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24)
- 2023(13072)
- 2022(11334)
- 2021(10991)
- 2020(9103)
- 2019(21279)
- 2018(21304)
- 2017(40358)
- 2016(22123)
- 2015(25285)
- 2014(25255)
- 2013(24941)
- 2012(23032)
- 2011(21163)
- 2010(20713)
- 2009(18860)
- 2008(18254)
- 2007(15712)
- 2006(13911)
- 2005(12348)
- 学科
- 济(84384)
- 经济(84280)
- 管理(59795)
- 业(53044)
- 企(43430)
- 企业(43430)
- 方法(39319)
- 数学(34387)
- 数学方法(34018)
- 中国(26211)
- 农(22125)
- 学(21250)
- 财(19781)
- 业经(17523)
- 贸(17150)
- 贸易(17142)
- 易(16738)
- 制(16341)
- 地方(15970)
- 和(14604)
- 农业(14307)
- 理论(14157)
- 银(13323)
- 银行(13276)
- 环境(13194)
- 行(12818)
- 融(12714)
- 金融(12706)
- 体(12448)
- 技术(12435)
- 机构
- 大学(314581)
- 学院(307106)
- 济(122654)
- 管理(121074)
- 经济(119971)
- 研究(108111)
- 理学(104252)
- 理学院(103036)
- 管理学(101271)
- 管理学院(100692)
- 中国(80560)
- 京(68370)
- 科学(67583)
- 所(54578)
- 财(54067)
- 农(50417)
- 研究所(50224)
- 中心(47673)
- 业大(46454)
- 财经(43871)
- 北京(43814)
- 江(43780)
- 范(42391)
- 师范(41984)
- 经(40144)
- 农业(39747)
- 院(39405)
- 经济学(36851)
- 州(36290)
- 师范大学(33978)
- 基金
- 项目(213431)
- 科学(166512)
- 研究(156748)
- 基金(154906)
- 家(135807)
- 国家(134724)
- 科学基金(114249)
- 社会(97439)
- 社会科(92240)
- 社会科学(92217)
- 基金项目(81980)
- 省(80597)
- 自然(73895)
- 自然科(72188)
- 自然科学(72167)
- 教育(71152)
- 自然科学基金(70861)
- 划(69037)
- 编号(64296)
- 资助(64162)
- 成果(53954)
- 部(47542)
- 重点(47282)
- 发(44828)
- 课题(43741)
- 创(43688)
- 科研(40854)
- 创新(40812)
- 教育部(40596)
- 国家社会(40356)
- 期刊
- 济(131386)
- 经济(131386)
- 研究(90559)
- 中国(58845)
- 学报(53954)
- 科学(46313)
- 农(45314)
- 管理(42907)
- 大学(39820)
- 财(38818)
- 学学(35533)
- 教育(35250)
- 图书(35047)
- 农业(31927)
- 书馆(26428)
- 图书馆(26428)
- 技术(25385)
- 融(23600)
- 金融(23600)
- 经济研究(21570)
- 财经(20938)
- 业经(19789)
- 经(17914)
- 问题(17119)
- 业(16926)
- 坛(15534)
- 论坛(15534)
- 情报(15245)
- 理论(15099)
- 科技(14807)
共检索到4587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洪芳林 龚蛟腾
从图书馆建筑设计的历史嬗变可以窥见图书馆事业发展脉络,也是例证公共文教建筑设计衍变的重要学科切面。大历史观视角下,古代藏书楼建筑叙事追求堪舆志趣、文化意向、园林造景、传统礼法,昭显秘藏性质。近代中国图书馆建筑历经清末地方政府创办“藏用”图书馆文教建筑,新文化运动推动“新式”图书馆文教建筑设计,民国时期各地兴起“多元”图书馆建筑设计。其建筑叙事开始由“文献”指向“读者”及其阅读,完成从“私藏”到“公用”的设计转变。当代图书馆新馆建筑设计发展创新分为3个时期:萌芽起步期(1949—1987),新中国图书馆为政治与科学服务的建筑设计;探索发展期(1987—2008),新环境下图书馆知识组织与传播的建筑设计;转型变革期(2008至今),新时代图书馆高质量变革发展的建筑设计。面向未来图景的图书馆公共文教建筑设计,需要扬弃古代藏书楼建筑叙事文化隐喻、强化图书馆建筑空间设计的前瞻性、重视图书馆新馆及旧馆改建扩建、实现图书馆建筑空间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饶龙隼
唐宋以来各类小说的书面化助催散韵结合体制的形成,延至元明时期这种编创观览现象更加凸显并递有新变,从而形成明代小说独特的体制形态,因使其诗性叙事功能有所增强优化。明代小说中羼入的诗歌有多方面叙事功能,但在小说叙事中不占主导地位;若脱离散文叙事之主导,其诗性叙事就无所附丽。特别是在小说中羼入诗歌的增聚阶段,其叙事功能非但不能很好地得到发挥,反因非体性成分存在种种弊端。不过随着明代小说书面化,所羼诗歌进入体性化阶段;且因羼入诗歌体性化的增强,其诗性叙事完全融摄散文中。所谓体性化,是指羼入诗歌契入小说的故事情节,而与散文深度融合以修饰辅助叙事。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欧阳晨红
图书馆立法是图书馆事业发展需要与保障 ,图书馆的法律体系应由图书馆法、图书馆行政法规、图书馆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及规章组成 ,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叠加 ,而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组成的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我国目前图书馆的立法还很不完善 ,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
图书馆立法 图书馆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易凌 龚蛟腾
改革开放后,中国图书馆学形成了"二元"对照型、"三元"鼎足型、"四元"兼顾型、"五元"层次型、"多元"创新型的学科体系。通过审视其嬗变特征、理论成就与学术争论可以得出,中国图书馆学学科体系应当秉承系统化的体系建构原则、坚持本土化的理论研究宗旨、迈向知识化的学科发展未来。
关键词:
图书馆学 学科体系 嬗变 改革开放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秀香 李丹
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的构建能够避免标准的重复建设,并能发现标准化发展中存在的空白,文章在把握住体系构建的完整性、可扩展性、协调性和先进性原则的前提下,构建了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图书馆标准规范的内容体系包括建设标准、资源标准、服务标准、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五大类,并根据标准的适用范围、要求程度的不同对其进行了分类。
关键词:
图书馆 标准 标准体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宁
通过LibQUAL+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与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征求意见稿)》的比较,分析了两种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差异和实际操作中的利弊,指出生搬硬套国外的理论及做法和忽略国内成功的经验,是一种认识上的偏差和倒退,提出无论从主体还是从客体为基点都可以评价服务质量的观点,应当合理借鉴国外研究理论和我国成功经验,在实践中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的认证体系。
关键词:
图书馆 服务质量 评价体系 比较分析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申佳慧
当前世界进入信息传播多元、话语重构的"后全球化时代",图书馆角色的重新定位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图书馆叙事研究是图书馆行业发展新的生长点,研究前景广阔。文章基于叙事转向理论,从图书馆叙事与企业叙事的同等逻辑, 通过总结现有研究文献,分析得出图书馆叙事研究的三个维度,探讨图书馆叙事与图书馆角色、图书馆营销的关系,阐明图书馆叙事的核心内涵与外延发展,提出图书馆叙事对图书馆角色的新要求为“叙事素养与能力培育者、专业叙事资源建设者、叙事主题索引创建者、叙事营销服务创新者”,并通过梳理叙事模型SB7框架的核心问题,初步建构图书馆叙事思维地图,指出图书馆叙事营销需立足于吸引“用户注意”,以用户为叙事主角,创新思维并调整策略: 从宣传思维走向故事思维;消除叙事空隙,提升从业者忠诚度;实施战略性营销,提升图书馆的软实力;将营销对象从推广信息转向吸引“用户注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晋良海 李钰涵 方梅 陈颖 张倩
首先,定义光伏产业政策叙事的3W框架,抽取光伏产业政策结构化内容,基于词频-逆文档算法,挖掘2011—2022年光伏产业政策叙事主题关键词;其次,采用共现网络方法,可视化分析光伏产业政策叙事主题;最后,耦合时序要素,对应分析光伏产业政策叙事主题焦点。结果表明:2011—2019年光伏产业政策叙事主题聚焦于推广分布式光伏应用、解决光伏消纳等问题,而2020—2022年光伏产业政策叙事主题逐渐转向提升储能、保障消纳等方面。省域政策对国家政策的执行度较高,政策主题基本保持一致,但省域政策会根据自身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地施策,各地发展方向均有所侧重。从对应分析来看,不同阶段国家政策的叙事主题以及不同阶段省域政策的叙事主题均存在显著差异。省域政策年际间衔接紧密,政策执行力度强,政策寿命长;国家层级与省域层级的叙事主题和时间变量之间都存在非连续的局部相关性。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郝晋清 王珺
[目的/意义]从主题时序视角出发,以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主题和年会论文集题录为研究样本,进行相关主题词的分布和演化分析,梳理中国图书馆界近十年来理论与实践发展脉络。[方法/过程]获取2007-2017年间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的相关主题词,从中选择高频词,利用Excel构造主题词共词矩阵,利用Ucinet和SPSS工具进行主题词静态分布分析,结合"流行研究热点权值(PRHW)"指标对主题词进行动态演化分析。通过词频、中心性、聚类对比分析相关主题词的静态分布特征;通过词频时序和共词时序分析主题词的动态演化特征,并采用PRHW指标进行识别和演绎;从7个类团中抽取两个典型主题词构筑全主题词的共词时序网络。[结果/结论]相关主题词的静态分布特征表现为:年会主题词和论文集主题词高频词一致性较好,论文主题词更微观具体;二者都不具备显著的中心性;聚类结果根据相近原则归并出7个具体类团。主题词的动态演化特征表现为:分长期关注、早期关注、近来关注上升和近来关注下降四类,相关主题的微观演化特征得到了精细化呈现。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明华
中国图书馆建筑文化应体现以人为本与开放理念,面向未来,更加注重人与环境、设施、资源、管理、服务间的良好关系。参考文献6。
关键词:
图书馆建筑 建筑文化 以人为本 中国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柯平
为了回答在中国图书馆学发展过程中图书馆学思想体系是如何形成的、是怎样的体系、有什么样的价值等问题,本文以中国古代图书馆学和现代图书馆学的产生和发展为线索,结合相关史料与客观分析,通过"抽象—内核—价值"的思辨路线,揭示中国图书馆学思想体系之本来面目。本文总结凝炼出中国图书馆学的主要思想——要素思想、藏用思想、书文化思想、传播思想、分类思想、导读思想,揭示其思想体系的内核——以图书文献为本,并进一步指出中国图书馆学思想所体现出来的文化、教育、科学价值具有现实意义,对当代图书馆与图书馆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参考文献49。
关键词:
图书馆学 思想体系 抽象 内核 价值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孙玲玲 杨文祥
文章对1979-2010年间中国图书馆学理论界关于图书馆学理论体系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归纳与述评,将这三十多年的研究进程划分并总结为三个阶段。1979-1990年:学术思想解放阶段;1991-2000年:由传统图书馆学向现代图书馆学转型与过渡阶段;2001-2010年:现代图书馆学新视野、新理论、新体系的学术奠基和理论准备阶段。在对每一个阶段的代表性观点进行简要论述的基础上,重点对每一阶段的研究成果进行总体评析,为今后的图书馆学理论体系研究提供基础。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孙琼
采用文献计量分析和书目分析方法,全面分析研究我国图书馆对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研究的80余篇文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图书馆对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存在研究方法单一、研究结果重复、研究对象狭窄等问题,据此建议学者关注国外动态、关注公共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的ISO9000建设。
关键词:
图书馆 ISO9000 中国 综述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蒋鸿标
针对图书馆引进全面质量管理(TQM)或ISO9000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研究,通过分析企业生产流程和图书馆服务过程的不同、质量管理研究存在的问题、申请质量认证的动机、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控制措施,以通过质量认证的A馆和B馆的业务流程和质量现状为例,指出图书馆实施TQM或申请质量认证可以规范文件管理,但难以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只有实行严格的职业准入制和科学的绩效考核制,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馆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为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奠定基础。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2013年12月12—13日,由国家图书馆主办的"第十四届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城市图书馆馆长联席会议"在国家图书馆召开,会议主题是围绕全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问题进行研讨。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巡视员刘小琴、国家图书馆领导班子成员和全国公共图书馆50余位馆长出席了会议。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詹福瑞,副馆长陈力先后主持了会议。讨论中,与会馆长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对构建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意见和建议,并希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