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40)
2023(14353)
2022(12276)
2021(11714)
2020(9642)
2019(22456)
2018(22206)
2017(42955)
2016(23451)
2015(26608)
2014(26787)
2013(26497)
2012(24249)
2011(21934)
2010(21722)
2009(19974)
2008(19605)
2007(16993)
2006(15122)
2005(13901)
作者
(67181)
(55703)
(55207)
(52879)
(35638)
(26575)
(25198)
(21907)
(21260)
(19883)
(19039)
(18916)
(17770)
(17452)
(17226)
(17216)
(16619)
(16175)
(15963)
(15832)
(13809)
(13729)
(13307)
(12669)
(12484)
(12378)
(12262)
(12242)
(11167)
(10964)
学科
(99027)
经济(98912)
管理(65848)
(62884)
(51100)
企业(51100)
方法(42592)
数学(36895)
数学方法(36464)
中国(29754)
(27423)
(23953)
(21869)
业经(21710)
(18858)
贸易(18848)
(18777)
(18383)
地方(18356)
农业(18127)
(15696)
银行(15660)
理论(15514)
(15077)
(14941)
(14884)
(14880)
金融(14879)
财务(14806)
财务管理(14778)
机构
大学(336897)
学院(331951)
(138677)
经济(135847)
管理(131187)
研究(117204)
理学(112842)
理学院(111582)
管理学(109724)
管理学院(109136)
中国(89855)
(73775)
科学(70944)
(62388)
(59065)
研究所(53678)
(52341)
中心(52148)
财经(50134)
业大(47637)
北京(47568)
(47436)
(45731)
(44997)
师范(44649)
经济学(42464)
(42328)
农业(40748)
(38438)
经济学院(38239)
基金
项目(223911)
科学(176472)
研究(165415)
基金(163798)
(142550)
国家(141385)
科学基金(121003)
社会(105366)
社会科(99767)
社会科学(99740)
基金项目(86638)
(83925)
自然(77421)
自然科(75597)
自然科学(75581)
教育(75153)
自然科学基金(74201)
(71812)
资助(67720)
编号(67001)
成果(55410)
(50543)
重点(49975)
(47606)
课题(45981)
(45752)
国家社会(43851)
教育部(43497)
创新(42746)
科研(42411)
期刊
(153023)
经济(153023)
研究(103815)
中国(66166)
学报(51225)
科学(48917)
(48726)
管理(48168)
(46115)
大学(39025)
教育(37679)
学学(36220)
农业(33866)
(30280)
金融(30280)
技术(27570)
经济研究(24779)
财经(24695)
业经(23505)
(21172)
问题(20659)
图书(18646)
(17613)
(16870)
理论(16193)
技术经济(16019)
世界(15688)
科技(15328)
资源(15156)
现代(15039)
共检索到4971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程建  朱道林  赵江萌  张晖  
以中国土地资本化为主题,根据发展脉络与逻辑关系对已有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展望未来研究趋势。结论表明:(1)已有研究围绕土地资本化这一中心变量,立足城镇和农村两个场域,“理论层—研究层—实践层”三个层次互促共进,构成“概念内涵—经济效应—经济机制—治理与改革”四大板块内容,成果为多项热点领域改革提供了参考,最终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场域—三个层次—四大板块—五项改革”的系统框架;(2)无论在城镇还是农村,土地资本化都是一把“双刃剑”,如何把握其合理的“度”以趋利避害,已成为改革发展需直面的重大科学问题;(3)城镇土地资本化研究应强化微观经济分析和理论模型构建,农村土地资本化研究亟待构建系统性理论分析框架和丰富实证研究;(4)中国经济转型与乡村振兴将延拓土地资本化研究域,实践中的新问题、新情况将为研究提供新空间。未来研究应立足土地基本属性与特殊性,重视土地经济规律凝练与理论创新,为进一步的土地制度改革提供理论遵循。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范树平  程从坤  刘友兆  张红梅  於冉  
随着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研究己成为国际上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课题。土地覆盖同样在中国得到诸多学者追究,但由于跨学科的综合型研究,研究成果丰富而繁杂,很有必要系统梳理。贯穿土地覆盖的全程研究,从数据资料、驱动机制、演变机制、效应分析4个方面进行综述。研究表明,未来研究发展趋势是统一规范体系下的多维综合研究,加强数据处理研究及数据建库、规范模型构建研究与推广应用、注重人地关系协调及效应研究是未来重点研究领域。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范树平  程从坤  刘友兆  张红梅  於冉  
随着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研究己成为国际上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课题。土地覆盖同样在中国得到诸多学者追究,但由于跨学科的综合型研究,研究成果丰富而繁杂,很有必要系统梳理。贯穿土地覆盖的全程研究,从数据资料、驱动机制、演变机制、效应分析4个方面进行综述。研究表明,未来研究发展趋势是统一规范体系下的多维综合研究,加强数据处理研究及数据建库、规范模型构建研究与推广应用、注重人地关系协调及效应研究是未来重点研究领域。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蔡玉梅  谢俊奇  赵言文  杨枫  
研究目的:综述土地利用规划主要研究领域的进展,提出土地利用规划研究的发展趋势。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法。研究结果:国际土地利用对比研究宜强化应用导向;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具有和城市规划相融合的趋势;空间体系的研究受市场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方式的影响;土地利用规划指标的刚性和弹性将统一在过程规划之中;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趋向于政策导向的方法。研究结论: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应以空间规划为平台,加强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冯红燕  谭永忠  王庆日  陈佳  余振国  
研究目的:阐述国内土地利用分区研究现状与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法。研究结果:从理论和方法两方面总结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分区的研究历程:(1)分区依据从自然因素到社会经济因素再到生态环境因素,由单一走向综合;(2)主要从行政区划和自然地理单元两种尺度空间开展土地利用分区研究;(3)分区方法经历了由定性为主,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再过渡到"3S"技术大量应用为主三个阶段;(4)存在土地利用分区理论研究有待深化,面对土地管理的土地利用分区方法有待统一规范,土地利用分区技术手段需要更新等问题。研究结论:建议结合试点,在中国开展土地利用主体功能分区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湖平  
从中国土地隐形市场的概念、表现形态、形成原因和防范治理等方面对已有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认为:土地隐形市场是在我国特殊的土地产权制度下,各利益主体在土地产权权能流动过程中绕开现行土地法律法规擅自行动而形成的一切土地交换关系之和,通常是指当事人因利益驱使擅自改变原有土地用途或使用类型而形成的土地交易市场;国有土地隐形交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农用地隐形市场随着国家农地流转法律的修正完善而逐渐显形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以及农地非农化隐形市场普遍存在,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城乡结合部尤其活跃;夯实土地隐形市场研究基础,统筹谋划、积极实践,分层分类分阶段推进土地隐形市场显形化,最终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徐玉婷  黄贤金  
研究目的:综述土地科学学科建设理论研究成果,促进土地科学学科的成熟和完善。研究方法:文献法,比较法和归纳法。研究结果:从土地科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属性、逻辑起点、学科内涵、学科名称、学科体系、学科特点、研究范式、核心理论、支撑理论和技术、学科发展与相关学科发展的交集和关系、学科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学科发展历史和学科发展国际观点比较14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土地科学学科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结论:(1)土地科学是一门以"土地利用"为逻辑起点和核心研究领域的学科;(2)土地科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综合交叉学科;(3)土地科学的学科成熟度仍然较低,理论研究滞后于客观实际;(4)土地科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车娜  
3月28日~29日,由中国国土资源报社和中国地产服务联盟发起单位联合主办、中国地产市场理事会和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房地产学院承办的2012年中国土地资源与资本项目对接会,在上海世博会展中心召开。此次参会的既有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领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红梅  张志斌  王克强  
本文对土地财政的概念进行了归纳,土地财政是土地管理和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分为土地财政收入和土地财政支出两部分。文中重点介绍了土地财政收入,其主要功能为筹集财政资金;它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土地资产收益、土地税收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及其他;文中对当前学者的研究成果作了综述,并提出了下一步研究方向:要在国家财政之下,把收入、支出以及支出绩效评价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构建一个完整的机制来约束和激励这个体系中所有的参与者。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昕  文婧  林坚  
中国正经历着大规模的高速城镇化过程,与人口城镇化相伴随的是土地的急速城镇化,而关于"冒进土地城镇化"的提法和关注甚多但讲法不一。为了厘清土地城镇化的概念、内涵及度量方法,本文回顾并评述了土地城镇化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对土地城镇化问题进行了再思考。现阶段中国土地城镇化不仅仅是农用地转换用途的非农化过程,越来越被关注的是农村建设用地转变为城镇建设用地以及建设用地的效率提升。本文认为土地城镇化应为土地从非城镇状态向城镇状态转变的过程,并提出以城镇建设用地与城乡建设用地的比值作为土地城镇化率的衡量指标。以此出发,土地城镇化问题今后的研究重点包括: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的匹配研究、时空格局和驱动机制研究、城乡实体空间划分、城镇空间扩张研究和用地效率转变研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周应堂  王思明  
研究目的:中国的土地零碎化是中国现代农业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因果分析法。研究结果:(1)从历史的角度评述近代以来中国土地零碎化研究的三种观点,中国土地零碎化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一种制度安排,提出土地户均块数是一个常数的观点。(2)中国土地零碎化是众多的政治、经济、技术、制度、人口、生产力、地理环境等因素博弈的结果,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导致了土地零碎化。(3)讨论了"反土地零碎化"主要的因素是生产力发展因素、兼并因素、自然条件因素。研究结论:土地零碎化还将是一个发展过程,提出土地零碎化向土地规模经营的方法与路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秦勇  
土地财政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几年来,关于土地财政问题的研究成果颇丰。本文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归纳,主要从土地财政的概念、收入形式、影响、成因以及土地财政问题的解决策略等几个方面展开,以期为我国的土地财政制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鹏翔  
土地问题是中国的一个重大政策问题,有关土地政策的改革将对中国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轨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国际研讨会就征地制度改革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土地收入与财政金融、失地农民土地权益保障和耕地保护政策及土地法律完善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在中国土地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民的土地权利、市场机制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土地政策改革的重点等方面取得了重要共识,为下一步中国土地政策改革提供了很好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卫珑  
一、专家学者对我国资本市场的看法 樊纲认为,需要有一个有层次的资本市场,而不仅仅是一个全国性的大市场。中国这么大,需要一些地方上的小市场,利用地方的比较完全的信息,促进地方上的资本交易。现在的信息技术,把地方上的小市连接起来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从这个角度来讲,二板市场以外的更多的资本交易,更大概念当中的资本市场的发展,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需要大力发展的东西。①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念沛豪  蔡玉梅  马世发  庄立  张路路  
研究目的:从指标体系和分区方法两方面对具有综合分区性质的主体功能区划和土地利用分区进行梳理和总结,提出对未来国土空间综合分区研究的建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统计法,对比法等。研究结果:(1)这两类分区的指标体系构建仅从城镇化、工业化开发或土地利用等单主题或单角度出发,不足以体现统筹复合国土空间的各类要素的综合分区性质;(2)分区的定性方法无法支撑整个分区过程,常规定量方法在空间上表达不佳,"3S"技术等新方法在分区中的应用尚有进一步的挖掘空间。研究结论:应深化多模型耦合的智能化分区模型研究,加强对多主题集成综合分区以及时空演变下动态分区的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