。研究发现,IPO重启、股票市场层次以及行业效应有助于解释逐年递增的零杠杆趋势。从财务特征来看,零杠杆公司规模小、年龄小、非债务税盾大、成长机会大、资产有形性低、现金流充裕、盈利性高、留存收益多、资本支出少;同时,零杠杆公司普遍受到融资约束,这意味着融资难的局面尚未改善,中小企业自身以及外部资本市场需要继续努力。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于泳洋  
土地违法行为方式各异,但违法者的最终目的都是追名逐利。一些地方政府领导或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为了谋取所谓“辉煌政绩”和“最佳效益”,追求知名度,捞取政治资本,不惜铤而走险,在占用土地上大作文章,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化整体利益为局部利益,化国家利益为个...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谭术魁  刘琦  李雅楠  
研究目的:探究中国土地利用空间均衡度时空分异格局和动态变化,为深入理解土地利用空间均衡发展规律,加强土地利用科学管控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指数模型,马尔科夫链。研究结果:(1)中国土地利用空间均衡度总体呈平稳波动,省份间土地利用空间均衡度差异逐渐缩小,阶段性变化以土地利用空间均衡度下降为主要特征;(2)中国土地利用空间均衡度空间分布不平衡,且地区差异显著,具有东、中部地区高,西部地区低的特征,土地利用空间均衡度在空间上整体表现出从集中到"分散化集中"的演变过程;(3)土地利用空间均衡度的4种状态中,优质均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绪红  金晓斌  管栩  郭贝贝  周寅康  
利用2006-2012年土地整治项目数据,基于县域尺度,采用重心模型和重心移动距离模型,对近7年来中国土地整治项目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①不同空间尺度下我国土地整治项目具有不同特征。国家层面上,我国土地整治项目总量呈先增后减,项目类型以土地开发类为主;区域层面上,项目集中分布在华东、华中地区,而东北、华北地区分布较少;省级层面上,项目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华东北部,而川西地区分布较少;②就单一项目类型而言,总体趋势呈土地开发类份额占优且波动明显、复垦类其次,而整理类项目份额最低;③不同类型的整治项目重心移动路径具有显著差异。开发类项目重心移动路径偏向于西南方,重心点主要坐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建山  
尽管我国对外贸易增长迅速,但我国各地区在外贸进出口能力上的差异性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潜力。本文借用重心转移分析方法阐述了我国对外贸易的空间动态演变特征和发展趋势,并对其合理化改进提出了政策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