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32)
- 2023(9786)
- 2022(8017)
- 2021(7792)
- 2020(6365)
- 2019(14617)
- 2018(14394)
- 2017(26564)
- 2016(13904)
- 2015(15314)
- 2014(15137)
- 2013(15066)
- 2012(14248)
- 2011(13360)
- 2010(13225)
- 2009(12238)
- 2008(12104)
- 2007(10730)
- 2006(9500)
- 2005(8870)
- 学科
- 济(57523)
- 经济(57466)
- 管理(42346)
- 业(40944)
- 企(35230)
- 企业(35230)
- 方法(25225)
- 数学(21168)
- 数学方法(21009)
- 中国(20147)
- 技术(16555)
- 学(16488)
- 财(13501)
- 农(12698)
- 业经(12373)
- 贸(12337)
- 贸易(12325)
- 技术管理(12177)
- 易(12103)
- 制(11451)
- 银(10859)
- 银行(10846)
- 理论(10720)
- 行(10607)
- 图书(10285)
- 融(10201)
- 金融(10201)
- 书馆(9764)
- 图书馆(9764)
- 和(9598)
- 机构
- 大学(209141)
- 学院(199593)
- 济(90478)
- 经济(88908)
- 管理(77341)
- 研究(71703)
- 理学(66292)
- 理学院(65516)
- 管理学(64690)
- 管理学院(64246)
- 中国(55353)
- 京(43953)
- 科学(41206)
- 财(40604)
- 所(35084)
- 财经(32941)
- 研究所(32169)
- 中心(31504)
- 经济学(30383)
- 经(30314)
- 江(28655)
- 农(28216)
- 北京(28190)
- 范(27561)
- 师范(27327)
- 经济学院(27154)
- 院(25430)
- 业大(25429)
- 财经大学(24950)
- 州(23876)
- 基金
- 项目(133216)
- 科学(107094)
- 基金(100257)
- 研究(99416)
- 家(87719)
- 国家(87063)
- 科学基金(74763)
- 社会(67003)
- 社会科(63736)
- 社会科学(63725)
- 基金项目(52126)
- 省(48192)
- 自然(45591)
- 教育(45026)
- 自然科(44663)
- 自然科学(44650)
- 自然科学基金(43980)
- 划(41737)
- 资助(39673)
- 编号(38381)
- 成果(33715)
- 创(33482)
- 部(31178)
- 创新(30375)
- 重点(29890)
- 国家社会(29750)
- 发(28117)
- 教育部(27426)
- 中国(26662)
- 人文(26035)
共检索到3118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郑全太 李香艳 杨靖
本文论述了提出我国图书馆学理论原创性研究的理由、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原创性的内涵以及对图书馆学研究的意义 ,分析了中国图书馆学理论原创性不足的原因。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应该从理论性和实践性两个方面去衡量图书馆学理论是否具有原创性
关键词:
图书馆学 原创性 理论研究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彭泽华
图书馆学研究可分为原创性研究和继发性研究。是否具有首创性、导引性和实践性,是区别原创性研究和继发性研究的主要标准。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图书馆的改革和健康发展特别需要原创性研究。表述方式、思维方式和方法论的贫乏是我国图书馆学研究原创性不足的主要表征。原创性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国图书馆学研究应在科研管理体制、立项、评估和奖励等方面做出重大改革,以尽快进入原创导引的时代。
关键词:
中国 图书馆学研究 原创性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姜乖俊
强制阐释论视角有助于重新审视我国图书馆学界存在的西方中心论弊端,进而反思拿来主义式的"本土化"背后所潜藏的文化自卑情结。本文在分析强制阐释论的缺陷基础上,对中国图书馆学的"本土化"进行了反思,认为不能满足于一直援引域外的理论,而必须坚持文化自信,注重中国图书馆学的理论原创,提出图书馆学界应立足中国问题,创造性转化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思想,批判性借鉴西方图书馆学理论,才能构建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学话语体系。
关键词:
图书馆学 强制阐释 理论原创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满花
晚清以来,中国图书馆学研究长期受制于西方的技术图书馆学、科学图书馆学和人文图书馆学这三大话语类型。作为西方文明的产物,西方技术、科学和人文信念有其深刻的社会传统和认识论背景。而传统和背景是不能直接"拿来"的,这也许是中国图书馆学研究在学舌西方时总是不得要领的主要原因。中国学者应该"知耻而后勇",超越"拿来",走向原创性的学术诉求之路。
关键词:
图书馆学 技术 科学 人文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关锁
图书馆学原创研究应该体现在哲学世界观层次、个体化消化层次或能否有独到见解。要跨越西学和中学之间的鸿沟,形成科学基础上的中国图书馆学流派;了解国际上学术研究动向,积极探讨中国图书馆学术文化和发展中的现实问题;重建图书馆学术生态系统。参考文献7。
关键词:
图书馆学 学术研究 原创性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佀静华 张利兵
当代西方图书馆学的变革,是与西方整个图书馆事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随之出现的"知识大爆炸",迫使传统图书馆学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在对利用计算机进行文献检索等一系列新的情报技术和情报学理论的探索中,西方理论图书馆学领域出现了众多新的学说,这些新的理论和学说分别从不同的途径和角度,对中国图书馆学产生了诸多影响。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周余姣
《现时中文图书馆学书籍评》可能是刘国钧的唯一一篇书评。本文分析了该书评的时代背景,内容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认为应加强我国图书馆学书评研究,希望有更多类似该篇书评的佳篇问世。
关键词:
刘国钧 书评 图书馆学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成骥
本文试分析国内目前关于图书馆学史分期的几种观点的不妥之处,并从理论创新角度认为我国图书馆学的历史就是模仿西方图书馆学的历史,由此得出中国图书馆学还处于萌芽状态的结论。
关键词:
图书馆学史 分期 模仿 理论创新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老槐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刘国钧提出“什么是图书馆学”开始,到80年代后期一批概论性教材出版,整整一代人在图书馆学基础领域研究体系与概念。 近两年,终于看到一种新的图书馆学形成了。于良芝的《图书馆学导论》表现出对图书馆职业的透彻思考,李超平将对此作出有深度的呼应;程焕文对图书馆精神研究很早,据说最近开始研究图书馆职业精神,将有大作问世,这种与图书馆权利相联系的职业精神,已不同于程早期将图书馆精神当作“爱国爱馆爱书”的认识层面,范并思最近也将有与图书馆权利相关的文章发表;李国新、陈传夫的图书馆法研究,将图书馆法从“图书馆工作大全”层面提升到真正的法理层面;李国新的图书馆自由是图书馆法的自然延伸,...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吴仲强
中国是一个有着辽阔的领土、多样的自然风物和多民族的大国,又是一个历史悠久,文明昌盛,数千年来保持着统一的文化形态的古国。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中,不断加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光辉历史和灿烂文化。中国图书馆学,就是在这个源远流长、博大深厚的历史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余光
1925年,梁启超先生在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大会上呼吁,建设"中国的图书馆学",明确指出"须要对于中国的目录学(广义的)和现代的图书馆学都有充分智识"之人,才能将中国的图书馆学建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成为"中国的图书馆学"[1]。自此之后,几代图书馆学人共同努力,完成了中国图书馆学从孕育到成熟的发展历程。自刘向、刘歆父子校理群书起,中国古代藏书文化源远流长,积累了丰富的藏书经验与整理理论;数千年来,一代代爱书人聚书万卷、丹黄不辍,谱写了世界文化史中关于书的学问最为华彩的篇章。近百年来,数代图书馆学家筚路蓝缕,将中国传统藏书管理、整理的方法和理念,与西方图书馆学思想相结合,完成了中国图书馆学的本土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思想、理论、著作、学术流派,为学科发展做出贡献的人物,以及学科教育、学术组织、刊物等,都属于中国图书馆学学科史的重要内容。今天,我们重视学科史,既为表彰前辈学人开山辟路之功,同时也要在回顾成就的基础上,为中国图书馆学的未来发展厘清思路。自改革开放以来,图书馆事业日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邱景华
中国图书情报学受后现代主义影响越来越明显,但误读颇多。后现代理论核心是非中心论,否定二元对抗;方法是多元并置,而不是直线进步。蒋永福建构"后现代图书馆学",所采用的不是后现代的思维和方法,是线性进化论的旧思维模式,以新代旧,犯了用"一个中心"代替另"一个中心"的错误。郑敏的结构-解构理论,真正做到"视界融合",对当代中国文化的转型产生很大的影响,也为中国图书馆学融合后现代理论,提供成功范例。
关键词:
后现代理论 后现代图书馆学 蒋永福 郑敏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梁灿兴
文章回顾了几十年来中国图书馆学用户研究和用户理论角色的演变,认为可以将其大致划分为五个时期,即虚拟期、影子期、孕育期、成形期和深化期。虚拟期有用户研究意识而无实际研究;影子期以读者工作研究为主,用户角色少有提及;孕育期产生了用户理论框架和有意义的论题,用户的理论角色是与用户研究相脱离的读者主体观;成形期形成了以用户群体分析为主要特征的理论成果,催生了读者资源观;深化期开始从用户群体分析走向关注用户个体特征的收集和分析,认为用户是图书馆共同体构建者。
关键词:
图书馆 理论角色 用户研究 读者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图书馆学研究原创机制探析
中国图书馆学的学科独立性探析
图书馆学理论道路的迷茫、艰辛与光荣——中国图书馆学暨《中国图书馆学报》六十年
从传统图书馆学向现代图书馆学的转型与过渡——1996~2000年的中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
关注现实问题:图书馆学研究永恒的方向——贺《中国图书馆学报》创刊50周年
书写中国图书馆学史书的理论障碍与自洽路径
新十年(1979-1989)的《图书馆学通讯》(中国图书馆学报)
新中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50年(1949-1999)
中国图书馆学信息学教育概述(1988—1994)(续)
理论的魅力、使命与担当——在中国图书馆学会第六次全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讨会上的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