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62)
- 2023(7938)
- 2022(6604)
- 2021(6474)
- 2020(5242)
- 2019(12234)
- 2018(11996)
- 2017(22339)
- 2016(12054)
- 2015(13954)
- 2014(13925)
- 2013(13618)
- 2012(12812)
- 2011(11781)
- 2010(11664)
- 2009(10823)
- 2008(10587)
- 2007(9537)
- 2006(8358)
- 2005(7716)
- 学科
- 济(51351)
- 经济(51288)
- 管理(31486)
- 业(26465)
- 方法(20652)
- 企(20515)
- 企业(20515)
- 数学(18663)
- 数学方法(18559)
- 中国(18124)
- 制(14607)
- 农(12889)
- 银(12427)
- 银行(12408)
- 学(12280)
- 财(12225)
- 行(12120)
- 贸(11938)
- 贸易(11928)
- 融(11917)
- 金融(11910)
- 易(11703)
- 体(11352)
- 业经(8953)
- 土地(8775)
- 体制(8558)
- 农业(7460)
- 环境(7276)
- 关系(6813)
- 发(6779)
- 机构
- 大学(172857)
- 学院(169967)
- 济(78416)
- 经济(77012)
- 研究(67517)
- 管理(61610)
- 中国(57151)
- 理学(51348)
- 理学院(50721)
- 管理学(50033)
- 管理学院(49706)
- 京(38917)
- 科学(37772)
- 财(37295)
- 所(34429)
- 研究所(31099)
- 中心(30642)
- 农(29837)
- 财经(29261)
- 经(27008)
- 经济学(25963)
- 北京(25176)
- 江(25112)
- 院(24933)
- 农业(23613)
- 业大(23577)
- 经济学院(23278)
- 财经大学(21995)
- 范(21107)
- 师范(20863)
- 基金
- 项目(110506)
- 科学(87185)
- 基金(82620)
- 研究(81125)
- 家(73612)
- 国家(73083)
- 科学基金(61107)
- 社会(53193)
- 社会科(50491)
- 社会科学(50478)
- 基金项目(42396)
- 省(38765)
- 自然(37871)
- 自然科(37035)
- 自然科学(37018)
- 教育(36635)
- 自然科学基金(36402)
- 资助(34592)
- 划(34551)
- 编号(31372)
- 成果(26553)
- 部(26487)
- 重点(25242)
- 中国(24259)
- 国家社会(23727)
- 发(23431)
- 课题(22628)
- 教育部(22541)
- 创(22460)
- 创新(21280)
共检索到2755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绍良 侯湖平 公云龙 李晶晶
研究目的:针对中国现行的以基准地价和标定地价为核心的城市地价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重新构建土地市场监管体系的建议。研究方法:比较法,逻辑推理法和调查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国一级土地市场本质上是一种垄断市场,二级土地市场应该是一种自由竞争市场,二者地价形成机制是不同的。中国基准地价、标定地价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没有承认这两个市场的区别以致服务指向不明确。研究结论:需要构建与中国土地市场结构和特征相适应的新的监管体系,即"土地正常市场价值+土地交易市场价格"并行的监管体系。一级市场以土地正常市场价值和标定地价为核心,二级市场以土地交易市场价格为监测重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壮昌
本文认为.建立上地市场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从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意义十分重大。然而.土地市场并不是单一的市场,而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子市场构成的配套的市场体系.因此,要建立完整的土地市场,就必须建立征购市场、出让市场、转让市场和转租市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周妍 白中科 罗明 周旭 王金满 景明
研究目的:类比提出中国土地复垦监管体系的概念,总结分析中国土地复垦监管体系的阶段特征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完善中国土地复垦监管体系的对策。研究方法:文献分析,典型调研,专家咨询和类比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国土地复垦监管体系基本框架已形成,但仍然存在监管机构不健全、监管机制不完善、矿业用地政策存在缺陷、监管手段薄弱和监管技术标准不完备等。研究结论:建立专业化和层级化管理机构、加强部门协同、单列矿业用地指标、加强信息化监管、研制土地复垦实施与监管系列标准是构建完善中国土地复垦监管体系的重要方向。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陆红 陈利根
研究目的:研究土地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分析建立土地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必要性。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归纳法。研究结果:行政部门作为土地保护的唯一主体,难以全面实现土地市场监管目标。基于国家调节权学说的土地市场监管机构与现行土地监管机构的主要区别在于现行土地行政机构行使行政监管权,而土地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行使国家调节权。国家调节权兼具公权和私权特点。研究结论:由国土资源部门行使土地行政职能(土地规划和土地整理等行政工作),由专门的中国土地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行使经济性的土地市场监管,该机构是市场规制机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潘文灿
编者按: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意味着我国将全面享受世界贸易组织赋予的各项权利,并将遵守世贸组织规则,认真履行义务。加入WTO,要求我们主动用“国际标准”衡量自己,立足本国,放眼全球,用国际惯例和准则约束、规范政府行为,转变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和方法。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基本原则主要有非歧视待遇原则(包含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关税减让原则、一般禁止数量限制原则、透明度原则、互惠原则、公平原则、例外和保障原则、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原则等八大原则。其中非歧视待遇原则、公平原则和透明度原则等对土地管理的行政行为影响尤其大。按照这些原则要求,政府行政包括...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杰 杨重光 卢静
本文基于当前土地要素日益深入参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形,构建了土地市场发展指数的指标体系和技术测算思路,并进行了2004-2012年间的数据测算和经济发展实证比照分析。基本结论是,土地市场发展指数的构建可以从规模、价格、结构、集约和景气等方面全方位地映射我国土地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发展态势,对我国今后的土地市场和宏观经济发展态势具有有效预测作用,可以促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土地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科学、持续、创新发展。
关键词:
土地指数 指标体系 技术测算 实证分析
[期刊] 改革
[作者]
聂长海 杜煊君
由于监管者的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以及寻租活动存在,中国证券市场中出现了大量的不当监管、过度监管现象,这使得市场机制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被抹杀,同时意味着当前中国的证券市场缺乏对监管者的监管,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论述了为保护投资者利益而对证券市场的监管者实施监管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一个基本的监管框架。
关键词:
证券市场 监管者 监管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近年来,江西省景德镇市国土资源局围绕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国土资源违法案件主题,积极创新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机制,大胆尝试、开拓创新,找到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操作性较强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构建了一套"作风硬、工作实、责任明、监管严"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新体系,有效解决了国土资源"执法难、难执法、法难执"的难题。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许实 王庆日 谭永忠 余倩倩
研究目的:利用2003—2009年土地一级市场交易数据,分析研究中国土地市场化程度的时空差异特征。研究方法:统计模型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对比法。研究结果:(1)全国土地市场化程度总体上升趋势明显:东部地区市场化程度最高,上升幅度最大;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持续上升;东北地区在波动中上升。(2)全国约有2/3省份的土地市场化程度呈上升态势,各省份之间土地市场化程度的差异正在逐步缩小。(3)商服用地和住宅用地的土地市场化程度逐年平稳上升,工矿仓储用地的土地市场化程度受政策的影响出现快速上升。(4)土地市场化高水平、高增长的省份与低水平、负增长的省份并存,但在地域上的分布较为分散。研究结论:应继续深化土...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良健 黄露贇 弓文
研究目的:研究土地市场化发育主要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土地市场政策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结合不同固定效应分析,对中国31省(市/区)2003—2007年间影响土地市场化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大多数省份土地市场化程度逐年提高,区域差异逐步减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外商直接投资额对土地市场化发展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人均土地面积、非农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与土地市场化水平呈负相关。研究结论:研究过程考虑了空间效应,与其他模型相比,结论更可靠,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调整土地市场政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钱忠好 牟燕
本文综合考虑农地非农化市场及一级土地市场,采用加权平均法对2003~2008年中国土地市场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并运用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分析土地市场化水平差异化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土地市场化综合水平不高且呈现下降趋势,东、中、西部三大区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土地市场化综合水平下降的原因在于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水平的下降。三大区域土地市场化水平的差异受区域内差异和区域间差异的影响,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小于区域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要提高中国土地市场化水平,就必须加大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改革力度,降低区域内土地市场化水平的差异。
关键词:
土地市场化水平 变异系数 泰尔指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雲泰 黄贤金 钟太洋 彭佳雯 王小丽
构建科学、客观、易判的土地市场化测度方法,有助于理解和分析我国土地资源配置的时空差异。本文在归纳总结已有测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价款加权修正宗数比重测度法和实际-理想价款比值测度法,并以2000年-2009年中国土地市场化发展为实证,比较不同方法的特征、适用范围、结果的共性和差异。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2009年中国土地市场化指数呈现震荡上升的态势,2006年前后土地市场化指数较大幅度的增长;宗数比重测度法和面积比重测度法仅考虑了完全市场下的土地供应,不适用于土地市场化的专题研究;静态系数宗数比重测度法适用于短时间序列的研究,而价款加权修正宗数比重测度法适宜于较小尺度、土地供应类型趋于一致的...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土地市场化 土地供应 测度方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青 陈志刚 叶依广 黄贤金
土地市场的发展对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更好地了解我国不同阶段、不同地区土地资源的配置状况,以及土地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本文在系统评价我国土地市场化程度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近年来土地市场化进程的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的土地市场化进程总体呈现为快速发展的趋势,且由东至西在不同地区表现为逐步降低的态势,而土地市场化的区间发展差异则正在逐步减小。不仅如此,土地市场化进程在不同地区内部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表现为东部发达地区的北京、天津和山东等地的土地市场化水平相对较低;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广西、四川和重庆等地则相对较高。为更好地促进土地资源的...
关键词:
土地配置 市场化程度 时空变化特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谭丹 黄贤金 陈志刚 王仕菊 胡初枝
在评价和分析1992-2005年中国土地市场化程度及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土地市场化程度与土地市场政策、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城镇化发展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剖析了上述各因素对土地市场化程度的影响机理,并利用相关统计数据进行相应的模型估计。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市场政策变量、非农产值比、城镇化率、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土地市场化程度正相关,第一产业的发展和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与土地市场化程度负相关。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提高中国土地市场化程度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市场化程度 计量模型 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