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66)
- 2023(8189)
- 2022(6808)
- 2021(6880)
- 2020(5668)
- 2019(13057)
- 2018(13277)
- 2017(22783)
- 2016(13462)
- 2015(15736)
- 2014(15555)
- 2013(14895)
- 2012(14216)
- 2011(13616)
- 2010(13728)
- 2009(12419)
- 2008(12188)
- 2007(11044)
- 2006(10286)
- 2005(9862)
- 学科
- 济(46390)
- 经济(46334)
- 管理(31351)
- 业(27866)
- 企(23235)
- 企业(23235)
- 中国(23186)
- 教育(20373)
- 方法(18466)
- 数学(15821)
- 数学方法(15640)
- 学(14892)
- 贸(11815)
- 贸易(11803)
- 农(11746)
- 易(11629)
- 理论(10770)
- 图书(10441)
- 财(10372)
- 制(10313)
- 书馆(9897)
- 图书馆(9897)
- 业经(9157)
- 发(8791)
- 银(8527)
- 银行(8512)
- 行(8373)
- 和(8147)
- 策(8028)
- 教学(7640)
- 机构
- 大学(192678)
- 学院(180565)
- 济(73633)
- 经济(72010)
- 研究(70250)
- 管理(61795)
- 理学(51376)
- 理学院(50650)
- 中国(50099)
- 管理学(49866)
- 管理学院(49446)
- 京(43199)
- 科学(38585)
- 范(36045)
- 师范(35850)
- 所(34563)
- 财(33728)
- 教育(31796)
- 研究所(31340)
- 中心(30493)
- 师范大学(29401)
- 江(29210)
- 北京(29078)
- 财经(26725)
- 院(24523)
- 经(24463)
- 经济学(23988)
- 州(23762)
- 农(23586)
- 图书(22338)
- 基金
- 项目(109681)
- 研究(89490)
- 科学(88060)
- 基金(78876)
- 家(67211)
- 国家(66557)
- 社会(56056)
- 科学基金(55800)
- 社会科(52881)
- 社会科学(52873)
- 教育(48705)
- 基金项目(39284)
- 编号(39253)
- 省(39152)
- 成果(37551)
- 划(36428)
- 资助(32562)
- 自然(32314)
- 自然科(31622)
- 自然科学(31615)
- 自然科学基金(31091)
- 课题(29125)
- 部(27699)
- 重点(25744)
- 教育部(24993)
- 年(24741)
- 项目编号(24600)
- 发(24233)
- 性(23392)
- 中国(23347)
共检索到3082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郑锦怀
克乃文长期执掌金陵大学图书馆,并且第一个在中国开设了图书馆学课程,是中国图书馆学教育的开启者,其贡献不容忽视。文章初步考察了克乃文的求学与工作经历,分析了他来华与返美的缘由,介绍了他对中国图书馆事业所做出的贡献。
关键词:
克乃文 生平活动 金陵大学 图书馆学史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彭斐章
本文全面回顾了新中国图书馆学教育走过的50年历程,论述了改革开放20年来图书馆学教育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就迈向新世纪的图书馆学教育发展问题,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
新中国 图书馆学教育 发展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周欣平
文章探讨了新经济时期发展变化的市场及其对中美图书馆学教育的影响。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将永久地改变图 书馆操作的方法。这一现实要求图书馆教育者改革并重新设置图书馆学科的课程。作者指出,中国在新经济中 期比商业网络开始时需要更多的图书馆员和图书馆。尽管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业的发展在中国尚处于萌芽时 期,维持图书馆学教育在核心的文理科传统中的地位并使之进一步发展非常重要。本文对中美两国的图书馆学 教育模式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图书馆学教育 数字图书馆 图书馆员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郑锦怀
杨昭悊是20世纪中国第一代图书馆学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长期在图书馆界服务,积极参与各级图书馆协会的相关活动,留下了多种图书馆学著译成果,对当时及后来的图书馆学研究者影响至深。通过梳理中英文史料,我们发现,1915年9月-1919年6月,杨昭悊就读于北京法政专门学校。在校期间,他对图书馆学产生兴趣,并于毕业后留在母校图书馆工作。1921年11月,他赴美留学,先后就读于南加州大学、洛杉矶公共图书馆附属图书馆学校与伊利诺斯大学图书馆学院,但仅在南加州大学获得政治学硕士学位。1925年10月,他携妻子王京生回国,先后在北京法政大学图书馆与江西省立图书馆工作。约在1933年下半年,他离开江西省立图书馆,...
关键词:
杨昭悊 生平活动 图书馆学家 图书馆学史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周亚
对教育家的研究有助于增进对图书馆学芝加哥学派形成的认知。1927—1929年,乔治·沃克斯任芝加哥大学图书馆学研究生院首任院长。在此期间,乔治·沃克斯借用社会科学改造图书馆学,倡导以学术研究提升图书馆学教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图书馆学与整个社会和社会科学的融合,为芝加哥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葛晓春
文章结合 2 1世纪对图书情报人员的要求以及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的发展方向 ,提出了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改革的一些措施 ,如确立新的培养目标和模式、开拓图书情报专业新领域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
关键词:
图书情报教育 信息时代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裴成发
文章主要论及:1 、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的发展背景;2 、10 多年来改革之举措;3 、改革中存在的问题;4 、未来发展之架构。
关键词:
中国 图书馆学情报学 教育研究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党跃武
中国图书馆学信息学教育概述(1988—1994)(续)党跃武3.4图书馆学信息学教育的办学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首先,我们来看“硬件”的改善。办学条件中“硬件”的改善,一是现代化技术设备的增添。七年来,图书馆学信息学系科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各界努力下,引进了...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党跃武
文章对近七年来的图书馆学信息学教育进行了全面的概述,认为面临的社会环境是挑战和机遇并存,困难和希望同在;前进的道路是在稳定中求发展,在改革中求生存;走向二十一世纪的策略是冷静地面对现实,客观地迎接未来。
关键词:
图书馆学,信息学教育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黄如花 黄雨婷
[目的/意义]全球复杂的信息环境为图书馆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这就需要图书馆学教育适时变革以培养具有全球视野、适应复杂信息环境下图书馆事业发展需求的高级专门人才。[研究设计/方法]基于全球图书馆学研究与事业发展环境的扫描,寻求图书馆学教育变革的对策。[结论/发现]图书馆学教育变革可以从面向可持续发展目标重塑图书馆学体系、强化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战略思维、切实采用复合教学模式四个方面出发。[创新/价值]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式等角度回答了图书馆学教育如何变革的问题。
关键词:
图书馆学教育 图书馆事业 全球视野 变革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全丽娟 王文娟 束漫
近年来,关于图书馆学教育和图书馆职业需求是否脱离问题讨论激烈。在以图书馆学就业现状调查为基础上,针对图书馆学人才的需求现状和本科生源的缺失两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认识到我国图书馆学在专业层次和课程设置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进而对这两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提出解决现存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
图书馆学 信息管理 教育 就业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老槐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刘国钧提出“什么是图书馆学”开始,到80年代后期一批概论性教材出版,整整一代人在图书馆学基础领域研究体系与概念。 近两年,终于看到一种新的图书馆学形成了。于良芝的《图书馆学导论》表现出对图书馆职业的透彻思考,李超平将对此作出有深度的呼应;程焕文对图书馆精神研究很早,据说最近开始研究图书馆职业精神,将有大作问世,这种与图书馆权利相联系的职业精神,已不同于程早期将图书馆精神当作“爱国爱馆爱书”的认识层面,范并思最近也将有与图书馆权利相关的文章发表;李国新、陈传夫的图书馆法研究,将图书馆法从“图书馆工作大全”层面提升到真正的法理层面;李国新的图书馆自由是图书馆法的自然延伸,...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吴仲强
中国是一个有着辽阔的领土、多样的自然风物和多民族的大国,又是一个历史悠久,文明昌盛,数千年来保持着统一的文化形态的古国。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中,不断加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光辉历史和灿烂文化。中国图书馆学,就是在这个源远流长、博大深厚的历史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余光
1925年,梁启超先生在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大会上呼吁,建设"中国的图书馆学",明确指出"须要对于中国的目录学(广义的)和现代的图书馆学都有充分智识"之人,才能将中国的图书馆学建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成为"中国的图书馆学"[1]。自此之后,几代图书馆学人共同努力,完成了中国图书馆学从孕育到成熟的发展历程。自刘向、刘歆父子校理群书起,中国古代藏书文化源远流长,积累了丰富的藏书经验与整理理论;数千年来,一代代爱书人聚书万卷、丹黄不辍,谱写了世界文化史中关于书的学问最为华彩的篇章。近百年来,数代图书馆学家筚路蓝缕,将中国传统藏书管理、整理的方法和理念,与西方图书馆学思想相结合,完成了中国图书馆学的本土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思想、理论、著作、学术流派,为学科发展做出贡献的人物,以及学科教育、学术组织、刊物等,都属于中国图书馆学学科史的重要内容。今天,我们重视学科史,既为表彰前辈学人开山辟路之功,同时也要在回顾成就的基础上,为中国图书馆学的未来发展厘清思路。自改革开放以来,图书馆事业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