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42)
2023(16801)
2022(14208)
2021(12986)
2020(11141)
2019(25206)
2018(24364)
2017(45971)
2016(25286)
2015(28433)
2014(28363)
2013(28420)
2012(26944)
2011(24814)
2010(24723)
2009(23217)
2008(23074)
2007(20677)
2006(18175)
2005(16648)
作者
(79235)
(66785)
(66502)
(63343)
(42431)
(32153)
(30187)
(26016)
(25236)
(23621)
(23347)
(22274)
(21666)
(21245)
(21236)
(20627)
(20057)
(19686)
(19229)
(19185)
(16763)
(16596)
(16201)
(15215)
(15128)
(14843)
(14700)
(14393)
(13533)
(13364)
学科
(121584)
经济(121442)
管理(69025)
(64903)
(51365)
企业(51365)
方法(49467)
数学(43774)
数学方法(43331)
中国(31030)
(29447)
(28979)
(27541)
地方(23777)
业经(22929)
(22387)
(22155)
贸易(22147)
(21536)
农业(19181)
(18370)
金融(18367)
(18232)
银行(18156)
(17424)
环境(17376)
(16378)
(15915)
(15898)
财务(15884)
机构
大学(386107)
学院(380076)
(165651)
经济(162536)
研究(143139)
管理(137447)
理学(118628)
理学院(117075)
管理学(114903)
管理学院(114200)
中国(107345)
科学(90209)
(82524)
(76374)
(75889)
(74140)
研究所(69562)
中心(63198)
业大(62177)
农业(60778)
财经(59447)
(56442)
(54115)
经济学(53188)
北京(52080)
(50701)
(49693)
师范(49072)
经济学院(47837)
科学院(44374)
基金
项目(254932)
科学(199554)
基金(188577)
研究(174786)
(169916)
国家(168577)
科学基金(140720)
社会(114230)
社会科(108322)
社会科学(108291)
基金项目(99081)
(96118)
自然(92856)
自然科(90737)
自然科学(90699)
自然科学基金(89163)
(83615)
教育(79289)
资助(77603)
编号(65703)
重点(59155)
(57406)
(55069)
成果(54042)
(52056)
科研(49948)
国家社会(49104)
创新(49069)
计划(49063)
教育部(48053)
期刊
(182400)
经济(182400)
研究(112590)
中国(75975)
学报(72909)
(68616)
科学(64736)
(56869)
大学(53180)
学学(50770)
管理(49085)
农业(46024)
(35082)
金融(35082)
教育(31862)
财经(31076)
经济研究(31035)
技术(28088)
(26853)
业经(26173)
(25167)
问题(24337)
(21570)
(20383)
世界(19560)
技术经济(19454)
国际(19199)
统计(18692)
业大(18444)
资源(17895)
共检索到569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翼  谢保鹏  赵鸿雁  陈英  裴婷婷  
[目的]掌握2005—2016年我国主要省份(不包括港澳台等地区)土地经济密度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时空非平稳性。[方法]ESTDA-GTWR研究框架,包括空间马尔科夫、LISA时间路径、LISA时空迁跃、地理时空加权回归模型。[结果](1)我国主要省份土地经济密度整体稳定,逐级递增,空间非均衡性增强,且在高邻域水平下具有均质性,低邻域水平下具有异质性,在高区域水平下较为稳定,中低区域水平下更易变动,整体受邻域影响较小。(2)土地经济密度局部空间结构动态性较弱,动态强度降低,高动态强度省域数量增加;局部空间依赖方向较为稳定并趋向更稳定,波动重心由北向南转移。(3)土地经济密度局部空间凝聚力较高,存在路径依赖或锁定特征,只有青海省发生了时空迁跃。(4)人均GDP、货运量、土地出让金、二、三产业产值比重以及地形起伏度对土地经济密度整体影响为正,城市化率、城市规模对土地经济密度整体影响为负;在研究时点中,所有影响因素的时空非平稳性都有所增强,在空间上表现出收缩、稳定、位移、集聚、扩散以及极化等特征,在强度上则存在增强,减弱,稳定的变化趋势。[结论]要实现土地经济密度局部空间格局的跃升存在难度,未来应制定具有弹性的土地管理政策,促进土地经济密度均衡增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冯科  吴次芳  陆张维  贝涵璐  
基于1998-2005年间27个省区和4个直辖市的土地经济密度数据,从宏观的角度探讨了与人口、交通区位、二三产业结构比例、城市化水平、市场化程度和科技进步等因素之间的潜在关系,并选择了天津市、辽宁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6个典型地区,试探性地应用库兹涅茨曲线模拟了土地经济密度的变化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规律。研究表明:①土地经济密度与人口规模、城市化水平、市场化程度、交通区位、科技进步等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与二三产业结构比例呈负相关关系;②土地经济密度的变化率与经济规模之间的关系呈现类库兹涅茨曲线形态。最后结合研究结论提出了部分政策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旭  郑璎培  李明宝  
土地经济密度能够映射出经济活动与土地资源的关系,是区域经济问题的关键研究指标。本文基于东三省城市群34个地(含以上)级城市2011—2018年的面板数据测算土地经济密度,运用Arcgis平台并结合泰尔熵指数、相对发展率等方法分析土地经济密度的时空差异情况,并以建筑业角度构建计量经济模型,探讨建筑业对土地经济密度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第一,东三省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值整体趋于上升,且吉林中部城市群区域高于其他地区,呈现出明显的集聚特征和峰值特征;第二,东三省各城市相对发展速率有鲜明差异,整体发展水平不均衡,地区总体差异变速缩小;第三,建筑行业从业人数、建筑行业对GDP的贡献率、城市环境建设和建筑生产价值对城市经济发展有一定驱动作用。文末,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一洲  吴次芳  罗文斌  
研究目的:从经济地理学角度研究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研究方法:空间密度分析、空间相关分析和面板数据模型。研究结果:根据自然禀赋、集聚经济和政策制度三个维度对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影响分析,自然资源禀赋总体上呈正向效应,但中西部城市与东部相比更偏向于依赖初始禀赋;在当前的产业集聚初步阶段,产业多样性比专业化更有利于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提高;城市交通成本降低、消费多样性和高人力资源素质有利于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对于东部城市的影响效应要高于中西部城市;经济开放政策呈明显的正向效应;目前土地市场化政策对土地经济密度的影响并不显著。研究结论:经济地理学中的重要因素对城市土地经济密...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严小兵  
收入差距和流动人口是影响犯罪率的两个重要因素,以往研究基于OLS模型,在假设地域空间为均质的前提下分析其对犯罪率的影响,但现实世界的空间单元往往难以满足"均质"的假设,多数表现为"空间异质"。以OLS计量空间异质会造成计量结果出现偏差,同时无法了解不同空间单元的不同影响。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通过将空间结构嵌入线性回归模型中,很好的解决了空间异质的计量问题。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2008年中国大陆省域单元犯罪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犯罪率的影响因素表现出空间非平稳性,流动人口与犯罪率显著相关,但各个省份相关程度并不相同,影响关系随空间位置变化而变化;②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计量精度和拟合度比OLS模型有大幅提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罗文斌  吴次芳  冯科  
基于湖南省13个地级市1995—2007年的面板数据,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变差系数及泰尔指数等方法分析了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时空分异特征,并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内在影响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1)湖南省城市土地经济密度总体上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但城市之间差异明显,空间格局上呈现出一定的集聚效应和峰值效应;(2)1995—2007年,湖南省城市土地经济密度总体区域差异呈现出持续非匀速缩小趋势,城市之间土地经济密度的相对发展速度差异明显;(3)从业人口、城市化水平、二三产业结构、交通区位对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其与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2582、0.8781、-...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俊宝  胡日东  
戴蒙德的代际交叠模型从理论上阐述了处于长期均衡增长路径的经济体运行可能是动态无效的。文章基于前人对AMSZ准则的扩展,根据中国1997—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利用新发展的非平稳面板计量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克服了以往研究指标选取上的争议和小样本带来的估计偏误。结果发现:中国经济运行是动态无效率的,资本存量已经超过了黄金律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俊宝  胡日东  
戴蒙德的代际交叠模型从理论上阐述了处于长期均衡增长路径的经济体运行可能是动态无效的。文章基于前人对AMSZ准则的扩展,根据中国1997—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利用新发展的非平稳面板计量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克服了以往研究指标选取上的争议和小样本带来的估计偏误。结果发现:中国经济运行是动态无效率的,资本存量已经超过了黄金律水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方斌  吴金凤  孟颖  
为进一步缩小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形成的苏南、苏中、苏北三个阶梯性经济发展群的差距,加速苏北地区经济的良性增长,分区域对江苏省的经济展开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1999-2007年间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土地经济密度数据,采用GIS分析法和Pearson相关系数法,对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变异进行空间分析,并利用库兹涅茨曲线作比对。结果表明:(1)不同区域的土地经济密度的差异大小基本上体现了区域经济的发达程度;(2)不同区域土地经济密度的差异性与区域经济结构的稳定性之间具较大的一致性;(3)发达地区市场化程度对土地经济密度的影响力大;而相对落后区域经济发展助推力更依赖于城市化的强势;(4)发达地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广忠  白晓  
以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中的273个样本城市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全国、沿海地区、内陆地区三个层次考察了样本城市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区位差异。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理论与分析方法建立模型,分析了资本、劳动力、土地三大投入要素和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等对城镇建设用地的影响,并在控制以上变量的条件下侧重考察了城市区位差异的影响。发现我国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区位差异明显,具有区位优势的城市土地效益平均高于缺乏区位优势的城市;沿海水陆口岸的区位优势十分显著,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相对较高,而内陆地区水陆口岸的区位优势有待发掘;航空口岸对提高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未发挥积极作用。分析结果表明,生产要素投入、科技水平...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高佳  李世平  李文婷  
土地经济密度是衡量土地利用效率、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进行土地问题研究的关键指标。通过对土地经济密度时空特征的分析研究,可以探究某时段内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而进行土地经济密度驱动力分析能够为加快区域发展、提高区域经济水平提供参考。辽宁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要实施区域,仍然存在着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为了分析辽宁省各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将14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单元,选取土地经济密度这一与土地利用相关的指标,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影响土地经济密度变动的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土地经济密度由中部向东部、西部递减,且在2000~2011年间,辽宁省土地经济密度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洪涛  丁云龙  
利用LMDI指数分解方法,对中国1995—2006年能源消费密度的变动趋势进行分解和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之前,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共同促进了能源消费密度的下降。2000年之后,受结构效应由负转正和技术效应影响减缓的双重影响,能源消费密度近几年出现了上升趋势。第二产业的重工业化趋势,能源结构中煤炭消费逐渐增加,企业研发投入低,创新能力不足及其在国际价值链中的低端位置等是造成这一趋势的深层原因。扭转这一趋势的政策取向在于促进企业向产业价值链高端攀升,逐步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充分发挥节能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以及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普泽  宋聃  张尹哲  李俊锋  刘家寿  叶少文  
为了解博斯腾湖鱼类资源现状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于2019年5月(春季)、7-8月(夏季)、10月(秋季),采用分裂波束回声探测仪(Simrad EY60,120 kHz)开展全湖水声学探测,并对水环境指标进行现场测量。结果显示,博斯腾湖鱼类密度在夏季最高,平均值为(8 783±2 611) ind./hm~2;春季和秋季间无显著性差异,平均值分别为(709±141)、(743±499) ind./hm~2。根据目标强度与体长关系经验公式推算,春季、夏季和秋季鱼类的平均体长分别为8.8、4.0和5.1 cm。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博斯腾湖鱼类密度与水温和电导率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透明度显著负相关(P<0.05)。随机森林模型的特征重要性排序结果显示,电导率是鱼类密度重要的预测因子,其次为溶解氧、盐度和水温等。推测鱼类密度的季节变化与环境变化、食物来源、繁殖习性等因素密切相关,环境因子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鱼类的生态环境需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汪磊  张薇薇  汪霞  
随着土地、人口、环境等资源约束日趋紧张,提高经济密度已被认为是培育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支撑。作为典型的喀斯特山地省份,独特的地形地貌引致了贵州城市经济密度时空分布的异质性和影响因素的特殊性。文章综合运用空间自相关和面板回归等模型分析了贵州城市经济密度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上,近6年来贵州省9市州城市经济密度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其中,贵阳市发展速度最快,毕节市发展速度最慢;(2)贵州9市州城市经济密度总体差异逐步缩小,但区域之间的空间聚集效应较低。其中,以贵阳为核心,六盘水和遵义为两翼的重点开发区空间聚集程度高,而限制开发区和生态功能区空间聚集程度低;(3)第三产业占比、单位用地工业值、单位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和从业技术高等教育人员因素对贵州省城市经济密度均具有正向影响作用。最后给出了相应的结论与启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匡兵  卢新海  周敏  
研究目的:探究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整体分布特征及其演进规律,为实现城市土地利用系统与城市社会经济系统的高效融合及协调发展提供指导与参考。研究方法:核密度估计,马尔科夫链。研究结果:(1)中国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但存在着显著的空间非均衡特征,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地理格局;(2)在全国层面和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层面,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地区差距在样本考察期内都不断加剧,且各地区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在发展过程中都出现过不同程度的极化现象;(3)中国不同水平城市土地经济密度之间的流动性较差,各省份在总体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分布中的相对位置比较稳定,且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长期均衡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