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92)
- 2023(10856)
- 2022(9237)
- 2021(8675)
- 2020(7323)
- 2019(17128)
- 2018(16570)
- 2017(31054)
- 2016(17228)
- 2015(19880)
- 2014(19895)
- 2013(19955)
- 2012(18895)
- 2011(17419)
- 2010(17406)
- 2009(16505)
- 2008(16558)
- 2007(14767)
- 2006(12863)
- 2005(11716)
- 学科
- 济(77083)
- 经济(77026)
- 管理(50338)
- 业(42711)
- 方法(34601)
- 企(32509)
- 企业(32509)
- 数学(30888)
- 数学方法(30673)
- 中国(22806)
- 农(21440)
- 环境(19185)
- 学(18841)
- 财(17884)
- 贸(16383)
- 贸易(16371)
- 易(16012)
- 地方(14226)
- 业经(14151)
- 农业(14065)
- 和(13341)
- 制(13302)
- 划(12570)
- 资源(11722)
- 发(11434)
- 银(11085)
- 银行(11057)
- 行(10649)
- 务(10595)
- 融(10590)
- 机构
- 大学(259614)
- 学院(256561)
- 济(112026)
- 经济(109889)
- 管理(96407)
- 研究(95359)
- 理学(82499)
- 理学院(81500)
- 管理学(80230)
- 管理学院(79765)
- 中国(73322)
- 科学(58864)
- 京(57207)
- 所(49627)
- 财(48597)
- 农(47088)
- 研究所(45473)
- 中心(43439)
- 财经(39384)
- 业大(39187)
- 江(37859)
- 农业(37263)
- 北京(36783)
- 经(35876)
- 经济学(35739)
- 范(34601)
- 院(34415)
- 师范(34299)
- 经济学院(32440)
- 科学院(29956)
- 基金
- 项目(171559)
- 科学(134164)
- 基金(125301)
- 研究(123968)
- 家(110888)
- 国家(110063)
- 科学基金(92172)
- 社会(79658)
- 社会科(75576)
- 社会科学(75551)
- 基金项目(65930)
- 省(64362)
- 自然(58594)
- 自然科(56951)
- 自然科学(56928)
- 自然科学基金(55925)
- 划(55621)
- 教育(55516)
- 资助(51970)
- 编号(49000)
- 成果(40006)
- 重点(39594)
- 部(39392)
- 发(38357)
- 创(34539)
- 国家社会(34276)
- 课题(33895)
- 科研(33179)
- 教育部(32957)
- 中国(32880)
- 期刊
- 济(121287)
- 经济(121287)
- 研究(73475)
- 中国(54038)
- 学报(42865)
- 农(41735)
- 科学(39696)
- 财(36747)
- 管理(31653)
- 大学(30984)
- 学学(28926)
- 农业(28828)
- 教育(24183)
- 融(20691)
- 金融(20691)
- 技术(19724)
- 经济研究(19694)
- 财经(19497)
- 业经(18413)
- 经(16857)
- 业(16856)
- 问题(16734)
- 资源(16529)
- 贸(15124)
- 图书(13933)
- 世界(13606)
- 国际(13051)
- 技术经济(12785)
- 版(12359)
- 统计(12221)
共检索到3834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高志强 刘纪远 庄大方
基于用数字环境模型对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的质量评价,生成了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图,分析了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等级面积构成及分布状况,得出了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全部分布在东南沿海和四川盆地区,生态环境最适合人类生存的土地资源仅占我国土地资源总面积的1/3弱,1/3的土地资源面积养活了我国80%以上的人口
关键词:
数字环境模型,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质量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贾晓平 杜飞雁 林钦 李纯厚 蔡文贵
海洋渔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评价与保护是海洋渔业资源和渔业生态环境的基础。本文从海洋水文、海洋化学、初级生产力水平和饵料生物水平等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性探讨,初步建立了海洋渔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评价方法,并以北部湾渔场为例进行评价实践,旨为建立一套较成熟的综合评价方法,从而为我国海洋渔业生态环境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海洋渔场 环境质量 评价方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毕佳港 诸培新 张明斗 林树高
精准识别土地城市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对推动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论文以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样本,基于“本地—邻地”研究视角,利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土地城市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地城市化对本地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邻地的生态环境质量产生了负向空间溢出效应。(2)城市间吸收能力差距会弱化土地城市化对邻地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溢出效应。城市间的吸收能力差距越小,土地城市化对邻地生态环境质量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越小。(3)土地城市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存在时空异质性。在时间维度上,长期的负向影响效果大于短期;在空间维度上,中西部地区的负向影响效果大于东部地区。因此,应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量扩张,更新盘活城市中闲置或者低效利用的存量土地,进一步提高土地市场化水平,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政府等多元主体在环境治理领域的作用,建立健全的生态环境治理长效机制,以改善土地城市化推进过程的生态环境质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预警研究课题组
中国生态环境预警研究是国家科委重点软科学课题,由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组织实施。该课题分析了中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通过大量定性和半定量的研究,查清了中国生态环境的状况,于1989年9月提出了"生态赤字——未来民族生存的最大危机"报告。此报告曾得到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同志的肯定,其中部分内容已纳人1991年播出的国情教育片《撼人的回声》中,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纪卯 姜顺兴 陈道林 刘文忠
在福建,四川苏铁产区生态环境优越.北部产于沙溪干流的永安、三明、沙县、南平;南部产于永泰、莆田、仙游;东部为连江、罗源.目前永安贡川和桃源洞、三明瑞云山、永泰葛岭、仙游石苍等地尚有野生残存.古树最集中的是沙县淘金山,系宋元遗物,约800~1000 a历史;莆田新县广宫铁树村的有350 a历史,系清初移植的野生植株.福建所有古树及人工栽培的绝大多数都是附近的野生树,因此猜想福建是四川苏铁的原产地.至今未发现四川苏铁的雄株,所有野生栽培的植株清一色为雌株,它没有种子,历史上它一直是单性繁衍,有可能它属于地质年代遗传至今的自然现象.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鹏 郭闽 兰思仁
通过建立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模型,使用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方式计算指标权重和系统耦合程度,得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状况.结果表明,2003-2012年福建省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城市化综合水平呈持续上升趋势.生态环境综合指数波动大,与城市化综合指数有较大差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在波动中上升.因此在加大对社会经济发展投入的同时,也需要增加对生态环境的投入.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熵值法 耦合度 耦合协调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卡吾恰提·白山 王雪梅 黄晓宇
【目的】定量评价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演变规律,可为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和田市2000、2005、2010、2015和2019年的Landsat系列影像数据,提取绿度、湿度、干度和热度4个评价指标,基于ENVI软件的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分析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结果】(1)2000—2019年,和田市的遥感生态指数均值由2000年的0.477下降至2019年的0.381,下降幅度达20.12%,下降区域主要是在中部人类聚居区域。(2)2010—2015年生态环境质量变好的区域面积达到299.57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4.38%,生态质量变差的地区总面积大约为32.51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99%。(3)2000—2019年和田市生态环境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下,低生态环境质量等级的区域随城镇化发展的方向发生迁移,说明城镇化进程对生态环境具有负面影响。【结论】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生态环境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剑
金融生态环境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金融发展水平,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合经济、法律、制度等各个方面,构建了新疆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实证分析表明,新疆金融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在经济环境、法律环境、信用环境和社会中介环境等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最后提出改善新疆金融生态环境应进一步发展经济、充分发挥金融机构主导作用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生态环境 因子分析 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雄鹰
文章依据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一个包含16个基础指标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来测算我国全面层面和区域层面的生态环境质量水平。研究结果表明:1997~2013年我国全面层面的生态环境质量呈现下降趋势;我国地区间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并不相同,呈现4种变化趋势;衡量地区间生态环境质量水平差异的σ系数呈现"V"型的变化形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镝 唐茂钢
本文首先运用动态最优化模型,在土地利用结构引起产业结构变化视角下,分析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土地城市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机理,得出以下结论:(1)当土地城市化率较低时,经济发展以粗放式发展模式为主,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工业生产过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大,这使得地均土地生态环境质量下降;(2)当土地城市化率较高时,经济发展以集约式发展模式为主,国家在土地政策和产业政策上向服务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等倾斜,同时出台环境规制政策控制环境污染程度,生产过程对土地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降低,这使得地均土地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提高。土地城市化率和地均土地生态环境质量之间呈现U型曲线关系。随后,运用空间自适应半参数模型,对土地城市化率与地均土地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计量分析,验证了土地城市化率和地均土地生态环境质量之间呈现U型曲线关系的假说。样本数据显示东部地区基本上均位于U型曲线的右边,而中西部大部分地区位于U型曲线的左边。由此得出以下启示:(1)进一步完善环境规制政策;(2)实施建设用地减量化政策;(3)实施土地指标的跨区域交易。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遴杰,陈祁晖,李刚,高永,陶晓龙
通过对全国土地储备机构相关数据的分析,揭示了我国土地储备机构在时间、区域与不同城市等级上的分布情况,结合土地储备制度发展的背景,推演出我国土地储备制度发展的动力机制,即地方政府的利益诉求与国家政策推动的交互作用,并指出我国土地储备发展的重点应由机构的建立转移到内涵的丰富上。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滕瑶 陈碧鹃 夏斌 曲克明 冯娟 崔正国 张旭志 丁东生
根据20142016年夏季对靖海湾松江鲈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表层海水中营养盐和重金属等相关环境因子的连续监测数据,运用综合质量指数法对该海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分别采用有机污染指数法、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法和主成分分析法从不同方面分析该海域的水质情况。结果显示,靖海湾保护区海水环境综合质量指数范围为1.04–1.69,评价等级为轻污染。有机污染指数范围为4.66–9.23,处于严重有机污染状态。根据营养化评价模式分析得出,2014年靖海湾保护区处于富营养状态,2015年和2016年均处于氮限制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滕瑶 陈碧鹃 夏斌 曲克明 冯娟 崔正国 张旭志 丁东生
根据20142016年夏季对靖海湾松江鲈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表层海水中营养盐和重金属等相关环境因子的连续监测数据,运用综合质量指数法对该海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分别采用有机污染指数法、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法和主成分分析法从不同方面分析该海域的水质情况。结果显示,靖海湾保护区海水环境综合质量指数范围为1.04–1.69,评价等级为轻污染。有机污染指数范围为4.66–9.23,处于严重有机污染状态。根据营养化评价模式分析得出,2014年靖海湾保护区处于富营养状态,2015年和2016年均处于氮限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印军 肖碧林 方琳娜 马宏岭 杨瑞珍 易小燕 李倩倩
耕地质量是耕地土壤质量、耕地环境质量、耕地管理质量和耕地经济质量的总和。中国耕地质量总体偏低,中等和低等地共占耕地总面积的2/3以上。中国耕地质量变化态势如何,目前没有统一的认识,较为普遍的看法是中国耕地质量总体水平趋于下降,但农田土壤监测结果表明中国耕地土壤肥力指标总体上呈稳中有升的趋势。论文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耕地质量总体上向好的方向发展,但耕地部分质量要素和局部区域耕地质量恶化问题突出。
关键词:
耕地 耕地质量 中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俊杰
土地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土地开发会带来这一综合体的变化,也会带来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如植树造林、地力培肥等,会给生态环境带来良性影响;而毁林开荒、粗放野蛮耕作则会给生态环境带来负面效应。这些影响分为可见的和不可见的,如旧城区改造、开垦荒地等,给环境带来的变化是明显的;而培肥地力,给生态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