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03)
- 2023(7017)
- 2022(5928)
- 2021(5968)
- 2020(4926)
- 2019(11505)
- 2018(10959)
- 2017(20511)
- 2016(11456)
- 2015(13142)
- 2014(12995)
- 2013(13269)
- 2012(12847)
- 2011(11515)
- 2010(11470)
- 2009(10705)
- 2008(11165)
- 2007(9344)
- 2006(8223)
- 2005(7502)
- 学科
- 济(53118)
- 经济(53057)
- 管理(31049)
- 业(28035)
- 财(24611)
- 方法(22157)
- 企(20786)
- 企业(20786)
- 数学(20096)
- 数学方法(19930)
- 中国(17511)
- 农(14294)
- 学(12912)
- 财政(12725)
- 贸(11502)
- 贸易(11497)
- 地方(11396)
- 易(11256)
- 制(11092)
- 政(10348)
- 务(10280)
- 财务(10275)
- 财务管理(10233)
- 企业财务(9785)
- 农业(9221)
- 出(8622)
- 土地(8567)
- 业经(8423)
- 银(8260)
- 银行(8243)
- 机构
- 大学(170999)
- 学院(165385)
- 济(77666)
- 经济(76586)
- 研究(67303)
- 管理(58169)
- 中国(52448)
- 理学(49891)
- 理学院(49173)
- 管理学(48433)
- 管理学院(48126)
- 财(42327)
- 科学(39785)
- 京(38125)
- 所(35349)
- 研究所(32088)
- 财经(30410)
- 农(29091)
- 中心(28899)
- 经(27821)
- 经济学(26711)
- 北京(24663)
- 经济学院(24219)
- 院(23895)
- 江(23569)
- 农业(23079)
- 业大(23017)
- 范(22734)
- 师范(22536)
- 财经大学(22505)
- 基金
- 项目(109532)
- 科学(86383)
- 基金(83172)
- 研究(78524)
- 家(74317)
- 国家(73824)
- 科学基金(61149)
- 社会(52811)
- 社会科(50125)
- 社会科学(50114)
- 基金项目(43190)
- 自然(37981)
- 自然科(37088)
- 省(37083)
- 自然科学(37075)
- 自然科学基金(36439)
- 教育(35206)
- 资助(34816)
- 划(33653)
- 编号(28952)
- 部(26980)
- 重点(25546)
- 成果(25320)
- 中国(24687)
- 国家社会(24037)
- 发(23939)
- 教育部(22882)
- 创(21790)
- 科研(21293)
- 性(21042)
共检索到2590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东方
基于中国地方财政快速发展的现实背景,文章利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和艾肯森指数等四种传统分析方法对我国土地财政的地区差异进行测度,使用基于距离函数的Malmquist指数构建随机前沿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两种方法,对土地财政的整体差异、横向差异及纵向差异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无量纲化处理与传统测度方法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土地财政的整体差异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其中纵向差异下降较快横向差异下降较慢,地区间的土地财政收入差异越来越大,政府可以通过土地出让金的疏导功能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非
为了深入研究土地财政区域差异规律,借助中国1999~2012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检验土地财政依赖的驱动机制及区域性异质性,并提供有价值的建议。研究表明:东部地区的土地财政依赖受到晋升压力影响较为明显,而中部地区的晋升压力和财税制度都是其土地财政依赖的重要原因,相比之下,西部地区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小,其土地财政依赖基本上是以经济发展程度为归依的。总体而言,东、西部地区的土地财政依赖有着由升转降的合理轨迹,而中部地区的依赖度却没有展现出下降的端倪。提出的政策建议是,中央应当根据中国区域的经济发展态势、产业结构禀赋等因素来制定有针对性的官员晋升规则及财税政策工具,以规范地方的土地财政依赖行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玉波 唐莹
土地财政是当前政府管理中的热点问题,分地域研究土地财政差异情况,对于提出科学合理的转型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总结土地财政各项收入来源发展概况,考虑土地储备抵押融资为借债收入,故只以土地出让金与土地、房产税收计算1999-2010年全国31个省(市)土地财政收入总规模,同时考虑各省(市)年均土地财政收入规模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贡献率),找出土地财政情况地域差异的基本规律。进一步采用SPSS19.0层次聚类分析方法,将全国31个省(市)土地财政情况划分为5种集群类型:土地财政发展期、较旺盛期、旺盛期、中期、后期。从土地财政收入规模与增长趋势及对地方财政总收入的贡献程度,分析各集群土地财...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土地财政 地域差异 转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青 胡凯
本文使用地方政府财政利益极大化和官员利益极大化假设,研究在二元土地管理制度和不完备的财政联邦制情况下,中国土地财政出现的原因和这种体制的社会成本以及土地制度与财政体制交互作用下的改革战略问题。作者提出财政体制的改革应该与土地制度的改革同步进行,以改变地方政府对土地收益的财政路径依赖。通过改革土地制度,来保障土地产权的社会公平,进而推动构建稳固的地方公共财政制度基础。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土地制度 集团利益 软预算约束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唐鹏 郭莉
为了总结土地财政区域差异的基本特征,为深入推进地方财政转型提供参考依据,从土地财政与地方财政收支特征出发,选取评价指标,应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1999—2014年28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将样本数据划分为6种集群类型,并分别定义为:土地财政繁荣区、土地财政次繁荣区、土地财政发展区、土地财政萌芽区、土地财政潜力区和非典型土地财政区。总结各个区域土地财政特点发现:土地财政规模大小整体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很大。并不是土地财政规模越大的地方,地方财政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越高,土地财政收入与地方财政依赖度呈现负向关系。总体上土地财政规模越大,土地财政贡献率越高。但也存在例外。最后,围绕地方土地财政依赖度过高以及地方财政收支缺口过大的问题,提出了地方财政转型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区域差异 财政转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雷
中国土地财政问题不断加剧,官员晋升锦标赛与地方财政缺口是主要原因,东中西部地区土地财政差异性较大。选取2004-2011年31省面板数据,利用SPSS软件将土地财政划分为:前期、发展期、较旺盛期、旺盛期与后期,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东中西部地区土地财政与城市化、第二三产业关系发现:在短期全国范围内,城市化率、第三产业产值与土地财政关系为正,并提出要改革财税、土地与官员晋升制度,控制好土地财政风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唐在富
土地财政在我国产生和发展呈倒"U"形特征,其产生的直接原因在于土地制度安排、政府主导的跨越式发展和对土地出让收入成本补偿不充分。从长期来看,土地财政的主要风险在于土地出让收入的不可持续性和政府土地抵押融资规模的失控,以及与此相关联的房地产泡沫和收入分配不公。防范和化解土地财政潜在风险的关键是要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加强政府土地出让和抵押融资管理,有效调节土地收益分配,降低土地出让收入规模下降可能带来的冲击。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公共财政 房地产税 土地管理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牛星 吴冠岑
基于1999-2009国土资源年鉴的数据,对省级层面上土地财政的规模进行了详细分析。这期间各地区土地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的均值基本在0.18-0.38左右,各地区差异不太明显;而土地出让金相当于财政收入比重则从0.11-0.80不等,地区差距较大,土地抵押金与财政收入之比则是上海为最高(3.83),最低的为黑龙江(0.09),将各地土地财政占财政收入的比值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全国各地区土地财政大多数都处于中等程度。
关键词:
土地财政 规模 区域比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崔华泰
研究目标:探索新时代背景下规范管控土地财政的新思路,保证土地收益为发展服务。研究方法:从经济学原理出发,利用两部门生产函数推导出土地财政收入决定表达式,将其中通过显著性检验的解释变量代入含有省际相邻和省际距离矩阵的空间自回归模型进行估计,得到包括空间滞后因素在内的土地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土地财政受到经济发展程度、居民收入水平、就业人口分布等多种本地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强的惯性作用,且在省际空间范围内具有西高东低的溢出效应。研究创新:运用省际动态面板数据进行空间计量分析,精准识别了土地财政的空间外溢系数。研究价值:为制定相关财政政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动态面板 空间自回归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邹秀清 田娜
为了深入探讨中国土地财政区域差异的基本规律,本文采用2003-2012年中国28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人均土地出让金收入为指标,采用基尼系数分解方法和非参数估计方法,系统分析了中国土地财政的区域差异及其动态演进过程,为制定并实施差异化的地方财政转型政策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和参考。研究结论表明:1考察期内中国土地财政呈现出非常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基尼系数测算及其分解结果表明,土地财政的区域差异总体呈现缩小的趋势,不同区域间存在的差异性一直是导致土地财政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2Kernel核密度估计表明,中国土地财政的区域差异在样本考察期内呈波动下降态势;3MarKov链分析表明,不同量级的土地财政类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赜琳 陈硕 傅冬绵
土地财政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之一。本文首先从历史条件、地方政府的收支约束和制度环境三方面对我国地方土地财政的形成原因展开理论分析,然后对土地财政收入增长和差异的动态原因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影响区域特征差异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经济发展因素和制度变化因素均是影响中国土地财政变动的重要方面;土地财政收入增长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前期的增长会形成惯性而影响后期的增长;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土地财政在地方财政缺口、腐败程度、区域竞争和土地融资等方面存在差异,而在二元土地制度、财政信息披露程度、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等方面的影响显著,只是程度不同。政府在解决土地财政问题时,应根据不同地区的...
关键词:
土地财政 经济增长 区域差异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邹秀清
采用2003—2012年中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资料,基于回归方程的Shapley值分解方法,对我国土地财政区域差异的测度及成因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我国各地市间的土地财政指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这一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体呈现波动下降的特征。2从全国层面看,第二产业比重及其所反映的工业化进程是导致土地财政区域差异的最重要因素,其对土地财政区域差异的贡献达到了34.28%;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第三产业比重是仅次于第二产业比重的影响因素,它们的贡献水平分别达到了30.44%和18.29%;人口城市化水平、人口密度、土地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开放度这四个因素的贡献度较小,但仍然不可忽视;这七个解释变量对土地财政指标区域差异的影响均为正向作用,尚未发现能够有效抑制土地财政区域差异的负向作用影响因素。3土地财政区域差异的决定因素在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存在较大差异。政策启示:中央政府应当参考土地财政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的贡献度,以差别化的土地、财税政策工具实施宏观调控,渐进、有序地引导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行为取向;各级地方政府尤其是市县级政府,需要参考影响各自土地财政指标的因素的作用方向和贡献大小,结合自身的经济发展目标、产业定位和资源禀赋等,合理制定具体的土地、财税政策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北京大学林肯中心"中国土地财政研究"课题组 苏明 唐在富 满燕云 颜燕
目前中国土地财政收入的收入组织和支出管理格局,是多年改革探索和加强管理积累下来的结果,其总体趋势是相关收支管理制度日趋健全,收入组织管理逐步规范,支出管理得到加强,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一)土地财政收入组织方式。目前中国土地财政收入主要为租、税、费三部分。"租",即土地出让收入,指市县人民政府依法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取得的全部收入,主要由土地出让收入构成,包括招拍挂和协议出让土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孟禹 张可云
土地财政和城乡关系之间相互影响,其中土地财政对城乡关系的影响可能是非线性的。基于面板数据的联立方程模型的经验分析发现,改善城乡关系对土地财政有拉动作用,且土地财政对城乡关系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分地区研究表明:东部和中部地区,土地财政对城乡关系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且东部地区为负,中西部地区为正;东部地区城乡关系的改善对土地财政有拉动作用,而中西部地区的拉动作用相对较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唐在富
土地财政问题面临改革的契机。当此之时,需要对土地财政问题的各种讨论进行系统梳理,对一些重大问题正本清源、聚焦归位,以有效指导和推进改革实践工作。一、土地财政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土地制度在一般市场经济国家,政府是不允许征收土地、然后出让用于经营性目的,政府征地只限于公益用地。而我国的土地制度恰恰相反,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在规划为建设用地之后,必须先由政府征收为国有,然后再向一级市场供地。这一制度规定在改革初期执行得不彻底,很多企业都是先用地、再补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