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10)
2023(12847)
2022(10982)
2021(10270)
2020(8881)
2019(20623)
2018(20247)
2017(38347)
2016(21241)
2015(24333)
2014(24212)
2013(24260)
2012(22977)
2011(20995)
2010(21020)
2009(19894)
2008(20199)
2007(18077)
2006(15773)
2005(14544)
作者
(63182)
(53325)
(53272)
(50784)
(33814)
(25519)
(24155)
(20663)
(20274)
(18910)
(18544)
(18009)
(17179)
(17138)
(17060)
(16581)
(15851)
(15663)
(15586)
(15550)
(13513)
(13196)
(12894)
(12107)
(12036)
(12027)
(11921)
(11562)
(10738)
(10649)
学科
(93126)
经济(93001)
管理(63023)
(57233)
(46451)
企业(46451)
方法(41113)
数学(36513)
数学方法(36157)
中国(25855)
(25853)
(24158)
(21904)
(21588)
(18533)
贸易(18526)
业经(18315)
(18069)
(15583)
银行(15541)
农业(15449)
(15187)
财务(15153)
财务管理(15112)
(14896)
(14878)
(14724)
金融(14719)
地方(14632)
企业财务(14346)
机构
大学(319315)
学院(313264)
(135951)
经济(133368)
管理(116434)
研究(114704)
理学(99686)
理学院(98438)
管理学(96778)
管理学院(96178)
中国(88764)
科学(69439)
(68712)
(64752)
(59488)
(55907)
研究所(54105)
中心(51756)
财经(51115)
(47509)
业大(46741)
(46491)
农业(44232)
经济学(43737)
北京(43683)
(41318)
(41102)
师范(40686)
经济学院(39426)
财经大学(37941)
基金
项目(206370)
科学(162898)
基金(153240)
研究(147769)
(135397)
国家(134405)
科学基金(113161)
社会(95982)
社会科(91048)
社会科学(91020)
基金项目(80723)
(76823)
自然(72692)
自然科(70971)
自然科学(70944)
自然科学基金(69736)
教育(67458)
(66919)
资助(62961)
编号(57393)
成果(48325)
(48084)
重点(47782)
(44077)
(42217)
国家社会(41137)
(40875)
教育部(40775)
课题(40388)
科研(40181)
期刊
(148688)
经济(148688)
研究(95520)
中国(65014)
学报(52345)
(51274)
(50105)
科学(49423)
管理(41629)
大学(39158)
学学(37006)
农业(33468)
(29582)
金融(29582)
教育(28886)
财经(26328)
经济研究(24410)
技术(24282)
(22636)
业经(21384)
问题(20283)
(18722)
(18294)
世界(16238)
国际(15964)
(15881)
技术经济(15433)
资源(14846)
统计(14562)
理论(14319)
共检索到4748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成玉  
文章把土地产权制度效率界定为:以法制和社会公平为基础,通过集约和节约方式取得的符合人类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可持续性产出;产权制度效率可从资源配置效率、可持续性、成本与代价及法制与公平性四个方面考察;产权完整性是土地产权制度效率之基础。而我国的土地产权属于模糊性的多重产权,因而不具备效率基础和产生效率之必然性。在制度运行效果上成本代价高、缺乏公平与可持续性,属于公平与效率双缺失的土地产权制度。因此,中国的土地产权制度,尤其是所有权制度迫切需要改革。公有制是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最优模式是国有基础上的永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成玉  
针对《中国土地产权制度的性质和改革路径分析》一文在中国土地产权制度性质、改革演进、制度效率及改革方向和路径等方面的观点和结论提出了商榷意见。认为中国的土地产权制度是服从于政府的政治目标,主要是为促进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增长而进行的制度安排。是一种在效率和公平方面都有缺失的产权制度。工业、城市和地方政府是现行土地产权制度的最大受益者和改革的最大阻力。中国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公有制,具体模式是永佃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德起  
国家作为制约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效率的重要因素,其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效率的影响力可以通过对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50多年变迁历史的分析得到印证: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效率的高低和国家强度在农地产权制度中的高与低基本上呈负相关分布,但其相关程度受国家强度变化速率限制。现阶段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中国家的作用未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些结论为我们通过对国家强度的调整来提高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效率提供了一个基本思路。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冠戎  
我国土地产权制度的建立及其改革方向张冠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制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框架。并在《决定》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婉丽  佟绍伟  刘燕萍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当前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和症结,提出进一步完善土地产权制度的建议,为决策层和立法机关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结论: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建设存在两种土地产权不平等、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种类不丰富、内容不完整等缺陷,应对两种土地产权给予平等的保护;细化土地使用权的类型,增加土地使用权的层次;完善土地登记制度,明确土地登记的法律效力;依法保护土地财产权;成立专门的土地争议调处机构,加大对土地争议的调处力度。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成林  何自力  
本文明确反对土地私有化政策,并在重新界定土地职能的基础上,证明了土地私有化在带来生产增益和经济绩效改善的同时,必将对中国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在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下,土地私有化将使中国爆发"马尔萨斯危机"的可能性处于不可控制的境地。另外,作为基础性制度安排的现有土地产权制度是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特征,是缓解经济危机失业压力的重要缓冲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齐文娥  
本文以系统经济学的观点和资源位理论的基本思想为基础,根据产权安排的最低层次原理,分析了新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轨迹和发展趋势,指出了农业发展的阶段性波动与土地产权制度变革的对应关系,并提出农村土地产权安排必将是从家庭经济系统向更高层次经济系统转移,实现产业化的规模经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瑜  苏小梅  
所谓产权是财产关系的法律表现,是用以硬化财产归属、约束财产的占有和使用行为,维护一定经济秩序的法权措施。而现代产权制度则是各种财产关系的组合,它既是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基础,同时也是现代经济活动以及管理的基础。建立和完善我国土地产权制度不仅是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实行土地公有制,公有制为土地的社会使用,打破土地垄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供了最大的可能。但是,实现这种可能也必须通过建立合理规范的产权制度。我国土地产权制度的建立与改革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制度创新和建立的过程。根据社会主义的原则和我国具体情况,我们认为,建立我国土地产权制度的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吕益民  王进才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土地制度的变革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注目,而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则重在建立新型的土地产权制度。土地产权概念及功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叶艳妹  吴次芳  
我国土地产权制度与耕地保护问题研究叶艳妹吴次芳如何切实有效地保护耕地,以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目前人们较多关注的问题是宏观调控、行政管理、总体规划、法制保障、动态监测等等,这无疑都是十分正确和非常有意义的。然而,从长远观点和根本意义上分析,土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钱忠好  牟燕  
本文在对中国土地市场化改革政策变迁过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中国土地市场化改革的特征,揭示蕴含其中的政策启示。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土地市场化改革是当事人在一定的制度环境约束下围绕外部利润相互博弈的结果,而外部利润的产生又与制度环境的变化有关,中国土地市场化改革具有显著的路径依赖特性,市场机制在配置土地资源的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土地市场化的每一次改革,都是相关制度在边际上调整,并沿着不断提升土地市场化水平的方向演进;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深化土地市场化改革是历史选择的必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滕卫双  
本文分析了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经验和实践中的困境,尝试提出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可行性建议,以期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提供参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金升  陈利根  
以均衡制度观的视角审视中国土地产权制度与土地管制制度,分析土地产权制度与土地管制制度的现状及特征,并深入探讨土地产权制度与土地管制之间的关联及其对土地制度演进的影响,以期为当前的土地制度改革提供方向性启发。研究显示:(1)在市场经济导向下,土地产权制度与土地管制制度在公共资源域与交易域存在正向互补的稳态均衡;(2)当前的中国土地产权制度与土地管制制度是一个非市场导向的次优制度安排,制度均衡呈非稳态特征;(3)土地产权制度与土地管制制度的演进变迁是相互联动的,而且制度变迁面临着多种可能,难以实现自我强化并发挥稳定的制度功能。结果指出中国的土地制度改革需要以土地市场化为导向,考虑土地制度的整体性特...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光宏  
本文首先对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效率进行了历史分析,然后从效率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农地制度变革的方向:进一步提高土地使用权强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元波  
本文阐述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直接向一元结构转换模式的不适用性及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 ,分析了影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两大因素 :土地问题 (土地流转制度及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和户籍制度问题 ,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