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82)
2023(7638)
2022(6462)
2021(6126)
2020(5019)
2019(11693)
2018(11385)
2017(21531)
2016(11218)
2015(12826)
2014(12485)
2013(12664)
2012(11512)
2011(10768)
2010(10539)
2009(9947)
2008(9544)
2007(7882)
2006(6991)
2005(6442)
作者
(31825)
(26915)
(26694)
(25653)
(17084)
(12715)
(12039)
(10371)
(10277)
(9404)
(9335)
(9102)
(8618)
(8511)
(8411)
(8318)
(7802)
(7740)
(7610)
(7449)
(6734)
(6502)
(6294)
(6130)
(6009)
(5919)
(5749)
(5558)
(5362)
(5235)
学科
(50620)
经济(50589)
管理(29970)
(26848)
方法(21363)
数学(19303)
数学方法(19154)
(17838)
企业(17838)
中国(16878)
(12690)
(12387)
环境(12073)
(11692)
贸易(11683)
(11468)
(9625)
业经(8977)
(8970)
土地(8429)
地方(8409)
(8133)
农业(8006)
(7834)
银行(7827)
(7597)
(7389)
(7323)
(7162)
金融(7161)
机构
大学(163727)
学院(159340)
(73063)
经济(71656)
研究(62043)
管理(60265)
理学(51661)
理学院(50954)
管理学(50100)
管理学院(49804)
中国(49090)
(37202)
科学(37016)
(30648)
(30388)
研究所(28160)
中心(27909)
财经(24984)
(24864)
北京(24172)
经济学(24083)
(23412)
(23036)
业大(22376)
(22114)
(21980)
师范(21924)
经济学院(21682)
科学院(19517)
农业(19410)
基金
项目(112511)
科学(90194)
基金(85894)
研究(80809)
(76409)
国家(75943)
科学基金(64611)
社会(55041)
社会科(52283)
社会科学(52273)
基金项目(45183)
自然(40826)
自然科(39805)
自然科学(39795)
(39080)
自然科学基金(39073)
(34926)
资助(34790)
教育(34751)
编号(29837)
(25927)
重点(25804)
国家社会(24969)
(24623)
成果(24097)
中国(24020)
(22608)
教育部(21992)
创新(21386)
科研(21377)
期刊
(77532)
经济(77532)
研究(48059)
中国(35103)
科学(24959)
学报(24401)
(21343)
(21065)
管理(21033)
大学(18579)
学学(17166)
农业(15043)
经济研究(13656)
(12825)
金融(12825)
财经(12298)
技术(11818)
教育(11706)
图书(11645)
资源(10842)
(10802)
(10761)
业经(10611)
问题(10498)
世界(9720)
国际(9560)
(9379)
书馆(8741)
图书馆(8741)
统计(8360)
共检索到2413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薛明皋  邢路  王晓艳  
研究目的: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地区差异,构建空间异质评估模型,并分析中国2000—2015年土地利用及生态服务价值变化规律。研究方法:数理统计和地理信息技术空间分析法。研究结果:(1)构建了中国地级层面空间异质评估模型;(2)自2000年以来草地和耕地面积减少最多,分别减少2.05×10~4 km~2和1.45×10~4 km~2,建设用地增长最多,增长4.94×10~4 km~2;(3)2015年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29.12万亿元,其中林地贡献最多,其次为草地和水域;15年间总价值先增后减,共增长7.42亿元;空间分布总体上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研究结论:空间异质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模型能够为中国土地生态评估和保护提供更客观的参考。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潘冬荣  闫浩文  韩天虎  孙斌  姜佳昌  柳小妮  李霞  王红霞  
天然草原是甘肃省最大陆地生态系统,是全省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屏障,科学、准确地估算甘肃省天然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甘肃草原重要性认识和生态安全维持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甘肃省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和价格数据,计算出甘肃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基准单价,然后结合甘肃省各种草原类生物量,修正甘肃省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最后计算出甘肃省各类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表明:1)草原提供的其他单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在食物生产和原材料生产价值的3.1倍和3.7倍以上;2)甘肃省暖性灌草丛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最高,为84 418.28元·hm~(-2),温性荒漠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最低,为10 120.21元·hm~(-2);3)甘肃省草原生态服务总价值为7 069.73×10~8元,是2016年畜牧业总产值的23倍,约等于甘肃省2016年国民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4)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最高,为1 733.27×10~8元,占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24.52%;高寒荒漠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最低,为58.51×10~8元,占草原生态服务价值的0.83%。本研究不仅为区域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提供了思路,也为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草原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谢高地  张彩霞  张雷明  陈文辉  李士美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生态保护、生态功能区划、自然资产核算和生态补偿决策的依据和基础,并且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呈现出与生态结构和生态功能密切相关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但目前国内尚缺乏统一和完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动态评估方法。研究基于文献调研、专家知识、统计资料和遥感监测等数据源,通过模型运算和地理信息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静态评估方法进行了改进和发展,构建了基于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法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动态评估方法,实现了对全国14种生态系统类型及其11类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在时间(月尺度)和空间(省域尺度)上的动态综合评估。初步的应用与评估结果表明,2010年我国不同类型生态系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郭宇   张敏  
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引入文化生态系统服务(Cultural Ecosystem Services,CES)评估,有助于全面认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优化生态空间布局。但是目前缺乏对空间规划中如何运用CES的路径和方法进行系统总结与展望,影响其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有效应用。通过梳理近十年来国内外CES评估应用于空间规划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1)有关CES形成的理论解释从关系性和交互性视角得到深化,将CES视为人与自然交互的实践和结果,表现为CES在供给方、生产方、需求方和消费方之间的流动。(2)有关CES的概念得到了细化,促进更具操作性和规范性的CES评估理论框架形成。(3)CES评估主要包括评估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益处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三种进路,评估方法主要包括基于空间范围的数据获取方法、基于空间位置的数据获取方法和集成式空间分析评估方法三种。(4)CES评估与规划编制的结合方式主要包括前置于规划编制和融入规划编制全过程两种。中国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管理中应融入CES评估,并为此提出总体思路,以及在规划编制不同阶段的具体应用目的和方法,展望数字化变革带来的潜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腾  孙艳华  
使用当量因子法和数量模型核算了2007—2016年中国稻田生态系统服务净价值。结果显示:1)2016年中国稻田生态系统提供服务价值为1.344×10~(12)元,服务成本为0.144×10~(12)元,服务净价值为1.2×10~(12)元,平均生态服务净价值为3 977元/hm~2;2)2007—2016年,中国稻田生态系统服务净价值总体呈上升趋势,中东部地区稻田生态系统服务净价值较高,西北地区较低;3)稻田受化肥和农药污染较严重的省份为安徽。研究结论为制定精准的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了可靠的参考数据。各省应响应"农业节肥节药"政策,参照稻田生态成本比例有针对性地进行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兵  马向前  郭浩  王燕  冷泠  
采用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台站多年连续观测数据和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及公共数据对中国杉木林生态服务价值物质量和价值量进行详细评估。结果表明:1994—1998年和1999—2003年期间,中国杉木林生态服务总价值分别为15643.82亿元.a-1和17043.86亿元.a-1,单位面积价值分别为12.62万元.hm-2a-1和12.34万元.hm-2a-1,其中在所评估的六大服务项中各服务项的价值所占比例次序为涵养水源>积累营养物质>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保护>净化大气环境>固土保肥。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兵  任晓旭  胡文  
根据全国第7次(2005—2009年)森林资源清查资料和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网路(CFERN)台站多年连续观测数据,应用由国家林业局2008年发布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对2009年全国及各省级行政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价值评估。结果表明:2009年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0.01万亿元.a-1;各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表现为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保护>固碳释氧>保育土壤>净化大气环境>积累营养物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空间格局分布特点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部地区(四川和云南)和东北地区(黑龙江和内蒙古)以及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雄蛟  宋昌素  范馨悦  肖燚  徐卫华  欧阳志云  
生态系统服务是评估生态系统状况和变化的重要指标,可为有效保护与科学利用生态系统提供依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是认识生态价值,促进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基础。以"全国生态系统变化(2010-2015年)调查评估"项目数据为来源,采用《陆地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指南》中的方法,评估2015年全国灌丛生态系统4项调节服务及其价值。结果显示,全国灌丛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为1 652.89亿m~3,土壤保持量为267.33亿t,防风固沙量为22.10亿t,固碳量为1 289.96 Tg;价值量总量为22 388.15亿元。水源涵养价值量>碳固定价值量>土壤保持价值量>防风固沙价值量,在全国尺度上呈现西部价值高于东部、南部价值高于北部的格局,价值量最高的省份集中在西南地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雄蛟  宋昌素  范馨悦  肖燚  徐卫华  欧阳志云  
生态系统服务是评估生态系统状况和变化的重要指标,可为有效保护与科学利用生态系统提供依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是认识生态价值,促进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基础。以"全国生态系统变化(2010-2015年)调查评估"项目数据为来源,采用《陆地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指南》中的方法,评估2015年全国灌丛生态系统4项调节服务及其价值。结果显示,全国灌丛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为1 652.89亿m~3,土壤保持量为267.33亿t,防风固沙量为22.10亿t,固碳量为1 289.96 Tg;价值量总量为22 388.15亿元。水源涵养价值量>碳固定价值量>土壤保持价值量>防风固沙价值量,在全国尺度上呈现西部价值高于东部、南部价值高于北部的格局,价值量最高的省份集中在西南地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金良  
以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为例,采用谢高地等人的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利用2005年的研究区专题绘图仪(TM)遥感影像数据和单位面积平均产草量数据,评估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并计算出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气体调节、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土壤形成与保护、废物处理、生物多样性保护、食物生产、原材料生产、文化娱乐等9种生态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得出结论:(1)2005年研究区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为63.41亿元;(2)草地服务价值占到研究区总服务价值的80%,其平均单位面积服务价值高于耕地和荒漠;(3)生态系统各种服务功能的价值差别较大,间接使用价值是直接使用价值的16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贾树海  纪寅  
本文以大连旅顺口区为研究区域,采用Con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参考谢高地的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2007年),计算得出1994-2008年旅顺口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了2383 52万元,较好的实现了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通过敏感性分析,表明各类土地利用方式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是缺乏弹性的,其中林地的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起放大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金良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具有重要的影响。文章以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利用1987年、2000年和2005年的遥感影像数据,通过建立土地利用转移矩阵,计算了研究区1987~2005年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流向及损益情况。结果表明:(1)1987~2005年之间,研究区服务价值的损失量较大,其中草地的服务价值损失了近3亿元。(2)草地覆盖度的变化、草地沙化以及开垦是草地服务价值下降的主要原因。(3)湖泊和沼泽面积的减少,也是这一时期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4)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与土地利用变化有很大的相关性。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瑜  陈超  胡振琪  
针对中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存在系统化、层次化总结不够的问题,对西部生态脆弱区研究中应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的进展、前景与难点进行梳理总结。结果表明:西部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多采用参数借用评估模型,原因在于该类评估模型具有数据精度限制和模型简单易用的特点;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变化主导因素的研究趋于具体化,而县域小尺度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成为研究趋势;就时空差异性和生态系统异质性的表征状况而言,遥感定量测量模型更适用于西部生态脆弱区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谢高地  张彩霞  张昌顺  肖玉  鲁春霞  
生态系统服务有着极高甚至无法计量的价值,与人类福祉关系及其密切。充分评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现已成为生态系统资产化管理、生态补偿、生态服务有偿使用等政策执行的迫切需求。本文基于扩展的劳动价值论原理,主要采用单位面积生态系统价值当量因子的方法,对中国生态系统提供的11种生态服务类型价值进行核算,研究表明:1中国各种生态系统年提供总服务价值量为38.10万亿元。就生态系统而言,森林提供的总服务价值最高,占总价值的46.00%;其次是水域和草地,分别占总价值的21.16%和19.68%;2就生态系统服务类别而言,调节功能服务价值最高,占71.31%,支持服务占19.01%,供给服务占5.87%;文化服务...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戴君虎  王焕炯  王红丽  陈春阳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是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的基础。近年来很多研究对不同尺度和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有效地增强了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与人类福祉关系的认识。但其中一些研究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结果偏离实际较多,对生态补偿等生态系统管理实践作用有限。因此需要继续深入探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理论框架,为客观认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基于上述考虑,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各框架的优点,总结出完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理论框架,并强调了评估的经济学基础、研究尺度及利益相关者问题。该理论框架要求以人类的支付意愿(Wish To Pay,WTP)为基本原则对生态系统服务进行合理估价,并将各项服务的具体价值分配到不同尺度的利益相关者。这可以增强价值评估结果的应用价值和可操作性,为生态补偿标准及对象的确定提供指导性帮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