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21)
2023(13706)
2022(11898)
2021(11613)
2020(9612)
2019(22345)
2018(21893)
2017(42177)
2016(22780)
2015(25800)
2014(25875)
2013(25797)
2012(23763)
2011(21333)
2010(21178)
2009(19621)
2008(19447)
2007(16455)
2006(14237)
2005(12813)
作者
(63706)
(53045)
(52406)
(50154)
(33784)
(25143)
(23931)
(20945)
(20165)
(18891)
(18048)
(17968)
(16737)
(16502)
(16367)
(16313)
(15708)
(15328)
(15092)
(14844)
(12943)
(12895)
(12596)
(11973)
(11884)
(11731)
(11572)
(11420)
(10536)
(10288)
学科
(93105)
经济(92999)
管理(66826)
(63048)
(51499)
企业(51499)
方法(43668)
数学(37714)
数学方法(37362)
(33290)
中国(28925)
(23529)
(21133)
(19629)
业经(19212)
(18032)
贸易(18022)
(17605)
(17484)
财务(17423)
财务管理(17369)
地方(16741)
企业财务(16548)
(16543)
银行(16510)
理论(16150)
(15629)
农业(15107)
(14784)
金融(14783)
机构
大学(324957)
学院(318882)
(134151)
经济(131474)
管理(128569)
理学(110909)
理学院(109692)
研究(109286)
管理学(108051)
管理学院(107474)
中国(87099)
(70366)
(68840)
科学(65308)
(54208)
财经(52079)
研究所(49194)
中心(48878)
(47566)
(46369)
北京(45365)
(44339)
业大(44294)
经济学(41721)
(41106)
师范(40818)
(39675)
财经大学(38925)
经济学院(37581)
农业(36252)
基金
项目(215884)
科学(170269)
研究(159799)
基金(159246)
(137901)
国家(136813)
科学基金(117692)
社会(102279)
社会科(96903)
社会科学(96879)
基金项目(84149)
(79633)
自然(75313)
自然科(73514)
自然科学(73497)
教育(72288)
自然科学基金(72178)
(68237)
资助(66165)
编号(64392)
成果(53041)
(49338)
重点(47713)
(44708)
(44202)
课题(43717)
教育部(42756)
国家社会(42706)
创新(41297)
科研(41128)
期刊
(143431)
经济(143431)
研究(102147)
中国(63794)
(54893)
学报(47551)
科学(45576)
管理(45537)
(41596)
大学(36510)
学学(34207)
教育(32578)
(30600)
金融(30600)
农业(29143)
财经(25998)
技术(25004)
经济研究(23858)
(22120)
业经(20361)
问题(18626)
理论(16187)
图书(15713)
(15684)
(15258)
技术经济(15177)
实践(14523)
(14523)
世界(14427)
科技(14163)
共检索到4754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唐在富  
土地财政在我国产生和发展呈倒"U"形特征,其产生的直接原因在于土地制度安排、政府主导的跨越式发展和对土地出让收入成本补偿不充分。从长期来看,土地财政的主要风险在于土地出让收入的不可持续性和政府土地抵押融资规模的失控,以及与此相关联的房地产泡沫和收入分配不公。防范和化解土地财政潜在风险的关键是要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加强政府土地出让和抵押融资管理,有效调节土地收益分配,降低土地出让收入规模下降可能带来的冲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青  胡凯  
本文使用地方政府财政利益极大化和官员利益极大化假设,研究在二元土地管理制度和不完备的财政联邦制情况下,中国土地财政出现的原因和这种体制的社会成本以及土地制度与财政体制交互作用下的改革战略问题。作者提出财政体制的改革应该与土地制度的改革同步进行,以改变地方政府对土地收益的财政路径依赖。通过改革土地制度,来保障土地产权的社会公平,进而推动构建稳固的地方公共财政制度基础。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吴士炜  汪小勤  
本文基于森(Sen)的可行能力理论,运用模糊数学与因子分析法测度中国2004—2013年31个省份社会福利指数,并分析社会福利与土地财政关系。通过理论与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沿海城市社会福利指数相对较高,且透明性担保、社会机会、经济条件、防护性保障和政治自由对社会福利指数贡献率呈递增的趋势。第二,东部沿海地区土地财政收入绝对值与相对值远超西部地区,且各地区社会福利与土地财政二者呈脱钩现象。第三,各地区社会福利指数之间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且各省社会福利指数存在空间集聚与扩散现象。最后,利用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发现,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占比与社会福利之间呈倒U型曲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玉波  唐莹  
土地财政是当前政府管理中的热点问题,分地域研究土地财政差异情况,对于提出科学合理的转型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总结土地财政各项收入来源发展概况,考虑土地储备抵押融资为借债收入,故只以土地出让金与土地、房产税收计算1999-2010年全国31个省(市)土地财政收入总规模,同时考虑各省(市)年均土地财政收入规模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贡献率),找出土地财政情况地域差异的基本规律。进一步采用SPSS19.0层次聚类分析方法,将全国31个省(市)土地财政情况划分为5种集群类型:土地财政发展期、较旺盛期、旺盛期、中期、后期。从土地财政收入规模与增长趋势及对地方财政总收入的贡献程度,分析各集群土地财...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娄成武  王玉波  
研究中国土地财政中的地方政府行为与负效应,对于土地财的兴利除弊、实现可持续的地方土地财税收益具有重要意义。阐述了土地财政的起源、涵义与性质,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分税的财政体制、国家土地制度及农地征用流转制度方面分析了地方政府获取土地财政的行为策略选择,进一步论述了由此产生的被征地农民利益受损、地方政府土地违法行为、推动房价快速上涨并积累财政金融风险,以及形成届际不公平和不可持续的财政等负效应。论述了后土地财政时代的涵义与存在的困局,在此基础上,从转变地方政府角色、完善财政体制、推进土地房产税系与农地产权及征用制度改革、改变以土地财政为动力机制的城市化发展、约束地方政府获取财政收入风险性行为等方面,提出后土地财政时代转型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乔天锋  任亚娟  李保东  
1994年我国实施分税制改革以来,土地出让金逐渐成为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地方政府在土地转让中获得了大量收入,又通过财政担保和土地抵押等方式获取巨额银行贷款,造成了潜在的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土地财政"逐渐演变为影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之一。定西市"土地财政"现状一是土地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攀升。随着土地出让"招拍挂"制度的实行,我国大多数城市建起了土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乔天锋  任亚娟  李保东  
1994年我国实施分税制改革以来,土地出让金逐渐成为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地方政府在土地转让中获得了大量收入,又通过财政担保和土地抵押等方式获取巨额银行贷款,造成了潜在的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土地财政"逐渐演变为影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之一。定西市"土地财政"现状一是土地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攀升。随着土地出让"招拍挂"制度的实行,我国大多数城市建起了土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梁尚敏  
近几年来,财政基本理论的研究,仍然停留在名词、概念之争的浅层次上较 多,创建有利于指导财政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理论不足,在不少情况下,回答不了许多财政现 象背后的实质问题。探索财政基本理论的创新,一个视野、一个立足点、一个思维方式是至 关重要的。结合中国市场经济的实际,创新财政基本理论,有八个方面的难点和重点需要作 出科学的回答。创新财政基本理论体系的中心是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公共财政基本框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贺蕊莉  
在土地需求能力和供给成本的相互作用下,地方财政的土地出让金收入依赖于节节攀升的房价,土地性税收依赖于活跃的楼市交易。后土地财政时代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行为中最具风险的行为是扩大拆迁规模、过度举债和滥用税收排斥,在维系租金型收入制度的同时,滥用公债型收入制度、损害税收型制度。应建立地方税体系缓解地方财政收入冲动,同时要限制城市拆迁规模、加强对地方政府约束、规范税收管理、加大公共住房建设力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保春  
我国地方政府向城镇国有土地使用者征费的制度始于1987年。1988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将土地使用费改为土地使用税;1989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收入管理的通知》规定,国有土地使用权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蔡龙  
土地财政是我国地方政府经营城市的重要手段,也是举债融资的最主要支撑。随着我国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也在不断累积。本文从我国土地财政的成因入手,分析寄生于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基于城市理性增长及可持续城市化的土地利用策略,提出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有效方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阎炎  
截至9月底,北京市今年公开出让土地成交187宗,土地出让总价款556.27亿元。同期,北京市财政收入1519.5亿元,这意味着前三季度,土地出让金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在35%左右;而2007年和2008年,这个比例分别为29%和27%。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茉楠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已成为地方政府收入的一个主要来源。然而,近两年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中国的"土地财政依赖"模式已经难以持续,"土地财政"模型面临重要拐点。"土地财政"的转型已成为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一个绕不开的课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北京大学林肯中心"中国土地财政研究"课题组  苏明  唐在富  满燕云  颜燕  
目前中国土地财政收入的收入组织和支出管理格局,是多年改革探索和加强管理积累下来的结果,其总体趋势是相关收支管理制度日趋健全,收入组织管理逐步规范,支出管理得到加强,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一)土地财政收入组织方式。目前中国土地财政收入主要为租、税、费三部分。"租",即土地出让收入,指市县人民政府依法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取得的全部收入,主要由土地出让收入构成,包括招拍挂和协议出让土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孟禹  张可云  
土地财政和城乡关系之间相互影响,其中土地财政对城乡关系的影响可能是非线性的。基于面板数据的联立方程模型的经验分析发现,改善城乡关系对土地财政有拉动作用,且土地财政对城乡关系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分地区研究表明:东部和中部地区,土地财政对城乡关系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且东部地区为负,中西部地区为正;东部地区城乡关系的改善对土地财政有拉动作用,而中西部地区的拉动作用相对较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