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24)
- 2023(11627)
- 2022(10116)
- 2021(9908)
- 2020(8206)
- 2019(19263)
- 2018(19177)
- 2017(36609)
- 2016(19757)
- 2015(22556)
- 2014(22331)
- 2013(22365)
- 2012(20631)
- 2011(19013)
- 2010(18518)
- 2009(16886)
- 2008(16345)
- 2007(13810)
- 2006(12246)
- 2005(10916)
- 学科
- 济(79850)
- 经济(79766)
- 管理(53403)
- 业(48585)
- 企(39746)
- 企业(39746)
- 方法(37621)
- 数学(32958)
- 数学方法(32649)
- 中国(23889)
- 学(20222)
- 农(19694)
- 财(17409)
- 贸(16408)
- 贸易(16399)
- 业经(16107)
- 易(16011)
- 地方(14346)
- 和(13635)
- 农业(13055)
- 制(13015)
- 理论(12598)
- 环境(12351)
- 技术(11673)
- 银(11382)
- 银行(11346)
- 教育(10954)
- 行(10953)
- 融(10925)
- 金融(10924)
- 机构
- 大学(285885)
- 学院(276628)
- 济(114611)
- 经济(112301)
- 管理(112007)
- 理学(97074)
- 研究(96455)
- 理学院(95973)
- 管理学(94497)
- 管理学院(93970)
- 中国(71549)
- 京(61595)
- 科学(59038)
- 财(48737)
- 所(47756)
- 研究所(44031)
- 中心(42401)
- 农(41074)
- 财经(40273)
- 业大(39867)
- 北京(39675)
- 范(38624)
- 师范(38331)
- 江(37561)
- 经(36941)
- 经济学(35123)
- 院(34791)
- 农业(32295)
- 州(31765)
- 经济学院(31611)
- 基金
- 项目(192665)
- 科学(151202)
- 研究(143013)
- 基金(141234)
- 家(122721)
- 国家(121763)
- 科学基金(103991)
- 社会(90202)
- 社会科(85484)
- 社会科学(85463)
- 基金项目(75079)
- 省(71207)
- 自然(66514)
- 自然科(64967)
- 自然科学(64952)
- 教育(64396)
- 自然科学基金(63795)
- 划(61203)
- 编号(58677)
- 资助(58226)
- 成果(49087)
- 部(43546)
- 重点(42381)
- 发(40508)
- 创(39530)
- 课题(38771)
- 教育部(37596)
- 国家社会(37587)
- 创新(36898)
- 项目编号(36874)
共检索到407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老槐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刘国钧提出“什么是图书馆学”开始,到80年代后期一批概论性教材出版,整整一代人在图书馆学基础领域研究体系与概念。 近两年,终于看到一种新的图书馆学形成了。于良芝的《图书馆学导论》表现出对图书馆职业的透彻思考,李超平将对此作出有深度的呼应;程焕文对图书馆精神研究很早,据说最近开始研究图书馆职业精神,将有大作问世,这种与图书馆权利相联系的职业精神,已不同于程早期将图书馆精神当作“爱国爱馆爱书”的认识层面,范并思最近也将有与图书馆权利相关的文章发表;李国新、陈传夫的图书馆法研究,将图书馆法从“图书馆工作大全”层面提升到真正的法理层面;李国新的图书馆自由是图书馆法的自然延伸,...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余光
1925年,梁启超先生在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大会上呼吁,建设"中国的图书馆学",明确指出"须要对于中国的目录学(广义的)和现代的图书馆学都有充分智识"之人,才能将中国的图书馆学建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成为"中国的图书馆学"[1]。自此之后,几代图书馆学人共同努力,完成了中国图书馆学从孕育到成熟的发展历程。自刘向、刘歆父子校理群书起,中国古代藏书文化源远流长,积累了丰富的藏书经验与整理理论;数千年来,一代代爱书人聚书万卷、丹黄不辍,谱写了世界文化史中关于书的学问最为华彩的篇章。近百年来,数代图书馆学家筚路蓝缕,将中国传统藏书管理、整理的方法和理念,与西方图书馆学思想相结合,完成了中国图书馆学的本土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思想、理论、著作、学术流派,为学科发展做出贡献的人物,以及学科教育、学术组织、刊物等,都属于中国图书馆学学科史的重要内容。今天,我们重视学科史,既为表彰前辈学人开山辟路之功,同时也要在回顾成就的基础上,为中国图书馆学的未来发展厘清思路。自改革开放以来,图书馆事业日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兹恒
对国外图书馆学成果的学习和借鉴是中国图书馆学发展的一条捷径。文章对我国图书馆学研究借鉴国外成果的情况进行了简要总结,分析了我们在今后的图书馆学研究中为什么必须继续坚持有选择地、批判地吸收和借鉴国外图书馆学成果的原因。
关键词:
图书馆学研究 国外图书馆学成果 借鉴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林海青
新世纪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展望林海青ABSTRACTInthe21stcentury,researchtopicsinlibraryscienceinChinawilincludetechnicalandnon-technicalones.Thefor...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吴仲强
中国是一个有着辽阔的领土、多样的自然风物和多民族的大国,又是一个历史悠久,文明昌盛,数千年来保持着统一的文化形态的古国。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中,不断加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光辉历史和灿烂文化。中国图书馆学,就是在这个源远流长、博大深厚的历史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子舟
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在发展中存在着诸多困惑 ,如学术研究缺乏原创意识 ,“元问题”失解 ,研究方法长期处于“输入”模式 ,学术流派难以形成等等。进入2 1世纪后 ,随着研究理性的提升 ,图书馆学在研究方向上将会出现重大调整。面对挑战 ,独具个性的中国图书馆学将重建 ,并从低迷中走出来。
关键词:
中国 图书馆学 图书馆学研究 走向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耿志杰 曹涧川 林珊 刘宇
文章通过对中国图书馆学界20年来研究方法使用细节的剖析,展示图书馆学研究范式的转换,反思图书馆学界对量化研究方法的迷思,探索学科研究方法的新路径。文章以《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2020年所发表的论文为研究对象,从研究范式、研究体裁、数据收集、数据类型、数据分析5个角度对研究方法进行编码,并对编码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与客观呈现。研究发现,中国图书馆学的主流研究范式在2010年前后完成了从规范研究到实证研究的范式转换,量化实证研究占据研究体裁的主导地位,数据收集多数使用开放数据源,数据类型以客观性数据为主,描述性统计分析虽是数据分析的主流,但推断性统计技术在2010年后呈显著增长。图书馆学研究对象涉及"人"和"物化文献"这一特点导致学科研究范式的分化,但也助力其形成研究方法多元化的局面。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慧丽
界定图书馆学史概念,重点梳理学界对于中国图书馆学史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的讨论,总结、分析各种观点并提出个人看法。强调加强图书馆学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的重要性。
关键词:
图书馆学史 基本理论 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歌
现代中国图书馆学的发展得益于不断汲取各国先进的理论和经验。其中,对芝加哥学派的接受可归纳为三个阶段:民国时期,学者以图书馆学期刊为载体,对芝加哥学派的研究成果和学术业务进行译介;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基础理论研究学者为主,对芝加哥学派的图书馆本质研究和西方流派研究进行借鉴;21世纪以来,以学术史学者为主,对芝加哥学派的学人和学术成果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研究。中国学界对芝加哥学派的研究存在接受文本单一、接受内容有选择性等缺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接受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
芝加哥学派 接受史 图书馆学史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姜继
中国图书馆学的跨学科研究姜继Abstract:Thoughtheterm"interdisciplinarystudy"hasappearedinthestudyoflibraryscienceinChinasomewhatlate,thesimil...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魏辅轶
近年来中国图书馆学界出现了一股新的思潮,这种思潮的主要思想是倡导中国图书馆学界应该大力发展实证研究,并通过文献计量和分析的证据表明了中国图书馆学实证研究方面存在着非常大的缺陷。作者认为实证研究的缺失不在实证本身而在实证研究之外。实证研究缺失恰恰透射出的是中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空白和无力。本文从理论的内涵、特征和科学研究规律三个方面论述了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同时也对图书馆学教育中缺乏理论思辨的内容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易凌 龚蛟腾 陶成煦 朱潇娜
[目的/意义]在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与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背景下,探索图书馆学话语研究的发展状况,推进图书馆学话语体系建设。[方法/过程]通过文献检索与梳理,明确中国图书馆学话语研究的学术背景、哲学起点与应然内涵,从外部引入与内生建构两方面梳理中国图书馆学话语研究的发展状况。[结果/结论 ]在外部引入的角度下,图书馆学通过引入话语立场、话语方法、话语理论加强话语研究。在内生建构的角度下,图书馆学在话语形式、话语实践、话语效用层面推进话语探索。未来的图书馆学话语研究,应当以澄清基本内涵、明确理论追求、找准推进路径为发展取向,推进话语体系建设。
关键词:
图书馆学 话语 话语体系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罗立琴 马恒通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图书馆学界对图书馆学方法论的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和进展,产生"层次说"、"过程论"、"实用论"、"综合论"等四大类型图书馆学方法论体系。基于宏观和微观的视角,对我国60年来图书馆学方法论研究进行综述和评论。阐述影响图书馆学方法论体系形成的主客观因素。提出应遵守科学的移植原则和方法论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一个具有时代性、科学性的图书馆学方法论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