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08)
- 2023(8070)
- 2022(6739)
- 2021(6331)
- 2020(5269)
- 2019(12061)
- 2018(11497)
- 2017(22699)
- 2016(12019)
- 2015(13414)
- 2014(13270)
- 2013(13612)
- 2012(13256)
- 2011(12231)
- 2010(12018)
- 2009(11095)
- 2008(10939)
- 2007(9479)
- 2006(8409)
- 2005(7926)
- 学科
- 济(67470)
- 经济(67425)
- 管理(27540)
- 业(27151)
- 方法(24678)
- 数学(22065)
- 数学方法(21948)
- 企(19979)
- 企业(19979)
- 中国(18992)
- 地方(16065)
- 农(15535)
- 学(13636)
- 贸(13006)
- 贸易(13000)
- 易(12669)
- 业经(12442)
- 制(11186)
- 财(10931)
- 地方经济(10570)
- 产业(10471)
- 农业(10101)
- 融(9509)
- 金融(9508)
- 环境(9159)
- 发(8958)
- 银(8847)
- 银行(8832)
- 土地(8671)
- 行(8631)
- 机构
- 大学(181705)
- 学院(178833)
- 济(89503)
- 经济(88201)
- 研究(73892)
- 管理(66024)
- 中国(56544)
- 理学(56534)
- 理学院(55780)
- 管理学(55122)
- 管理学院(54776)
- 科学(42139)
- 京(40567)
- 所(37741)
- 财(35977)
- 研究所(34518)
- 中心(31795)
- 经济学(29925)
- 农(29388)
- 财经(29358)
- 院(27074)
- 经济学院(27054)
- 经(26973)
- 北京(26356)
- 江(25162)
- 业大(24342)
- 范(23958)
- 师范(23741)
- 科学院(23397)
- 农业(23304)
- 基金
- 项目(120807)
- 科学(97040)
- 基金(90877)
- 研究(88207)
- 家(80420)
- 国家(79912)
- 科学基金(67374)
- 社会(60226)
- 社会科(57469)
- 社会科学(57458)
- 基金项目(47304)
- 省(43428)
- 自然(40881)
- 自然科(39888)
- 自然科学(39879)
- 自然科学基金(39218)
- 划(38152)
- 教育(38094)
- 资助(37383)
- 编号(32623)
- 发(29189)
- 部(28702)
- 重点(28257)
- 国家社会(26992)
- 成果(26452)
- 中国(26424)
- 创(24911)
- 发展(24352)
- 教育部(24258)
- 展(24033)
共检索到2745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顾湘 曲福田 付光辉
研究目的:根据效率原则计算并比较现阶段中国三大经济区域产业用地利用比较优势。研究方法:从比较优势理论视角出发,构建不同产业用地比较优势指数模型,运用中国内陆地区31个省(市、区)2000—2004年的数据计算各个区域的产业用地利用比较优势,分析区域差异。研究结果:东部地区第一产业和第二、三产业用地效率均具有比较优势;中部地区第一产业用地效率具有比较优势;西部地区第二、三产业用地效率具有比较优势。研究结论:产业用地利用的比较优势可以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用地依据。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比较优势 区域 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余剑 陶娅娜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为优化经济空间格局而重点实施的三大战略之一,承载着打造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和区域整体协同发展引领区的重要使命。京津冀三地经济金融总量大、产业互补性强,为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日益拓展,三地自身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更进一步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性、协同性的提升。如何进一步促进京津冀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完善区域生产力布局和空间结构,成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京津冀产业结构比较优势,以企业集团合理布局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微观基础,通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余剑 陶娅娜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为优化经济空间格局而重点实施的三大战略之一,承载着打造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和区域整体协同发展引领区的重要使命。京津冀三地经济金融总量大、产业互补性强,为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日益拓展,三地自身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更进一步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性、协同性的提升。如何进一步促进京津冀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完善区域生产力布局和空间结构,成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京津冀产业结构比较优势,以企业集团合理布局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微观基础,通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利民
本文从比较优势内涵:资源禀赋与比较成本、竞争优势与制度创新、外部经济与后发优势三方面,简述了知识经济背景下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认为应利用世界经济本轮经济周期波动的时机,承接先进传统生产行业、研发中心和高端服务业的转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利用制度创新和产业政策创新等提升中国经济比较优势。
关键词:
知识经济 比较优势理论 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翔 王旺国 王华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丽娟 刘恩才 陈悦 贾燕
中国入世后,农业面临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的激烈竞争。如何充分利用内外两种资源和市场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县域农业土地利用中一个殛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对绥中县土地利用问题进行实证研究。探索比较优势理论在土地利用中的应用以及加何应用该理论来优化土地利用、提高单位土地资源的经济效益及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竞争优势问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孔祥斌 张凤荣 李玉兰 姜广辉 颜国强 徐艳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与产业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为了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该文选择北京的海淀区、平谷区和河北省的曲周县作为研究样区,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探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典型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与产业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以第一产业增长为主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主要是农用地与环境用地间的竞争,表现为农用地比重增加,城市建设用地稳定,环境用地不断减少;在第一产业比重降低,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阶段,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是农用地内部之间以及建设用地对其它用地类型的竞争,表现为农用地内部耕地面积减少,园地面积增加,建设用地也在不断增加;而在以二、三产业增长为主的经济阶段,土...
关键词:
土地利用类型 土地利用竞争 主要矛盾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力行 申广军
产业结构调整是后发国家加快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而中国地方政府调整产业结构最重要的一项政策就是设立各类经济开发区。现有研究主要考察了开发区对吸引外资、提升生产率、提高地区增加值的效果,缺乏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利用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城市统计数据,本文发现,设立经济开发区可以有效地推动城市制造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变动,尤其是开发区所设置的目标行业的各项经济指标有显著提升。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当设置的目标行业符合当地的比较优势时,经济开发区的积极作用尤为明显。本文为设立经济开发区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如何选择目标行业提供了一般性原则。
关键词:
经济开发区 比较优势 产业结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贤金,彭补拙,张建新,濮励杰
文章通过实证分析方式阐述了区域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相互关系 ,着重分析了我国非农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耕地占用状况的变化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了区域经济系统产业结构升级与用地结构的变迁关系 ,尤其是“十五”期间我国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 ,将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带动农业用地的非农化 ,同时还可能会造成土地污染问题。据此作者认为我国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基础 ,并提出了推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政策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丁孟春 李泓欣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翔 王华书 王旺国
比较优势是地区经济分工的基础 ,对资源合理配置、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作者实证分析了南京市农村产业比较优势状况 ,并结合加入WTO后比较优势与劣势的可能变化 ,提出了南京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与方向
关键词:
比较优势 比较劣势 农村产业结构 调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庄大方 刘纪远
本项研究工作直接应用“国家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项目和“中国资源环境数据库”取得的最新数据和资料,研究并提出了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计算方法和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影响中国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的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分析了中国土地利用程度的区域分异规律,提出了中国土地利用程度的“极地”模式,并建立了中国土地利用程度的经度、高程模型。
关键词: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区域分异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白宏
随着中国农业由过去的资源性约束转向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 ,市场需求制约的作用日趋加大。目前中国的农业结构仍然不尽合理 ,使得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有所下降。目前中国已经加入 WTO,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根据比较优势来调整中国的农业结构是一个关键问题。
关键词:
比较优势 农业结构 调整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东卫 赵永亮
依据地区比较优势调整山西产业结构李东卫,赵永亮根据地区比较优势,制订科学的产业政策,建立适当的产业结构,才能保证经济高效运转。地区比较优势理论是国家制定产业政策的依据。我国的国民经济是一个整体系统,在这个宏大系统中,只有使地区产业功能同宏观产业结构相...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立 郝晋珉 艾东 类淑霞 双文元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有着直接的影响,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是碳减排的最有效措施之一。本文基于耗能总量、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通过样点实验法所获取的相关系数,估算了曲周县碳源和碳汇量,并对区域碳平衡进行了定量分析。运用GIS叠加分析法对现状地类的碳汇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将现状地类的碳汇适宜性分成单宜性、双宜性、多宜性和不宜四种。进而以碳平衡为目标,并考虑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因素,进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结果表明:2009年曲周县生态系统处于碳失衡;耕地、建设用地和其他土地是主要的调整地类,园地和林地是主要的调整方向;通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可以使生态系统基本达到碳平衡。研究结果对于其他类似地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