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04)
2023(12657)
2022(10644)
2021(10256)
2020(8462)
2019(19438)
2018(18606)
2017(35669)
2016(18691)
2015(21311)
2014(20758)
2013(20526)
2012(18644)
2011(16450)
2010(15826)
2009(14493)
2008(14250)
2007(11751)
2006(9952)
2005(8437)
作者
(48483)
(41131)
(40430)
(38861)
(25878)
(19452)
(18475)
(15970)
(15636)
(14203)
(13922)
(13788)
(12726)
(12591)
(12573)
(12541)
(12029)
(11832)
(11546)
(11388)
(9882)
(9563)
(9477)
(9362)
(9341)
(9068)
(8674)
(8382)
(8002)
(7986)
学科
(82558)
经济(82365)
管理(56780)
(52274)
(44367)
企业(44367)
方法(40981)
数学(35303)
数学方法(34914)
(31644)
中国(24393)
(20834)
业经(17148)
(16175)
(15979)
财务(15939)
财务管理(15890)
(15495)
贸易(15489)
企业财务(15192)
(15180)
(15146)
理论(13824)
财政(13328)
农业(13070)
(12950)
地方(12832)
环境(11973)
(11523)
银行(11516)
机构
大学(262072)
学院(258394)
(119001)
经济(117218)
管理(105020)
理学(92248)
理学院(91324)
管理学(89981)
管理学院(89494)
研究(84975)
中国(66418)
(60370)
(54106)
科学(47524)
财经(46019)
(42285)
(39550)
中心(39335)
经济学(39287)
研究所(35845)
经济学院(35593)
财经大学(34586)
(34485)
(34470)
业大(34127)
北京(33760)
(31989)
师范(31739)
(31175)
商学(28653)
基金
项目(180909)
科学(146456)
基金(137902)
研究(133993)
(119160)
国家(118260)
科学基金(103757)
社会(92124)
社会科(86818)
社会科学(86797)
基金项目(72549)
(65771)
自然(65004)
自然科(63565)
自然科学(63551)
自然科学基金(62472)
教育(61815)
(56261)
资助(55787)
编号(51543)
(43037)
成果(40676)
重点(40398)
国家社会(40141)
(38283)
教育部(38178)
(37515)
人文(36610)
创新(35858)
大学(35361)
期刊
(119786)
经济(119786)
研究(77976)
(50496)
中国(49850)
管理(37488)
科学(35861)
学报(35130)
(29716)
大学(28878)
学学(27378)
财经(23876)
教育(23201)
技术(21493)
经济研究(21321)
(20650)
农业(20608)
(19728)
金融(19728)
业经(17283)
问题(16497)
(14413)
世界(13119)
技术经济(12570)
统计(12520)
财会(11628)
会计(11561)
国际(11556)
(11523)
资源(11345)
共检索到3723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吴士炜  汪小勤  
本文基于森(Sen)的可行能力理论,运用模糊数学与因子分析法测度中国2004—2013年31个省份社会福利指数,并分析社会福利与土地财政关系。通过理论与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沿海城市社会福利指数相对较高,且透明性担保、社会机会、经济条件、防护性保障和政治自由对社会福利指数贡献率呈递增的趋势。第二,东部沿海地区土地财政收入绝对值与相对值远超西部地区,且各地区社会福利与土地财政二者呈脱钩现象。第三,各地区社会福利指数之间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且各省社会福利指数存在空间集聚与扩散现象。最后,利用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发现,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占比与社会福利之间呈倒U型曲线。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叶静怡  王琼  
本文基于Sen的可行能力理论及北京市调查数据,对进城务工人员福利水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价。研究发现,2008年进城务工人员综合福利指数为0.3188,处于福利评价的低水平阶段;除经济资源和健康状况方面的福利状况达到较高水平阶段外,其他功能性活动均处于中、低水平阶段。与2008年相比,2012年进城务工人员在社会保障、心理条件、社会资本等方面的福利状况均有所改善。防护性保障和社会资本的边际改善对进城务工人员总福利水平上升的影响最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卢江  李春吉  
目前中国提出要逐步实现从补缺型社会福利体系向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体系转变,文章以个体绝对收入和贫富差距为基本出发点,从市场配置和政府配置两个角度构建社会福利函数。对福利函数进行模拟发现: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福利总量模拟图都呈现U型曲线。社会福利权重因子越大或财政政策越紧缩,U型曲线越明显。在同等条件下,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社会福利权重因子增大都会致使农村社会福利总量产生滞后效应,亦即表明城镇社会福利总量对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贫富差距拉大更敏感。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何平  李实  王延中  
《中国发展报告2008/09》(以下简称《报告》提出,到2020年要在中国建立起"全民共享的发展型社会福利体系",构建全民享有的发展型社会福利体系,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从而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一种重要的制度保障;而且还有助于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冲击,更好地实现"保增长、调结构、促民生"的目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唐在富  
土地财政在我国产生和发展呈倒"U"形特征,其产生的直接原因在于土地制度安排、政府主导的跨越式发展和对土地出让收入成本补偿不充分。从长期来看,土地财政的主要风险在于土地出让收入的不可持续性和政府土地抵押融资规模的失控,以及与此相关联的房地产泡沫和收入分配不公。防范和化解土地财政潜在风险的关键是要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加强政府土地出让和抵押融资管理,有效调节土地收益分配,降低土地出让收入规模下降可能带来的冲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匡凯  
土地征收制度会受到财政政策影响。1959-1982年,财政权力下放、重工业优先支出,致使农村通货膨胀、地方征地权力增大,所以征地审批机关级别提高、权力回收,补偿标准上调。1982-1998年,分税制促使政府通过城市扩张提高GDP,加之通货膨胀使得征地程序更严格,补偿标准提高。新世纪公共财政下,法律细化了"公共利益"范围、提高了征地透明度,农民参与土地分红。财政从家财型向税收型转变,应当要严格征地程序,加强社会保障,处理好"央-地"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卢光熙  
在再制造供应链中,受限于回收能力以及高昂的投资成本,废旧产品的回收前景并不乐观。文章基于Stackelberg博弈方法,建立了政府分别补贴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回收商三种不同模型下的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并从回收率、市场价格以及企业利润等角度分析了在三种不同模型下政府实施补贴对闭环供应链各成员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只要政府实施补贴,闭环供应链各方的收益均与政府补贴成正比;而从政府层面来看,政府补贴给零售商能达到最高的回收率、最低的市场价格、最大的企业总利润,即补贴零售商时的效率最高;因此以政府补贴零售商为例,对政府不同决策目标下的最优补贴进行了探讨。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发现,当政府追求的目标由经济效益扩展到社会福利再到社会效益时,其所支出的最优补贴越来越大。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贾康  王敏  
本文在简要分析社会福利筹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梳理了中国社会福利筹资的历史演变,从社会保险、优抚和社会福利救济、医疗卫生、教育保障和住房保障等方面重点分析了中国社会福利筹资的现实情况,特别是公共财政支持社会保障和福利体系发展建设的情况,并对中国政府财政如何支持社会福利筹资提出了基本的看法,分三种假设方案预测了未来中国财政对社会福利筹资的支持能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卢光熙  
在再制造供应链中,受限于回收能力以及高昂的投资成本,废旧产品的回收前景并不乐观。文章基于Stackelberg博弈方法,建立了政府分别补贴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回收商三种不同模型下的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并从回收率、市场价格以及企业利润等角度分析了在三种不同模型下政府实施补贴对闭环供应链各成员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只要政府实施补贴,闭环供应链各方的收益均与政府补贴成正比;而从政府层面来看,政府补贴给零售商能达到最高的回收率、最低的市场价格、最大的企业总利润,即补贴零售商时的效率最高;因此以政府补贴零售商为例,对政府不同决策目标下的最优补贴进行了探讨。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发现,当政府追求的目标由经济效益扩展到社会福利再到社会效益时,其所支出的最优补贴越来越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娄成武  王玉波  
研究中国土地财政中的地方政府行为与负效应,对于土地财的兴利除弊、实现可持续的地方土地财税收益具有重要意义。阐述了土地财政的起源、涵义与性质,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分税的财政体制、国家土地制度及农地征用流转制度方面分析了地方政府获取土地财政的行为策略选择,进一步论述了由此产生的被征地农民利益受损、地方政府土地违法行为、推动房价快速上涨并积累财政金融风险,以及形成届际不公平和不可持续的财政等负效应。论述了后土地财政时代的涵义与存在的困局,在此基础上,从转变地方政府角色、完善财政体制、推进土地房产税系与农地产权及征用制度改革、改变以土地财政为动力机制的城市化发展、约束地方政府获取财政收入风险性行为等方面,提出后土地财政时代转型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正  周方召  周旭亮  
本文运用基数效用原理和社会福利函数理论构建了非营利组织"三次分配"的可比较社会福利函数模型。通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构建模型,比较了非营利组织"三次分配"与政府"二次分配"的社会福利效应。证明了非营利组织的"三次分配"能够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是政府"二次分配"功能的有效补充。同时利用广义矩估计的方法实证分析了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财力支持,由此政府有必要运用财政激励手段扶持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青  胡凯  
本文使用地方政府财政利益极大化和官员利益极大化假设,研究在二元土地管理制度和不完备的财政联邦制情况下,中国土地财政出现的原因和这种体制的社会成本以及土地制度与财政体制交互作用下的改革战略问题。作者提出财政体制的改革应该与土地制度的改革同步进行,以改变地方政府对土地收益的财政路径依赖。通过改革土地制度,来保障土地产权的社会公平,进而推动构建稳固的地方公共财政制度基础。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樊继达  
发展型社会福利体系建设是中国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之难题,促进中国从外向依赖转向内需驱动,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向实现国民经济与国民福利同步发展转变,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本文从现实动因与理论机理两个维度研究发展型社会福利体系建设问题,认为构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发展型社会福利体系需要转变政府治理理念,推进政府职能转型,尤其是改革"中国式财政"体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式财政变革的战略路径及相应的配套制度安排。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清华  伍国勇  宋珂  欧雪辉  李中  
运用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构建被征地农户福利状况变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办法评测农村土地征收前后湖南省不同经济发展程度区域被征地农户福利状况变动,并实证分析影响被征地农户福利变动的因素。结果表明:土地征收完成后被征地农户福利状况有所改善,但不同区域存在显著差异;土地征收完成后被征地农户福利水平变异系数增大,农户个体福利分化明显;土地征收补偿形式、区域发达程度、教育状况因素等对被征地农户福利水平变动存在正向影响,征地面积比重、劳动力年龄等因素对被征地农户福利水平变动存在负向影响,二者的作用程度呈递减态势。显著提升被征地农户福利水平,减少被征地农户福利水平变动的差异性,需要从完善被征地农户的社会保障程度、完善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模式和完善配套基础设施等方面入手。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谢乔昕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客观存在非一致性,如何协调和平衡政策目标间的冲突以及综合评价财政政策实施效果是财政政策设计和执行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构建社会福利函数的形式,对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双重目标下财政支出对于政策目标的综合影响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整体财政支出水平与基于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目标以及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目标测度的社会福利水平均呈现长期稳定关系;整体财政支出水平与基于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目标测度的社会福利水平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但与基于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目标测度的社会福利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