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56)
- 2023(16981)
- 2022(14673)
- 2021(13938)
- 2020(11569)
- 2019(27175)
- 2018(27021)
- 2017(51664)
- 2016(28117)
- 2015(31859)
- 2014(32132)
- 2013(31739)
- 2012(29558)
- 2011(26996)
- 2010(27253)
- 2009(25044)
- 2008(24499)
- 2007(21272)
- 2006(18878)
- 2005(17122)
- 学科
- 济(121903)
- 经济(121776)
- 管理(75510)
- 业(73262)
- 企(58369)
- 企业(58369)
- 方法(52145)
- 数学(45723)
- 数学方法(45005)
- 中国(35294)
- 农(32553)
- 地方(28355)
- 学(26582)
- 财(26531)
- 业经(25629)
- 贸(23068)
- 贸易(23050)
- 易(22365)
- 农业(22035)
- 制(21059)
- 环境(18801)
- 银(18566)
- 银行(18516)
- 理论(18425)
- 融(18410)
- 金融(18406)
- 和(18402)
- 行(17856)
- 技术(17537)
- 发(16450)
- 机构
- 大学(402078)
- 学院(398717)
- 济(163772)
- 经济(160414)
- 管理(155524)
- 研究(142041)
- 理学(133743)
- 理学院(132152)
- 管理学(129719)
- 管理学院(128993)
- 中国(107918)
- 京(88689)
- 科学(86819)
- 财(72968)
- 所(72317)
- 研究所(65739)
- 农(64855)
- 中心(63658)
- 江(61846)
- 业大(58428)
- 财经(58076)
- 北京(56787)
- 范(55144)
- 师范(54624)
- 经(52883)
- 院(51522)
- 农业(50605)
- 经济学(49303)
- 州(47606)
- 师范大学(44392)
- 基金
- 项目(268194)
- 科学(210842)
- 研究(196531)
- 基金(194333)
- 家(169659)
- 国家(168256)
- 科学基金(143624)
- 社会(123586)
- 社会科(117150)
- 社会科学(117116)
- 省(103206)
- 基金项目(102103)
- 自然(93014)
- 自然科(90840)
- 自然科学(90820)
- 教育(90571)
- 自然科学基金(89163)
- 划(87638)
- 资助(81672)
- 编号(80009)
- 成果(65988)
- 重点(60414)
- 部(59976)
- 发(59835)
- 课题(55920)
- 创(54885)
- 创新(51276)
- 教育部(51233)
- 科研(50811)
- 国家社会(50735)
- 期刊
- 济(182753)
- 经济(182753)
- 研究(122086)
- 中国(83768)
- 学报(61576)
- 农(59626)
- 科学(58600)
- 管理(58197)
- 财(53158)
- 教育(48674)
- 大学(46856)
- 学学(43610)
- 农业(41735)
- 融(36902)
- 金融(36902)
- 技术(35133)
- 业经(29905)
- 经济研究(29633)
- 财经(27857)
- 经(23887)
- 问题(23678)
- 业(22273)
- 图书(22011)
- 技术经济(19391)
- 贸(19309)
- 资源(19111)
- 世界(18959)
- 科技(18839)
- 理论(18398)
- 统计(18356)
共检索到604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施思
本文介绍了土地发展权的相关概念及在中国建立的理论基础及实践基础,运用对比分析法将浙江省在土地发展权方面的尝试与美国进行比较,分析其中的差异和得失,为今后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土地发展权制度提供借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汪晖 陶然
本文在系统考察中国建设用地计划管理模式下的土地利用指标、耕地保护指标和占补平衡目标及其对经济发达省份发展空间约束的基础上,详细介绍和总结了浙江省在土地发展权转移和交易两个维度进行的土地计划管理政策改革的系统性尝试。我们提出,存在一个土地发展权转移和交易的"浙江模式",并归纳出这个模式的几个基本要点。作者认为,浙江已经进行的土地利用体制改革实践,不仅具有新制度经济学和转轨经济学层面的重要理论价值,也对我国未来耕地保护、土地跨区优化利用乃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含义。
关键词:
土地发展权转移 土地发展权交易 浙江模式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童菊儿 严斌 汪晖
浙江省为了克服现行耕地保护制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异地补充耕地"的土地发展权交易改革。文章从制度起源、市场价格变动、市场特点和交易过程等方面分析了"异地补充耕地"市场的兴起、发展与绩效,提出这一制度创新有助于改进现行耕地保护制度的经济效率和新增耕地的整体质量,并建议在总结"异地补充耕地"制度的经验与教训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并实行土地发展权的跨省转移与交易。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顾汉龙 冯淑怡 张志林 曲福田
通过对比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与美国土地发展权转移政策,分析两项政策的共性及差异,为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政策建议。结果表明:两项政策本质上都是土地发展权的交易,但在产生背景、运作流程和实施效果上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为了解决规划分区制度的刚性,我国和美国分别出台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和土地发展权转移政策,但由于两国制度环境的差异,在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美国选择了一种以市场和层级相结合的混合型治理结构,而我国则选择了一种以政府为主导的层级治理结构。虽然两项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规划分区制度的弹性,但现阶段,美国土地发展权转移政策在利益分配机制设计和耕地保护效果方面均优于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钱方明
本文针对“江浙外贸现象”提出了几个值得研究的“学术问题”。比较研究显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浙江两省外贸发展路径和机制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形成了不同的外贸发展模式。本文客观地分析了两省外贸发展模式的成因,探讨了两种外贸发展模式的演化趋势。
关键词:
江苏省 浙江省 外贸发展模式 比较研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佳骊
研究目的:分析美国新泽西州土地发展权转移银行运作模式,为中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归纳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新泽西州土地发展权转移银行均是为了推动土地发展权转移计划而依法设立、由董事会负责运行管理,具备行政管理和市场参与两大职能,但区域性和地方性的银行在发挥具体职能时各有特点。研究结论:可借鉴新泽西州的经验并结合中国的制度环境,构建适应于跨行政区域土地发展权转移的交易中介机构体系;严格规范政府主导型交易中介机构的行为;发挥交易中介机构教育宣传功能;强调多方共同参与,保护弱势群体利益。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伍振军 张云华 孔祥智
文章将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概括为M、M-、S+和S四种主要模式,并构造了交易费用函数,计算出四种模式中农户、用地主体的交易费用。文章进一步比较了四种模式中的政府主体行为,及其与农户、用地主体交易费用的关系,结论是政府主体行为对农户、用地主体交易费用有直接影响。文章最后提出了降低农户与用地主体交易费用的建议措施。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浙江监管局课题组 程杭
浙江省自农业保险试点以来,一直采用共保体模式,大大推动了农业保险在浙江省快速有序地发展,在应对自然灾害,恢复农业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农业保险作用进一步发挥,各级政府与农户对农业保险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和期许。因此进一步分析共保体模式特点,研究该模式是否符合浙江省现有农业保险市场需求十分必要。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各省市开展农业保险的主要模式,深入剖析浙江省共保体模式开展情况,研究共保体模式的优势和劣势,并针对现阶段浙江省农业保险存在的主要矛盾,就下一步完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发展模式 比较选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乃安
土地发展权制度是被欧美国家实践证明具有一定价值的土地管理制度,在我国"三化"建设中,要做好土地保护与管理工作,应从法律上建立土地发展权制度,借鉴西方的"涨价归私"土地管理思想,赋予土地经营者个人拥有其发展权。
关键词:
土地发展权 土地流转 发展权归属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蔚文 李学文
近几年来在浙江等沿海发达省份出现的可转让土地发展权政策,实质上是一种以市场化手段在区域间配置耕地非农化权的制度创新,相对于规划(计划)指标体系,这些政策体现了一种耕地非农化权空间配置的市场化方式。本文对我国当前区域间耕地非农化权配置状况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地方政府实际握有耕地非农化权的制度安排下,无论是用计划手段还是用市场手段来配置耕地非农化权,都会在耕地保护正外部性的作用下失灵,而"浙江模式"作为一种自发性质的市场,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其失灵所带来的损失会超过计划失灵的损失。本文还在讨论"科斯定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科斯式的"功利主义"权利界定法则并非解决外部性的有效法则,因而科斯式的市场方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佳骊 徐保根
处于高速城市化进程中的浙江省创造性地设计出类似于美国可转移发展权制度的建设用地复垦指标政策,此项政策使地方政府可通过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换取建设用地指标,从而为农村土地整治项目提供重要的资金支持。基于对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的实地调查,本文分析了这种创新融资机制生成的内在需求和制度背景、机制运行现状及效果,探讨了这一融资机制的局限性以及项目参与者土地利益关系问题。研究认为,单独依靠可转移建设用地复垦指标不能完全满足农村土地整治项目资金需求;政府主导参与对项目融资成功有正面影响;在建设用地复垦指标转移过程中需给予农民选择权、增加农民市场参与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吕云涛
土地发展权移转制度是国外一种新兴的土地管理制度或政策工具。英美法3国的制度具有比较大的典型性。英国实行土地发展权国有化,美国开创了市场转让和国家购买两种最主要的移转实现形式,法国则实行法定上限密度制度。英美法3国土地发展权及其移转制度,在土地发展权的法律性质、移转制度实施背景和一般性框架等方面有一定共性,同时在权益归属、价值取向、移转实现方式和价格形成机制等方面也有不少差异性。比较分析英美法3国的土地发展权及其移转制度,对于把握土地发展权及其移转制度的一般性规律以及构建中国本土化的土地发展权移转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雅婷 高文文 张占录
土地发展权的引入能够为宅基地利用困境提供解决思路。本文通过分析宅基地发展权的形成机制,对宅基地发展权配置与转移的具体模式进行研究,提出宅基地利用与管理的建议。宅基地发展权的形成与城镇化进程密不可分,不同城镇化发展阶段的区域,宅基地发展权的形成机制有较大差别。在规划管控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宅基地发展权的配置可选择多种模式,各配置模式可单独使用,也可交叉使用。结合我国宅基地利用现状,"人地结合"的配置模式更符合现实要求。应当在我国宅基地利用与管理中引入土地发展权理论,以解决其面临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马祖琦
在简要回顾美国土地开发权转移制度相关背景的基础上,从公共投资和公共经济的视角,对该制度的理论渊源和运行机理进行了回溯和解析。随后从交易平台搭建、融资手段设计、储备机制构建、补偿方式调节、激励措施引导、开发模式转型、规划策略制定等方面,总结了开发权转移制度的创新性,并就该制度的运作效果及其存在的诸多争议进行了系统阐述。研究认为,在我国镇城镇化快速推进、利益格局出现失衡的情形下,须通过合适的制度设计,完善利益分配机制,进而引导空间有序开发,纠正市场缺陷,平衡各方权益,维护公共利益。
关键词:
开发权转移 溢价回收 融资机制 金融创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尚华艳 黄明知 李文军
通过对温州模式产生的背景、温州模式的本质以及温州模式和浙江经验移植的必要性、必然性和可能性的分析,认为温州模式是典型的自组织的市场经济,具有普适性,只要处理好政府与企业间的关系和企业的发展动力问题即产权问题,温州模式和浙江经验就是可移植的。
关键词:
温州模式 浙江经验 可移植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