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12)
2023(7922)
2022(6624)
2021(6462)
2020(5428)
2019(12328)
2018(12045)
2017(22682)
2016(12232)
2015(13724)
2014(13261)
2013(13383)
2012(12740)
2011(11573)
2010(11422)
2009(10258)
2008(10244)
2007(8760)
2006(7538)
2005(7072)
作者
(35679)
(30227)
(29858)
(28825)
(19391)
(14679)
(13533)
(11702)
(11539)
(10646)
(10635)
(10228)
(9873)
(9792)
(9692)
(9397)
(8747)
(8659)
(8658)
(8545)
(7578)
(7423)
(7286)
(6798)
(6791)
(6790)
(6769)
(6244)
(6157)
(6077)
学科
(50035)
经济(49982)
管理(29307)
(28242)
方法(21543)
(21198)
企业(21198)
数学(19638)
数学方法(19473)
中国(17068)
(13916)
(12856)
(12725)
(12506)
(11829)
贸易(11822)
(11634)
(11416)
银行(11401)
(11108)
(10290)
金融(10289)
(8864)
土地(8840)
业经(8684)
农业(8014)
体制(7536)
环境(7193)
(7164)
财务(7154)
机构
大学(174285)
学院(169859)
(76619)
经济(75250)
研究(70186)
管理(60474)
中国(56393)
理学(51549)
理学院(50810)
管理学(49972)
管理学院(49641)
科学(42660)
(38878)
(36884)
(35266)
研究所(34019)
(32953)
中心(31492)
财经(28459)
(26403)
农业(26272)
(25913)
业大(25809)
经济学(25539)
北京(25028)
(24075)
经济学院(22985)
(22358)
师范(22095)
科学院(22079)
基金
项目(117774)
科学(93399)
基金(89629)
(81758)
研究(81606)
国家(81190)
科学基金(67375)
社会(53970)
社会科(51285)
社会科学(51274)
基金项目(46633)
自然(44239)
自然科(43257)
自然科学(43245)
自然科学基金(42541)
(40799)
(37546)
资助(37107)
教育(36638)
编号(29368)
(28407)
重点(27836)
中国(25266)
(25241)
成果(24498)
国家社会(24405)
(23948)
教育部(23636)
科研(23415)
(22951)
期刊
(78966)
经济(78966)
研究(52926)
中国(38501)
学报(31800)
科学(29957)
(29170)
(26033)
大学(23254)
学学(22175)
管理(21870)
农业(20152)
(19183)
金融(19183)
财经(14807)
教育(14404)
经济研究(14350)
(12838)
(12158)
(11309)
技术(10904)
世界(10830)
问题(10789)
国际(10414)
业经(9913)
资源(9737)
(8204)
科技(7413)
统计(7380)
业大(7372)
共检索到260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贺振伟  白中科  张继栋  刘喜韬  王敬  周伟  王金满  
研究目的:进一步明确土地复垦监管工作特点并分析发展趋势。研究方法:通过对现阶段土地复垦监管工作的总结,在分析国家投资体制改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方式、矿业用地改革趋势以及复垦工程建设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土地复垦监管能力、政策环境及科研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总结了中国土地复垦监管工作的阶段性特点,分析了发展趋势,并提出以下观点:(1)实行信息化管理应作为目前土地复垦监管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2)对复垦资金施行严格管控是现阶段监管工作的重要抓手;(3)土地复垦的监管将从"管方案"和"管数据"向"组织管理"和"项目管理"转变;(4)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土地复垦监管指标体系的构建,为质量控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冷煜  
本文分严格监管和宽松监管两个阶段,剖析自中国保监会成立以来的我国保险监管现状及其评价。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璐璐  
土地政策与经济发展转型有着内在的关联,土地政策通过直接和间接作用机制对经济发展转型产生影响,通过行政干预、市场调节、配合宏观经济政策等来实现对经济发展转型的支持。与此同时,经济发展转型对土地政策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因应经济发展转型,我国土地政策历经四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政策侧重点有所不同。为加快经济发展转型,在土地政策选择上,应强化土地集约利用,合理开发,改革征地制度,进一步完善土地市场化改革制度,促进土地市场城乡一体化,运用土地政策影响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国胜  王文举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期货业经历了起步探索、治理整顿、规范发展和创新发展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面临着不同问题,具有鲜明的产业发展阶段性特征。党和政府将期货业放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大范畴中,在其不同发展阶段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激发了期货市场功能,取得了显著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纵观行业内外,未来中国期货业将呈现行业竞争集中化、服务对象实体化、市场范围国际化、交易策略程序化的趋势,期货业各参与主体需要采取切实对策应对行业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家强  尹庆双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旭华  
本文分别从要素投入和产出结构两个角度考察改革开放来我国经济增长的若干特征,并结合经济运行实际情形进行分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璐璐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制权利体系和流转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提出来的,但又面临着来自体制上的多方制约和发展困境:集体所有权的干预;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后的权利关系不明确;基层经济组织对土地流转的介入;土地流转不规范;规模经营风险需要规避。在推进"农地经营权流转"的新的历史时期,完善土地产权界定、加强流转市场管理、为土地流转提供公共服务、规范和监督行政权力、完善保障机制是治道之本。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周妍  白中科  罗明  周旭  王金满  景明  
研究目的:类比提出中国土地复垦监管体系的概念,总结分析中国土地复垦监管体系的阶段特征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完善中国土地复垦监管体系的对策。研究方法:文献分析,典型调研,专家咨询和类比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国土地复垦监管体系基本框架已形成,但仍然存在监管机构不健全、监管机制不完善、矿业用地政策存在缺陷、监管手段薄弱和监管技术标准不完备等。研究结论:建立专业化和层级化管理机构、加强部门协同、单列矿业用地指标、加强信息化监管、研制土地复垦实施与监管系列标准是构建完善中国土地复垦监管体系的重要方向。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蓝虹  穆争社  
本文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中国农村合作金融演变与发展进行了研究,认为其具有三个阶段性特征,分别是政府主导型、市场内生成长型、资金互助业务型。总体看,中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尚处于合作金融发展的初级阶段,应加大引导规范,促进加快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黄保东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决策,实行改革开放。这一决策是中国发展史上又一个起飞点。1978年我国的GDP为3588.1亿元,2007年达到246619亿元,29年增长了约68倍。是什么驱动中国经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徐家良  万方  
结合迪亚尼、唐纳提的西欧环境团体分析框架与英格尔哈特的价值变化理论框架,本文根据中国民间环境保护组织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框架。该研究框架以与政府关系模式、资源动员能力、组织活动层次三个维度为基础,把中国民间环境保护组织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萌芽、兴起、扩张等三个阶段。民间环境保护组织在不同阶段中有不同的表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客观环境变化,民间环境保护组织的活动逐渐由政府性、专业化向草根性、社会化嬗变,反映出中国社会环境保护的新发展路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焦斌龙  赵卫军  
要素是产业发展的根本,准确把握我国文化产业的阶段性特征必须从要素支撑角度分析才更有说服力。在全面分析文化产业发展要素的基础上,运用拓展的索洛模型深入剖析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研究发现,我国文化产业正处于规模扩张的规模报酬递增阶段,集聚效应较为显著,资本密集型特征正日益凸显,但外部经济效应不明显,科技含量不高,创意和知识严重不足。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文化消费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文化产业发展,我国文化产业更需要政府长期持续的推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平  张玉  许家云  
本文采用1992-2010年中国的省域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中国智力外流对国内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中国智力外流的经济效应在不同发展阶段内呈现差异化特征。在1992-2000年间为负效应,但教育激励下的人力资本提升效应显著为正;在2001-2010年间智力回流主导下的生产率提高效应与教育激励效应共同促使有益智力外流的形成。此外,本文就智力外流经济增长效应的阶段性分析,为研究有益智力外流显现过程中的"发展门槛"提供了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