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20)
2023(10854)
2022(9006)
2021(8559)
2020(6839)
2019(15611)
2018(15228)
2017(28187)
2016(15436)
2015(17527)
2014(17673)
2013(17199)
2012(15892)
2011(14543)
2010(14428)
2009(13538)
2008(13449)
2007(11948)
2006(10591)
2005(9904)
作者
(42371)
(35655)
(35408)
(33854)
(22519)
(16837)
(15986)
(13813)
(13699)
(12769)
(12232)
(11960)
(11564)
(11422)
(11292)
(10912)
(10423)
(10299)
(10246)
(10185)
(9057)
(8569)
(8405)
(8109)
(7957)
(7949)
(7938)
(7844)
(7111)
(6994)
学科
(62526)
经济(62429)
管理(47433)
(40780)
(33460)
企业(33460)
方法(23121)
中国(21281)
数学(19922)
数学方法(19717)
(18097)
(17889)
(17710)
业经(14610)
(13920)
贸易(13909)
(13682)
(12827)
(12262)
(11941)
银行(11931)
(11472)
农业(11296)
(10767)
金融(10763)
环境(10609)
(10266)
财务(10234)
财务管理(10196)
体制(10131)
机构
大学(219389)
学院(219370)
(96155)
经济(94326)
管理(79857)
研究(78156)
理学(67462)
理学院(66660)
管理学(65718)
管理学院(65298)
中国(63158)
(47509)
(47409)
科学(43589)
(38532)
财经(36746)
中心(35386)
研究所(34312)
(33561)
(33437)
(31887)
经济学(31351)
北京(30594)
(28888)
(28702)
师范(28453)
业大(28114)
经济学院(28056)
财经大学(27210)
(26191)
基金
项目(140455)
科学(111816)
研究(107690)
基金(103402)
(89660)
国家(88921)
科学基金(75840)
社会(70699)
社会科(66991)
社会科学(66977)
基金项目(53527)
(51992)
教育(49847)
自然(45689)
自然科(44570)
自然科学(44559)
(44457)
自然科学基金(43773)
编号(43293)
资助(41730)
成果(36619)
(32989)
重点(32241)
(32204)
课题(31184)
(30550)
国家社会(30513)
(29493)
中国(28901)
教育部(28760)
期刊
(111756)
经济(111756)
研究(71321)
中国(52564)
(38241)
管理(31565)
科学(30972)
(30713)
学报(30522)
教育(27097)
大学(24302)
学学(22635)
(22401)
金融(22401)
农业(20520)
财经(19127)
技术(18686)
经济研究(18229)
业经(16971)
(16614)
问题(14759)
(14116)
世界(12268)
国际(12194)
(10836)
(10177)
技术经济(9916)
现代(9799)
资源(9469)
(9336)
共检索到3462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海丰  
探讨了中国历史上土地产权制度的初始禀赋及其路径依赖的形成机理。在对中国土地产权制度的历史考察中发现,中国的土地制度与初始制度环境存在内生性联系。人口因素、继承制度、耕作技术与土地产权制度之间的互动演进导致了中国土地产权制度路径依赖的最终形成。在路径依赖作用下,人地关系紧张这一要素禀赋结构被不断地强化,因此,土地的细碎化经营和农业规模化、现代化之间的冲突始终是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内生因素。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立祥  彭美玉  
通过交易费用理论来解释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路径依赖性。明晰农村土地产权是改革的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考虑制度变迁所带来的交易费用。通过对中国农村土地改革几种模式的交易费用的比较,认为,深化和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改革方案相比国有化和私有化改革方案仍是较优的选择。改革思路是确权赋能,完善配套政策。改革重点是现有的垄断性征地制度、土地利用管制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只有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土地利用规划、管制体制以及社会保障体系,才能真正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汉民  
公司治理具有路径依赖的特性,是与各个国家和企业所处的具体的制度环境因素分不开的。制度环境不同,公司治理体制也不一样。英美模式和德荷模式是两种最著名的体制,日本模式也独具特色。在一定的条件下,他们都可以实现有效率。随着制度环境的变化,治理制度也在不断地进化,但不会改变多样性的特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怀卫  韩立达  
路径依赖是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在解决制度选择的多样性和制度演进的非绩效路径时应用到制度变迁分析之中的。本文首先对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行了简要评述,继而论述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内容和模式,然后分析了林权改革中存在路径依赖的原因,最后提出破解路径"闭锁"的对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晓蕾  樊平军  
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指的是制度变迁一旦走上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主要被三种路径依赖束缚:移植别国高等教育制度、高等教育制度的应急性选择、政府对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强控制力。突破高等教育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束缚,实现制度创新,就要创新高等教育理念,重新定位政府角色,健全多元监督机制,并赋予高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文龙  
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分配体制的不合理,法制的不健全,导致中国资源配置低效,企业缺乏竞争优势,产业缺乏比较优势,资本外流严重,形成巨额虚假FDI。在有限的真实FDI中,由于国有企业的绝对主导地位,使FDI的产业结构,投资决策和投资区位分布不合理,投资效率低下。只有从根本上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分配体制,加强法制建设,才能纠正资源配置的扭曲,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和产业比较优势,减少虚假投资,改善中国FDI的投资主体结构、产业结构、区位结构、投资效率,最终提高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蒋永穆  安雅娜  
建国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几经变革,最终确立了集体所有、农户经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发挥作用的结果。而我国农村土地制度进一步的演进及其创新仍要受到路径依赖的推动。本文依据路径依赖的理论,分析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和演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模式及其基本框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仙娥  郝奇华  
20世纪70~80年代以来,我国确立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政策以及法规,但是所取得的成果与预期效果存在很大差异。由于受固有利益机制、产权机制以及制度变迁成本的影响,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存在多重路径依赖现象与锁定效应,导致我国生态文明制度有效供给不足。应当从生态文明制度的顶层设计、市场机制以及制度体系创新等三个方面实现路径突破。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翁灿铭  
路径依赖强调的是惯性的力量能把人们带入定势的死角,人们一旦选择了某个制度,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把这个制度不断自我强化,让你轻易走不出去。企业战略选择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关键,由于自身的特点,很容易陷入路径依赖效应下的窠臼。因而如何克服企业战略选择的路径依赖的负面效应成为企业战略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莉  万春  
财政体制是处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之间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具体体现。建国后我国的财政体制伴随着经济体制的变迁经历了四个阶段:统收统支财政体制阶段、财政包干体制阶段、分税制财政体制阶段、公共财政体制阶段,每一次财政体制发展阶段的调整既蕴涵着新制度的创新,又有旧制度的保留,财政体制在渐近式制度变迁的推进过程中产生了路径依赖。要破解财政体制变迁中的路径依赖问题,完善现行公共财政体制,体制创新是必由之路。其基本思路是:推进财政制度的宪政变革,建立与完善本国的宪政体制,建构"有限"兼"有效"的现代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良瑞  
建国以来,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经历了从市场金融到计划金融再到市场金融的过程。回顾中国金融制度变迁过程,通过实证与逻辑分析说明了中国的金融制度变迁存在着路径依赖性--强制性、渐进性、滞后性,进而引发对未来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思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甫阶  周娅岚  
在中国的反洗钱制度框架演进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选择着供给主导型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指出: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必须谨慎使用,且不可长期使用。因此,要进一步提高打击洗钱犯罪制度的有效性,必须跳出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培育需求诱导型反洗钱制度变迁方式,探索出供给主导型和需求诱导型相结合的制度变迁方式。在新制度变迁方式尚未确立前,我们应在对反洗钱义务主体进行法规约束前提下,建立其利益约束机制,以此提高反洗钱义务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应进一步扩大反洗钱义务主体的范围,减少"搭便车"行为的发生。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广延  
制度变迁受制于其主体所处的文化环境和权力结构。文章根据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来分析中国金融监管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现象,发现中国金融监管制度变迁具有强制性、渐进性和滞后性特征,并因路径依赖陷入非效率的锁定状态,文章最后对实现中国金融监管制度变迁路径替代进行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