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17)
- 2023(15655)
- 2022(13157)
- 2021(12199)
- 2020(10060)
- 2019(23045)
- 2018(22938)
- 2017(44039)
- 2016(23684)
- 2015(26933)
- 2014(27072)
- 2013(26821)
- 2012(24655)
- 2011(22474)
- 2010(22281)
- 2009(20616)
- 2008(19802)
- 2007(17101)
- 2006(15369)
- 2005(13953)
- 学科
- 济(118747)
- 经济(118632)
- 管理(65878)
- 业(60317)
- 企(48466)
- 企业(48466)
- 方法(45387)
- 数学(39704)
- 数学方法(39372)
- 中国(31163)
- 农(27959)
- 地方(25883)
- 学(24325)
- 业经(23913)
- 财(22279)
- 贸(19580)
- 贸易(19568)
- 易(18980)
- 农业(18559)
- 制(18470)
- 环境(16837)
- 和(16138)
- 融(15399)
- 银(15398)
- 金融(15397)
- 银行(15363)
- 地方经济(15341)
- 理论(15208)
- 发(14996)
- 行(14789)
- 机构
- 大学(347225)
- 学院(342941)
- 济(151433)
- 经济(148549)
- 管理(134815)
- 研究(123193)
- 理学(116276)
- 理学院(114956)
- 管理学(113183)
- 管理学院(112561)
- 中国(92524)
- 京(75084)
- 科学(73133)
- 财(64927)
- 所(61486)
- 研究所(56001)
- 中心(53867)
- 农(52832)
- 财经(52566)
- 江(48866)
- 业大(48587)
- 北京(48052)
- 经(47951)
- 经济学(47375)
- 范(45361)
- 师范(45018)
- 院(44633)
- 经济学院(42418)
- 农业(41055)
- 财经大学(39096)
- 基金
- 项目(232060)
- 科学(183469)
- 研究(171131)
- 基金(170528)
- 家(148244)
- 国家(147068)
- 科学基金(126156)
- 社会(111133)
- 社会科(105391)
- 社会科学(105364)
- 基金项目(90056)
- 省(87114)
- 自然(79680)
- 自然科(77798)
- 自然科学(77782)
- 教育(76864)
- 自然科学基金(76385)
- 划(73979)
- 资助(70040)
- 编号(68334)
- 成果(55743)
- 部(52173)
- 重点(51646)
- 发(50572)
- 创(47411)
- 课题(47145)
- 国家社会(46802)
- 教育部(45021)
- 创新(44423)
- 科研(43614)
- 期刊
- 济(170749)
- 经济(170749)
- 研究(107697)
- 中国(67726)
- 学报(51663)
- 管理(50482)
- 科学(50068)
- 农(49521)
- 财(46524)
- 大学(39480)
- 学学(37036)
- 教育(34430)
- 农业(34340)
- 融(29421)
- 金融(29421)
- 技术(29030)
- 经济研究(28343)
- 财经(26433)
- 业经(25193)
- 经(22797)
- 问题(22643)
- 技术经济(18046)
- 贸(17907)
- 业(17774)
- 世界(17451)
- 图书(17237)
- 理论(16143)
- 国际(16090)
- 现代(15867)
- 科技(15645)
共检索到5143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琳 王亚辉 郭雨娜
文章基于城镇化内涵讨论和理论推断的基础上,构建土地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的协调度模型,检验了大陆31个省份1999-2014年两者协调度的时空变化。研究表明:无论是基于全国各省份还是典型区域分析,土地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的协调度的实证检验均与理论推断基本吻合,即两者的协调度随着经济发展呈现"倒U型"关系。初期,土地城镇化率先启动,两者协调度较低;之后,经济城镇化逐年赶超土地城镇化,两者协调度逐渐上升直至达到最大;后期,经济城镇化领先于土地城镇化,且两者协调度降低。其演化过程也是城镇建设用地从粗放利用到集约利用的
关键词:
土地城镇化 经济城镇化 协调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法威 许恒周 王姝
利用1999~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入手,构建协调发展模型,实证检验全国及三大区域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之间的耦合协调规律及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看,我国东、中、西部的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出现了积极的改进,但在各区域之间还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σ收敛性检验则表明:我国整体及东、中、西三大区域的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之间耦合协调度的变异系数并不大,且有收敛趋势。应以内涵发展为主、消除人口城乡迁移阻碍,控制农地过度非农化,巩固和提升我国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协调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新刚 孙钰
基于城镇化内涵的深度辨析,对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构建了城镇化系统的S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对北京市城镇化系统之间的动态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脉冲响应函数表明: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扩张能够持续承载人口、经济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但城镇化系统之间还存在着支撑力度不够、互动关系不强等问题,必须促进城镇化系统协同发展。方差分解技术表明: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系统波动受人口城镇化结构性冲击的影响最大,方差贡献率分别稳定在76.2%、64.4%、67.0%,土地城镇化结构性冲击
关键词:
人口城镇化 土地城镇化 经济城镇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丽萍 杨筠
采用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对中国西部地区1999—2014年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时空评价。从时序上看,西部地区人口-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状况呈现由低级向高级演进趋势,经历了由低水平耦合和低度协调到颉颃和低度协调再到颉颃和良好协调的发展过程。从空间格局上看,人口-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的空间分异现象渐趋明显。总体上,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质量不高,人口-土地城镇化尚不能实现良性耦合和良好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出促进西部地区人口-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丽萍 杨筠
采用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对中国西部地区1999—2014年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时空评价。从时序上看,西部地区人口-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状况呈现由低级向高级演进趋势,经历了由低水平耦合和低度协调到颉颃和低度协调再到颉颃和良好协调的发展过程。从空间格局上看,人口-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的空间分异现象渐趋明显。总体上,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质量不高,人口-土地城镇化尚不能实现良性耦合和良好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出促进西部地区人口-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东皇 杜宇玮 陈利馥
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经验数据表明,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发展总体上呈现出良好的互促关系;而人口城镇化对土地城镇化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弱,导致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间的状态协调度持续下降;经济城镇化对土地城镇化的支撑作用也越来越弱,导致土地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间的状态协调度持续下降。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间的状态协调度和经济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间的状态协调度需要改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东皇 杜宇玮 陈利馥
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经验数据表明,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发展总体上呈现出良好的互促关系;而人口城镇化对土地城镇化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弱,导致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间的状态协调度持续下降;经济城镇化对土地城镇化的支撑作用也越来越弱,导致土地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间的状态协调度持续下降。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间的状态协调度和经济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间的状态协调度需要改善。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纪鹏 温彦平
以武汉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协调发展模型以及回归分析模型评价2002年2015年武汉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状况并预测二者2015年2019年的协调发展状况.武汉市2002年2015年人口城镇化指数与土地城镇化指数不断上升,经历了人口城镇化领先且差距先缩小后扩大、土地城镇化领先且差距扩大以及土地城镇化领先差距缩小3个阶段.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之间的协调性经历了从不协调阶段到协调发展阶段的转变.武汉城市圈,2008年金融危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对于武汉城镇化发
关键词:
武汉市 人口城镇化 土地城镇化 协调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华民 王磊
目前,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但是,城镇化发展存在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非协调性发展的问题。研究证明,发展非农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可以平衡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发展的协调性。同时,借助城镇化的发展过程,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也可以为中国经济寻求新的增长点。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文莉 张小林 潘义勇 张春梅
江苏省作为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省份的典型代表,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新时期的城镇化是一个融合人口、土地与经济的复杂系统,不能从单方面衡量城镇化发展水平。在归纳总结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选择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为切入点,从三个方面衡量江苏省的城镇化水平的变化过程,研究不同时空城市在人口、土地和产业三方面协调发展的状态。结果显示,1998-2009年12年间江苏省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的发展都呈现上升趋势,但在不同阶段处于主导地位的城镇化驱动力量不同,协调发展度也处于上升状态,从衰退发展阶段(1998-2003)逐渐发展到过渡阶段(2004-2005),最后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范进 赵定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衍生出一系列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本文就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关系,建立了协调性指数模型,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显示当前中国的土地城镇化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在此基础上,基于外在制度和内在机制的分析,揭示了这种不协调的影响因素。研究认为,造成中国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不协调的直接因素是二元土地制度和二元户籍制度,而这又内生于以投资驱动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
关键词:
土地城镇化 人口城镇化 投资驱动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兴芬 杨海平
中国是世界上城镇土地扩张最迅速的国家之一,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的状况比较严重,因此,促进二者协调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义。文章在梳理近年来诸多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内涵以及二者失调的涵义及特征,总结分析了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各类不同的研究视角、指标构建以及研究方法,剖析了二者失调的原因。最后,分别从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两个方面提供了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城镇化 人口城镇化 协调发展 综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兴芬 杨海平
中国是世界上城镇土地扩张最迅速的国家之一,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的状况比较严重,因此,促进二者协调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义。文章在梳理近年来诸多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内涵以及二者失调的涵义及特征,总结分析了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各类不同的研究视角、指标构建以及研究方法,剖析了二者失调的原因。最后,分别从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两个方面提供了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城镇化 人口城镇化 协调发展 综述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郑建华 郑国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土地利用规模迅速扩大,经济开发区和新城区的不断增多,土地城镇化速度远远超过人口城镇化,出现很多社会性问题。从土地城镇化的概念、土地城镇化特征、土地城镇化的研究方法以及土地城镇化的影响因素四个方面对已有的土地城镇化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概述,并且提出在今后需要强化对土地城镇化调查与评价、土地城镇化类型及其演进规律、土地城镇化情景模拟与调控以及基于城乡统筹的土地城镇化制度创新四大领域研究。
关键词:
土地城镇化 研究进展 特征 影响因素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郑建华 郑国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土地利用规模迅速扩大,经济开发区和新城区的不断增多,土地城镇化速度远远超过人口城镇化,出现很多社会性问题。从土地城镇化的概念、土地城镇化特征、土地城镇化的研究方法以及土地城镇化的影响因素四个方面对已有的土地城镇化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概述,并且提出在今后需要强化对土地城镇化调查与评价、土地城镇化类型及其演进规律、土地城镇化情景模拟与调控以及基于城乡统筹的土地城镇化制度创新四大领域研究。
关键词:
土地城镇化 研究进展 特征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