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17)
- 2023(14418)
- 2022(12506)
- 2021(11888)
- 2020(9877)
- 2019(23055)
- 2018(22697)
- 2017(43682)
- 2016(23797)
- 2015(26934)
- 2014(26879)
- 2013(26582)
- 2012(24551)
- 2011(22285)
- 2010(22049)
- 2009(20494)
- 2008(20120)
- 2007(17315)
- 2006(15275)
- 2005(13892)
- 学科
- 济(98362)
- 经济(98225)
- 管理(71011)
- 业(63579)
- 企(53029)
- 企业(53029)
- 方法(43289)
- 数学(37707)
- 数学方法(37353)
- 中国(27430)
- 农(25721)
- 财(25384)
- 学(21757)
- 制(21617)
- 业经(20865)
- 贸(18801)
- 贸易(18791)
- 易(18368)
- 地方(16751)
- 农业(16098)
- 环境(15886)
- 银(15672)
- 银行(15635)
- 和(15257)
- 务(15152)
- 体(15100)
- 财务(15083)
- 财务管理(15053)
- 行(14970)
- 融(14850)
- 机构
- 大学(342373)
- 学院(336638)
- 济(141989)
- 经济(139118)
- 管理(134202)
- 研究(117673)
- 理学(116203)
- 理学院(114865)
- 管理学(113140)
- 管理学院(112520)
- 中国(89643)
- 京(74137)
- 科学(70202)
- 财(65444)
- 所(58150)
- 研究所(52909)
- 中心(52811)
- 财经(52330)
- 农(51590)
- 业大(48564)
- 经(47791)
- 江(47773)
- 北京(47364)
- 范(44303)
- 师范(43965)
- 经济学(43704)
- 院(42757)
- 农业(40406)
- 经济学院(39300)
- 财经大学(39165)
- 基金
- 项目(230518)
- 科学(182844)
- 基金(170572)
- 研究(169821)
- 家(148489)
- 国家(147344)
- 科学基金(126713)
- 社会(109254)
- 社会科(103614)
- 社会科学(103587)
- 基金项目(90646)
- 省(85862)
- 自然(81568)
- 自然科(79652)
- 自然科学(79634)
- 自然科学基金(78204)
- 教育(76979)
- 划(73614)
- 资助(69921)
- 编号(68097)
- 成果(55818)
- 部(52630)
- 重点(51397)
- 发(48238)
- 创(47545)
- 课题(46604)
- 国家社会(45800)
- 教育部(45441)
- 制(45209)
- 创新(44543)
- 期刊
- 济(153658)
- 经济(153658)
- 研究(103700)
- 中国(66767)
- 学报(51254)
- 科学(49599)
- 管理(49411)
- 财(48974)
- 农(46807)
- 大学(39286)
- 学学(36853)
- 教育(35387)
- 农业(32535)
- 融(29167)
- 金融(29167)
- 技术(27041)
- 财经(25994)
- 经济研究(24735)
- 业经(22665)
- 经(22190)
- 问题(20099)
- 理论(18384)
- 业(16975)
- 贸(16604)
- 实践(16599)
- 践(16599)
- 图书(16226)
- 技术经济(15864)
- 科技(15824)
- 资源(15606)
共检索到4990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杜挺 朱道林
虽然近年来有关土地流转的研究频繁见诸报端,但至今对中国土地流转价格的基本情况仍缺少总体判断。为此,本文以2009年和2017年2期省域层面的土地流转价格数据为基础,采用ESDA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开展了全国土地流转价格时空演化及宏观分化机制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7年土地流转价格较2009年整体上涨,但各省域之间的增幅不均衡,东部发达地区和粮食主产区的叠加区增幅较大,而东南沿海和西北腹地增幅较缓,京沪地区基本持平;土地流转价格在全国尺度上呈现出"东西向递减,南北向U型"的分布格局;土地流转价格在省域之间呈现出显著的"HH-LL"聚类结构,且随着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外溢作用进一步加强;宏观机制分析发现,中国省域间的土地流转价格分化主要受区位经济因素影响,随着土地流转市场的发育,自然因素的作用在减小,而区位经济因素和人地资源禀赋因素的影响则进一步增强。基于研究结果,本文建议,应遵循中国土地流转价格空间分化规律,避免盲目的价格攀比,并适时调控流转价格,抑制土地过度资本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向军,鞠正山
本文阐述了“土地整理微观行为的宏观理念”的基本思想内涵,论证了其辩证关系。提出“土地整理微观具体行为要蕴涵区域发展、生态环境、公众利益等宏观效应的命题。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土地整理的历史进程,对全国土地整理的发展战略、区域土地整理目标和整理模式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土地整理 微观行为 宏观理念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佳月 李秀彬 辛良杰
为了在全国尺度上全面了解中国的土地流转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论文在详细分析中国土地流转时空演变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在省级尺度对影响土地流转的因素进行了归纳和提取。结果表明:1)当前中国土地流转发展迅速,2007—2015年,中国土地流转率由5.2%增至33.3%。但土地流转程度区域差异明显,南部与西部地区流转较慢,规模较小,平原地区流转较快,规模较大。2)土地流转对规模经营(经营规模>3.33 hm~2)的促进效果尚不明显,中国规模经营比例仍然偏低,经营规模在3.33 hm~2以上的农户仅有1.42%。3)土地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流转交易成本、地权稳定程度、农户流转意愿和交通通达性等方面因素是影响中国土地流转发展的主要因素。4)土地流转条件成熟程度存在区域差异,黑龙江、内蒙古、吉林最高,贵州、云南、广西最低。政策启示是:交易成本过高阻碍了土地流转效果的实现,土地细碎化是导致交易成本增加的重要原因,进行农地制度改革,推动农地承包权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流转,可以促进细碎地块的集中,有效降低流转的交易成本,有效地提高农户的耕地经营规模。同时,在制定政策推动土地流转时,还应重视土地流转条件成熟程度和土地流转主要限制因素的区域差异,分区制定政策解决影响土地流转的障碍,鼓励适合当地的适度规模经营。
关键词:
土地流转 适度规模经营 因子分析 中国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刁琳琳 严金明
研究目的:将土地供应要素纳入国民生产研究的总体框架,并对传统IS-LM模型进行修正。系统分析土地变量变化如何影响资本在中国国民生产总供给和总需求构成中的配比,正确建立土地要素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联系机制,综合探讨应用土地、财政和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理论机理。研究方法:计量经济法,模型分析法。研究结果:(1)土地市场供求均衡条件下,引入土地要素的IS-LM扩展模型构建了土地政策通过货币资本调节宏观经济变量的传导机制;(2)土地供给弹性和价格影响土地政策调控的方向和强度,不同经济周期阶段具有不同的土地供给弹性特征;(3)引入土地要素的IS-LM均衡需要财政、货币和土地政策协同作用实现。研究结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斌 徐建炜
本文回顾了石油价格波动对国内生产总值和物价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以此为基础建立VAR模型分析了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最后讨论了货币政策应该如何应对石油价格上涨。主要结论包括:(1)石油价格上涨带来了广泛的相对价格变化和结构性调整意义上的产出下降和物价上升,石油价格上涨触发的过度货币政策反应也会对产出和物价的影响。(2)从实证角度看,只有当油价变化传导至一般价格水平上涨、要素投入变化以及货币政策调整的时候,才会显著影响中国宏观经济。(3)货币政策无法避免油价冲击带来的经济结构调整,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容忍石油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冲击,避免货币政策过度反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齐红倩 赵昕东
本文建立了一个小规模的中国宏观经济联立方程模型。模型以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充分吸收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结论,突出体现了供给与需求双导向原则。模型由商品和服务市场、劳动力市场以及货币市场构成,并以传统的IS-LM理论为框架,价格变量通过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被内生化。因此,该模型兼有短期预测和中长期分析功能,可称为"具有价格调整机制的凯恩斯模型"。
关键词:
宏观经济 模型 价格调整 供给 需求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琢
中国经济运行要跳出“一放就活,一活就胀,一胀就统,一统又死”的怪圈,必须改革宏观调节机制,从行政制衡转为机制制衡。机制转换中要坚持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多元利益主体、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原则。本文还提出了当前改革财政体制、金融体制和投资体制的思路。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晓军,张洪业,刘盛和
以土地用途转换为论题,将其作为北京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内核过程"进行分析,在土地用途转换基本驱动模式的基础上构建起研究区土地用途转换宏观动因机制的理论框架模型;应用这一模型,结合研究区1982~1997年这一时段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中的基本情况,对研究区在城市化过程中、各种体制因素作用下土地用途转换的宏观动因机制进行了综合分析,在揭示主因力作用的同时,着重阐明了各种驱动因素之间相互制约、互相联系形成的"合力"效应。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城市边缘区 北京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绍洪 陈小钢 郭腾云 岳燕珍 周慧珍 郭学兵 朱澈 朱华中 王雷 陈华彬
宏观国土资源信息是可持续发展重要基础 ,将部门和科研人员所拥有的数据通过互联网络等新技术进行共享 ,使之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作用。作者从目前宏观国土资源信息共享专题所选择的数据库入手 ,阐述了该数据库的互联网络共享的目标、内容 ,并总结了在数据库上网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指出目前宏观国土资源信息共享的重大进展和进一步工作的目标。完整共享机制的法律法规保证 ,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丰富实用的数据库应该成为下一个阶段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
宏观国土 信息 共享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军
中国的金融服务业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金融工具逐渐多样,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调整和促进作用。房地产行业在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仅起到了经济主导作用,而且房地产价格与宏观经济形成了互动关系,其中信贷约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十世纪90年代,中国的市场经济全面发展,房地产业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迅速发展起来,20多年来都处于攀升的趋势。其中,房地产价格是关乎到民生的大事,对中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本论文针对房地产价格、信贷约束与宏观经济互动机制进行研究。
关键词:
房地产价格 信贷约束 宏观经济 互动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涛 孙慧
文章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流转政策与制度的演进过程及其总体特征,归纳总结了"反租倒包""两权抵押""宅基地换房、换保障"租赁、"股份合作"制、信托等典型土地流转模式的优缺点,以及政府主导型、集体主导型、农民主导型的土地流转模式的区别和利弊。文章认为,中国土地流转制度设计要完善农村土地治权结构、健全服务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因地因时制宜优化土地流转模式。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制度设计 模式优化
[期刊] 改革
[作者]
郭君平 曲颂 吴硕
生活富裕涉及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落脚点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在构建兼顾物质与精神、绝对与相对、静态与动态、货币与非货币形式等不同层面的农民生活富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2015—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熵值法、核密度估计、固定效应模型等方法实证分析中国农民生活富裕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宏观影响因素及调节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中国农民生活富裕水平整体大幅提升,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维度差异和省际差异。发展省域经济、推动城镇化建设、因地制宜扩大农作物播种面积、引导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合理化均能提高农民生活富裕水平,但经济发展、城镇化率、产业结构高度化对农民生活富裕水平的影响存在“替代效应”,且金融集聚水平的提升会削弱省域经济发展对农民生活富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生活富裕 生活水平 生活品质 时空分异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高进田 张换兆
目前,中国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将土地政策作为调控宏观经济发展的手段之一。本文在提出土地宏观调控的定义及其调控路径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地宏观调控的内容、类型,利用理论模型分析了紧缩性宏观调控政策和扩张性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机理,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学彬
我国宏观价格波动与调控机制探析陈学彬一、我国宏观价格波动的极现宏观价格的波动,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客观现象,是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经济因素、体制因素、政治因素、自然因素等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我国也不例外。建国四十多年来,我国宏观价格波动始终都是...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英
本文以美国土地流转制度作为研究主题,回顾了美国土地流转演变过程及土地流转制度的基本架构,分析以土地流转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土地抵押贷款制度、土地发展权和土地信托制度运行模式。旨在通过对美国土地流转制度的分析,为完善中国农业土地流转制度建言献策。
关键词:
美国 土地流转 所有权 抵押 信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