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70)
2023(17982)
2022(14960)
2021(13968)
2020(11350)
2019(25839)
2018(25402)
2017(47655)
2016(26002)
2015(29148)
2014(29176)
2013(29170)
2012(27232)
2011(24841)
2010(25337)
2009(23841)
2008(23915)
2007(21521)
2006(19693)
2005(18356)
作者
(74029)
(62462)
(61847)
(58672)
(39481)
(29740)
(27926)
(24154)
(23798)
(22242)
(21495)
(20955)
(20173)
(20094)
(19696)
(18908)
(18235)
(17956)
(17852)
(17847)
(15886)
(15388)
(14953)
(14424)
(13969)
(13929)
(13924)
(13808)
(12588)
(12315)
学科
(120264)
经济(120106)
(99568)
管理(84153)
(80274)
企业(80274)
(52009)
方法(42403)
中国(37599)
业经(36561)
(35834)
农业(34495)
数学(33551)
数学方法(33304)
(29818)
地方(26952)
(22713)
财务(22672)
财务管理(22629)
(22139)
贸易(22119)
(21773)
(21531)
企业财务(21508)
(20795)
银行(20769)
技术(20378)
(20157)
(20105)
(19911)
机构
学院(376434)
大学(371823)
(168067)
经济(164934)
管理(144295)
研究(135817)
理学(121996)
理学院(120608)
管理学(119103)
管理学院(118368)
中国(109981)
(80786)
(80464)
科学(76555)
(71378)
(68544)
中心(61846)
财经(61471)
研究所(60911)
(60048)
(55810)
农业(54376)
业大(54103)
北京(51575)
经济学(51042)
(48786)
(48685)
师范(48359)
(46752)
经济学院(45743)
基金
项目(237087)
科学(189124)
研究(179292)
基金(173555)
(149787)
国家(148350)
科学基金(127844)
社会(118333)
社会科(111944)
社会科学(111915)
(92090)
基金项目(91025)
教育(80589)
自然(78182)
(76601)
自然科(76307)
自然科学(76286)
自然科学基金(74999)
编号(71993)
资助(69620)
成果(59053)
(56016)
(54363)
重点(53585)
(51229)
课题(50737)
国家社会(49774)
(49266)
创新(47373)
教育部(46833)
期刊
(205527)
经济(205527)
研究(122598)
中国(90391)
(72338)
(65030)
管理(57796)
科学(54765)
学报(53294)
农业(48683)
(44229)
金融(44229)
大学(42688)
教育(40483)
学学(40193)
业经(37027)
技术(33205)
财经(31724)
经济研究(31588)
(27513)
问题(26980)
(25850)
世界(21889)
(21770)
技术经济(20306)
国际(19760)
(18475)
现代(18095)
经济问题(17654)
资源(17382)
共检索到6106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红宇  
本文以土地制度变革为基本线索,对1978年以后农业经营体制建设,乡镇企业发展,农民收入增长等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宏观分析,深刻阐述了以土地制度变革为契机所引发的中国农业结构的重大调整。文章在对上述几个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予以充分肯定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农民收入、结构调整、市场发育是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全局的三个重大课题。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经过充分研究和论证,指出这是九十年代中国农村改革的主线。本文是他们承担的国家“八五”期间重点课题的主报告,现发表如下,供研究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合光  朱伟林  
2018年12月9日,中国农村改革40年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以下简称"农经所")建所60周年学术报告会在北京召开。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做出指示:"农经所要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更好地发挥智库作用"。农业农村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韩俊向农经所表示衷心的祝贺,他强调,农经所要汇聚各方智慧、凝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柳建平  闫鹏鹏  
土地制度变革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首要条件。一个能够有效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农地制度应具有公正分配、产权清晰、交易自由、政策激励及建立相应的生产经营组织制度等基本特征。以此审视当代中国农地制度,在诸多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及不足。因此,要促进中国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必须以相应的土地制度变革为基础。在产权制度方面,应建立农民所有制;在市场制度方面,应祛除行政对土地市场的控制和垄断;在政策激励方面,应采取一系列有利于土地集中的激励措施;在经营组织方面,应鼓励和扶持以土地权利连结的农民自组织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江  
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回顾与展望刘江一、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成就及当前存在的主要矛盾(一)农村改革与发展取得的成就第一,突破了吃“大锅饭”的人民公社体制,普遍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主的责任制,确立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种经营体制,既有利于调动农...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陆学艺  
在过去的30年,中国经济学家们以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为己任,为改革开放献计献策,贡献智慧。经董辅礽基金会联合相关机构严格评定,将"首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于2008年11月29日授予了以杜润生为代表的中国农村发展研究组。同时,大会组织者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以"中国改革开放30年"和"全球经济危机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为题,邀请了9位著名经济学家联袂进行演讲。这是一次思想智慧的盛宴。经会议主办方授权,将9位学者的发言稿刊发于此,以飨读者,以示我刊对首届中国经济学家论坛的高度关注,对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颁发的祝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星明  
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徐星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1992年以来,农村改革又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如农产品购销体制改革,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的发展等。然而,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出现了大面积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田旭中  
波澜壮阔的中国农村改革走过20年艰难曲折的摸索道路,到今天可以说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是举世公认的。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村改革较之后来的城市改革,来得更彻底,取得的成效也更明显。城市改革虽然在后,但它涉及到的方面更多,面临的问题更复杂,遇到的阻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江  
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回顾和展望农业部部长刘江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农业和农村与世界其他国家比较,虽有许多共同点,但也有其自身的一些明显特点。一是我国农村幅员广大,人口众多,对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具有“重要的影响。士1前,我国人门有力%居住在农村...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文宝  
恢复我国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已经为时不远了,这将对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游离于关贸总协定之外,脱离了国际经济的大循环体系。恢复我国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意味着我们将重新纳入国际经济运行体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周多多  
要了解当代的中国就要了解中国的农村,要了解中国农村的改革就要从了解小岗村开始。1978年末,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勇于打破旧的生产关系束缚,实行土地包干到户,揭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作为我国农村中一个普通的村庄,小岗村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茹  原伟鹏  刘新平  张琳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新常态形势下,提高资源组合配置效率和匹配各项创新性的改革制度,发挥改革创新引领农村、农民和农业的动力作用尤为重要。文章从资源配置的宏观视角,从供给侧端制度改革包括农村土地、劳动力转移、金融资本、创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全面梳理和剖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中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基础、障碍因素和彼此之间的联系。结合国内农村实地实践的有益探索,借鉴国外农村改革的经验,建议增强农村改革制度的匹配程度和提升资源供给的生产效率,为有关政府部门和基层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茹  原伟鹏  刘新平  张琳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新常态形势下,提高资源组合配置效率和匹配各项创新性的改革制度,发挥改革创新引领农村、农民和农业的动力作用尤为重要。文章从资源配置的宏观视角,从供给侧端制度改革包括农村土地、劳动力转移、金融资本、创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全面梳理和剖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中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基础、障碍因素和彼此之间的联系。结合国内农村实地实践的有益探索,借鉴国外农村改革的经验,建议增强农村改革制度的匹配程度和提升资源供给的生产效率,为有关政府部门和基层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茹  原伟鹏  刘新平  张琳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新常态形势下,提高资源组合配置效率和匹配各项创新性的改革制度,发挥改革创新引领农村、农民和农业的动力作用尤为重要。文章从资源配置的宏观视角,从供给侧端制度改革包括农村土地、劳动力转移、金融资本、创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全面梳理和剖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中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基础、障碍因素和彼此之间的联系。结合国内农村实地实践的有益探索,借鉴国外农村改革的经验,建议增强农村改革制度的匹配程度和提升资源供给的生产效率,为有关政府部门和基层管理部门决策提供借鉴参考,加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郑淋议  罗箭飞  洪甘霖  
研究目的:剖析农村土地制度和农业经营制度的关系,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先后历经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民所有、家庭经营"、改革开放前期的"集体所有、集体经营"到改革开放后期的"集体所有、均田承包、家庭经营",再到现阶段的"集体所有、均田承包和多元经营"4个阶段。在这个过程当中,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既遵循人口与土地关系、生存与发展关系以及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大逻辑,又遵循着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逻辑"、农业经营制度的"生产逻辑"等小逻辑。研究结论:为深化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变革,需加强农村土地制度与农业经营制度联动改革的制度设计,发挥要素、组织和制度的作用,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