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01)
2023(7995)
2022(6650)
2021(6518)
2020(5522)
2019(12558)
2018(12334)
2017(22365)
2016(11938)
2015(13880)
2014(13181)
2013(13237)
2012(12631)
2011(11987)
2010(11930)
2009(10714)
2008(10439)
2007(8870)
2006(8149)
2005(7666)
作者
(34276)
(28454)
(28447)
(27223)
(18403)
(13701)
(13187)
(11101)
(11002)
(10063)
(9872)
(9829)
(9070)
(9067)
(8903)
(8781)
(8532)
(8511)
(8416)
(8403)
(7656)
(6873)
(6758)
(6588)
(6458)
(6374)
(6208)
(6191)
(5796)
(5770)
学科
(48839)
经济(48794)
管理(26538)
(24525)
方法(22062)
数学(19640)
数学方法(19507)
(18379)
企业(18379)
中国(16848)
(15081)
(13359)
贸易(13352)
(13123)
(11694)
(10563)
图书(10289)
书馆(9762)
图书馆(9762)
(8784)
(8658)
金融(8658)
业经(8461)
(8060)
银行(8033)
(7944)
(7793)
农业(7557)
工作(7434)
关系(7356)
机构
大学(179981)
学院(169497)
(76769)
经济(75525)
研究(66001)
管理(61457)
理学(51972)
理学院(51264)
中国(51263)
管理学(50563)
管理学院(50192)
(38607)
科学(38598)
(33369)
(33016)
研究所(30741)
中心(28846)
(28229)
财经(26927)
经济学(25702)
(25387)
师范(25176)
北京(25084)
(24946)
(23787)
业大(23722)
(23190)
经济学院(23113)
农业(22381)
图书(21693)
基金
项目(112810)
科学(88827)
基金(84876)
研究(83341)
(75197)
国家(74666)
科学基金(62252)
社会(55140)
社会科(52425)
社会科学(52412)
基金项目(44273)
(38324)
自然(37783)
教育(37270)
自然科(36938)
自然科学(36927)
自然科学基金(36351)
(34739)
资助(34316)
编号(33481)
成果(30156)
(26862)
重点(25895)
国家社会(24943)
中国(24722)
(24020)
教育部(23213)
(22661)
大学(22027)
科研(21856)
期刊
(78783)
经济(78783)
研究(52685)
中国(33329)
学报(31228)
图书(29807)
科学(25766)
(24081)
书馆(23851)
图书馆(23851)
(23319)
大学(23112)
管理(19859)
学学(19537)
教育(17190)
农业(16967)
(15019)
金融(15019)
经济研究(14319)
财经(13777)
国际(13526)
(13327)
(12105)
世界(11316)
问题(11082)
技术(10773)
(10599)
论坛(10599)
(10508)
业经(9612)
共检索到2693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琼  周云峰  刘桂锋  
文章对中国图书馆学的国际话语权的内涵和构成要素进行全面研究,以期充实全球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我国学术话语体系研究,为中国学术话语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通过深度剖析我国图书馆学的新时代特征,系统梳理我国图书馆学国际话语权的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平台和话语效果,研究发现中国图书馆学国际话语权的话语主体包括科研机构、业务机构、期刊媒体、学者、各层级的学会及工作委员会;内容要素包括学术建树与实践成就、历史传承与创新拓展;话语平台包括学术媒体、社会媒体;受众感知包括输出力、影响力、竞争力和引领力。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瑜  
贡献出具有世界影响力或公认推进人类文明的思想,是图书馆学发展的重要依据。图书馆学理论健康发展和理性塑造之路:一要创造思想,二要冲出思想牢笼。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程焕文  潘燕桃  张靖  肖鹏  陈润好  
21世纪以来,我国公共文化事业尤其是图书馆事业持续高速发展,然而,图书馆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滞后于国家文化事业发展,课程体系未能适应国家重大文化发展战略需求,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与专业认同感不足。针对上述问题,中山大学图书馆学教学团队秉持"文化遗产是根源、文化设施是根基、文化人才是根本"的"三根"人才培养理念,采用"多层次的课程体系结构、多类型的课程资源建设、多维度的教学支撑机制"的"三多"人才培养模式,实行"早科研、早实践、早服务"的"三早"人才培养方式,创建面向国家文化需求,融合"教学、实践、科研、服务"的"四位一体"图书馆学教育模式,为中国图书馆学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向。表2。参考文献27。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易凌   龚蛟腾   陶成煦   朱潇娜  
[目的/意义]在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与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背景下,探索图书馆学话语研究的发展状况,推进图书馆学话语体系建设。[方法/过程]通过文献检索与梳理,明确中国图书馆学话语研究的学术背景、哲学起点与应然内涵,从外部引入与内生建构两方面梳理中国图书馆学话语研究的发展状况。[结果/结论 ]在外部引入的角度下,图书馆学通过引入话语立场、话语方法、话语理论加强话语研究。在内生建构的角度下,图书馆学在话语形式、话语实践、话语效用层面推进话语探索。未来的图书馆学话语研究,应当以澄清基本内涵、明确理论追求、找准推进路径为发展取向,推进话语体系建设。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慧丽  
界定图书馆学史概念,重点梳理学界对于中国图书馆学史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的讨论,总结、分析各种观点并提出个人看法。强调加强图书馆学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的重要性。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业奎  
以常态化思维角度看待图书馆学的发展,具有维护学科尊严的特质;以发展思维角度看待图书馆学,具有增强学科尊严的特质。以话语权思维角度评价图书馆学研究成果,具有考察图书馆学在图书馆事业研究主导性状况的学术意义。基于《新华文摘》关注图书馆学研究成果状况的考察,我们发现图书馆学在图书馆事业研究的主导性方面存在:文化色彩淡化;缺乏大量在中国社会科学界具有引领性的概念和观点;高质量的学术成果难以转化为舆论资源等问题。我们应努力提升图书馆学界的话语权,加强图书馆事业研究的主导性。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培旺   张文亮   柯平  
图书馆学教育是图书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文章从教育的核心要素、基础要素、价值要素、方法与工具要素对新时代图书馆学教育的适应性调整进行梳理。研究发现十年来的适应性调整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图书馆学教育特色有所弱化,未能解决图书馆学教育的区域差异,图书馆学的人文教育价值有所损失三个方面。研究从主动对接文化自信自强战略、多元融合理性变革教育内容、面向场景改革教学手段、探索图书馆学教育评价体系、建立本土图书馆学教育联盟等五个方面提出面向未来的中国特色图书馆学教育发展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娇  陈明  
世界经贸形势的不确定性凸显了流通在促进国内大市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中的战略意义,对我国流通经济学学科发展提出更高要求。本文利用CiteSpace5.8.R3可视化计量分析软件,基于中国知网CSSCI期刊数据库,研究1998-2021年我国流通经济学研究成果和特征。研究发现:发文量排名前三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南开大学;近十年高频关键词是农产品、流通效率、电子商务、数字经济、粮食安全、数字货币等;新时期呈现“农产品流通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流通经济研究重点主题,尤其是粮食安全”“基于马克思流通经济理论,结合中国实践加快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流通经济学理论探索”“‘互联网+’‘电子商务’‘区块链’‘大数据’等成为流通经济发展重要因素”“流通经济学研究的流通领域从商品流通转向了资本流通再到数据流通”四大特征。最后,针对学科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老槐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刘国钧提出“什么是图书馆学”开始,到80年代后期一批概论性教材出版,整整一代人在图书馆学基础领域研究体系与概念。 近两年,终于看到一种新的图书馆学形成了。于良芝的《图书馆学导论》表现出对图书馆职业的透彻思考,李超平将对此作出有深度的呼应;程焕文对图书馆精神研究很早,据说最近开始研究图书馆职业精神,将有大作问世,这种与图书馆权利相联系的职业精神,已不同于程早期将图书馆精神当作“爱国爱馆爱书”的认识层面,范并思最近也将有与图书馆权利相关的文章发表;李国新、陈传夫的图书馆法研究,将图书馆法从“图书馆工作大全”层面提升到真正的法理层面;李国新的图书馆自由是图书馆法的自然延伸,...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吴仲强  
中国是一个有着辽阔的领土、多样的自然风物和多民族的大国,又是一个历史悠久,文明昌盛,数千年来保持着统一的文化形态的古国。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中,不断加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光辉历史和灿烂文化。中国图书馆学,就是在这个源远流长、博大深厚的历史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吴慰慈  许桂菊  
本文总结了中国图书馆学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具体归纳在7个主要方面。在介绍成果和进展情况的同时,提出未来展望中的热点课题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余光  
1925年,梁启超先生在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大会上呼吁,建设"中国的图书馆学",明确指出"须要对于中国的目录学(广义的)和现代的图书馆学都有充分智识"之人,才能将中国的图书馆学建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成为"中国的图书馆学"[1]。自此之后,几代图书馆学人共同努力,完成了中国图书馆学从孕育到成熟的发展历程。自刘向、刘歆父子校理群书起,中国古代藏书文化源远流长,积累了丰富的藏书经验与整理理论;数千年来,一代代爱书人聚书万卷、丹黄不辍,谱写了世界文化史中关于书的学问最为华彩的篇章。近百年来,数代图书馆学家筚路蓝缕,将中国传统藏书管理、整理的方法和理念,与西方图书馆学思想相结合,完成了中国图书馆学的本土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思想、理论、著作、学术流派,为学科发展做出贡献的人物,以及学科教育、学术组织、刊物等,都属于中国图书馆学学科史的重要内容。今天,我们重视学科史,既为表彰前辈学人开山辟路之功,同时也要在回顾成就的基础上,为中国图书馆学的未来发展厘清思路。自改革开放以来,图书馆事业日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晓波  
采用关键词共现分析方法,分别对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论文的高频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进而得出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研究特征。在此基础上,从逻辑起点和基本支撑角度两个视角比较分析两个学科研究的差异性:图书馆学以图书馆事业为逻辑起点,以人文为基本支撑角度;情报学则以信息开发为逻辑起点,技术是其传统支撑角度。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慧  
本文通过对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的研究和分析,从四个方面揭示出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的时代特征,亦即从四个角度来解读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