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55)
- 2023(7893)
- 2022(6613)
- 2021(6299)
- 2020(5233)
- 2019(11980)
- 2018(11620)
- 2017(21932)
- 2016(11844)
- 2015(13537)
- 2014(13386)
- 2013(13280)
- 2012(12408)
- 2011(11438)
- 2010(11241)
- 2009(10832)
- 2008(10669)
- 2007(9181)
- 2006(8199)
- 2005(7762)
- 学科
- 济(51852)
- 经济(51766)
- 管理(37207)
- 业(31470)
- 企(25617)
- 企业(25617)
- 方法(20371)
- 数学(18297)
- 数学方法(18165)
- 中国(17418)
- 制(14977)
- 财(14784)
- 农(12917)
- 贸(11719)
- 贸易(11711)
- 易(11560)
- 学(10687)
- 体(10528)
- 业经(10398)
- 银(9610)
- 银行(9603)
- 行(9294)
- 土地(9060)
- 体制(8989)
- 融(8944)
- 金融(8942)
- 环境(8732)
- 务(7922)
- 财务(7901)
- 财务管理(7881)
- 机构
- 大学(175538)
- 学院(170557)
- 济(81877)
- 经济(80589)
- 研究(65108)
- 管理(63710)
- 理学(54327)
- 理学院(53660)
- 管理学(53037)
- 管理学院(52696)
- 中国(52380)
- 财(39290)
- 京(38319)
- 科学(34890)
- 所(31831)
- 财经(30773)
- 中心(28609)
- 研究所(28598)
- 经(28252)
- 经济学(27508)
- 农(25013)
- 北京(24724)
- 经济学院(24613)
- 江(24300)
- 院(23872)
- 财经大学(23093)
- 业大(21664)
- 范(21494)
- 师范(21335)
- 农业(19497)
- 基金
- 项目(111971)
- 科学(90350)
- 基金(86090)
- 研究(83160)
- 家(75246)
- 国家(74733)
- 科学基金(63783)
- 社会(57532)
- 社会科(54720)
- 社会科学(54709)
- 基金项目(44485)
- 自然(38755)
- 省(38350)
- 自然科(37830)
- 自然科学(37819)
- 教育(37682)
- 自然科学基金(37183)
- 资助(35087)
- 划(34220)
- 编号(30937)
- 部(27815)
- 制(27082)
- 成果(26425)
- 国家社会(25921)
- 重点(25675)
- 中国(25114)
- 教育部(24323)
- 发(23614)
- 创(23003)
- 人文(22589)
共检索到2681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先东 李录堂 米巧
从历史角度,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追溯中国土地制度变迁轨迹,同时总结历史改革经验,为当下土地制度改革提供参考,推动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表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变迁是公有制(国有制)与私有制的循环过程;土地制度的变迁是多方利益主体博弈的均衡过程;土地所有制结构和土地产权交易形式在历史演变中不断丰富。对于当下,(1)土地制度改革不应为土地流转而流转,要以产业为支撑调动社会生产积极性。(2)土地制度变迁是国家、集体和农民三个主体之间利益博弈的结果,权衡好国家与各利益主体的博弈是土地制度改革成败的关键。(3)"三权分置"改革背景下,土地市场化改革将成为主流趋势,而土地混合结构化的改革思路不失为有益探索。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钱忠好 曲福田
研究目的:从理论上研究政府土地征用垄断的经济诱因,分析中国现行土地征用垄断制度安排下政府、农民、厂商利益受益或受损状况,进而探讨中国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研究方法:局部均衡分析。研究结果:中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典型特征是政府垄断。这一制度在保护政府利益的同时,也损害了农民和厂商的利益。研究结论:中国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是明确界定公共利益,规范政府土地征用行为;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赋予农民国民待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有效约束机制,避免政府暴利潜能;打破政府土地征用垄断坚冰,允许非农建设用地入市等。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征地制度 征地垄断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继明 李蒙蒙
本文构建了一个动态发展目标与利益主体约束相结合的分析框架,从产权管制的视角出发,将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两权合一的管制时期、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两权分离的弱管制时期和城乡土地产权同权化的放松管制时期。通过对不同时期政府对土地产权管制的梳理发现,我国土地制度的变迁始终和国家整体发展目标紧密相关,并和政府与农民的土地权益分配交织推进,这为深化当前土地制度改革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制度变迁 产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祚臣
公元1998年,万里神州风云激荡,波澜壮阔,重大事件,层出不穷。这一年,围绕神圣的国土,三件大事尤可圈点:春天,成立国土资源部;夏天,抵御百年大洪水;秋天,出台新的《土地管理法》。共和国的土地在历经大自然无情陈砺的同时,也历经了一次管理制度上的深刻变革。时光的脚步悄然送走这不平凡的一年,当我们总结发生在虎年的这场变革时,昂然登上历史舞台的新体制、新法制,已历经许多寒暑的探索与锤炼。以新部三定方案和新法全新规定为标志的这场土地管理制度革命,经历了一个从调查研究到立法的大思考、大决策、大变革的过程,它是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土地管理事业实践的结晶和升华,是历史的一次大跨跃。现在,让我们调整视角,从头...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雷曜
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市场配置机制,再加上其土地制度的设计几乎没有历史包袱,是最接近"理想"条件的产物,使美国土地市场以及相关的金融市场高度发达,并具有吸收泡沫的一定深度和韧性。土地资源通过金融体系与资本密切结合,使美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得到了有效支撑。但是,美国金融监管对土地开发与信用扩张之间强正反馈关系警惕不足,历史上反复出现土地或房地产投机引发的资产泡沫;美国农业仍存在过度补贴和补贴非市场化的问题,对土地要素的市场化形成制约;美国的土地征用、分区规划等政策工具使用也曾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土地金融 泡沫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许迎春 刘琦 文贯中
我国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典型的行政计划型配置制度,存在诸多缺陷,这种严格的政府管制,导致市场机制无法在土地市场上发挥作用,在实际运作当中引起了许多不利的后果。为了建立开放竞争、统一有序的土地市场,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我国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必须回归匡正市场失灵的辅助本色,加强公众的民主参与,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变静态规划为动态规划,并构筑土地用途管制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
土地用途 管制 市场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戴岳明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实质就是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提到:"在一个农业国家里,财富的首要基础是土地。因此,在中国历史上,一切社会、经济思想以致政府的政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邓永亮
我国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是源于计划经济时期,其管理方式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思路与方法,是与市场经济的平等与竞争原则相违背的。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局限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寻求出路,应当要有新思路,用“两条腿”走路。
关键词:
土地征用 制度创新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大鹏 杨佳妮
美国为了应对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而带来的城市污染、耕地锐减、环境保护等问题,逐渐创设了土地发展权制度。美国土地发展权制度从最初的借鉴德国,到师法英国,到最后的自成一体。美国土地发展权见证了美国的土地权利体系从过去强调私人权利向注重公共利益转向,制度的发展最终服务于现实社会。美国土地发展权制度在防止耕地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土地发展权 分区管制 历史演进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熊金武 王昉
"涨价归公"是孙中山先生提出来解决中国近代土地问题的思路,对近代中国土地税收制度改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今日中国关于城市土地升值分配问题的争论中,"涨价归公"也一再被提出来。然而,当前中国土地征收制度和房产税制度不仅不符合"涨价归公"本义,反而导致了对"涨价归公"思想的种种误解和扭曲。"涨价归公"本质上是一种资产增值分配价值取向,并且以尊重土地私人产权和土地市场机制为前提,其相应的土地增值税和土地原价税制度对今日中国扭转土地财政困局亦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晓玲
建国以来,我国医疗市场政府管制经历了四个阶段:1949—1979年计划经济时期行政管制阶段;1980—1989年管制改革起步;1990—2005年改革深入展开;2006年以后改革调整和创新阶段。本文力图以史实为依据,解释中国医疗市场政府管制变革的经济背景,对不同经济背景下医疗管制困境进行理论反思。历史实践表明,打破行政垄断,引入竞争是符合医疗市场发展规律的。为避免医疗供方利用信息优势地位加剧市场利益的攫取,需加强其行为的管制。直接干预的管制方式已被证明是收效甚微的,应通过能改变激励机制的间接管制方式。同时,政府需强化社会性管制,扭转消费者信息弱势地位,确保医疗服务的公益性和公平性。
关键词:
医疗市场 政府管制 管制改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天勇 张弥
本文从我国土地体制改革和立法的目的入手,阐述了土地体制改革中应调整好政府管理与市场调节的关系、粮食安全与房价等社会安全的关系、土地改革和立法与财政体制改革的关系以及农民土地保障与推进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并提出了改革和形成合理的地方政府房地财政收入渠道、延长土地使用年期、形成稳定的土地物权以及开征房地产交易增值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建议。
关键词:
土地体制改革 财政体制 税收政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良悦
中国土地利用管理上存在着制度上的矛盾,导致土地管理制度的困境,形成改革意愿与实际结果的严重偏差。农地非农化和土地开发中利益结构的扭曲是其主要症结,诱使了农地的快速消失和土地的粗放利用。利益结构的调整是消除土地利用管理困境的基本思路,财产税的全面实施与土地发展权的确认是其解决的主要工具。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涛 孙慧
文章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流转政策与制度的演进过程及其总体特征,归纳总结了"反租倒包""两权抵押""宅基地换房、换保障"租赁、"股份合作"制、信托等典型土地流转模式的优缺点,以及政府主导型、集体主导型、农民主导型的土地流转模式的区别和利弊。文章认为,中国土地流转制度设计要完善农村土地治权结构、健全服务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因地因时制宜优化土地流转模式。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制度设计 模式优化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刘守英
土地制度是中国政治经济制度的基础性安排。过去40年,土地制度的独特安排与变革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结构变革的发动机,由此形成的"以地谋发展模式"又成为拖累经济转型的重要制度性障碍。随着经济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平台,结构变革转向城乡互动,土地制度的不适应性凸显,必须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告别以地谋发展,以土地结构优化促进结构改革,推进以集体地权制度和宅基地制度为核心的农村土地改革。
关键词:
土地制度 改革 经济发展 以地谋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